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与融合
2020-12-28韦祎
韦祎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经济基础、阶级条件截然不同,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却存在着理论逻辑上的契合,二者具有超越时空的相通之处。基于此,合理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间存在的契合点,为二者的结合与时代性转化提供可能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922.2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2-0001-02
民族心理是一种稳定、强烈的社会心理,这种心理一般会维护本民族传统社会的文化机制。也就是说,当新鲜文化血液传入国内时,民族心理对这种文化走向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就会表现出来。外来新鲜文化与本民族传统文化越相似,外来文化就越容易被国人理解和接受。在这个视角下看,兴起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被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国民所接受,反映了两者之间某种程度上的契合。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契合之处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论与中国传统哲学朴素唯物主义的契合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回答了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也存在着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代表思想之一。春秋时期的老子是中国早期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道德经》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论述,揭示了“道”的物质性。同是春秋时期的孙武,首此提出从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去对待战争的条件和战争的胜负。在此基础上,他认为自然界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这些规律,并将这一观点运用到了军事领域上。他还认为,在作战时必须掌握和利用这些规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中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相契合。孙武的这些哲学观点已经包含了较为成熟的唯物主義思想。战国时期,管仲的著作《管子》中有这样的论述:第一性是物质的,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他还提出静因之道,《管子·心术上》中有“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二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的论断。管仲认为,正确的认识应该排除主观成见或损益,完全循因客观事物。这一论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中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的观点相吻合。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认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共通处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观就是一种实践观。我国的传统知行观强调知、行不分离,并侧重于行方面。
先秦哲学家很重视知行观,他们从多个角度探索有关认识来源与求知方法的问题。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者,但同时强调“学而知之”。墨子阐述了对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与检查认识的正确性看法,提出了有名的三表。老子否定感性经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认识方法。荀子对认识的来源与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他既承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又肯定思维的能动作用,主张“学而知之”,反对“生而知之”。
除先秦哲学家的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实践智慧,宋明理学家的论述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实践思想。朱熹提出“格物致知”的主张,认为“格物致知”就是“即物而穷其理”,即通过在接触事物的基础上来认识事物的道理。除此之外,朱熹认为真正的学问要落到实处,这充分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明清之际,王夫之进一步对知行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知行统一的观点,并认为行对知是有决定作用的。以上主张均可哲学家见对“行”的重视。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与中国传统哲学朴素辩证法的相容性
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基本规律。这三大规律的核心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相应的阐释。首先是对立统一规律。《周易》中最根本的思想就是矛盾的观点。《易经》中提到整个世界在阴阳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的相互作用下不断运动、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分为二”的经典理论。除此之外,春秋时期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尤为丰富。他认为万事万物是运动着的,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且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这种思想在他的著作《道德经》中做出了全面的阐述,如“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其次是量变质变规律。《周易》中的“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道德经》中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都可以用来解释量变质变规律。最后,“不平不阪,无往不复”和“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则可以用来解释否定之否定的原理,启发我们在看待事物发展时一定要具备长远的眼光。
除了《周易》和《道德经》这两部古代著作之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有关辩证法的经典著作和代表人物,如我国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和韩非子、张载等等。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历史观的内在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相通的价值理念,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同中国民本思想的契合
唯物史观最重要的一个内容是群众观。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观相对应的是民本思想。早在西周时期,周王就提出敬德、保民、慎罚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构建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在其中,孔子就提到当世的统治者要想自己的统治地位得到稳定,一定要施仁政。后来,孟子在此基础之上发展了“仁政”思想,并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他认为,为政者只有在保障人民应有权利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达到治国安邦的根本目的。上述思想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群众观存在相通之处。
2.共產主义社会与大同社会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将共产主义视为最终的社会发展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是指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下,成员间和睦相处、各尽所能的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社会经济形态,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中国儒家文化中所提倡的大同社会是指消灭剥削与压迫的平等社会,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追求平等的憧憬心境。因此,可以说大同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素描,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大同社会的精准解剖。
通过上述四点分析可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的哲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时代价值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融合是促进两者时代性转化的必由之路
当前,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把握好时代因素,利用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相融性来丰富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要加快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融进程,进一步实现文化的创新与转型,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相结合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有利于培育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相较于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等更基础、更有力的自信。其次,有利于提高社会凝聚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在充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基础上才能使人民群众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民族心理认同感。最后,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在两者相结合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转化为国民主体的内在行为驱动力。
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成功地被国人所接受并不断中国化,在于其存在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的若干因素。当今,我们应在能动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转化成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支撑,推动中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陈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 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 刘冬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通的可能性——以哲学为视角[J].西部学刊,2018,(4):15-19.
[4] 刘力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2(1):32-37.
[5]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2.
[6] 王夫之.船山全书:第12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419.
[7] 文碧方,邓妍.论汤一介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之探讨[J].现代哲学,2019,(1):40-46.
[8] 杨烁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念及其内容的界定[J].林区教学,202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