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2020-12-28邱冰冰陈琛

时代经贸 2020年25期
关键词:防范措施新形势

邱冰冰 陈琛

【摘 要】新形势下,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高校获得了更多的办学自主权,高校办学内容和形式不断出现新变化,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不断拓展,财务管理风险问题随之不断突显。本文从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六方面内容分析入手,指出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预算管理不完善、筹资风险加剧、投资风险突出、流动性风险隐现、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风险,并提出风险防范措施,以期为我国高校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的影响下,高校在不断改革中提升了高等院校科研、教育的自主性,这种新形势下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风险随之更加突显。因此,明确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对财务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这对于更加合理的分配使用资金,促进高校平稳快速发展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二、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内容

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合理编制全面预算;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学校财务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加强对学校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本文认为,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应具体包括:加强预算管理,平衡收支;拓展筹资渠道,保障资金充裕;强化资金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控制投资冲动,稳健投资收益;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全流程监管五个方面。

(一)加强预算管理,平衡收支

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高等学校预算编制应当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由于高校主要收入与支出存在季节性流入与流出的不均衡特点,为实现高校预算管理目标,高校预算管理应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三个方面积极稳妥进行。高校必须按照预算编制规定编制预算,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预算执行中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按照规定编制年度决算,加强决算审核和分析,规范决算管理。

(二)拓展筹资渠道,保障资金充裕

当前财政拨款依旧是我国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自主办学的理念要求高校改变过去单一的筹资渠道,由单纯依靠财政资金走向多渠道筹措资金方向。这就要求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一方面尽可能多地争取财政补助,同时加强学费收缴力度;另一方面开拓新的筹资渠道,如校友捐赠、校企合作、社会教育基金捐赠等。争取多方努力,广泛参与,保障资金充裕,为科研、教育、校友管理做好資金保障。

(三)强化资金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资金管理一直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而高校财务工作一直存在忽视资金管理的现象,由于当前我国高校所使用的资金绝大部分是无成本的财政拨款,高校财务人员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意识不强,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机会成本往往被忽视。因此,大量高校闲置资金沉淀在银行活期账户的现象相当普遍。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应拓展资本运作空间,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树立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顺利实现闲置资金的保值增值。

(四)控制投资冲动,稳健投资收益

近年来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随着财务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众多高校没能很好的克制投资冲动,许多高校致力于扩张校园面积、扩大教学设施规模、引入先进的实验设备、甚至大批量资金美化办公环境等。我们发现,当前许多学校的投资行为已经超出了自身资金的承受范围,存在寅吃卯粮的现象,这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风险。因此,新形势下高等财务管理工作首先要控制投资冲动,其次对投资活动做好论证工作,合理安排投资活动,尽可能稳健投资收益。

(五)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全流程监管

高等学校一般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高校财务机构在校(院)长和总会计师的领导下,统一管理学校财务工作。研究发现,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缺乏必要的监督与制衡,具体表现在:新兴业务的出现财务控制制度落后,存在贪腐漏洞;预算管理执行中监督力度不强,责任不明确;内部审计缺乏相应的监督和评价环节等。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内容迫切需要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全流程的监管体制。

三、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风险表现

(一)预算管理体制不完善

预算管理一直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它关系着高校的年度收支平衡,是高校各项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保障。由于高校的收支存在季节性的流入与流出不平衡,加之有些高校没有树立良好的预算管理制度意识,导致高校在预算管理工作中重视度不够,又缺乏计划性和前瞻性。可以发现,部分高校在全年的收支工作中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归因于预算管理不完善,预算编制过程程序化严重,流于形式,缺乏科学的方法,特别在重要项目预算上考虑不全面,直接导致预算不能全面涵盖和反映高校的收支情况。另外,在预算工作中,不能够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三个方面积极稳妥推进,特别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没有建立良好的跟踪、监控和评价机制,最终导致了预算和决算大相径庭。最后,部分高校在预算管理工作中过于重视形式,只要领导审批通过就全部予以报销,列式收支,而不能重点把握收支业务实际需要和内涵,导致高校资金开支随意,预算随意调整更改。

(二)筹资风险加剧

当前高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随着高校改革的推进,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业务活动范围都极大的扩张了,财政拨付资金难以满足高校必要的资金运转需求,许多高校面临着高速发展与严重资金短缺的矛盾。因此,许多高校创造了筹资新路径,走上了社会化的筹资道路,如大肆举债和引入社会化的投资方等。我们发现,高校积极寻求银行贷款筹资是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由于高校的非营利性,所投项目具有长期性,特别是高校在向银行筹集资金时往往不能全面系统的分析资金需求,存在举债过度的现象,常常忽略了偿债风险等因素。另外,由于高校收支存在季节性差异,而所筹银行资金的偿还期限又有连续性和持续性特点,许多高校往往不能合理安排偿债期,这使得高校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筹资风险不断攀升。

(三)投资风险突出

随着高校改革的推进,高校发展的自主性不断凸显,这一方面有利于高校灵活调整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有利于高校及时应对更新换代的风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更强的自主性造成了部分高校盲目追求“大”项目上马,如投资最先进的大型设备,建设综合性、集團化的高精尖实验室,甚至是一味追求“超级大门”、“标志门楼”等面子工程。这一方面与高校的既定发展思路相违背,另一方面大幅的资金投入与高校的财务能力不匹配,直接导致了投资风险突出,财务风险加剧。另外,有些高校不能严格区分财政结余资金和自有资金,在没有得到管理部门批准的情况下,贸然投资到风险高的项目之中,一方面加剧了违背监管政策的风险,另一方面高校所承受的投资失败风险大大加剧了。

(四)流动性风险隐现

随着高校教学科研等活动的丰富和扩展,高校财务活动也日趋多样和复杂化,过去高校简单的涉及资金流入与流出的收支活动已然不能支持高校高速发展,因此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流动性风险不断出现。在收付实现制的记账方式下,高校在发生现金流出时往往直接作为支出或暂付款项处理。研究发现,暂付款恰恰对高校资金的流动性有重大影响。一方面会计计量的差异直接造成了高校部分收支不能真实反映经济业务内涵,另一方面在收支两条线的情况下,一旦收支节点的不对称性加剧,流动性风险将会突显。

(五)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高校虽然在财务管理制度上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但多数制度仅仅停留在会议文件上,没能很好的得到落实和执行,高校财务制度形同虚设,内部控制制度极其不健全。许多高校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内控组织架构,没有明确的财务管理人员职责和权力划分,还没形成一套相互牵制、权责统一的监督制度,更谈不上建立高效的业务运行机制。于是,高校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没能贯穿于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导致高校在重大财务事宜决策上,论证不科学,审批不严格,造成了较多的财务风险和较大的经济损失。

四、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风险防范

(一)狠抓预算管理水平,防范预决算不均衡

预算编制时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三个方面积极稳妥推进,切实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杜绝预决算不均衡的现象出现。预算编制开始时要严格制定编制计划,细化预算编制单位,要求高校各部门科学、合理、审慎编制预算,各部门应积极沟通核实,针对不同部门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综合采用增量预算法、零基预算法、滚动预算法等编制方法,同时鼓励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到预算编制的工作中,提升预算编制的灵活性。在预算执行中,要严格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对无预算或者超预算的支出,监管部门应立即勒令停止。最后,严格编制决算表,并对决算情况进行细致的财务分析,重点比对预算执行情况,找出差距,积累经验。

(二)减少不合理筹资,降低高校筹资风险

区别于财政资金、银行债务资金等所筹资金具有高资金成本、高偿还要求、高筹资风险的特点。高校不合理筹资现象的出现,特别是超额筹资行为会给高校稳定发展带来巨大阻力,其中筹资规模过大、偿债期限不合理会使高校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

(三)控制投资冲动,降低高校投资风险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化,高校的自主性发展不断增强,随之而来的投资活动不断增多,投资冲动不断增强。但当前许多高校投资活动没有合理、科学及有效的论证和财务规划,许多投资活动反而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较高的投资风险。因此,高校要严格控制投资冲动,合理安排投资活动。首先,高校在投资之前需要从合理性、科学性、收益性及风险性等方面对投资项目进行论证。除考虑投资项目收益安全性因素外,还应审查社会效益、高校战略、后续资金充裕性等方面。争取建立完善的项目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综合评估待上马投资项目。其次,高校需要综合考虑众多投资项目,做好投资战略统筹安排,致力于在众多投资项目中产生协同效应,综合集聚发展,提升抵御投资风险的能力,降低高校投资风险。

五、结语

新形势下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其在发展中获得了一定的办学自主权。但我们也看到,高校财务管理内容也在不断拓展,高校财务管理风险也如影随形。因此,新形势下,高校必须树立严格的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意识,切实加强财务制度建设,预算管理工作落实,科学投资,合理筹措资金与运营,努力防范高校财务管理风险的发生,保障高校稳定发展。

(阜阳师范大学财务处,安徽 阜阳236037)

参考文献:

[1]陈娟丽.高校财务风险的问题及其防范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24).

作者简介:邱冰冰(1973—)女,汉族,广东茂名人,助理会计师,本科,主要从事会计工作;陈琛(1985—)女,安徽舒城人,阜阳师范大学会计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高校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防范措施新形势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矿山机电运输中的隐患及防范措施探讨
在护理血液透析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相应防范措施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教子/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