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研究

2020-12-28施蕾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师指导留守学生家庭教育

施蕾

摘要:青春期是学生生命成长中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阶段的个体,伴随着生理发育带来的心理和认知变化,会对个体行为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青春期的学生如果由生理发育带来的需求没有得到科学的回应和指导,容易导致其身心健康受到危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及时帮助学生掌握健康的发育知识,使其掌握自我保护和与异性交往的相关技能,提升青春期身心健康的水平。

关键词:留守学生;青春期教育;教师指导;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5-0030-03

青春期是人生中的一个特殊的生长期,这一时期的学生面临着身心的变化会产生更多的不适应和焦虑。而留守学生,尤其是乡村地区的留守学生,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呵护、陪伴与引导,容易影响其青春期的心理发育。本文将以农村留守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留守学生青春期知识获得、生理发育、青春期性心理发展、异性交往指导、性保护指导等方面的调查,对留守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能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择

本研究选择杭州地区淳安县某小学高年级和某乡村初级中学班级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以调查对象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在本县或以外地区务工半年以上的标准界定留守学生。

(二)问卷与访谈设计

在参阅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针对留守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需求相关问题设计问卷,并通过预调查修订问卷。调查内容分为生理发育、性心理发展、异性交往指导、性保护指导、青春期健康教育方式等五个方面。问卷以客观题和开放题的形式组成,以访谈法的方式进行。

(三)数据搜集

在样本点将小学六年级、初一学生符合条件的样本作为调查对象,由调查人员指导进行访谈式回答与记录。其中调查留守学生78名,包括男生40名,女生38名。调查对象年龄为11至13周岁,他们的父母均为双方或其中一方在外务工。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多渠道了解生理发育知识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青春期生理发育知识和青春期健康知识。其中,广播电视等网络媒体是学生了解青春期知识的主要途径(见表1)。根据调查显示,学生自己在网络、书籍上查阅相关资料的比例高达72%,并对身体发育变化及原因、身体构造、生殖器官护理、青春期身体保健、男女差别、异性交往、预防侵害和预防艾滋病的情况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二)性心理发展变化较为内隐

调查中,当问及留守青少年学生身体发育期的心态时,有85%的学生表现出不适应、无感、疑虑、烦恼、害怕的负面情绪(見表2)。在面对有关性发育讨论的态度问题时,“摒弃羞涩、大方讨论、不污名化”的选项选择比例只有不到15%。可见,留守学生对性心理发展变化的内隐倾向较明显。

(三)异性交往指导需求迫切

针对调查中如何看待同伴中“男女配对游戏”的问题时,有87%的学生因男女同学交往中“界限”问题表达出了“不喜欢”的态度。另在“是否希望与父母或教师聊男女交往的话题”调查时,有65%的学生表达了希望父母或教师能够就此话题和他们进行交流,因为“他们会给予有用的意见”(见表3)。可见,如何与异性进行交往、交往的界限如何是这一阶段学生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四)性保护指导较为缺失

在针对预防艾滋病的访谈调查中,有92%的学生能说出一种及以上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但完全表达正确的(血液传播、性行为传播和母婴传播)学生只占5%。其中也有一些错误认识,比如认为唾沫、味道会传播的占12%。可见,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了解不到位(见表4)。同时,在预防性侵害的问题访谈中,有些学生能够识别一些危险场景,但对核心的要素比如“越界的身体接触”等不能表达到位。可见,学校对学生性保护的指导是不充分的,仍需做进一步提升。

(五)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渠道不足

访谈结果显示,88%的学生表示家长从未和他们聊过青春期发育的问题,即使有也都是粗浅的询问,没有深入沟通,主要由于留守学生家长的青春期健康教育能力有限;同时96%的学生表示非常希望教师可以和他们谈这个话题,并且在“比较喜欢怎样的青春期健康教育渠道”访谈中,77%学生表达了希望学校能够开设系列课程来讨论这个话题(见表5)。

三、结论与建议

(一)传授科学、全面的青春期健康知识

1.使学生了解全面科学的生理发育知识。留守学生的性知识来源较为单一,可能还会接受到不科学、不全面的发育知识,容易引起认知上的问题,导致心理与行为的冲突;同时,他们的学习环境中也缺少必要的、科学的青春期健康教育课程。因此,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形成合力,提供给他们科学的生理发育知识。

2.使学生掌握准确的预防性传播疾病的知识。以典型的性传播疾病为例,调查显示留守学生习得的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很大程度上是不完整、不科学的。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修补不完整的信息、澄清错误的信息,使其掌握科学、准确、客观的预防传播疾病的知识。

(二)指导学生学会心理调适和与异性交往

1.对学生的性心理变化进行调适。伴随着身体的发育,青春前期的学生开始对性感到好奇,对身体、发育、体貌有探索的兴趣,对与其相关的话题开始变得敏感,对自身身体变化也产生了许多好奇,并会外显到具体的行为中。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能識别这些变化及由此带来的需求,能够疏导及帮助学生调适心理状况。通过上述调查来看,留守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一般更加内隐,学生呈现出来的外部表现可能是碎片的、隐晦的,因此,这就更加需要教育工作者细心发现、深入分析、准备把握和耐心疏导。

2.对学生进行正向的异性交往指导。据调查显示,留守学生的心理状态存在一些普遍的特征,比如情绪情感较为内隐,但同时对安全感的需求较高,心理波动起伏大。与此同时,在家庭中缺少了父母的陪伴,使得他们缺乏与父母的情感联结,容易导致他们在异性交往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育工作者要能够分析、识别学生内心的真正需求,能提供给他们一些和异性同学交往的基本方法。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同伴教育的方式,聚焦案例加以讨论,以帮助学生在相互的讨论、沟通中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三)传授学生一些预防性侵害的技能

站在教书育人的立场上,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传授给学生一些预防性侵害的技能,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抓住相关重点内容开展教育。比如,教给学生识别日常生活中可能遭遇性侵害的危险情境;帮助学生识别相关的危险信号(警惕陌生异性的靠近、提防熟悉的人对身体的越界接触等)。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案例加以分析,以便帮助学生获取可以借鉴的经验。

(四)优化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形式

1.综合运用多元学习方式。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留守学生的生活体验较为单一,且日常接触到的青春期健康教育形式相对有限。因此,学校为学生提供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学习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开拓多种教育方法和学习方式增加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多元体验,比如讲授法、主题班会、案例分析、讲故事、看电影、特邀专家讲座、组织讨论等。

2.挖掘家庭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留守学生健康教育中最大的问题在于亲子家庭教育的缺失。那究竟应如何鼓励、帮助、指导父母积极介入、主动参与,笔者认为,家长应增加与子女沟通交流的频率,可以就一些专门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积极探究子女的内心需求,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疑惑。同时,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与教师的工作,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创新教育形式,改善亲子关系。

猜你喜欢

教师指导留守学生家庭教育
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创设现实生活版的初中数学教学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指导学生英语预习摭谈
论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