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0-12-28刘晴侯森
刘晴 侯森
摘 要: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是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要求。“课程思政”视角下,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活动应树立“课程思政”人才培养理念、强化“课程思政”组织体系保障、加强“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建设,多重并举,培养出大批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基本要求的应用型财经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2-0072-02
一、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的理论认识
(一)“课程思政”内涵发展概述
“课程思政”是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是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协同效应[1]。以此为指导精神,各高校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对课程思政维度[2]、建设策略[3]、教育内容设计[4]等进行探究,不断丰富着课程思政的理论内涵。
(二)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必要性分析
首先,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是推进新时代本科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进一步明确了“九个坚持”、“六个下工夫”等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遵循时代要求,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刻不容缓。
其次,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是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传统思政课程存在教学内容枯燥和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致使学生到课率、抬头率偏低,教学效果堪忧。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师大多注重理论讲解,对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的意识不高,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的融合度低、教学体系不完善等矛盾,也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实践重要性凸显。
最后,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要求。“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理应重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结构,优化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为社会输送大批拥护党的领导的高素质人才。鉴于此,“课程思政”必将成为财经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二、“课程思政”视角下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一)树立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人才培养理念
1.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要重视“情感链接”
师生关系感知对学生的“课程思政”开展水平整体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师生关系愈好,“课程思政”的效果就愈好,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接受程度也就愈高。师生关系建设对课程思政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5],因此,在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过程中,财经类专业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不断提升共情能力,到学生中间去,做到真诚沟通、积极引导,成为学生的亲密伙伴,形成师生间良好、紧密的情感联系,从而在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和校园氛围下培养思想端正、品德高尚的财会人才。
2.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要促进“能力传导”
高校开设的财经类专业多以财务管理、会计学、审计学等为主,旨在培养遵守会计准则、审计法规,具备实务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课程思政”视角下,财经类专业教师在完成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过程中,应重点培养学生财务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及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学生熟练应用办公软件结构化展示特定业务事项,塑造学生的专业思维及职业敏锐度。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领悟财会工作的严谨性,拓宽理论知识储备,提升实践能力,为今后升学和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3.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要坚持“一课一策”
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坚持“一课一策”理念,注重各门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提炼,拒绝生搬硬套,实现思政思维与课程特色的有机融合。以财务管理专业中《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课程为例,该课程的特色是知识前沿、注重能力。因此,教师通过对最新企业会计准则、最新财务报表格式的介绍,可引导学生遵守会计规章制度,与时俱进,做好重新学习的心理准备。通过解读海尔智家年报,与学生就海尔智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展开讨论,结合新冠疫情期间海尔的物资捐赠情況,可以实现传授理论、提升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的目的,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灵活施教、润物无声。
4.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要关注“育人成效”
“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要追求育人成效。具体思路是培养兼具高等专业素养及良好道德品质的优秀大学生,打造专业乃至学校品牌。实现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要紧密依靠四支队伍。其中党员干部队伍应发挥先进带头作用,达到学习、宣传课程思政工作要求。教师队伍应发挥为人师表的引领作用,做课程思政合格践行者。辅导员队伍应发挥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积极作用,让思政教育渗入学生生活。学生干部队伍应发挥楷模的带头作用,让思政教育在学生群体中快速渗透。
(二)强化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组织体系保障
1.发挥学院统揽全局功能
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要充分发挥学院各级党组织统揽全局功能,加强“课程思政”顶层设计。财经学院应将准则意识、职业道德规范及专业胜任能力等作为“课程思政”的总体方向,根据学科特点统筹规划学术资源,做到各门课程资源的合理配置[3]。为防止资源浪费、保障“课程思政”工作的有效实施,学院应制定“课程思政”过程管理制度及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对教师执行“课程思政”工作进行管理、监督及评价。
2.提高教研室组织协调功能
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要提高专业教研室组织协调功能,认真制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各专业教研室应在坚持学院“课程思政”总体方向的基础上加强管理和指导,确定符合专业特点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根据学院总体要求,细化各课程组工作任务,明确各教师工作责任,保证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严格执行“课程思政”过程管理制度,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
3.重视课程组资源共享功能
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要重视课程组资源共享功能,做到组内及时查缺补漏。各课程组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及“课程思政”目标,制订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案。在编制教学要件的过程中,组内教師应注重合作精神,积极分享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课程组资源共享功能;还要互相审阅核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培养专业教师内化功能
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要培养专业教师内化功能,争做“四有”好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质量[4]。专业教师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提出的“四有”教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教师职业的理想信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强化专业知识体系,拥有仁爱之心,忠于党和人民,致力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加强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建设
1.加强以专业导论课程教学为基础的理想信念教育
专业导论课程是对低年级学生开设的综合性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能够对所学专业的发展趋势、能力素质要求、未来就业方向形成正确认知。在专业导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刻分析就业形势及专业发展趋势,为学生职业规划进行指导,坚定学生职业理想信念[1]。教师应结合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教育学生爱岗敬业,增强职业荣誉感,提升学生能力素质,引导学生勇担时代重任,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以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为主线的道德品质教育
财经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有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税法等,保证了财经类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师在讲授主干课程知识点的同时应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一是要结合《企业会计准则》新要求,加强法规教育,强化准则意识,养成严谨工作作风。二是要结合违规、违法案例,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守底线、知敬畏的职业品质。三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坚守“造福民生,回报社会”的信念。
3.加强以实践教学体系为依托的团队合作教育
为提高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各大高校均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实践教学通常包括校内实训项目和校外实战课程两部分。校内实践要结合就业形势和岗位需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思维习惯和敬业精神。校外实践要结合财经类岗位基本技能培养和基本工作分析需要,支持和鼓励学生组建工作组,培养和增强学生人际关系沟通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加强以学科技能竞赛为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
目前多数高校均以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作为促进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为训练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养成创新创业胸怀,财经类专业教师在鼓励学生参加比赛的同时要加大“MPAcc案例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财务大数据分析”等专题培训力度,使学生掌握创新创业比赛的关键、难题及风险点。从“课程思政”视角出发参加竞赛,可以训练学生永不言败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贯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要求。
结语
“课程思政”视角下,创新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有利于加快教书与育人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该项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及学生三方共同配合。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基本要求的应用型财经人才任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王海威,王伯承.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4):32-34.
[2] 项波,吴仰祺,杨路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维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4):152-155.
[3] 张莉.财务管理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9):55-56.
[4] 陈华栋,苏镠镠.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设计要在六个方面下工夫[J].中国高等教育,2019,(23):18-20.
[5] 刘隽,范国睿.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师生互动对于学生自我收获感与满意度的影响机理——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9,(5):11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