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节目主持人的情感表达
2020-12-28李宏蕾江诗晓
李宏蕾 江诗晓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向人类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不断渗透,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在播音主持领域,智能语音技术、虚拟主持人、全息影像等技术的投入使用不断改变着节目主持的形式,为节目主持人的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作为自然人的节目主持人的情感表达的研究,讨论在智能时代自然人在主持领域如何避免被智能技术替代。
【关键词】智能时代;节目主持人;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J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5-0169-03
一、概念界定
(一)智能时代
智能时代是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来命名的。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1]人工智能在播音主持领域的运用主要包括虚拟主持人、智能语音、机器主持人以及全息投影等技术。
(二)情感表达
情感表达是准确、有效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价值关系,以便求得他人有效的合作,通过识别他人的情感表达来及时、准确而有效地了解他人的价值关系,以便更好地与他人进行合作。
情感表达能力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非常重要。首先,播音主持人的情感表达是节目进行的暗线,根据节目进行的节奏引导受众的情感;其次,播音主持人的情感表达是营造节目氛围、增强语言感染力的重要工具。[2]
二、节目主持人的情感表达
(一)节目主持人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1.有助于提升主持人的发展
每个人都拥有各自的喜好,观众更喜欢观看自己喜欢的节目主持人主持的节目。所以相同的节目主持人如果能在各种节目类型中展现不同的特点,那么这位主持人将会比同类型的其他主持人更占优势。例如法制节目主持人撒贝宁,在参加综艺节目之前,他的表现总是庄重严肃的,让观众有距离感。但他参加综艺节目之后,表现出了一个“接地气”的形象,立刻拉近了观众的心理距离。因此,他能够兼任多种不同类型节目的主持。
2.有助于节目持续发展
节目的长远发展与受众对节目的认可度息息相关。受众只有认同节目的形式以及节目的价值理念,才会持续收听、观看节目,从而促使节目实现长远发展。[3]因此在节目中,主持人需要通过情感表达使观众认可节目的形式、内容及节目传达的理念。受众产生共鸣之后会持续收看节目,节目就能长久地进行。但如果受众不认同节目的内容和理念,就不会继续关注节目,节目也就无法持续存在。
3.有利于拓展节目的深度
节目进行的不同阶段需要播音主持人表达不同程度的情感,这对于节目的进行至关重要。播音主持人要注意把握节目的节奏,根据节目不同阶段的需要在语言表达中融入不同的情感。[4]在节目过程中,主持人的行为和表达都会对受众产生一定的影响,能够将受众带到节目预设的情境中去,让受众领会节目所要传达的核心理念和思想内涵。主持人优秀的情感表达能力甚至能有效地渲染节目气氛,抓住受众的兴趣,提升节目收视率。
(二)主持人情感表达的内容
1.理解他人的认知能力
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中心,应该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从而去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在综艺节目《新相亲时代》中,一位男嘉宾在拒绝女嘉宾之后,提出了要与女嘉宾在台下从朋友做起的要求,这时候主持人孟非非常愤怒地训斥了男嘉宾。在没有台本的情况下,孟非凭借多年主持情感节目的经验,在现场逻辑分明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并维护了这位女嘉宾的尊严。
主持人是否具备理解他人的能力与他的内在涵养和素质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只有具备崇高的品质,才能拥有同理心,懂得换位思考。而这些内在的涵养和素质是能通过一些细枝末节的举动表现出来的。节目《幸福账单》中,为了照顾年幼的小玉玉,在跟小玉玉交流的过程中,朱迅、马跃、宫岩三位主持人一直蹲跪在舞台上跟她对话。节目《开学第一课》有一期邀请了我国著名翻译家96岁的许渊冲老先生,由于老前辈年事已高,所以全程坐在凳子上,主持人董卿在跟他交流时,是跪在地上并压低身子与老前辈对视。
这些节目主持人的举动表现了他们的人文关怀和素养。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具有强烈的社会影响力,影响着社会舆论和社会情绪,所以主持人在节目中要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念,引领社会风气。
2.感受他人的情感能力
在综艺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第一期《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主持人董卿在听完苏采青奶奶发给李白前辈的电报内容后,眼含热泪地说道:“您期盼的黎明到了……胜利的光才更早地到来!”因为主持人和观众都具有感受他人的情感能力,所以这种饱含深情的语言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笔者认为节目主持人应该学习戏剧表演中运用眼神抒发情感的方法。戏曲中眼神的运用,目不空发,手不虚指,要使观众看到你所唱的內容在眼神里反映出来。[5]眼睛是无声的语言,主持人应通过与采访嘉宾、摄像机以及现场观众的眼神交流,传达自己内心的情绪和情感。在某些特定场景中,眼神具备非常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三、人工智能在播音主持领域的运用和不足
(一)人工智能在播音主持领域的运用
1.虚拟主持人
虚拟主持人是虚拟现实、虚拟演播室、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动画等技术发展的结果。就其实现技术而言,可分成基于关键帧动画的虚拟主持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虚拟主持人和基于跟踪设备的实时虚拟主持人等。[6]虚拟主持人是只需要提供文字、就能模仿真人进行新闻节目的拍摄的技术。例如新华社推出的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它是由智能科技提取真人主播邱浩的声音、表情、动作等特点,再通过电脑合成及深度学习等技术“克隆”出来的形象。它拥有不同分身,可以同时在不同现场播报各种资讯,能根据观众的喜好或需求调整主持形象。
2.智能语音技术
智能语音是人工智能的重要领域,是实现人机交互的起始环节,是人工智能的“入口”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与深度学习、大数据等技术的结合,使其在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评测等领域取得了全面突破。[7]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在语调及语态方面已经接近人类,并且已经具备带给人温暖以及陪伴的感觉的能力。例如在节目《机智过人》中,人工智能小冰模拟主持人朱广权的声音做开场白,整段话风趣幽默、可爱活泼。虽然小冰的声音在音色上与主持人朱广权有差距,但是语气或语调等其他方面都与真人相差无几。
3.机器主持人
利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和技术赋予计算机或机器人以人类式的情感,使之具有表达、识别和理解喜怒哀乐,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情感的能力,这就是人工智能情感机器人。[8]例如俄国24电视台启用的机器人主持。这个能模仿人类大约20种表情的机器人名叫亚历克斯,它不仅能通过调节自身面部表情表达情感,还能与人正常对话,甚至能和人类谈论抽象事物,在对话的过程中能识别对话者的语言并运用相同的语言回答问题。
主持人朱迅和智能机器人“金海棠”共同主持第七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年度盛典。在节目中,朱迅问金海棠自己为什么要和它搭档,金海棠回答说:“因为找搭档和找对象一样,都要找缘分相投的。”朱迅接着说:“哦,就是要找头圆的呗!”金海棠回答:“是啊,你要找头圆的,而我的头是全场最圆的。”他们的对话幽默风趣,并且这种真人主持+机器人主持的节目主持新模式能起到吸引观众的作用。
4.全息影像
在封面传媒主办的“大数据与智媒体”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表示“新闻生产也会摆脱人,而记者的工作也会变得越来越精准,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现场报道。”[9]以往记者在第一现场播报资讯的时候,是无法看到主持人的形象和表情的,所以在直播当中会出现一些尴尬的情况,比如主持人和记者的对话由于传输延时的问题,会发生过早插入话题打断对方的叙述的情况。使用全息影像,这种类似的问题都有可能被解决。通过5G全息直播,主持人能把自己的影像投射在第一现场,并且能与记者实现零毫秒延时的对话,沟通几乎没有障碍。
(二)人工智能在播音主持领域的不足
1.人工智能不具代表性
杨澜在北京国国际电影节互联网电影主题论坛中重拾了主持人身份,并表达了自己对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的看法,她认为人工智能是很难取代人类艺术创作的。她引用了一位艺术家的话:“机器总在寻找一个标准答案,而人的情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所以最后还是靠人的综合的想象力、创造力、特别是共情的能力,这是机器人很难去取代的。”
笔者认为人工智能在播音主持领域是很难取代真人主播的,因为节目的受众是观众(人类),观众是节目服务的主体。无论人工智能达到多么仿真的阶段,机器人始终和人类是不同的物种,自然没有办法替代自然人,更何况没有实体的虚拟主持人。主持人在电视谈话节目中,某种程度上是作为观众的代言人,在没有共性的前提下,人工智能是不具有这种“代言人”特性的。观众更期望在谈话节目中看到真人主播与真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并且,新闻主持人在某种语境下甚至代表着国家和民族。例如2019年展开的中美女主播跨洋对话事件中,我国CGTN主播刘欣和美国福克斯新闻主播翠西里根进行电视直播讨论,讨论的内容包括公平贸易、知识产权、华为、关税等话题。这种涉及政治问题的国际间的交流性发言是人工智能无法胜任的,因为它们不具备国家和民族的代表性。
2.人工智能与观众的情感交流不足
人工智能具备一些人类无法具备的素质,它们拥有大数据处理能力、不需要休息、不会失误,并且能进行多国语言的切换,但是真人主持也拥有人工智能无法轻易替代的优势——善于情感交流。在现阶段,智能主播的运用主要是满足观众猎奇的心理,节目也是以此为噱头去吸引观众。在这种情况下,智能主播跟人类在情感层面的交流还是有所欠缺的。情感交流仍是观众最大的需求,所以节目主持人需要提高情感交流能力来增强竞争力。
四、提高主持人情感表达的策略
(一)增强主持人语言的感染力
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中要有充分的情感表达,要通过语言魅力来实现情感表达。要实现语言魅力,就要求播音员的语言具有感染力,能很好地调动观众的情绪。[10]一位合格的节目主持人在主持的过程中能够真情表达,才能让节目的内容真正地打动观众,形成优质的互动交流,并让观众被节目的氛围感染。观众被主持人感染后会构建出一个良好的传播环境,并自发地转变为节目传播的载体,对节目的传播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
(二)融合生活内容
一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要懂得把自己融入其中,能够在生活中充分发掘艺术要素,并在节目中穿针引线般把日常积累的内容应用到主持的语言和情感的表达中。主持人只有通过对生活经验和内涵的总结、掌握日常的细节、全方位了解民生,节目中携带的情感才能触动观众的内心,让观众产生共鸣,为观众所接受。
(三)適度控制情感和情绪
作为自然人,主持人面对所处理的稿件、所讲述的故事、所采访的嘉宾,本身就带有特定的情感和立场。因此很多时候,在主持过程中,主持人根本无法冷冰冰地处理稿件或者以第三人视角“冷眼旁观”,“温度感”的存在也正是观众所希望看到的主持人身上的特质。[11]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中对事物应该具备自己的判断能力,准确把握在什么样的场景、什么样的环境下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表情。在进行播报时,主持人不能毫无情感,情感的运用要恰到好处、张弛有度。在传达信息时,主持人也要把自己的情感融于事件中,正确地引导观众。
五、总结
在智能时代,“真人主持+机器人主持”的新模式越发普及。这对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人工智能相互补充、协同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在主持领域不断发展,节目主持人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独特的优势,避免被智能技术替代。因此,节目主持人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并要不停塑造自己特有的个性魅力。在提高自身的不可替代性的同时,还要承担社会公共责任,弘扬正能量。节目更应该做到真人与机器和谐共存,共同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汉东.人工智能时代的制度安排与法律规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7,(05):128-136.
[2]孔庆海.播音主持言语交际和情感表达策略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7,(08):123.
[3]芦艳.新媒体时期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对策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9,(08):102-104.
[4]马露.新形势下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策略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6,(19):158.
[5]张书彬.略论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个性体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172-174.
[6]王兆其,杨长水.虚拟主持人的设计与实现[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2,(09):14-16.
[7]翁佳.智能语音技术对播音主持专业与行业影响探究[J].电视研究,2017,(12):57-59.
[8]孟秀艳,王志良,李娜,等.情感机器人的情感模型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8,(06):158-162.
[9](美)George F.Luger.人工智能:复杂问题求解的结构和策略[M].史忠植,张银奎,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10]刘芳.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策略[J].中国传媒科技,2012,(16):217-218.
[11]李思思.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情感表达[J].电视研究,2017,(0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