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力障碍学生随班就读的教育策略
2020-12-28张德华
摘 要:智力障碍学生“随班就读”是融合教育在我国的实践体现。智力障碍学生随班就读前景看好,但当前情形不容乐观,文章结合自己的教研工作就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这一就学模式和发展方向做一些探求和思考。
关键词:智力障碍;随班就读;融合教育;策略
近年来,到学校听课、调研,无论是城镇学校还是乡村小学,都会接触到个别智力低下的儿童,即智力障碍学生。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儿童智力低下患病率在城市约1%,在农村约2%~3%,智力障碍儿童占全部残疾儿童的70%以上。这些孩子在成长的初期,面临的是如何接受教育,接受怎样的教育的问题。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普通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对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特殊孩子入学实行“零拒绝”。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就学模式,是融合教育在我国的实践体现。她的成长与发展使我国特殊教育有了质的提升,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步伐。然而,由于随班就读的支持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有些学校对融合教育理念的认识与理解不到位,加之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学生,因其自身的身心缺陷,在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心理健康、行为感知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导致目前许多智力障碍学生的随班就读成了“随班就座”“随班混读”。那么,作为普通学校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依据这些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差异,帮助他们在相对学习困难的环境中获得自信、资源和动力,以增强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其身心的有效发展呢?
一、 矫正不良行为,引领回归主流
智力障碍学生由于身体的缺陷,通常存在着如下两种不良行为:第一,放纵型。不受约束,任性固执,动辄打人、骂人、损坏东西,时而大笑怪叫,时而自言自语等。他们性格孤僻,任性固执,一切都从自己的情绪出发,从个人的兴趣出发,我行我素,不听老师的劝导;第二,抑郁型。缺乏应有的进取心,性格孤僻,无精打采,缺乏朝气,活动时表现出畏缩和压抑,喜欢“袖手旁观”。
(一)原因探究
无论“放纵型”还是“抑郁型”智力障碍儿童,他们除了因认知受限外,更多的是周围环境使然。智力障碍儿童通常缺少专门的教育与训练,他们的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强,一些不文明的脏话可以毫不顾忌地说,不文明的行为也因为自身缺陷而轻易地被别人原谅。再有,智力障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人冷落、歧视、瞧不起,他们享受不到正常学生应有的权利和尊重,这样长期的负面影响使他们要么破罐子破摔,制造事端、攻击他人;要么形成消极的自我观念,自闭抑郁,凡事都不敢尝试,一味退缩。
(二)转化契机
智力障碍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缺陷,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要想转变他们的不良行为,必须把学习环境作为重要的内容。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在教育与转化智力障碍学生的不良行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
首先,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在学校中,随班就读学生接触最多的是同伴,与之交流最多的也是同伴,良好的班风对转化智力障碍学生的不良行为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班集体具有更多的积极因素,如果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模范地遵守学校的纪律,有良好的品德,学习兴趣浓厚,热爱集体荣誉,团结向上,那么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智力障碍学生便能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和熏陶,向好的方向转变。良好的班集体,容易形成积极的群体压力使智力障碍学生“改邪归正”,同时,智力障碍学生内心的自卑、恐惧、忧伤、焦虑、挫败等不良情绪也会在普通儿童的关心与帮助下得以释然,最终实现社会融合。
其次,要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自己要真正理解尊重智力障碍学生,人格上平等地对待他们,把他们看作正常的“人”。率先垂范,在方方面面做有心人,要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让班级的同学都能接受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孩子的不良表现,不歧视他们,甚至淡忘隨读的孩子智力障碍这个事实。教师不因智力障碍学生不良行为频率高于正常学生,同样的错误而采取不同的惩罚,“一视同仁”如同一个标杆屹立在所有学生心里。研究发现,行为不良的智力障碍学生对爱的需要、对和谐人际关系的需要更为强烈。如果教师在工作中能给予真诚的关爱,能和他们建立融洽的关系,特别是遇到困难时热情地拉他一把,便能触动他们的心弦,引起强烈的情感震动和深刻的内心体验。这是由不良行为智力障碍学生教育转变的契机。
2. 调动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一个学生,对老师来说,或许只是几十分之一,而对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促进智力障碍学生全面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老师,为了使学校教育折射到家里,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向其家长汇报孩子的进步,提供一些方法,使家长树立信心,从心底里感觉“我的孩子是可以教育的”。同时让家长(尤其高年级)随时关注孩子生理变化,及时反馈信息,排除安全隐患。普通学校接收智力障碍孩子最大的担忧是安全问题,安全不成问题,学校和家庭就能更好地形成教育合力,就可以更好地教育随班就读学生,共同建立起为了孩子的明天而努力的信心。
二、 发掘残存智能,增进残健一体
(一)多“关注”发掘培养智能
随班就读,意味着智力障碍儿童的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等和普通学生无异,对于身心存在缺陷的他们来说学习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如果没有特殊的关注,采取特殊的措施,他们在学习上会逐步落伍,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又使他们失去学习动力,放弃上进努力,从而使他们愈加迟钝愚笨,如此恶性循环会和普通孩子差距越拉越大。因此,教师在学习上要多关注这些特殊的学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发掘培养智能。备课设计时,心里装着智力障碍儿童,要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学情设计相应的指导环节;指导读书时,尊重差异,注重示范,把特殊儿童放到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发言讨论时,耐心聆听,适时指导,给予智力障碍儿童同等的机会;作业练习时,适当降低要求,体现弹性,保证特殊儿童达到底线要求;个别辅导时,循循善诱,及时鼓励,给予智力障碍儿童更多的耐心。
对特殊的儿童,要给予特别的关爱,这是真正的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要注重对特殊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创设个性化的教学情境,注重人文关怀,激发兴趣,温润情感,培养意志力和耐挫能力。
(二)结“学伴”助力智力提升
对智力障碍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除了老师的精心辅导外,还应积极挖掘、利用好学生资源,我们可以让优秀学生或班干部跟智力障碍学生结成互助学习对子,帮助他们进步,我们还可以将智力障碍随班就读学生与性格温和、乐于助人、学习成绩好、责任心强的同学安排为同桌,让优秀学生用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以孩子自己的方式,在课堂讨论、课后练习时给他们必要的讲解和帮助,达到兵教兵的效果。让智力障碍学生感觉到遇到困难,老师和同学都愿意帮助他,更让其知道大家注重的不是他的学习成绩有多好而是他的每一点进步,克服心理上的惧怕,激起学习上进心和求知欲。
(三)用“成功”驱动智力发展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体驗能使学生产生自我满足和愉快的情绪感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智力障碍孩子创设“成功”的机会很简单:在知识的传授上降低要求,减小坡度;在接受知识方面缩小容量,减少数量;在识记能力培养上勤练习,常巩固;在方法上,通过回答问题、聊天等途径,表扬其课堂表现,往往就是课堂上一个简单问题的回答、老师不经意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便成为其前行的动力,待他们的自信心一点一滴地培养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的思维渐渐与大家同步。
三、 采取多元评估,促进和谐发展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自身的缺陷及社会支持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出现了发展的滞后性和严重失衡现象,而目前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评估还基本上以一维智能为标准。单一的智力评估加大了智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间的差距,单一的智力评估不能反映智力障碍儿童生命成长的丰富性,必须让评估成为一面“多棱镜”,透射出智力障碍学生的多彩光谱,映射出他们的生命全景。
“多了一把尺子就多了一批好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优秀者。对智力障碍学生的评估应立足学生的生命发展,尊重智力障碍学生内在发展的呼唤,让他们在评价中享受教育,在教育中成人、成才,对智力障碍学生的评价应充分考虑其多种能力的发展,要打破“考卷定终生”的传统做法,不仅仅要关注知识是否落实,更要关注孩子情感态度上是否有提升,在评估中既评价智力障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还评价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特长、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等康复与发展的亮点,使智力障碍学生尽可能地康复与发展。评估的实施要有发展性,要针对个体的不同特点展开,环境的设置应与实践相结合,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时间和方式,全面宏观地评估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评估的结果不与他人比较,只将受评者自身的强项和弱项比较、前期和后期比较。评估的终极目的也只是为了给学习者以“建议”,促进其后续的学习。
多元化评估既有助于提高智力障碍儿童适应主流社会的能力,增强生活的信心,也给教师提供了对正常学生加强不歧视残疾人教育的良好契机,让他们善待特殊儿童,不再有标签意识,促进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对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是一个艰辛、漫长、复杂的过程。也许智力障碍生永远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但他们依然是文明社会的一员。我们要始终围绕智力障碍儿童的特殊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服务,努力为他们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坚实基础,让这些残缺的蓓蕾绚丽绽放!
作者简介:张德华,安徽省淮北市,安徽省淮北市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