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竹笛教学策略研讨
2020-12-28窦飞
窦飞
【摘 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乐器的传承正在受到西洋乐器入侵的冲击,竹笛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族乐器,发展和传承的情况也不乐观,所以本文从高校进行竹笛教学的意义和目前存在的不足出发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竹笛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进行研討,并提出改进的方法,进而推进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竹笛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竹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J6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5-0110-02
我国的艺术产业正在飞速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自身及孩子的艺术培养,国内很多的普通高校、艺术专业院校都开设了竹笛专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竹笛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学生,不能让学生融入教师的教学中,因此,竹笛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际的教学情况,对传统的竹笛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竹笛教学的意义
(一)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洋乐器的出现和电子乐器的流行使我国的大量音乐人才倾向于学习非民族传统乐器,钢琴班、小提琴班供不应求,这样的流行趋势对竹笛在我国的传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竹笛是中国的民族传统乐器,起源于四千多年以前,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国的古代音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蕴含了大量的传统音乐文化精髓,值得被现代的音乐人传承和发展。《霓裳曲》、《五梆子》、《小放牛》等都是我国优秀的竹笛演奏曲目。所以,各大高校为了加强音乐教育专业的传统音乐文化建设,促进竹笛的传承和发展,开设了竹笛课程,以期为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1]。
(二)提高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
竹笛并不仅仅可以演奏中国古典音乐,对西洋音乐和流行音乐也可以进行诠释和演绎。在学习竹笛吹奏时,通过对指法和气息进行练习,不仅仅可以提高竹笛演奏的水平,还可以将其触类旁通地应用到其余的乐器演奏中,使学生的乐器演奏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是相通的,通过对竹笛演奏的学习,学生可以积累更多乐器演奏技巧,通过将不同的曲目用竹笛进行演奏来创新竹笛的演奏形式,可以培养学生在音乐演奏方面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竹笛教学的问题
(一)学生对竹笛学习不重视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许多音乐专业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都没有接触过竹笛,对竹笛这类中国传统乐器有着不好的刻板印象,对竹笛演奏的学习提不起兴趣,不愿意主动进行竹笛演奏的学习。同时,由于竹笛在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中普及度不高,因而学生进行竹笛演奏的基础较差,甚至曾经都没有接触过竹笛,而接触过竹笛演奏的学生也会因为接触时间较短和接触程度较浅,存在竹笛演奏基础薄弱的现象。所以,教师在进行竹笛演奏教学时,如果把握不好学生的基础水平,就不能做到有效教学。
(二)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方式有待提高和改善
竹笛的教学需要教师自身对竹笛充满喜爱,并具有极高的竹笛演奏水平,但由于竹笛在现代发展中的没落,许多高校没有适合的竹笛教师,难以胜任竹笛演奏教学,降低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竹笛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同时,竹笛演奏的教学方式还是传统的在教师统一讲解后,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练习的模式,但这种方式不能使学生得到精准的教学指导,教师也很难发现学生在竹笛演奏中的不足[2]。所以,进行竹笛演奏教学方式的创新势在必行。
(三)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校在进行竹笛教学的课程设置时有许多不合理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时间设置不合理,课程时间过长,导致学生在后期的学习中只能重复练习,或者课程时间较短,无法达到教学目标;二是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大部分高校的竹笛课程采用的教材都是同一版本,教学内容也十分相似。这样的课程内容设置忽视了学生的特殊性,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针对性教学,而是千篇一律,没有满足素质教育中因材施教的要求。因为课程设置中这两方面的不足,导致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竹笛教学的教学目标不能得到很好的完成。
三、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竹笛教学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竹笛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竹笛演奏基础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起着引导者的作用,高校中的竹笛教学也是如此,创新竹笛演奏的教学方法应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对竹笛演奏的兴趣,使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竹笛学习中[3]。例如,可以将一些与竹笛的音色和演奏方式适配的流行歌曲用竹笛的形式进行演奏,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一些竹笛中的经典曲目,如《春到湘江》、《喜相逢》等的熏陶,让学生真正了解竹笛、喜欢竹笛,当学生对竹笛产生兴趣后,就会在课后主动地进行学习和练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极大的进步。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于孩子而言,只要他对一件事物产生兴趣,并坚持住,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并取得成功。
对于主修其他乐器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在教学时播放竹笛与其他乐器合奏的音频来引起学生对于竹笛演奏的兴趣,让学生对竹笛的音色和可塑性有所了解,并能够与自己所学的乐器进行联想和融合,提升学生对于竹笛学习的兴趣和对于竹笛演奏的期待。
(二)提升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优化竹笛教师的教学方式
学校要对在职的竹笛教师进行统一的培训和考核,增强教师在竹笛演奏和教学中的紧张感和进取心,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学校还要给予教师一定的培训以及开展讲座,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4]。
在教学方式方面,竹笛教师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竹笛演奏的教学。例如,可以将学生分为几组,每组中都有竹笛演奏水平较高者,也有竹笛演奏水平较低者,这样在进行小组练习时,可以让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基础差的学生提升演奏技巧,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竹笛演奏水平得到提高,这种分组教学的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竹笛演奏基础良莠不齐的问题。也可以将学生按演奏水平的高低进行分组,对每组进行不同内容、不同种类的教学,这种分组分层教学的方式可以满足素质教育中因材施教的要求。无论哪种分组方式,都对学生合作意识和互帮互助意识的养成具有积极作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竹笛教师要明确,真正有效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获得自学的能力。要使学生在课后对竹笛进行深入的练习和探索,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演奏能力。
(三)注重竹笛演奏技巧的培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
竹笛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发展,其演奏形式慢慢地形成了“南”、“北”两种流派,南派擅长颤、叠、震、打;北派擅长吐、滑、剁、花,因此,南北两派形成了不同的演奏风格。但整体而言,竹笛的演奏最重要的是“气”、“指”、“舌”、“唇”四大基本功。“气”是最难掌握的技巧,在此不作赘述,“指”要求竹笛演奏的手指动作干净、利落,手指要灵活、有弹性,保持演奏速度平均;“舌”要求吹奏时力度平均、富有颗粒感,吹奏节奏平均,能持久地进行吹奏;“唇”就是要求在竹笛的演奏過程中注意风门大小及口劲的适当表现。不论什么演奏技巧,只要勤加练习,肯定能够熟能生巧。竹笛演奏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在使用各式各样的技巧时,一定要对音乐负责,否则就会画蛇添足,破坏了竹笛曲目原有的美感。所以,竹笛演奏技巧具有重要的训练价值。
任何乐器在演奏过程中都要注意演奏的姿势和习惯,在竹笛演奏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喜欢将左腿放在右腿上,这是一种非常不正确且不健康的姿势,吹奏竹笛时,需要用腹部来控制呼吸,如果将一条腿搁在另一条腿上,就会使腹部受到外来的压力,使学生在吹奏时感到呼吸困难,因此,在演奏竹笛时一定要按正确的姿势进行演奏。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吹出动听的曲子,并保持身体的健康。
(四)创新竹笛演奏的教学内容,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教师应对竹笛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创新,在教材的基础上丰富竹笛的教学内容。例如,可以将流行歌曲融入进竹笛教学中,流行歌曲之所以获得大众的认可就在于其传唱度极高,竹笛教师可以先在学生面前吹奏一首流行歌曲,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后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喜爱的歌曲进行二次创作,在下节课中用竹笛吹奏出来,这样的教学内容会使学生在音乐创作和竹笛演奏练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将民歌、西洋音乐等乐曲融入到竹笛演奏中,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五)合理制定竹笛课程计划,增加竹笛演奏比赛的举办
学校可以设置不同的课程以供不同的学生选择,例如大一大二可以设置竹笛必修课,让学生在低年级的竹笛课程中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设置竹笛选修课,满足部分学生在竹笛演奏方面希望有更高提升的需求[5]。对于竹笛课程而言,最重要的是学生演奏技术和能力的提高,乐器演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需要学生刻苦地学习和练习,但舞台表演的经验却是学生在台下进行多么长时间的训练都无法获得的,只有登上舞台,才能积累更多的舞台经验,获得更多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所以学校应该多举办竹笛比赛,提升学生演奏水平,丰富演奏经验,让全校师生对竹笛有所了解,能够欣赏竹笛演奏之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取得更多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竹笛教学的优良成果,竹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竹笛的兴趣,全面巩固学生的竹笛演奏基础,并在平时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着重对竹笛演奏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学校要合理设置竹笛课程,增加竹笛演奏比赛的举办,最终实现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竹笛教学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尔曼.新时期高校竹笛教学改革的策略[J].北方音乐,2020,(01):207+212.
[2]李贵中.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竹笛专业教学问题反思[J].北方音乐,2017,37(22):121-122+124.
[3]曲迎仁.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竹笛选修课教学现状分析[J].内蒙古艺术,2016,(02):20-22.
[4]陈晓光.高校音乐专业竹笛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音乐时空,2016,(09):149-150.
[5]蔺永新.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竹笛教学改革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4,(2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