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发展条件下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2020-12-28马红红陈静胡慧灵

时代经贸 2020年25期
关键词:旅游管理转型发展课程建设

马红红 陈静 胡慧灵

【摘 要】高校转型发展条件下,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旅游管理市级特色及转型试点专业为例,研究考察其课程建设与实施举措,发现存在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高质量特色课程缺乏、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和实训条件落后的问题,认为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课程建设应在合理设置课程机构的基础上,重点打造特色应用型课程、注重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完善实践教学条件。本研究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课程建设;转型发展;旅游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旅游产业规模及对经济的影响力持续扩大。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旅游市场基本情况》报告,2019年,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1.08亿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31%,这表明,我国旅游就业拉动效应十分显著。但目前,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高端管理人才匮乏,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由于缺乏实效调研而难以适应行业需求,潜在制约我国旅游向高精细化领域深入。2015年10月,教育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意在推动高校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及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在此背景下,随着文旅的深度融合,参与体验式、互动式、定制化及个性化旅游的迅速发展也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托,课程内容和教学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间接影响旅游专业的就业率。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对高层次旅游人才的需求,在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条件及不断扩展的旅游市场背景下,研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实属必要。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于2003年设置,自2004年招生,16年来 ,专业锐意进取,于2016年9月申报并获批重庆市教委本科高校“三特行动计划”中“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同年11月获批重庆市转型试点专业建设,2018年12月获批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个性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专业以此为契机,紧密结合旅游行业发展前沿,不断调整建设举措和方针,致力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本文在国家高等教育转型政策背景下,采用过程实施法对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内容、手段和方法等进行研究,旨在强化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内涵,不断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真正服务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同时对其它高等院校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二、高校课程建设的内涵

课程,就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总和,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是整个教学过程依据和围绕的对象,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高校课程的涵义既涉及横向科目设置,又包含纵向教学顺序,并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路径而有计划进行,是一个复杂概念。

高等学校课程建设,从宏观层面讲,是高校动态化的“课程”管理活动,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资源条件、实验实践教学等等一系列过程;从微观层面讲,就是针对某一門课程,围绕课程目标、内容、教材、教学设计、考核评价等开展的建设。高校课程建设是教学建设的基础,加强课程建设,开展课程建设研究,是在高校转型发展的条件下,有效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关键途径,也是切实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三、重师商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及实施过程

作为重庆市级特色及转型发展试点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在建设过程中,狠抓课程建设质量,围绕“研学导游、涉外酒店、乡村旅游”三大方向,以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导游)、管理能力(酒店)和创新能力(策划)”为根本目标,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应用化技术型课程群;以加强实践、实训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等为手段,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全面推进专业教学内容与资源的持续均衡发展。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方案如图1所示:

(一)构建应用技术型课程群

课程设置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在以上述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为根本原则下,结合旅游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通过提高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合理确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在传统旅游专业方向课程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应用化技术型课程群。如表1所示:

(二)建设优质教学资源

优质教学资源,主要指精品课程、特色课程、应用型课程等,包括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大纲、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善、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等内容。围绕“研学导游、涉外酒店、乡村旅游”三大方向,本专业建设《重庆旅游资源挖掘与策划》市级精品慕课和《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应用型课程,打造了《研学服务与管理》系列课程。此外,专业教师持续申报编写各级各类教材,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展不同方向的线上学习及野外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支持平台和途径。

(三)加强理论课程的实践应用

应用型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实践驱动教学。旅游专业教师承接业界各类旅游策划、规划项目,除课堂授课外,均能让学生参与实践应用,此类课程有《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乡村旅游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开发》,在为旅游业界和地方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极大丰富学生学习途径,也为今后该方向课程积累了大量典型实践案例,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课程实践循环机制。

(四)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以研究促进教学

在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旅游管理教师开拓性的进行教学多渠道教学改革,主要有:搭建“学生—教师”双主体课堂,“企业—学校”双导师课堂、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多渠道考核学生学习情况及用教育信息化引领教学方式等。“学生—教师”双主体课堂包括翻转教学、主题策划等;“企业—学校”双导师课堂主要有企业高管进课堂和学生进旅游企业两种形式。多样化的教学评价建立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手段上,包括无纸化考试、创新考核形式等;信息化引领则是引进和改进实训教学条件,创新智慧教学。此外,本专业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使得科研与课程教学相互促进,完善了教师知识体系,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重师涉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专业课程设置存在横纵向方面的不合理分配及应用,横向主要表现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设置比例、主干课程与应用类课程课时多少的设置,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程设置等;纵向主要表现为专业各类性质课程的开设顺序。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课时多、比例大,如《酒店管理概论》72课时;应用类课程课时少,且多为选修,会随人才培养方案的变动调整,非常凌乱,如《酒店设计与布局》《旅游摄影实训》等时有时无;此外,专业课程开设顺序非常不合理,一些分方向应用课,如《中西方文化比较》《中国民俗文化》等开设在第二学期,学生还没有足够的专业理解能力。

(二)缺乏高质量特色课程

为加强课程建设力度,在领导的大力支持及专业教师的努力下,旅游管理专业打造了市级精品慕课、校级应用型课程,正在积极建设双语示范课程。但是,却没有凸显专业特色、突出人才培养实效的的高质量课程,这是特色专业建设在课程方面的短板,也间接影响到人才就业,主要受专业教师教学方向、能力及专业建设经费支持等多因素的影响。

(三)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既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也要具备专业实践操作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缺乏有行业经验的高职称教师。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以青年为主,均毕业于学术型高校,理论基础扎实,但大多数缺乏旅游相关企业工作经验,实践能力非常薄弱。部分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培养“双师型”能力,考取行业资格,但时间短暂,不能结合自身方向,更无法实现与教学的接轨。此外,教师科研的压力、教学任务的繁重等也导致其很少投入实践培训,影响了教师自身的发展。

(四)实训设施设备陈旧落后

校内实训设施是应用类课程开展教学的保障,其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条件虽然较为完善,但设施设备较为陈旧,跟不上行业发展甚至被行业淘汰,如客房实训室、餐饮实训室等,这与专业教学经费不足等有关。

五、转型发展条件下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课程建设的思路

(一)合理设置横纵向课程结构

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主要突出“应用”能力。在横向课程设置时,要缩小理论课程比,提高实践课程比,分方向加大应用类课程开课比例,增加相关选修课程比例;在纵向课程设置时,要依据专业基础必修,理论必修、应用必修、主干通选、主干限选等的课程性质分门别类,并按学期顺序开设,形成合理、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

(二)打造有特色的应用型课程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应用型课程的构建,高校要打造有特色的旅游管理应用型课程。具体要求学校投入更多经费,领导大力支持、专业教师深入研究专业特色,并结合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重点打造2-3门有特色的应用型课程。应用型课程体系要注重项目化、工作化和模块化,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教学手段要多样,授课教师校内和行业管理者并举等。

(三)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

“双师双能”型教师指高校中既具有专业教师资格,又具有行业资格,既具有教学能力,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教师,是转型发展条件下应用型高校建设师资队伍的基本方向。高校要注重旅游管理“双师双能”型教師的培养,创造培养条件,给与学习机会;教师自身要努力考取酒店、研学、智慧旅游企业等行业职业资格,并利用寒暑假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

(四)更新并不断完善教学条件

实训实践条件是各类应用型课程教学的保障。旅游行业发展速度快,新业态层出不穷,与之匹配的实训教学需要密切行业。高校要结合自身专业发展方向和特色,不断引进和更新实训条件,加大对智慧旅游、信息化教学的投入力度,更新淘汰落后设施和设备,为师生创造符合旅游时代发展的教学条件。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 404100)

参考文献:

[1] 张亚倩.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课程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5).

[2] 屈海群.试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 2018(11).

[3] 戴斌.我国旅游业“十三五”发展思路探讨[J].旅游学刊, 2014(10).

[4] 周彦文.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基金项目:2018年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规划项目《转型发展条件下旅游管理专业与行业对接研究》(编号:2018-GX-452)。

作者简介:马红红,(1992—),女,汉族,陕西渭南人,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经济运行与管理;陈静,(1986—),女,汉族,重庆市人,硕士,实验师,高级茶艺师,研究方向:酒店管理、旅游开发;胡慧灵,(1993—),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研究方向:古城重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转型发展课程建设
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板的设计
大学本科高年级怠学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
旅游管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