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视野下的学前英语教学

2020-12-28纪培

锦绣·中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生态圈

摘要:本文提出将学前英语教学融入到学生的专业发展中去,将英语学习与专业发展处于同步和谐状态,即在学生生态圈中开展英语学习,师生之间相互合作,实现生态教学。

关键词:学前英语;生态圈;生态教学

引言

国内外学者已经有不少生态教学研究,多数研究内容是围绕学生和谐状态的达成为目的教学。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最早提出“生态学”概念。1971年,美籍挪威学者E.Hangen提出“生態语言”理论,从生态学的角度探讨语言和语境之间的关系。Halliday(2003) 进一步提出将语言学纳入生态研究。李建中、王林艳(2014)提出英语生态教学模式是用生态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构建和谐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生态教学课堂。谢雪梅(2019)借助网络多媒体的灵活运用,将大学英语教学构建成一个移动互动生态圈。由此可见,生态教学的重要体现就是教学过程和谐化,学生拥有美好的学习体验,并热切期待每一次学习的来临。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就要融入学生的生活,因此了解学生的生态圈是第一步。

生态圈的核心定义为主要生活范围围绕着某项或多项活动,活跃在一种环境或活动中。学前英语教学面对的是职业幼师专业的学生群体,他们的生态圈围绕着幼儿发展相关课程,包括:幼儿健康、幼儿音乐、幼儿文学、幼儿教学法等课程,其中音、体、美三门艺术课程为重难点所在,一度占据了学前专业学生的整段空余时间。这方面的痛点却也正是他们的优势所在,正因为学前专业学生拥有深厚的艺术功底,使他们在求职中变得不可替代,这也决定了无数学前专业学生不惜牺牲大把的课余时间,投入到各项艺术才能的提升过程中去。同样,我们作为学前英语专业英语教师有一个较深的体会,但凡遇到艺术演出、展示活动,我们的英语课是要为之让路的。这使得不少英语教师的确存在很大的失落感,认定自己所教学科在这个专业群体中是毫无出路的边缘学科。但是,了解了学前专业学生的现实处境之后,教师能够理解他们生活常态就是专业训练,这就是他们的生态圈。将英语教学融入到他们的生态圈,让英语学习切实为他们的专业训练服务,是让学前英语学习成为他们的专业助力器,与他们的生态圈协同发展,形成共生圈。

学前英语课程的使用教材中有不少材料都是与学前专业息息相关,如教材中英文材料主题有:幼儿艺术、幼儿健康、幼儿交友、童话故事等。这完全符合学生的生态圈,学生如果将英语教材中的这些学前专业知识掌握,英语课程完全不是一门边缘学科,而是地地道道的学前专业学生专业学习与训练的助攻宝典。因此,学前英语完全不必徘徊在学前专业学生的生态圈之外,教师大可打破固定的学科思维,而是大胆地将英语学科融入到他们的专业发展中去,开展跨界学习模式,实现英语学习与专业训练同步发展。由此,学前专业学生也对英语学科产生认可,将英语学习纳入自己专业学习的范围之内,教学过程中的和谐悄然来临,生态教学得以实现。

英语本身作为一门语言,就是要做到“做中学”、“用中学”才是最理想的语言学习模式。在学前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前专业具体的专业学习或训练,让学生由原先的中文状态切换到英文状态,用英语来完成各项任务,融入学生的生态圈中去。以下结合学前英语教材来说明开展生态教学的具体方法。

1、绘画主题的生态教学

学前英语中的一个课题是“艺术”,内容讲到了幼儿绘画、幼儿动画、迪士尼乐园。与学生生态圈紧密联系的就是学生自己的美术课程的学习。学前专业学生的美术训练密集,经常有各种艺术画展,画展的类型多种多样,但大多是以幼儿画为主:手工画、折纸、剪纸、简笔画等。课堂就可以搬到学生的画展现场,让学生用英文介绍展示作品,学生在现场的准备过程中可以用翻译软件去检索自己不会的词汇,介绍的过程可以看自己准备的稿子,要求学生声情并茂地介绍展品。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大部分学生现场是没有机会介绍展品的,可以作为课后作业去完成。学生在介绍展品的过程中,不仅能回顾自己做展品的过程,而且对自己和他人的展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促进了绘画训练的提升。同时,英语表达的过程从写到说再到写,语言学习也更进一步。同样的,学生的绘画过程也可以让学生边画边用英语解释,最常用的就是简笔画,比如画猫,狗之类的,学生完全可以轻松用英文介绍。

在这一过程中,生态教学得以实现。首先学生自身展示作品与自己息息相关,自己亲手做出来的作品自己了解,让学生靠近自己的作品,就走进了学生的内心。学生在美术训练的过程所遇到一些困难也好,取得的任何一点进步也好,都是学生最深刻的体验。在对这个过程做介绍时是最有话讲,也是最想讲好的一个过程。这个英语学习过程不完全是单独的英语学习了,而是结合了学生的专业训练,做了跨界学习。总结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通过对自己展品的介绍,学生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存在的差距,取长补短,受益匪浅。可以说,英语教师本人对绘画方面也并非行家,所以教师在聆听的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师生之间互补互助,生态和谐就此形成。

本单元内容还涉及到学生所感兴趣的动画作品,可以让学生也去观看一些幼儿动画,如比较流行的“小猪佩奇”,让学生观看英文版,并进行配音,学生边学英语边了解幼儿动画,一举两得,取得优良生态教学局面。

2、童话主题的生态教学

童话是幼儿学习生涯中必然涉及到的一个重点内容,很多儿童教材中都有大量的童话作品供儿童学习。《学前英语》教材中讲述的童话故事为:狐狸与葡萄,三只小猪。在听说环节还呈现了一些童话作品的图片,如龟兔赛跑。这些童话故事都是一些脍炙人口,烂熟于心的作品。学生在学习这个主题时应该是毫无压力可言,就是一个个简单的童话故事而已。但是要结合学生的专业来看,这就没那么简单。学前专业课程中有一门专业课程为幼儿文学,童话作品属于幼儿文学的一种,结合这门专业课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搜索各种童话故事版本,要将故事的名字用英文表达出来,故事的内容可以让他们表演出来。学生找出了各种童话故事:小红帽、丑小鸭、灰姑娘等,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故事,学生一般看到开头就已经知道了结尾。但是大家表演的热情高涨,各种微表情能够很到位地体现剧情发展。此外,学前教育学院经常会开展的一个活动就是讲故事比赛,这里的讲故事就有很多故事是童话作品故事,为学生将来作为幼儿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英文来讲故事,当然仅仅利用课堂时间来讲述童话故事是不现实的。可以充分利用自媒体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讲故事,如抖音、快手等,让学生自己在短视频上讲故事。这些都是从表演的角度去处理童话,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更为深刻地去认识童话。童话有很多种,可以让学生去给童话进行分类,比如按照作品的主题去分类,如善恶类的,有狼和小羊;如学做事类的,有三只小猪。也可以按照其他方式分类,比如按照国内国外的分类,还可以按照动物类和人物类的。还可以让学生知网搜索关键词“童话”,让他们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来研读,并做简要评价说明。

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必须对儿童故事信手拈来,心中装满一系列故事,花很多时间去了解关于童话的各种资料对学前专业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要想获得这个能力,必须要去阅读大量的童话故事,还要能够熟练的讲述出来,这种技能并非一天两天所能达到。教师可以定期要求学生展示自己所阅读的童话,尤其是英文童话。让学生到图书馆借阅英文版童话故事,并做好阅读笔记,长期坚持下来,必然能够对各种童话故事了然于心。这样一来,学生英语学习也增进很多,学生也体会到英语学习是非常有用的。

3、音乐主题的生态教学

学前英语教材中的音乐主题这一单元内容涉及到音乐风格类型、音乐器材、儿童表演、“音乐之声”音乐剧。这些都是很有表现力的内容,比如“音乐之声”这个电影作品非常成功,里面的有很多歌曲非常适合儿童学习,“Doremi”这首歌就是代表作,作为幼儿教师,自己要先能唱这些幼儿歌曲,才能再对幼儿指导。另外每单元最后都有一首英文歌,大都是外国儿童都会的歌曲,要求学生要会唱这些歌。在音乐器材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去搜索了解各种音乐器材,并能用英文说出其名字。也可以让学生来进行乐器表演,表演之后,让学生进行英文讲述,讲述这个乐器的演奏内容。也可以让学生观看音乐会,说出自己认识的乐器。而关于音乐风格类型,可以让学生自行将所听音乐进行分类,如民族乐、流行乐等。利用微博、抖音等媒体,让学生进行主题搜索,了解更多音乐风格知识,并用英文表达出来。

幼儿教师的音乐表演能力也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幼儿喜欢各种节奏感强的音乐,随着音乐还能表演各种动作,这是幼儿的天性。因此教师要利用好各种音乐资源来促进幼儿动起来。目前对于学前专业的学生来说,比较关键的还是幼儿教师资格考试,通过笔试之后的面试就要求学生能够吹拉弹唱,这符合学生的现实情况。吹拉弹唱不可能在英语课堂中全面铺开,教师可以开展各项活动来熏陶学生的音乐情操,比如观看音乐会、演唱会,开展唱歌比赛、每日一歌等活动来活跃课堂,鼓励学生选择英语系列的歌曲,当然也不排除中文歌曲并让学生对歌曲、音乐做出评论,说一说这首歌的魅力所在,在小组讨论的过程对韵律越来越熟悉,对热爱的歌词进行分析,增进语言能力,达到语言与专业能力协同发展的目的。

4、植物主题的生态教学

植物主题学习内容包括:植物由种子长成大树的过程,杉树的叶子。在完成教学的同时,要求学生自己种一个自己想种的植物,要求学生进行真实种植活动,让学生培育种子,科普一些种植知识,并用英文描写种植过程。为了更好地成长,还可以让学生知网搜索相关论文,找到最佳的培植方案,这些都可以写进学生的英文日记。此外,学生也可以调查某一种植物类型,如杉树的重要特点,搜索杉树主题,研究其木材价值等。有些学生可能对植物培植兴趣不大,可以让他们关注其他生物,比如动物类的生长规律研究和养殖特点。还可以去看看与植物方面的BBC纪录片,并记载要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经常带学生走出课堂。根据当季节的主题植物来做英文介绍,比如秋季最常见的桂花,其花香深受大家喜爱。教师可以让学生走进校园桂花,描述这种植物的特点,并搜索一些关于桂花的基本常识,让学生的视野丰富起来,并自觉关注其他植物的成长规律,成为一个视野广阔、知识渊博的幼儿教师。对于动物主题的教学也是同样的,幼儿本身就对动物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不少可爱的动物图片,让学生对各种动物进行英文介绍。这里可以和植物主题的教学相互串联起来,自然界是最好的教育场所,也可以将学生带到课堂之外,如动物园,去观察、欣赏自然界的美,了解动物的习性,描述其主要特点等。

幼儿学习中对植物的种植观察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以及观察力的提高,因此幼儿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会展开幼儿的植物生长教育。作为学前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弄懂植物生长和养植规律和特点。学前英语与幼儿教师成长紧密联系,共生共长,和谐共进。

5、体育主题的生态教学

幼儿属于比较好动的群体,幼儿教师要经常开展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学前英语教材中有关于健康、锻炼方面的主题学习,在处理这部分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幼儿教师必须要掌握的一些体育技能来展开教学。比如,体育锻炼方幼儿教师会要求幼儿跳健身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小组学习一套健身操,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英语介绍一下自己的这套操的特色所在。另外,幼儿教师在開展体育活动时,经常融入一些小游戏,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展系列游戏,比如,指令游戏“do as Simon says”,教师说指令,学生做出动作反应,反应错误的学生出局;还有比较流行的变戏法游戏“Hockey Pokey”,可以让学生先根据视频学习动作要领,然后再进行动作模仿,最后熟练动作,最终加上英文词,并能自然完成整套游戏。

游戏在幼儿课堂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游戏的使用对幼儿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体育活动中开展游戏是非常好的方式。因此学前英语教学中体育主题的学习就可以引入游戏,让学生不仅能习得语言,还能掌握体育教学基本技能,达到生态和谐状态,是一种理想的英语学习模式。

总结

总之要进行生态教学,教师要想办法融入学生的生态圈,更多地走进学生生活,了解他们正在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据此来进行英语教学,让英语学习成为他们专业成长的重要武器,达到英语教学与自我成长相得益彰的境界,也让学前英语教学处于生态和谐状态,实现生态教学。

参考文献

[1]谢雪梅.大学英语生态课堂与生态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外语教育技术,2019:159.

[2]李建中,王林艳.英语生态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74

[3]洪常春.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英语生态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8:33

作者简介:纪培(1986-),女,汉族,江苏南通人,本科,讲师,教师,研究方向:语言教学。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19年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想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编号:ZZZ28)

猜你喜欢

生态圈
重视生态圈建设 打造生态圈体系
重庆为高校量身定做创新生态圈
传统产业也要拥抱生态圈
数字化教育内容产品的策划与运营
自考衔接沟通人才培养生态圈构建研究
论微信智慧校园生态圈的构建
植树造林也破坏生态圈
互联网+背景下的黄梅戏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
撬动企业的商业生态圈
商业银行与电子商务生态圈主体合作框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