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公共卫生事件中“沉默的螺旋”理论适用性探析

2020-12-28罗艺漫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舆情自媒体

罗艺漫

摘要:重大卫生事件随着新冠疫情的暴发成为舆情关注的焦点,在自媒体加持下的网络群体传播也因话题领域、言论自由程度及言论发表的便捷性有了新时期的变化。存在于大众传播领域的“沉默的螺旋”在当今舆情复杂诡变的时代也有了部分程度的体现与变化。本文通过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沉默的螺旋”理论适用性的研究来梳理出合理健康引导舆论的重要原则。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自媒体;公共卫生事件;舆情

中图分类号:C912.63                      文献标识码:A

自2020年初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与新冠疫情相关的热点话题成为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从百度搜索指数趋势上看,“新冠病毒”的搜索量曾经在疫情暴发初期,出现了单日三大疫情相关的关键词指数增加100倍的现象。由此反映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话题具有突发性、关注度高、易传染性等特性。

伴随着微博、微信、头条等等诸多自媒体平台的覆盖率节节高攀,全民在网络上发表意见已经唾手可得。诸多平台的互联共通也使得众多复杂话题与意见也极容易产生更多共鸣,瞬间即可掀起较高的话题讨论度。

1 “沉默的螺旋”理论与新冠疫情热点话题的联系

“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理论指的是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提出的一个观点:当人们在公共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如果发现大部分的人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相同或类似,就会较为积极地参与讨论并发表相关的观点;假设人们判断自己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的意见相左时,很有可能会保持沉默。最一开始这种现象被证实存在于政治领域,在20世纪70年代该理论提出和诞生之际,德国大选的经过成为印证该理论的最佳案例。但不可否认的是,该理论提出之际,是大众传播盛行的时期,普通社会民众并不拥有对广播、电视和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体的接近性。

这种典型的“沉默的螺旋”现象在疫情期间也有一定的体现。新冠疫情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暴发初期,由于对新冠病毒的认知较少,普遍认为是因武汉地区人们爱吃野生动物尤其是蝙蝠,才导致新冠病毒在人类的大暴发。一些国外媒体甚至直接将新冠病毒冠以“武汉病毒”的名称,暗指武汉病毒是起源于中国武汉,同时丑化国人形象。一时间,“吃蝙蝠”一事成为了舆论批判的焦点,诸多自媒体平台中的照片、现身感受、网友评论更是成为“新冠病毒”与“蝙蝠”之间的黏合剂。但随着国内外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发现新冠病毒并非起源于中国武汉,新冠病毒与“蝙蝠”之间的关系仍然有待进一步科学论证。近期才有人将当时的一些“弱势声音”再次展示在世人面前,这些当时的少数派的言论表示新冠病毒很有可能由于其他来源的输入,并在武汉范围内暴发前,已经在中国范围外存在。鉴于目前网络社会下自媒体的较高的易接近性,“沉默的螺旋”在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上产生的影响是否会产生新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2 “沉默的螺旋”的三个命题在本研究中的演变

在本篇适用性研究中寻找相应的理论基础依据。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所描述的三个命题:一是个人意见的表达更多的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如果多数人的意见与自己的意见一致,则更加愿意表达出相关观点,反之则保持沉默;二是具有较强力量场的意见在达到一定的强度时会让异于自己的声音力量弱化;三是人们在传播信息和表达意见的时候,需要培养出一定的意见环境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形成相应的舆论场。本文也将从这三个角度出发,以此三个命题来研究和了解自媒体时代下“沉默的螺旋”理论遇见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时国人的意见表达与社会心理特征。本文以这三个命题为研究基础,进行了思辨研究和定性研究,试图阐述清楚该理论在经历大众媒体向自媒体时代转变的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在该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之时,是大众传播媒介大放异彩的时刻,所有人都惊叹于大众传播媒介本身的魔力;可随着新媒体登上历史的舞台,大众传播媒介的光芒逐漸暗淡,这是“沉默的螺旋”理论产生之初所没有意料到的。所以这三个命题的走向也牵动着大众的心,期待着它与经典理论碰撞出火花与魅力。

3 “沉默的螺旋”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结论

3.1“沉默的螺旋”主要作用机制在自媒体时代依然存在

面对重大卫生事件,人们还会因为惧怕群体的压力而压制自身发表意见的冲动,即使人们有了便捷的自媒体,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具有突变性、恐惧性、焦虑性三大特性,其会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如经济停摆、治理混乱、社会信任危机等[1]。心理学上早有共识,舆论的压力大小会因问题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观点性较为明显的言论都容易受到网络舆论较多关注。如果舆论中已经有了较为主流的一些观点,当出现了一些与主流观点相左的言论时,必然会遭到网友的口诛笔伐,被网友群起而攻之。现实中,很多网民在遇见意见相左的时候,依然会倾向于选择在网络上不表达观点时,所考虑的主要原因:担心受到过激的“键盘侠”的网络攻击,甚至遭受人肉搜索。

2014年6月4日,人民日报一篇题为《激励见义勇为不能靠“键盘侠”》的时评,“键盘侠”称呼正式与广大网友见面。该词泛指喜欢在网络上获得虚荣与优越感,通常以批判他人、道德绑架他人的形式出现的一群网络生活参与者。“键盘侠”在网络生活中的种种劣迹也让很多人触目惊心,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人们发表一些意见相左的非主流言论的时候常常有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不仅仅是惧怕群体压力,更是害怕群体中隐藏着“键盘侠”的攻击,他们全部匿名、言辞激烈、缺乏网络道德。不得不说,这是网络生活全方位渗透进社会之后,加重和加速了“沉默的螺旋”的形成。

3.2  社会心理依旧成为网络生活群体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

人们在大众传播时期担心自己受到孤立的想法依然没有改变,并持续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群体内部,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群体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見会产生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形成基本的道德规范与价值取向,也可能带来错误判断,使群体中的个人产生对多数意见的盲目服从[2]。心理学家认为,害怕孤立是绝大多数人所拥有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而消亡,甚至这种心理状态也在许多动物间存在,是很多生物的共性。因此,在质疑甚至抵触“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社会中的适用性的观点中,不可忽略掉这种由来已久的持续性因素,而这种因素势必在很长一段时间继续影响着人们的意见表达,无论未来的媒介形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影响将是持续且深远的。

网络具有高度自由性、公开性,网民发言具有匿名性[3]。网络的匿名性是否会在心理上支持着网民减少这种社会心理因素方面的依赖呢?即使考虑到了网络的匿名性、自媒体平台的普及率提高或社交账号的私密性等因素都有利于帮助网民打消对心理孤立的恐惧,更加能够去除心理芥蒂使其在网络平台随心所欲地发表言论;但我们也发现,随着网络和媒介素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网民认识到,网络安全管控持续增强,现阶段网络的匿名只是相对的,在这个大数据极为发达、网络安全得到国家极大管控和加强的当今社会,各种网络行为都不是“隐形的”,因此,心理上又回归到最原始的社会心理阶段。

3.3 “沉默的螺旋”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弱化

在本研究中,同样发现了可以弱化“沉默的螺旋”的一些现象,比如来自新浪微博某日的一则热搜,主要内容为针对大连新冠疫情暴发期间,某新冠病毒携带者来到福州旅游并多次乘坐公共交通设施的行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该微博下有多则不同观点的评论,拥有的支持者均不占少数。我们又去其他自媒体平台查阅评论,发现网友们出现了可能会前去其他网络自媒体平台去寻找与自己持有相似观点的评论的现象,以此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微博、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和抖音等诸多自媒体平台成为网友的高频选择,但这些自媒体平台之间的占比也相差无几。此现象说明,在我国现阶段的网络社会生活中,网民发表意见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为网民自由发表不同意见提供了坚实的土壤,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因此,在这种现实的作用下,我们曾经盛行于大众传播时代的“沉默的螺旋”,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

4  总结

“沉默的螺旋”在复杂的网络社会环境中,受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势必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受到舆论影响而产生的巨大“螺旋”也受到了新旧各方因素的夹击:诸如社会心理学因素会继续在舆论场中产生实际的影响,这种影响预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继续存在;也有一些新兴的因素左右着甚至无形中帮助这一些人更加拒绝发表出自己的观点甚至“噤声”,加大了“螺旋”的影响程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传播的魔力外衣已经慢慢褪去,网络上的便捷性等诸多特性使每一个人在自媒体的加持下,不仅能自由地在平台发表意见,甚至还可以在很多影响力更大的自媒体平台去寻找自己的“共鸣”,或许还会出现一个弱势声音在不同的自媒体平台上成为主流意见的现象,这也是网络社会环境丰富多彩的直接体现。

(责任编辑:侯辛锋)

参考文献:

[1]张爱军.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传播特点与治理策略[J].探索,2020(04):169-181.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94.

[3]李珊.“沉默的螺旋”在网络时代的适用性分析——以“山东学伴”事件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0(06):123-124.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事件舆情自媒体
基层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能力建设探讨
从辅导员角度谈高校校园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对工作
消费舆情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
试论新闻记者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正能量的传播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11月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