有核红细胞对贫血及白血病的诊断意义
2020-12-29黄雯路璐周慧芳
黄雯 路璐 周慧芳
(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新疆 喀什 844000)
白血病会引起患者发生贫血,其有核红细胞(NRBC)的比例会升高,并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直接的关系[1]。常规全血细胞分析仪在进行检测时,因不能区分白细胞和NRBC,较容易将NRBC 错误计数为白细胞,以至于白细胞计数发生假性升高,因此造成医生在诊断疾病时发生差异。为此,本次对NRBC 对贫血及白血病的诊断意义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期间接治的100 例白血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56 例,女性患者为44 例,年龄为2 ~69 岁,平均年龄为(45.37±4.78)岁,以上患者均符合此次研究标准,并排除患有严重器官功能性障碍,以及患有精神类疾病患者。
1.2 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选用该仪器配套的试剂,准备配套质控、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管,瑞氏-姬姆萨复合染液。在水平质控的情况下进行抗凝血血常规检测,若仪器发生报警时,则为阳性标本。将施行NRBC 阳性标本予以检测3 次,计算出平均值,为未施行NRBC 模式检测值,施行NRBC 模式后再将标本检测3 次,计算平均值,为施行NRBC 模式检测值。
人工涂片镜检计数则由两名资深医生进行阅片,计数200个白细胞,并且计数到的NRBC 数,将连续4 次计数结果计算平均值,则为人工涂片镜检NRBC 检测值。
1.3 疗效标准
比较3 种检测方法所测得的白细胞计数,并且研究分析NRBC 对白细胞机检结果准确的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通过3 种方法检测后,人工涂片镜检白细胞计数为(3.13±2.12)×109/L;施行NRBC 模式机检白细胞计数为(3.17±2.48)×109/L;未施行NRBC 模式机检白细胞计数为(3.88±2.97)×109/L,人工涂片镜检白细胞计数与施行NRBC机检白细胞计数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为:。人工涂片镜检白细胞计数与未施行NRBC 机检白细胞计数相比较,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为:(t=2.055,P=0.041)。详见表1。
表1 三种方法检测结果(±s)
表1 三种方法检测结果(±s)
注:*对比;P <0.001。
组别 例数 白细胞计数(×109/L)人工涂片镜检 100 3.13±2.12*施行NRBC 模式机检 100 3.17±2.48未施行NRBC 模式机检 100 3.88±2.97*t-2.055 P-0.041
3.讨论
NRBC 在成年人的外周血中不存在,只有新生儿外周血中才能见到少量的NRBC。非新生儿情况下,外周血中出现NRBC 则为病理现象[2]。可见于以几种疾病:①常见的疾病例如增生性贫血,其表示骨髓中的红细胞系增生较为活跃,在各种溶血性贫血中可见,如急性失血性贫血、严重低色素性贫血等[3];②在骨髓中幼稚红细胞发生异常增生时会见到NRBC。骨髓纤维化时,其脾、肝、淋巴结等组织恢复造血功能,因以上组织对血细胞释放的调控能力较为缺乏,从而造成幼稚红细胞流向外周血;③当人体严重缺氧时,其外周血中能够见到NRBC。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为细胞增生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减少受阻等,于骨髓和造血组织内大量增生,并且能够抑制造血功能。
自动计数外周血NRBC,是近几年中研发的一种检测技术,该检测方法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具有NRBC 筛查以及自动计数的功能,在检测NRBC 的时,需要将NRBC 予以染色处理,借助半导体激光器,采取流式细胞计数法,绘出前向散射光以及侧向荧光散点图,以至于计算出NRBC 的数量[4]。此次研究对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性能检验,检验结果得知,其具有精确度高和线性范围较宽的特点。全血细胞分析仪在施行NRBC模式检测后,当Q-flag 小于100 时,小概率发生假阳性的情况,为仪器检测NRBC 时发生报警。然而人工涂片镜检时却未检测到NRBC 的存在,其原因可能是在人工镜检时大血小板与小淋巴细胞对NRBC 计数造成了干扰,并且人工涂片镜检计数的细胞数量比较有限,因此存在结果出现差异的情况[5]。当Q-flag 大于100 时检测仪器会发生报警,从而NRBC 检测与人工镜检的准确率较高。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得知,通过三种方法检测后,人工涂片镜检白细胞计数与施行NRBC 机检白细胞计数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涂片镜检白细胞计数与未施行NRBC 机检白细胞计数相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全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进行检测时,需要避免NRBC 对机检结果的准确性所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