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阶段有效的美术教学策略探究

2020-12-28贾蒙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1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美术小学

贾蒙

【摘 要】小学美术课程开展美育教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课改之后的必然产物。美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学生的文化涵养、完善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个人魅力、提升學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进而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有效教学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美术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毫无夸张地说美术是艺术与色彩教学的灵魂,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美术教学的色彩是视觉最直观的反应。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今后的美术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做一番探究,以期能和各位教师共同学习与借鉴。

一、趣味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的美术课需要以“趣味美术和基础美术”为宗旨,为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放松身心、拥有乐趣、解放天性。当你看到学生专注画画的时候,露出会心和骄傲的笑脸的时候,你会觉得坐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内心、精神、灵魂都无比自由的人!

丰富的教学内容、科学的培养方式、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够让我们的美术课堂生动和精彩,让我们的美术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儿童画、线描画、手工课、设计课、欣赏课以及室内课和室外课,我们始终要以丰富的知识吸引着学生,用不同的场景带给学生最直观的体验,让学生的兴趣得到肯定和鼓励!当你看学生的思维在跳跃、思想在迸发的时候,你会觉得坐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能够感受美、欣赏美、创新美的人!

二、开展比赛,活跃课堂氛围

小学美术实际上是一门实践性科目,任课教师的最终教学目标是在传授给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提升综合性的学科能力,从而创作出大量优秀的美术作品。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实践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就可以逐渐得以加强,益于美术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暖色和冷色”内容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说出冷、暖色给自己带来的感觉,用拼贴、绘画等方法创作一幅表现温暖或寒冷的作品。课前笔者准备了一些具有明显色调的图片,借助这些图片来引入教学:“同学们当你看到大红色时有什么感觉?看到蓝色呢?”学生回答后笔者进行总结:“当你看到红色时,你就会联想到太阳、火焰,感觉暖洋洋的,它就是暖色;当你看到蓝色,会想到大海、冰块,会觉得凉爽,它就是冷色。”接下来笔者让学生每人填充一副冷暖色调的对比图片,看看谁画的好。如此,通过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活动中。

三、创设情境,诱发思维动机

深度学习的起点是思维动机的诱发,因为没有思维动机的学生是不会主动、自觉的参与到对所学知识的讨论与探究之中的。而教学情境是影响学生思维动机诱发的重要因素。设定符合小学生视觉与听觉体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中融入教学情境。如此,不仅可以丰富美术鉴赏,让学生在引导过程中获取直观性的信息,而且还能强化对小学生大脑中枢的刺激,诱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加速学生的思维运转速度。

例如,在教学“画人像”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许多的演戏的片段,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平时有喜欢的明星吗?你们清楚他们长什么样子了?但是谁又能准确的说出自己父母的样子与特点呢?”接着,教师可以邀请几个学生上台描述,并对学生说:“大家帮我看看他们说的是否自然呢?看看谁不了解!”这样,学生就能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开始了观察思考模式。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几幅全家照,让学生在观察中把握基本动作要领,锻炼了观察分析能力,这便为之后学生进行以“人脸特点”为主题的绘画创作奠定了基础。通过这种教学形式,既能吸引学生的视觉注意力,也能成功地将学生引入课堂情境,为接下来学生进行人脸绘画奠定了思维基础。

四、深度挖掘,丰富教学色彩

小学生因为年纪较小,所以多具有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合理的借助学生的这个特点,制定趣味化的教学手段,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以此来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同时,我们还可以深度挖掘教学的内容,借助视美结合的方式,以此来丰富教学色彩。

例如,在教学“卡通明星总动员”内容时,在课前老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学生最喜欢的“玩具总动员”的片段让学生欣赏,创设贴近教材内容的视频情境,使学生在欣赏中回忆人物是谁?人物有什么样的形象特点?并由此出示本节课所要学的课题,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了解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设计一件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通过视频感受卡通形象的魅力,想象卡通角色的样子,再将想象转成画作,落于纸上。视美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美术课堂中来,为整个美术课增添丰富的色彩。

五、信息技术,提升审美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重要方式被应用到教育教学中。由于它具有图片、声音、文字一体化的特点,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展现到学生眼前,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所以,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难以表述的、抽象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促进学生的理解,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教学“建筑艺术的美”内容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欣赏大师的建筑,认识建筑的外观美、结构美和艺术美,培养对建筑艺术的喜爱之情。课前笔者就为学生准备了世界著名建筑的图片,通过播放这些图片导入教学:“这些建筑漂亮吗?古代的许多建筑越来越多的被现代建筑所取代,从古到今,建筑在不停的发展,未来的建筑会是怎样的?你想想去看看吗?”在观看建筑的过程中笔者会让学生欣赏它的外形、颜色、建筑的地点,同时笔者找几名学生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建筑?它什么地方最吸引你?”由此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然后笔者让学生展开想象,构思一下未来的建筑会是怎样的,并自己尝试进行设计。在学生自主创作时,笔者会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巡查,指出学生构图及画法上存在的问题。如此,通过多媒体教学,发展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总而言之,我们作为美术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绘画的技巧,还要让学生懂得欣赏美、提升审美、动手、想象力与创新能力。同时,我们应该顺应教育教学的发展,反省自身的教育教学漏洞,并不断的改进自身,提升自身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志伟.如何建立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高效课堂[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6(11).

[2]张建新.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一堂美术展示课的启示[J].成才之路,2016(8).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十小学)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美术小学
美术篇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