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子學”研究的定量分析

2020-12-29李夢琦

诸子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定量分析

李夢琦

内容提要 近六年來,“新子學”研究各個方面皆取得豐碩成果。統計數據顯示,“新子學”主要集中在學術界内部傳播,研究者以高校、研究型機構科研人員爲主,年齡分布广泛,研究領域多樣。“新子學”注重“當下關懷”,倡導子學走出象牙塔,積極自覺地回應現實問題,除學術界專家,相關專業學者以及社會公衆均在討論中發聲。無論學者數量還是發文數量,華東師範大學當之無愧成爲“新子學”研究重鎮,《諸子學刊》成爲刊發“新子學”研究成果的重要期刊。“新子學”傳播地域廣泛,以上海爲中心,基本輻射中國各個地區,甚至超出一國範圍而跨國傳播,具有國際影響力。“新子學”發展體現自覺的師承脉絡。“新子學”研究議題豐富多樣,不乏真知灼見。

關鍵詞 “新子學” 定量分析 當下關懷 國際視野 研究議題

自2012年華東師範大學方勇教授正式提出建構“新子學”理念以來,共有約190位研究者參與討論,形成約300篇相關論文,“新子學”研究碩果累累,呈現繁榮景象(1)本文數據統計的起始時間爲2012年10月至2018年8月。。高衛華、楊蘭、董浩燁《我國“新子學”研究的現狀與問題》(2)高衛華、楊蘭、董浩燁《我國“新子學”研究的現狀與問題》,《諸子學刊》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127~138頁。、曾建華《“新子學”理論建構的現狀與反思》(3)曾建華《“新子學”理論建構的現狀與反思》,《諸子學刊》第十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217~225頁。、何浙丹《現代學術視野下“新子學”的困境與出路》(4)何浙丹《現代學術視野下“新子學”的困境與出路》,《諸子學刊》第十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239~246頁。、刁生虎《“新子學”研究的回顧與反思》(5)刁生虎《“新子學”研究的回顧與反思》,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第五届“新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張耀《“新子學”發展歷程概述》(6)張耀《“新子學”發展歷程概述》,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第五届“新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等等,均綜述不同時段“新子學”研究現狀,並針對具體問題提出合理建議,推動“新子學”發展。但目前尚未有文章從整體上量化考核“新子學”研究,本文擬以統計學方法,多層面、多角度地對“新子學”研究進行量化分析與評價,並加以反思,以期推進“新子學”深入發展。

自“新子學”理念提出迄今,鴻儒碩彦,彬彬濟濟,共有約190位研究者參與討論。筆者試圖對“新子學”研究者的職業、職稱(或學歷)、代際分佈、學科分類等加以定量分析,以期加深讀者對“新子學”研究者現狀的瞭解與認知。

表1 “新子學”研究者職業分佈一覽表

表2 科研人員職稱或學歷分佈一覽表

説明: 上表統計高校、研究型機構科研人員發表論文時的職稱或學歷,若發生變化,則統計最新發表論文時的職稱或學歷。

由表1可知,“新子學”目前主要集中在學術界内部傳播,研究者以高校、研究型機構科研人員爲主,約占研究者總數的83%。由表2可知,“新子學”科研人員的職稱、學歷多樣化。其中以教授、研究員爲最,約占科研人員總數的50%。副教授與副研究員約占14%,助理教授、講師、助理研究員約占18%,還有博士後、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共29人,約占18%。他們作爲“新子學”研究隊伍的主體力量,爲博聞多識的高知群體,極大地推動了“新子學”的發展。

歐明俊《論古代文學研究的“當下關懷”》一文認爲古代文學研究應走出象牙塔,走進當下,使民衆更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和意義。學術成果要有益於現實生活,而不是僅局限於學者範圍内傳播,方能擴大其影響。(7)參見歐明俊《論古代文學研究的“當下關懷”》,《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史記·太史公自序》引司馬談《論六家之要旨》曰:“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爲治者也。”(8)司馬遷撰《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3288~3289頁。孫德謙《諸子通考·自序》亦曰:“諸子者,實用之學。”(9)孫德謙著《諸子通考》,陳志平、胡立新校點,嶽麓書社2013年版,第2頁。先秦諸子立足現實,“新子學”也需體現“當下關懷”。“新子學”倡導子學從學院走入民間,從學術走向文化,貼近民衆生活,積極自覺地回應現實問題,走“經濟之學”道路。除學術界專家,相關專業學者以及社會公衆均在討論中發聲。研究人員中不乏記者、編輯、作家、企業家、公司職員,甚至是愛好文學的退休幹部,他們的加入,豐富了“新子學”研究者的人員構成,擴大了“新子學”的影響範圍。

表3 科研人員代際分佈一覽表

由表3可知,“新子學”作爲新的學術熱點極具吸引力,不論是學養深厚、德高望重的前輩學者,抑或是嶄露頭角、意氣風發的學界新秀,皆滿懷熱情,研精覃思,鈎深致遠,爲“新子學”發展貢獻一己之力。“新子學”科研人員年齡分佈廣泛。卿希泰、傅璇琮、陳鼓應、陸永品、譚家健、孫以昭等老一輩權威學者參與討論,擴大了“新子學”學術影響力。“新子學”研究者以60—70年代出生學者居多,約占科研人員總數的43%,他們正處於學術成熟期,有較爲豐富的學術積累,成爲“新子學”研究的中堅力量。而80—90年代出生的學者作爲學界新秀,在前輩獎掖扶助下,也異軍突出,成爲“新子學”的新生力量。2018年10月24日—26日,華東師範大學和浦江縣人民政府主辦“首届新子學博士論壇”,衆多新鋭學人麇集一堂,交流話誼,切磋砥礪,乃有志於“新子學”研究的青年學者之大幸。

表4 科研人員學科分類一覽表

説明: 上表根據科研人員的研究方向統計其學科分類,“藝術學理論”“公共管理”爲一級學科,其餘均爲二級學科。

由表4可知,“新子學”作爲學術熱點,受到來自不同學科研究者關注。其中以中國語言文學、哲學領域研究者爲主,分别有69人、65人,還有歷史學領域研究者4人,傳播學領域研究者15人,英語語言文學領域研究者2人,心理學、藝術學、管理學領域研究者各1人。劉勰《文心雕龍·諸子》曰:“諸子者,入道見志之書。”(10)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307頁。《四庫全書總目》卷九十一《子部總敘》曰:“自‘六經’以外立説者,皆子書也。”(11)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769頁。諸子著書立説,卓然成一家之言。子學爲“義理之學”,最重要的是研究諸子思想,“新子學”應充分吸納哲學與思想史學界學者,全力挖掘諸子思想内涵。但僅僅視子學爲哲學,難免片面,未能曉悟諸子全貌。方勇教授提出“新子學”以擺脱哲學等現代分科體系的窠臼,建立以諸子傳統爲研究對象,具有相對獨立研究範式的現代學術體系爲目標,正是爲了糾正這一誤解。(12)參見方勇《“新子學”: 目標、問題與方法——兼答陸建華教授》,《光明日報》2018年4月7日。“新子學”不能滿足於“義理之學”或哲學思想研究,還應包括傳統的考據之學、辭章之學、經濟之學,繼續吸納文學、史學等其他領域學者參與討論,從文學、文獻等各種角度研究諸子同樣重要。

古人見聞廣博,於學無所不窺,方今學科分化越來越細,治學各有畛域,講求專、精。先秦諸子“英才特達”“博明萬事”,包含人文、社會和自然科學衆多學科。比如《莊子》除了哲學,還藴含豐富的美學思想,《莊子·山木》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13)王先謙集解《莊子集解》,上海書店1986年版,第128頁。借陽子之口以示自己對美與醜的看法。又《莊子·知北遊》曰:“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14)同上,第138頁。認爲美來自“天地”之間,而非人工雕琢。《莊子·刻意》以“淡然無極而衆美從之”表達對“無不忘也,無不有也”、追求平易恬淡的“聖人之德”的誇讚,都表現出莊子追求自然樸素而不加誇飾的美學思想,對後世山水畫創作産生深遠影響。再如《荀子·樂論》集中闡述儒家音樂思想,《墨經》更是包含豐富的數學、光學、力學、幾何學理論,在古代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先秦諸子博贍通貫,孤立的“專科”研究只能認識諸子一面,而非全體,有時會産生盲人摸象之弊。諸子研究應有學科意識,但研究若僅限於自身學科,則難免有局限性。“新子學”要長足發展,就要充分體認傳統學術整體觀念,從不同學科探究諸子智慧。方勇教授《再論“新子學”》一文集中探討“子學精神”,他認爲諸子各家論説雖然不同,但都能直面現實以深究學理,不尚一統而貴多元共生,是謂“子學精神”。(15)方勇《再論“新子學”》,《光明日報》2013年9月9日。不同學科交叉、融合,相互影響,相互學習、吸收,也更符合多元、開放的“新子學”精神。

以下對參與“新子學”討論的高校與研究型機構、“新子學”研究者發表論文數量以及“新子學”研究成果發表刊物進行定量分析,以期進一步深入瞭解“新子學”研究現狀。

表5 科研人員工作或學習單位分佈一覽表

高校和研究型機構爲“新子學”發展提供良好的研究氛圍,表5統計了“新子學”研究者中科研人員工作、學習單位,其中大陸高校64所,研究型機構7所。在這64所高校中,有15所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約占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總數的36%。由表5可知,無論學者數量還是發文數量,華東師範大學當之無愧成爲“新子學”研究重鎮。其次是上海大學、廈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不僅參與“新子學”討論的學者數量多且發文量也居於前列。而值得一提的是東北師範大學、福建師範大學、上海財經大學,雖然參與“新子學”討論的學者數量不多,發文量卻不容小覷。除了大陸高校,還有16所臺灣高校、1所香港高校、1所澳門高校學者參與“新子學”討論,推進了大陸與港、澳、臺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傳播。

早在2013年,高衛華、楊蘭、董浩燁《我國“新子學”研究的現狀與問題》一文指出當時“新子學”研究學者主要集中在上海,以上海爲中心,波及北方的北京和東南沿海地區的蘇州、澳門兩地。作者認爲,“新子學”倡論者是華東師範大學的方勇教授,因爲心理和地理上的接近性,上海地區學者應是對“新子學”觀點接觸最早、反應最快和瞭解最多的。(16)高衛華、楊蘭、董浩燁《我國“新子學”研究的現狀與問題》,《諸子學刊》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133~134頁。由表5可知,目前“新子學”研究者依然以上海居多,共有來自9所科研機構的35名學者參與討論,約占學者總量的22%,發文量更是多達75篇,約占學者發文總量的29%。但“新子學”的影響範圍卻比2013年廣泛得多,以上海爲中心,基本輻射中國各個地區,甚至超出一國領域而跨國傳播。自2013年4月以來,總共召開六届“新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分别邀請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學者參與討論,擴大了“新子學”傳播地域,具有國際影響力。學術乃天下之公器,各國學者之間的交流與碰撞,推進了“新子學”全面縱深發展和國際化。“新子學”應有開闊的國際視野、世界眼光,關注國際漢學届的研究動態,與世界各國的研究交流會通,成爲開放的學術體系。

學術師承是重要的文化現象,“新子學”發展亦體現自覺的師承脉絡。學術師承多“學緣”關係,方勇教授師從魏際昌先生治先秦諸子,而魏際昌是胡適的關門弟子,從胡適到魏際昌再到方勇,顯示了近百年來諸子研究的發展歷程。(17)參見劉思禾《現代諸子學發展的學科化路徑及其反省——從胡適、魏際昌到方勇》,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第五届“新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方勇先生獎掖後進,啟迪後學,賈學鴻、劉思禾、陳成吒、揣松森、張耀等皆爲其及門弟子,他們積極投入“新子學”研究,在繼承師説基礎上創新,多精透之言。臺灣陳鼓應教授師從方東美、殷海光二位先生;安徽大學孫以昭教授師事經學史大家周予同先生,是莊子研究名家;華中師範大學劉韶軍教授師事張舜徽先生,張先生博學通貫,是諸子學大家;福建師範大學歐明俊教授的太老師劉文典先生是國學大師,劉先生代表作《莊子補正》《淮南鴻烈集解》皆爲諸子學經典著作,歐明俊教授是孫以昭教授的本科學生;暨南大學高華平教授受業於南京大學周勳初先生,周先生《韓非子校注》《韓非子劄記》影響很大;廈門大學謝清果教授師從詹石窗教授,詹石窗教授師從道教學泰鬥卿希泰先生。如此學脉賡續,薪火相傳,推進“新子學”更加有序穩定發展。

表6 研究者發文量一覽表

説明: 包括學術論文、會議綜述、會議紀實、媒體報道、訪談等。

表7 “新子學”研究成果發表期刊一覽表

表8 “新子學”研究成果發表報紙一覽表

“新子學”研究成果主要有三種發表渠道: 期刊、報紙、論文集。表7、表8統計刊發“新子學”研究成果的期刊、報紙情況。由表7可知,目前共有15種期刊刊登“新子學”研究論文,成爲“新子學”學術情報的主要來源。其中核心期刊9種,共刊登“新子學”研究論文119篇,約占期刊刊登“新子學”論文總量的86%,可見“新子學”研究論文總體質量較高。而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主辦《諸子學刊》成爲刊發“新子學”研究成果的重要期刊,《諸子學刊》第八、十、十五輯設置“‘新子學’論壇”欄目,而第九、十三輯爲“‘新子學’專號”。《名作欣賞》《集美大學學報》等期刊還開闢專欄,邀請專家、學者深入探究,推動“新子學”發展。當然,我們還期待更多學者寫出更高水平論文,提升“新子學”研究論文發表刊物水平,提高“新子學”學術影響力。除了學術期刊,還有18種報紙(詳見表8)刊登“新子學”相關會議綜述、訪談録、媒體報道等,共計48篇。還有6篇論文輯録於葉蓓卿編《“新子學”論集》(第一輯),此外,有5篇論文發行於新聞網站,還有105篇會議論文尚未發表。

從傳播學角度講,報紙、期刊等大衆傳播媒體在“新子學”傳播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記者對“新子學”會議進行跟蹤報道,編輯則對文稿質量嚴格把關,以使讀者及時、準確地獲取“新子學”最新動態。“新子學”要注重普及,傳播方式可以多樣化。在傳統紙媒之外,應充分利用電子媒介,如電視、電影、紀録片、宣傳片等形式來推廣“新子學”。還可開設專門的網站或微信公衆號平臺及時更新“新子學”動態,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網站專設“新子學”欄目,應及時更新,以方便讀者查閲相關信息。

近六年來,“新子學”研究呈現繁榮景象,内容豐富,議題多樣。以下對“新子學”研究議題進行定量分析,以期透視研究熱點,並對今後的“新子學”研究有所助益。

表9 研究議題一覽表

説明: 33篇會議綜述、會議紀實、媒體報道、訪談等未作統計;有些單篇文章議題多樣,故重複統計。

表9對“新子學”研究議題進行分類統計,主要有“新子學”的概念及内涵、“新子學”内部子家、“新子學”的意義與功能、“新子學”的研究途徑與方法、“新子學”普及與應用、“新子學”與民國學術轉型以及“新子學”關聯性研究七個方面。現擇要分析概括如下:

(一) “新子學”的概念及内涵

“新子學”作爲一種新的學術構想,首先需要界定其概念。方勇《“新子學”構想》認爲“新子學”是子學自身發展的必然産物,所謂子學之“子”並非傳統目録學“經、史、子、集”之“子”,而應是思想史“諸子百家”之“子”,並將天文演算法、術數、藝術、譜録等排除在子學之外。(19)方勇《“新子學”構想》,《光明日報》2012年10月22日。但這一説法引發學者質疑,譚家健《對〈“新子學”構想〉的建議》對“新子學”是否包括釋家、道家、小説家提出疑問。(20)譚家健《對〈“新子學”構想〉的建議》,《諸子學刊》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69頁。孫以昭《時代召唤“新子學”》提出天文、曆數中也有許多思想史資料,該如何處理?(21)孫以昭《時代召唤“新子學”》,《安徽報》2012年12月14日。李桂生《諸子形態的流變及諸子範圍的界定》認爲諸子範圍界定當以《漢書·藝文志》之“諸子略”爲基本依據,删去小説家,增加兵家。(22)李桂生《諸子形態的流變及諸子範圍的界定》,《諸子學刊》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211頁。歐明俊《“新子學”概念的界定》强調“新子學”之“子”應延伸至當代。(23)歐明俊《“新子學”概念的界定》,《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6月28日。高華平《關於“新子學”之我見》認爲“新子學”之“子”固然是以往中國思想史上的“爲學”諸子,但更應該指當代具有獨立人格精神的知識個體。(24)高華平《關於“新子學”之我見》,《諸子學刊》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73頁。曹礎基《“新子學”懸想》將“新子學”理解爲“新之子學”和“新子之學”兩個方面。(25)曹礎基《“新子學”懸想》,《“新子學”論集》第一輯,學苑出版社2014年版,第120頁。郭丹《關於“新子學”的幾點淺見》認爲“新子之學”側重於“立説”之學,“新之子學”包含詮釋之學,二者皆屬於“新子學”範圍内。(26)郭丹《關於“新子學”的幾點淺見》,《諸子學刊》第十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45頁。

多數學者認爲“新子學”是相對於傳統子學而言,探究其“新”在何處。徐志嘯《“新子學”的核心在於新》主張“新子學”與歷史的子學不應完全對立,應該在繼承基礎上,繼續推進與開掘。(27)徐志嘯《“新子學”的核心在於新》,《諸子學刊》第八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379頁。刁生虎、王喜英《“新子學”斷想——從意義和特質談起》認爲“新”體現在所處時代、研究對象、研究方法三個方面。(28)刁生虎、王喜英《“新子學”斷想——從意義和特質談起》,《諸子學刊》第八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370~371頁。劉韶軍《論“新子學”的内涵、理念與構架》認爲“新子學”是從新的學科體系背景下運用新的知識理念與方法研究“舊子學”存留内容的學術。(29)劉韶軍《論“新子學”的内涵、理念與構架》,《諸子學刊》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30頁。歐明俊《“新子學”界説之我見》强調“新”體現在新觀念、新思維、新理論、新方法、新視角、新材料、新模式等方面。(30)歐明俊《“新子學”界説之我見》,《諸子學刊》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10頁。亦有學者持不同意見,陳成吒《“新子學”——子學思維覺醒下的新哲學與系統性學術文化工程》認爲“新子學”不應是對“舊子學”而言的事物,而是一種新哲學和系統性學術文化工程。(31)陳成吒《“新子學”——子學思維覺醒下的新哲學與系統性學術文化工程》,《諸子學刊》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81~82頁。郝雨《“新子學”與“新儒學”之辨》認爲“新子學”概念,不是針對“舊子學”而言,而是針對“新儒學”提出。(32)郝雨《“新子學”與“新儒學”之辨》,《諸子學刊》第十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439頁。揣松森《論“新子學”的内涵及其意義——兼談子學與經學的區别》認爲“新子學”應從一般意義(學術文化層面)和理念意義(哲學層面)來理解。(33)揣松森《論“新子學”的内涵及其意義——兼談子學與經學的區别》,《集美大學學報》2016年第3期。

還有學者爲“新子學”定性、定位,郭丹《關於“新子學”的幾點淺見》認爲“新子學”是繼承先秦諸子之學所延續下來的具有傳統文化意義的新學説。(34)郭丹《關於“新子學”的幾點淺見》,《諸子學刊》第十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46頁。臺灣學者曾昭旭《爲“新子學”定性定位》通過分析何爲“新”、何爲“子”爲“新子學”定性、定位。作者主張“新子學”之“新”在於取西方文化之長,補己之不足,融會雙方以成爲一種新的學問形態。“新子學”應自我貞定,在吸收西方哲學之長時,也應保持自己的特殊性。(35)曾昭旭《爲“新子學”定性定位》,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第五届“新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方勇《“新子學”構想》呼籲重視“子學思維”,《再論“新子學”》進一步探討“新子學”深層内涵,主張正視“子學現象”,提煉“子學精神”,認爲直面現實以深究學理,不尚一統而貴多元共生,是謂“子學精神”。(36)方勇《再論“新子學”》,《光明日報》2013年9月9日。之後,有關“子學思維”和“子學精神”的研究持續深入。張永祥《反者道之動——從子學走向“新子學”》、林其錟《略論先秦諸子傳統與“新子學”學科建設》《“新子學”學科定位與雜家精神》等,探究“子學精神”;陳成吒《“新子學”——子學思維覺醒下的新哲學與系統性學術文化工程》、吴劍修《被遺忘的現實: 對於經學化思維的反思——以“新子學”的多元意識爲起點》等,探討“子學思維”;歐明俊《論“子學思維”與“子學精神”》一文則兼及“子學思維”與“子學精神”兩個方面。

(二) “新子學”内部子家

諸多學者響應“新子學”理念倡導,重新細讀諸子文本,回歸元典,專論某一子、某一家或某一學派。其中道家研究45篇,如劉韶軍《論〈莊子〉内篇中“聖人”的基本含義》運用相互關聯以進行比較的方法梳理《莊子》内篇中的“聖人”内涵。(37)劉韶軍《論〈莊子〉内篇中“聖人”的基本含義》,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第五届“新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學者陳錫勇《一“言”説“河上”: 〈老子〉河上公注本成書在王弼注本之後論證》舉例論證《老子》河上公注本成書時間當在王弼注本之後。(38)陳錫勇《一“言”説“河上”: 〈老子〉河上公注本成書在王弼注本之後論證》,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第五届“新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亦有學者結合西方理論研究《莊子》《老子》,如錢奕華《莊子學躍進“新子學”的變與不變——符號結構、文本對話、隱喻創發之歷程》、賴賢宗《老莊哲學與海德格的器物論》等。儒家研究16篇,如郝雨、路陽《“新子學”視野下微觀解讀一例——重讀〈論語·八佾〉》在“新子學”視野下重新解讀《論語·八佾》中孔子與子夏的對話,探究對話所藴含的深層意義。(39)郝雨、路陽《“新子學”視野下微觀解讀一例——重讀〈論語·八佾〉》,《“新子學”論集》第一輯,學苑出版社2014年版,第500~510頁。陳成吒《“新子學”的儒家》以“新子學”對儒家的新轉化爲例,説明“新子學”給儒家所帶來的新認知、新定位與新發展。(40)陳成吒《“新子學”的儒家》,《諸子學刊》第十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303~310頁。法家研究3篇,如宋洪兵《子學復興視野中的“韓非學”研究——以明清爲中心》從思想史角度分析自明代以來興起的諸子學復興思潮之下,“韓非學”的基本情況。(41)宋洪兵《子學復興視野中的“韓非學”研究——以明清爲中心》,《諸子學刊》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329~352頁。墨家研究3篇,如孫君恒、李悦《新墨學的興起與前景》認爲“新墨學”是“新子學”的組成部分,並從學科定義角度把握“新墨學”的含義、範圍、對象、問題、復興和發展。(42)孫君恒、李悦《新墨學的興起與前景》,《諸子學刊》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321~328頁。雜家研究3篇,如張雙棣《“新子學”與雜家》以雜家代表著作《吕氏春秋》爲例,説明雜家在諸子各家中,更具開放性、多元性和服務於現實的特點。作者倡議“新子學”應充分借鑒雜家吸納百家的做法,以積極、公開、寬容的態度,對待古今中外的各種思想學説。(43)張雙棣《“新子學”與雜家》,《諸子學刊》第十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281~284頁。其他諸子研究15篇,如孫少華《漢代諸子“文道”觀的思想内涵與文藝認識》探究漢代諸子對“文”“道”關係的認知。(44)孫少華《漢代諸子“文道”觀的思想内涵與文藝認識》,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第五届“新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三) “新子學”的意義與功能

“新子學”對中華文化産生積極意義,陳鼓應《子學興替關乎中國思維變革——〈“新子學”論集〉序》認爲“新子學”具有學術創新與思想變革的意義。(45)陳鼓應《子學興替關乎中國思維變革——〈“新子學”論集〉序》,《光明日報》2013年12月16日。李似珍《“新子學”的學術針對性、時代意義思考》主張“新子學”意義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對近代以來新文化探討傳統的繼承。(46)李似珍《“新子學”的學術針對性、時代意義思考》,《諸子學刊》第八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 381頁。刁生虎、王喜英《“新子學”斷想——從意義和特質談起》認爲“新子學”是中國歷史文化發展的必然産物,爲中國文化的未來發展提供一種新的走向。(47)刁生虎、王喜英《“新子學”斷想——從意義和特質談起》,《諸子學刊》第八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369~370頁。張耀《論“新子學”對現代學術的意義——以“人學合一”的“子學精神”對專家學術的啟發爲例》(48)張耀《論“新子學”對現代學術的意義——以“人學合一”的“子學精神”對專家學術的啟發爲例》,《諸子學刊》第十五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第422~428頁。、蔡志棟《先秦諸子的本源地位與“新子學”的意義》(49)蔡志棟《先秦諸子的本源地位與“新子學”的意義》,《諸子學刊》第十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55~62頁。則分别論述了“新子學”對現代學術産生的積極影響。還有學者關注“新子學”對當下社會的作用,如卿希泰《時代需要“新子學”》認爲“新子學”構想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具有現實意義。(50)卿希泰《時代需要“新子學”》,《諸子學刊》第八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404頁。揣松森《論“新子學”的内涵及其意義——兼談子學與經學的區别》、楊林水《“新子學”理論支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芻議》、馬明高《“新子學”與人類共同價值的建構》、鄒艷《淺談當代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中子學的地位及意義》等,皆論及“新子學”的現實意義。

亦有學者研究“新子學”的使命與任務,陳廣忠《“新子學”的歷史使命》認爲“新子學”的任務是在傳統諸子學説的基礎上繼承和創新。(51)陳廣忠《“新子學”的歷史使命》,《“新子學”論集》第一輯,學苑出版社2014年版,第240頁。曾建華《“新子學”的本質與使命——圍繞子學與士之關係展開》認爲“新子學”的使命是促成近代公共知識份子向大衆傳媒知識份子的轉化。(52)曾建華《“新子學”的本質與使命——圍繞子學與士之關係展開》,《諸子學刊》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125頁。張洪興《“新子學”與文化自信》提出“新子學”首要任務是重拾民族文化自信,實現民族文化的主體價值,具體包括普及傳統文化知識、開展道德生態修復工程、提升子學思想新境界等幾個方面。(53)張洪興《“新子學”與文化自信》,《諸子學刊》第十五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第414~421頁。强中華《漫談總結時代的諸子學》認爲總結時代的子學應該包括研究資料的彙編、學術史的研究、對元典本身的研究、諸子學的現代化、諸子學的普及五個方面的工作。(54)强中華《漫談總結時代的諸子學》,《諸子學刊》第十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19~125頁。吴勇《以諸子的精神面對現實——“新子學”的任務淺議》、唐旭東《傳統子學精神與“新子學”的責任和使命》等,亦論及“新子學”所肩負的任務和使命。

有學者展望“新子學”未來的發展路向,傅璇琮《繼往開來 學術創新》認爲“新子學”未來發展應追本溯源、繼承傳統,繼往開來、創新學術,保持特性、着眼國際。(55)傅璇琮《繼往開來 學術創新》,《諸子學刊》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159~162頁。吴根友等《新子學: 幾種可能的路向——國内外學者暢談“新子學”發展》設想了“新子學”未來幾種可能的發展路向。(56)吴根友等《新子學: 幾種可能的路向——國内外學者暢談“新子學”發展》,《光明日報》2014年5月13日。方勇《“新子學”: 目標、問題與方法——兼答陸建華教授》提出“新子學”目標是以擺脱哲學等現代分科體系的窠臼,建立以諸子傳統爲研究對象,具有相對獨立研究範式的現代學術體系。(57)方勇《“新子學”: 目標、問題與方法——兼答陸建華教授》,《光明日報》2018年4月7日。劉紀璐《從“新子學”至“新中國哲學”》認爲目前“新子學”走向需要調整,應以培養當代“諸子”爲重心,而不僅僅是發揚傳統的“諸子學”。(58)劉紀璐《從“新子學”至“新中國哲學”》,《神明文化研究》2018年第4輯,第23頁。方達《“新子學”與“新子學主義”: 由學術體系到實踐方向》主張“新子學”不僅是一種通過論證而得出的學術理論系統,更形成了對當下各種社會思潮的超越,並由此確立了“新子學主義”的實踐方向。(59)方達《“新子學”與“新子學主義”: 由學術體系到實踐方向》,《神明文化研究》2018年第4輯,第51頁。

(四) “新子學”的研究途徑與方法

方勇《“新子學”: 目標、問題與方法——兼答陸建華教授》提倡研究諸子學,要努力回到“原始語境”,在諸子時代的整體語境中運思。(60)方勇《“新子學”: 目標、問題與方法——兼答陸建華教授》,《光明日報》2018年4月7日。賴賢宗《“新子學”方法論之反思——基源問題研究法與創造的詮釋學的知識建構過程》體認以道文化爲基礎的統整性的本體詮釋的必要性,從而探討“新子學”在知識構建過程中的方法論。(61)賴賢宗《“新子學”方法論之反思——基源問題研究法與創造的詮釋學的知識建構過程》,《諸子學刊》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95頁。吴肇嘉《當代子學研究方法的反思——關於康德道德法則詮釋儒家仁道的問題》以康德道德法則詮釋儒家仁道的問題來反思當代詮釋傳統思想頗爲借重西方理論的利弊。(62)吴肇嘉《當代子學研究方法的反思——關於康德道德法則詮釋儒家仁道的問題》,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第五届“新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歐明俊《思維改變與“新子學”創新》認爲“新子學”創新的前提是理論素養,理論素養的關鍵在於思維改變。(63)歐明俊《思維改變與“新子學”創新》,《神明文化研究》2018年第4輯,第295頁。又《跨界會通——論“新子學”的創新途徑》强調跨越學科疆界、時代疆界和學術路徑,是“新子學”創新三大途徑。(64)歐明俊《跨界會通——論“新子學”的創新途徑》,《暨南學報》2018年第4期。不少學者都關注到“新子學”應走跨學科研究之路,孫以昭《“新子學”與跨學科、多學科學術研究》認爲子學著作包藴甚廣,涉及軍事、天文、歷數與醫學等多種學科。(65)孫以昭《“新子學”與跨學科、多學科學術研究》,《河北學刊》2015年第5期。劉韶軍《論“新子學”的内涵、理念與構架》認爲“新子學”研究要把不同學科整合、貫通起來,盡量消除各個學科之間的相對局限性。(66)劉韶軍《論“新子學”的内涵、理念與構架》,《諸子學刊》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31頁。姜聲調《“新子學”與跨學科學術研究鳥瞰》對“新子學”與跨學科學術研究進行舉隅與反思。(67)[韓] 姜聲調《“新子學”與跨學科學術研究鳥瞰》,《諸子學刊》第十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255~267頁。

(五) “新子學”普及與應用

有學者就如何廣泛傳播“新子學”提出建議,楊林水《“新子學”應如何進一步走向全球——淺談“新子學”的跨國傳播》分别從傳播内容安排、傳播媒介選擇、傳播行爲主體、傳播模式等方面闡述“新子學”應如何進一步走向全球。(68)楊林水《“新子學”應如何進一步走向全球——淺談“新子學”的跨國傳播》,《“新子學”論集》第一輯,學苑出版社2014年版,第771~775頁。王昀、謝清果《還原、重構與超越——“新子學”視域下傳統文化傳播策略》、張雷《新聞人要做“新子學”的推動者》、姜聲調《在韓國如何推廣“新子學”》、朱劍卿《淺議新媒體時代“子學精神”與經典文化的傳播》等,均對“新子學”如何廣泛傳播提出設想和對策。鄭伯康《“子商”構想》《“子商”再思考》、鄭作《以諸子思想之源建構企業文化之魂——“新子學”精神與商道文化的對接與融合》則將“新子學”理念延伸至商業領域。

(六) “新子學”與民國學術轉型

民國時期諸子研究取得顯著成果,有學者以這一時期的諸子研究爲參照,爲“新子學”提供借鑒。陳志平《諸子學的現代轉型——民國諸子學的啟示》認爲“新子學”的提出實際是爲了進一步推進諸子學的現代轉化,完成民國諸子學現代轉化中没有完成的步驟,扭轉現代化中的種種偏差。作者倡議“新子學”研究可以從孫德謙、張爾田等民國老輩學人的諸子研究中獲得經驗和教訓。(69)陳志平《諸子學的現代轉型——民國諸子學的啟示》,《諸子學刊》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369~382頁。周鵬、賈泉林《淺談“新子學”建設的歷史脉絡——從傅山到章太炎》認爲傅山、章太炎均以推崇子學著稱,給後輩學者留下豐富的創新資源,今天建設“新子學”,應充分挖掘二位先賢的思想精華。(70)周鵬、賈泉林《淺談“新子學”建設的歷史脉絡——從傅山到章太炎》,《諸子學刊》第十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393~404頁。黄燕强《章太炎的“四玄”學與“新子學”》、嚴壽澂《“新子學”典範——章太炎思想論綱》、馮劍輝《錢穆的子學研究對“新子學”的啟發》等,皆探究民國學者的諸子研究,爲“新子學”研究提供諸多啟示。

(七) “新子學”關聯性研究

“新子學”關聯性研究主要包括“新子學”與國學、西學之間的關係研究。方勇《“新子學”構想》論述“新子學”與國學關係,呼籲“新子學”應成爲“國學”新主體。(71)方勇《“新子學”構想》,《光明日報》2012年10月22日。又《再論“新子學”》進一步認爲“新子學”發現了傳統學術的多元性,在“新國學”結構中,各種學術之間多元、平等、互爲主體。(72)方勇《再論“新子學”》,《光明日報》2013年9月9日。張雙棣《諸子學的復興與“新子學”的建立》强調以儒家經典爲國學主幹的時代已經過去,而包括儒學在内的諸子學應該成爲國學的主幹。(73)張雙棣《諸子學的復興與“新子學”的建立》,《諸子學刊》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45~46頁。譚家健《對〈“新子學”構想〉的建議》提出在傳統目録學中,“新子學”之書只是子學中的一小部分,是否能稱得起國學新主體,這值得反思。(74)譚家健《對〈“新子學”構想〉的建議》,《諸子學刊》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70頁。林其錟《略論先秦諸子傳統與“新子學”學科建設》認爲“國學”外延寬泛,内容駁雜,很容易流於空泛,“新子學”不一定去争“國學”的名號。(75)林其錟《略論先秦諸子傳統與“新子學”學科建設》,《諸子學刊》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 53頁。歐明俊《“新子學”界説之我見》强調“新子學”是國學的一部分,可争取在國學中的“主體”地位,但不應取代經學的尊崇地位。(76)歐明俊《“新子學”界説之我見》,《諸子學刊》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14頁。高華平《關於“新子學”之我見》認爲“國學”歷來以經學爲主導,而經學與子學的範圍又不斷變化。如果“新子學”要成爲當今“國學”的主體,首先就必須要使“國學”成爲“新國學”。(77)高華平《關於“新子學”之我見》,《諸子學刊》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76頁。韓星《新國學的内在結構探析——以新經學、“新子學”爲主》論述國學概念、演變及新國學的内在結構,並討論了新經學、“新子學”的關係與互動。(78)韓星《新國學的内在結構探析——以新經學、“新子學”爲主》,《諸子學刊》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223~246頁。劉思禾《“新子學”對國學發展的理解》在“新子學”理念下,重新思考國學發展。(79)劉思禾《“新子學”對國學發展的理解》,《諸子學刊》第十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443~445頁。

要討論“新子學”與國學的關係,必然會涉及子學與儒學、經學之間的關係。孫以昭《“新子學”與儒學、經學的關係及其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認爲“新子學”與經學的關係,經歷了由分到合,“升子爲經”,再由合到分,“離經還子”的過程,又具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複雜關係。(80)孫以昭《“新子學”與儒學、經學的關係及其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諸子學刊》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217頁。楊少涵《走出經學時代——儒家哲學現代化的範式轉换》强調要完成儒家哲學現代化,就必須走出“經學模式”,進行研究範式由“經”向“子”的現代轉化。(81)楊少涵《走出經學時代——儒家哲學現代化的範式轉换》,《諸子學刊》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255頁。陳成吒《“新子學”對國學的重構——以重新審視經、子、儒性質與關係切入》主張經學是一種自圓的思維與文化體系,經學早於子學。子學是一種自主開放的思維與學術,是經學的否定者,而儒學是經學異化子學和子學消解經學的前沿陣地。(82)陳成吒《“新子學”對國學的重構——以重新審視經、子、儒性質與關係切入》,《諸子學刊》第十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293~301頁。劉思禾《探索前期中國的精神和觀念——“新子學”芻議》認爲不必過分强調經、子之間的衝突,而應在更大的視野中看到子學和經學的共通處。(83)劉思禾《探索前期中國的精神和觀念——“新子學”芻議》,《河北學刊》2015年第5期。李若暉《熔經鑄子:“新子學”的根與魂》主張當代“新子學”的建立,必須與經學相結合。(84)李若暉《熔經鑄子:“新子學”的根與魂》,《諸子學刊》第十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291頁。

而對於西學,方勇《“新子學”構想》認爲“新子學”應以獨立的姿態坦然面對西學。(85)方勇《“新子學”構想》,《光明日報》2012年10月22日。李承貴《一種充滿生命力的學説》認爲“新子學”面對西學要有一個比較科學的立場,學術要開放,不要本位主義。(86)李承貴《一種充滿生命力的學説》,《光明日報》2014年5月13日。歐明俊《“新子學”概念的界定》强調“新子學”要有文化自信和理論自信,對西方學術採取揚棄態度,切莫淪爲西學附庸。(87)歐明俊《“新子學”概念的界定》,《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6月28日。高華平《關於“新子學”之我見》主張“西學”不應該成爲與“新子學”相對應、甚至是對立的關係,而應該作爲整體“新子學”的一部分,融入其中。(88)高華平《關於“新子學”之我見》,《諸子學刊》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75頁。周鵬《“新子學”的本體建構及其對華夏文化焦慮的對治》認爲“新子學”最終將消化西學、改造西學。(89)周鵬《“新子學”的本體建構及其對華夏文化焦慮的對治》,《諸子學刊》第十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88頁。

還有學者討論“新子學”産生的理由或提出的背景,如楊國榮《諸子學略論》通過梳理諸子學發展過程論證“新子學”的提出具有歷史繼承性,適應了時代需求。(90)楊國榮《諸子學略論》,《中華讀書報》2013年5月8日。方達、王寧寧《論“新子學”何以成立——中西兩種視域的交融》、許建良《諸子學轉型的理由追問》等,皆從不同角度探究“新子學”産生的理由。

以上七個議題分類基本囊括了“新子學”研究内容,對表9數據加以透視和分析,可知“新子學”研究的議題熱點聚焦在“新子學”的概念及内涵、“新子學”内部子家、“新子學”的意義與功能以及“新子學”關聯性研究等幾個方面。“新子學”依然存在許多值得進一步深入討論的議題,如先秦諸子的精神和思維方式值得“新子學”借鑒,提煉“子學精神”“子學思維”,對當下學術生態和現實生活均有積極意義。再如“新子學”的研究途徑與方法、“新子學”普及與應用,也可持續深入探討。而在“新子學”理念引導下的具體諸子研究中,相對於道家、儒家研究而言,墨家、法家、雜家研究顯得相對冷清,而陰陽家、縱横家、農家、兵家更是鮮有涉及。

結 論

綜上所述,近六年來,“新子學”逐步深入發展,成績斐然。作爲學術熱點,“新子學”極具吸引力,獲得學術界廣泛而持久的關注。“新子學”研究者多爲高校、研究型機構的科研人員,他們作爲“新子學”研究隊伍的主體力量,寫出多篇高水平論文,極大地推動“新子學”發展。“新子學”爲“義理之學”,應充分吸納哲學與思想史學界學者,全力挖掘諸子思想内涵。“新子學”還應包括傳統的考據之學、辭章之學、經濟之學,吸納文學、史學等不同學科學者合力探究諸子智慧。相比傳統諸子研究,“新子學”主張擺脱哲學等現代分科體系的窠臼,跨越學科疆界,打破門户偏見,除哲學領域研究者,還吸引頗多文學、史學甚至是傳播學、心理學等領域研究者參與討論。“新子學”注重“當下關懷”,倡導子學走出象牙塔,走向民間,吸引諸多社會公衆在討論中暢所欲言。“新子學”積極自覺地回應現實問題,“子商”理念的提出便是很好一例。“新子學”傳播地域廣泛,以上海爲中心,基本輻射中國各個地區,甚至超出一國範圍而跨國傳播,具有國際影響力。“新子學”應有開闊的國際視野、世界眼光,關注國際漢學届的研究動態,與世界各國的研究交流會通,成爲開放的學術體系。“新子學”發展體現自覺的師承脉絡。“新子學”研究議題豐富多樣,不乏真知灼見。筆者相信,積一時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新子學”將繼續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新的“學術共同體”,助力諸子研究呈現全新面貌,終成“學家之壯觀也”。

猜你喜欢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大规模古籍文本在中国史定量研究中的应用探索
FTA在工业气体探测报警系统中的应用
商务英语词汇量与商务英语阅读能力相关性研究
国外艺术体操科研现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力公司财务风险评价
基于实时荧光PCR的鹅鸭混合绒定量检测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定量检测食品中香豆素
秦皇岛近岸海域浮游植物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