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梅派经典造型管窥梅兰芳京剧改革
2020-12-28付建华
付建华
【摘 要】中国戏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综合艺术,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京剧梅派剧目中有着经典别样的人物造型,这些经典造型的背后凝聚着一代宗师梅兰芳先生的超人智慧和勇于改革创新的敏锐思维,是他开启了京剧改革的新篇章,在戏曲界起到了示范、先导、引领的作用,影响至今。
【关键词】京剧;梅兰芳;经典造型;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5-0034-02
中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有别于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戏剧种类,有着独一无二且完善的整体艺术体系,在世界艺术之林中散发出恒久独特的魅力。中国戏曲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是现实生活的缩影,有着时代烙印和生活气息。艺术家们通过长期对生活的仔细观察,结合敏锐的艺术思维,再通过艺术化的加工整理,进行写意夸张以及程式化的处理,使中国的戏曲极富魅力。在舞台上,戏曲演员以外在的形式表演,将唱、念、做、打、舞有机结合,形成一套独特的体系,在舞台上塑造出性格迥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中国戏曲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精华部分,不仅要保留,还应该把它推陈出新,分析优点并加以利用,经过加工提炼,使之具有形式美,富有表现力,这才是艺术发展的正规道路。
近两百年来,在京剧的舞台上涌现出了许多艺术大家,他们汇集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京剧在中国乃至世界舞台上绽放出奇光异彩。提起京剧艺术,就不得不提起梅兰芳。中国京剧长期发展以来,梅兰芳在京剧界的地位不可撼动,也几乎是无人能够超越。他出生于京剧世家,九岁时开始学习青衣,先后向很多的知名旦角拜师学戏,集众家之所长,艺术成就十分突出。梅兰芳被称为京剧旦行一代宗师,名列“京剧四大名旦”之首。他刻苦钻研,学习昆曲,研习旦角本工戏和各个行当的表演。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他对京剧旦角的唱、念、做、舞以及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创造和发明,继承发展了京剧艺术,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流派——“梅派”。
他不仅仅是卓越的表演艺术家,更是戏曲改革的先驱。他在化妆方面的新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确定了新的脸型“鹅蛋型”;二是在片子的用法上把小弯儿与大鬓相结合使用,小弯儿发展成五个、七个,丰富了旦角额部的线条变化。梅派的代表剧目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天女散花》、《金山寺·断桥》等,这些经典剧目的人物造型穿戴讲究、独具匠心,既尊重传统规范,又积极创新,遵循写意和尚美的艺术原则,乃是经典中的经典。
一、时装新戏的尝试
梅派时装新戏以形形色色的现实题材为主,是旧社会的真实写照。梅兰芳初次从上海演出完回到北京之后就有了排新戏的想法和打算。在1914年到1918年期间,他先后编演了多部时装戏,其中有《孽海波澜》、《宦海潮》、《邓霞姑》、《一缕麻》等,获得强烈的社会反响。
由于时装戏表演的是现代故事,因而演员在台上的动作比较接近日常生活的状态,不能像歌舞那样把它舞蹈化。在这种条件之下,戏曲演员从小練成的基本功和经常在舞台上用到的那些身段动作没能派上大用场,而这正是演员对传统演技做更进一步的钻研和锻炼的时侯。可以说当演员还没有达到成熟的时期,只是偶尔演几出时装戏,就想让他们表演得精准到位,这对于普通演员来说的确是相当困难的。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时装戏并没有保留下来,但是在京剧中做了最初的尝试,令人耳目一新。
二、古装行头的出现
梅派经典剧目中的经典造型有很多是梅兰芳亲自创制改良的新作品,例如盛极一时的古装造型,以发髻多样化,突出女性体态美,装饰风格自然清新为基本特征。梅派的《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等剧目采用的都是古装造型。早在1915年,梅兰芳与几位友人共同创作中秋应节戏《嫦娥奔月》,这也是梅兰芳创演的第一出古装戏。他依据收集、采购来的古代仕女画为蓝本,结合史书记载,经过反复修改创作,研制出一套全新的古装。新设计的嫦娥服装是短衣长裙,上身穿浅红色软绸对胸短袄,下身着白色长裙,裙子镶花边,系在短袄的外边,腰上缀以丝绦垂在中间,两旁再垂些玉佩,斜角状袖子,并采用了老戏装的长水袖。嫦娥全新扮相中的发式为两个顶髻,上下叠成“吕”字形,左戴翠花,右插玉簪,后垂长发打如意结。这种扮相既修饰了脸型,又显婀娜身姿,宛如月宫仙子、嫦娥再现。在这之后,梅兰芳的古装造型设计思路经历了从仕女画到民间艺术和宗教图像等的转变,开辟出新的装扮,成为近代戏曲舞台的基本装束之一,古装行头的出现也促进了古装戏的创作。
三、白素贞的经典造型
梅兰芳多个不同时期都曾演出《金山寺·断桥》,1951年2月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此剧,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赞扬:“昨天看了《金山寺·断桥》,你的白娘子扮相与众不同,想得很妙,浑身穿白,头顶一个红绒球”。梅兰芳说道:“毛主席看戏可真仔细,这么多年,从未有人谈过白娘子的扮相,的确,我是费了很多时间来研究,才改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毛泽东主席之所以称赞白娘子的造型与众不同、构思巧妙,总结出来大概有两点原因:第一点是白素贞造型有明显的个人符号,带有本体特征,能体现出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在传统戏中也有很多类似的扮相,比如《定军山》之黄忠、《群英会》之黄盖,姓黄则身穿黄靠。第二点是白素贞造型有着象征意味,白色代表人物善良、纯洁的品格,红色象征人物热烈如火、坚定刚毅的精神。
在清代时,白素贞的扮相是头戴“渔婆罩”,它和草帽圈有些相似。1915年,梅兰芳演出此剧将“渔婆罩”改为“大额子”,满头的大绒球,凸显人物的张扬威武,服装则绣以比较复杂的花纹,但梅兰芳觉得这样的扮相也不理想。后来他把“大额子”改为“软额子”,面牌的位置增加一个白色大绒球,并将“软额子”两面对称盘成螺丝状,呈现蛇形。服装也经过多次修改,采用了三蓝小折枝花的绣花样式,来体现人物亦人亦仙的特点。1951年,梅兰芳对白素贞的扮相又一次进行了改良,他将“软额子”上的白绒球改为大红色绒球,服装上的绣花改得更为简洁,突出了从头到脚浑身素雅的白色。白额子、白花边,褶子、上下腰包也均为白色,加上白彩裤、白绣花鞋、白彩绸,与大红色绒球相匹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红一白,红白相映,给人以强烈的色彩碰撞。这些改革是他经过长期的研究琢磨,并不断实践改进的结果,是艺术创新的过程,也表现出梅兰芳精益求精、锐意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