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得快 寿命长

2020-12-28兰政文

家庭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步速走路老鼠

兰政文

两位同龄老人,一位健步如飞,一位步履蹒跚,若问谁获得长寿的可能性最大,你一定会瞩目前者。来自医学界的最新研究信息证明,走路的快慢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寿命的长短,在75岁以上人群中更为准确。美国一项涉及3.5万名65岁以上老人的研究发现,走路速度每秒钟增加0.1米,死亡风险下降12%。另一项针对近500名老人的研究显示,走路慢的老人中,10年间有77%死亡,中速的老人中有50%死亡,而步行速度快的老人中只有27%死亡;走路速度维持在每秒钟0.8米(相当于10分钟走完500米)或更快的老人,实际寿命可比人均预期寿命更长。

简单的走路速度为何能成为一个人的寿命“预警器”呢?奥秘在于走路的快或慢与心、肺等脏器功能、肌肉力量、骨关节健康,以及精神、情绪等密切相关;步速反映了一个人的有氧耐力(即长时间进行有氧运动的能力)大小,比血压、血脂、血糖等健康指标更能准确地预测死亡的概率。

走得快慢,一是给老年人提供了一种简单的自我评估健康水平的方法,定期测一测行走的步速,如同量血压、测血糖那样,有助于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二是指明了一条新的延年益寿之道,即把提高走路速度列入晚年的养生大计中,并持之以恒地践行之,以期获得长寿。

如何测量行走步速呢?一位叫斯蒂芬妮的美国医生设计的方法可供借鉴:在地板上量出4米的长度并做下记号;以你平时的正常速度行走,记录下走完这段距离所花费的时间,除以4,所得的商值便是你的步速。一般说来,健康成人的步速为每秒钟1.3~1.4米,老年人隨着身体状况的下降,步速在每秒钟0.8米左右。如果你的步速超过了每秒钟1米,恭喜你,你算是“走得快”的人了;若不足于每秒钟0.6米,就应该警惕了,你被归于“走得慢”的一类人。另外,还应与你上一次的测试结果做比较,看是有所改善还是减退。一旦测量结果低于每秒钟1米,或比上一次明显减退,那就得调整你的养生大计,在提高走路速度方面下点功夫了。

假如你的步速慢了,也不必过分担忧。正确之举是先看医生,做一次健康检查以排查疾病,并给予正规治疗,求得痊愈或使其处于稳定状态。同时,根据自身的体质特点进行锻炼,向每秒钟1米的健康步速目标值靠拢。

为了达到每秒钟1米的走路目标,建议每星期要进行3~5次走路训练,每次保证半小时以上,以微微出汗为度。为确保走路的保健效益,应在姿势、步态等方面讲究一些技巧。如头部应该垂直,将视线保持在前方3~6米的位置;肩膀放松,既不前耸也不后塌,让身姿挺拔;胸部挺起,并收紧小腹和臀部;手臂轻微弯曲,随着步伐自然摆动,体现出韵律感。呼吸可调整为走三步吸一次气,再走三步呼一次气,直至运动结束;但也不要苛求呼吸频率,保持自然的缓慢呼吸即可。膝关节不好者不妨借助手杖,一来可减轻膝关节的负重,二来可加大摆臂幅度,更好地锻炼上半身的肌肉群。行走结束后可酌情增加一些柔韧性、平衡性练习,如伸腰、拉腿、单脚站立等活动。

提醒老年人走路时不可盲目求快,尤其不可置人老体衰的客观规律,甚至病痛缠身的实际情况于不顾,为延寿而一味快走甚至暴走。那样不仅无益反而有害,甚至会加重原有疾患的病情。比如患有退行性骨关节炎等膝关节疾病,或慢支炎、肺气肿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如果强行做超越耐受能力范围的行走锻炼,就会走向初衷的反面——招病损寿,如引起膝关节疼痛,或导致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临身。

智力冲关答案

能,要跑60步才能追上老鼠。假如猫一步的距离是a,老鼠一步的距离就是5a/9;同时,猫跑2步,猫能跑2a,老鼠能跑5a/9×3,即5a/3。所以,猫每跑2步能领先老鼠(2a-Sa/3)步,即1/3步。也就是说,猫每跑1步,能追上老鼠1/6步,它们相差10步的距离,所以,猫第60步的时候就能追上老鼠了。

趣味谜语谜底

恐高症、试管婴儿

猜你喜欢

步速走路老鼠
为什么鸡走路时一直在点头?
试试4米步速测验法
步速与住院高龄老年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
老年人步速与跌倒风险的研究进展
健康老年人舒适步速测评的Meta分析
会走路的树
学走路
笨猫种老鼠
好好走路
老鼠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