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28范梅仙
范梅仙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目的就是让生生之间产生互动,按照学生的思路和方法讨论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本文主要论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高段语文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应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为了符合当今教育教学发展趋势,改变传统的授课形式,广大教育者开始创新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在课堂中有效地学习。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开始在各个学校中推广,它主要是让学生在面对不懂、不会的问题时,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因为学生在小组中提出问题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能让他们从中有目标、有重点地分享自己观点,也能使他们在帮助其他学生时充满成就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组划分缺乏科学性,让学生无法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最重要的是划分小组。有些教师为了方便,直接让学生按照“就近原则”的座位顺序进行分组。这样的分组形式看似十分合理,但是此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随意性。因为教师在排座位时很难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所以按照此模式进行小组讨论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展开,导致一部分学生并不能参与到交流中,让生生之间的落差越来越大。
(二)教师只注重小组形式,教学内容掌握不够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是经常出现的教学模式。虽然它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模式,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教师还是遵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把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1]。学生在学习时还是处于被动状态,这就体现了教师仅仅将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很难将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贯彻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再加上有些教师是“為了合作而学习”,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合作”,教师本身的出发点就错了,体现出了他们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且存在形式化现象,不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三)没有明确合作任务,且评价过于单一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就是围绕着学生之间的交流展开的。虽然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是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教师在提出问题让小组成员合作交流时,问题应该偏向于小学生思维和开放性类型,这样没有固定式答案的问题,能让学生充分地说出自身的理解。教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时,应该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评价。但是众多教师并没有在乎这一点,让小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鼓励,自信心受挫,导致上课积极性越来越低。除不能及时给予评价之外,教师的评价方式也过于单一、刻板,故而很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强化合作机制
小组合作主要就是让学生之间能进行有效地学习和探讨,但是在交流之前需要有自己对问题的见解,然后把自己的观点分享给小组成员,再互相参考、讨论总结出比较完善的答案,从而达成高效的学习目的。由此看来,教师在划分小组成员时必须要经过慎重的考虑,要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他们的性格、爱好等问题,从而科学、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2]。教师在划分小组时,一定要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讨论中,让他们敢于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及时分享给组内成员,从而确保每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落花生》这一节课时,教师先带领学生通读一遍课文,让学生把不会的字和词语标注上拼音,然后在讲课时,让学生着重明白自己不懂、不会的字或者词语。当解决完生字之后,教师再列出课文中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开始讨论分析。师:“同学们,这节课主要讲述的是花生的一生,请大家仔细阅读并讨论,花生的好处有什么?”A组学生说:“花生的味儿很美。”B组学生说:“花生可以榨油,C组学生:花生的价钱很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准确,以上三条都是花生的好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准确定位课堂角色,师生共同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交流,通过小组交流最终让学生展现自我、探索真理。在小组交流中,每位学生都是平等的,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培养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把个人的思考分享给小组成员,让个人想法变成集体的智慧。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时,教师要适当给予引导[3]。因为小学生年纪尚小,自我管控力并不是很好,所以有些学生会在于合作交流环节中说与讨论无关的话,这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在课堂上要做好自己的学习工作。
例如,在教学《猎人海力布》这篇文章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一共发生了几件事情,海力布为什么会变成石头。因为这是一个民间故事,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进行角色扮演,把主人公海力布、小白蛇、小鸟、老人等角色,用自己的想法演绎出来,使学生对这篇课文有更深的了解。学生在角色扮演时,有不对的地方,教师要及时纠正,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
(三)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完善课堂教学
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组成的小组也会有不同的结论。因此,当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时,应该有针对性的对每一位学生或者每一个小组进行分析,纠正他们的缺点,表扬优点,让他们能够清楚地认知错误,不断进步与提高[4]。所以,教师不能只用一种评价方式来面对全体学生,而是要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来完善课堂教学。比如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等。通过以上多种评价方式,能够让学生提高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好地学习。
例如,《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故事围绕作者想看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而展开,作者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劳动者家庭中,向母亲要一块多钱的时候,觉得难以启齿,最后母亲不管旁人怎么说,给了“我”一块钱买书,表达出了母爱非常无私和伟大。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读完文章,然后再提出问题让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从这一元五角中,我们能感受到母亲的艰辛、忙碌,更感受到了一位母亲爱护孩子的伟大。”这些都是从哪里展现出来的?学生回答道,从工作的环境体会到了母亲的艰辛、忙碌,当旁人说不应该给“我”买书时,“母亲”却已经把钱塞到“我”手里了,从这句话中体现了母亲的伟大。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要不断地改变教学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方式,它不仅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提升,还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组合作在课堂中的优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促进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庆红.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几点反思[J].学周刊,2020(02):55.
[2]王宪周.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35):86-87.
[3]王月.基于让学引思的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求知导刊,2019(43):12-13.
[4]刘晟楠.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才智,2019(2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