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识别与防范途径探讨

2020-12-28王纪宏

时代经贸 2020年25期
关键词:法律风险合同管理防范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企业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背景下都面临着一定的机遇和挑战,复杂的市场环境需要企业在正常发展的同时,时刻注意其存在的风险。其中法律风险是各个企业需要极其重视的部分。企业处理法律风险时,需要及时的采取相对应的有效措施,以将对企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因此,本文通过对企业内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和防防范途径进行探讨,来促进企业的正常运转,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收益。

【关键词】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

各个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都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员工纠纷问题、业务操作问题等都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企业的正常运转中,需要签订一系列的法律合同,来保证企业的有效发展,也确保企业的利益得到合法的保障。因此,为将企业签订的合同条款等进行合理的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对企业法律风险规避的准备,管理好企业的合同,提前做好法律合同的风险预防,制定相对应的措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合同签订时存在的法律风险

(一)合同当事人存在资格问题

在签订合同时,需要通过双方同意才可以奏效,在进行签订前,签订双方需要具备签约资格才可以进行签约,不然合同是无效的。进行签约前,需要确定签约人是否有资格签约,并且需要签约方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在确定没问题后可以签约。在签订重要合同时,需要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

(二)合同内容不够规范

合同的签订紧密联系着企业双方的经济效益,所以应该重视合同的拟定。选择我国颁布相关规范文本,结合双方项目具体情况进行编撰,对合同进行拟定时,应保证文字表达明确,不使用表达不明和含混不清的词汇或是语句,防止出现意思表达不当以及分工、责任不明的情况,需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攥写,以此避免出现相关合同纠纷。

(三)合同条款存在漏洞

合同条款应该详细书写,不应有内容省略情况出现。避免只写单方面条款,例如不重视违约处理条款以及合同纠纷条款等,如果没有明确书写,就会使双方因条款而出现争执,严重时会引发法律纠纷,所以在撰写条款时应做到分毫不落,对需要履行职责以及承担义务进行详细说明,防止有问题出现。

二、履行合同时存在的法律风险

(一)变更合同

企业双方在谈判业务后签订合同,在遇到障碍或者是不足时,可以合法的补充或是修改合同。这样的情况应在双方达成共识后才可实现,并根据法律程序来修改,以此使合同可以将双方想要达成的效益反映出来,从而满足双方需求。避免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一方擅自变更合同,这会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

(二)重视有关程序

在签订完合同后,需要重视其执行动向,在执行中如果有问题出现,需要及时联系对方并发出书函,督促对方履行合同的情况,并且要学会自我规避风险。此外,也应重视证据,将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保存好,防止问题出现时找不到证明,这是企业规避风险的主要方法。

(三)合理行使权利

合同签订后,企业可以行使相应权利,并且要承担有关义务。如果企业不能够依法承担责任,极易引起法律纠纷,在签订合同后,需及时履行相关条约,如果无法有效履行合约,应及时联系对方,并适当修改合同内容。

三、对于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首先,大部分的企業产生合同法律风险的原因是法律意识薄弱,对于风险规避和预防的意识较差。在我国有很多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法律岗位,此举虽然将管理的费用降低了,但是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这样的企业存在很大的侥幸心理,对于法律风险的防范工作做得十分不到位。当企业内的业务上升到法律解决层面时,企业短时间内没有有效的方法进行解决,严重的情况下,对于企业的存活也产生了很严重的风险。

与此同时,一部分企业法律意识不足,极易作出违法违规的交易,给企业带来很多的风险。另外,企业的合同动态管理也十分重要,大多数的企业只将关注点放在合同的静态管理上,对于合同的动态管理并不重视。也就是说,企业在合同的管理过程中,只在合同准备以及签署上进行管理,对于之后合同的归档和履行并未进行有效的管理。在企业的正常运转中,合同的签订至关重要,而合同制度的有效合理制定对于企业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在现阶段我国的企业管理中,对于合同制度的制定存在一定的问题,合同签订之后履行的不彻底、对于过程中的监管程度较弱、对于企业实际情况掌握的不够透彻等,这些问题都极易导致合同制度的管理出现漏洞,从而导致合同管理产生法律风险的结果。

四、关于合同管理中法律风险的识别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企业的管理虽然逐渐走向高效,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可小觑。当下我国企业对于合同的认知并不完善,在企业之间签订利益合同时,对于合同条例并不清晰,相关工作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一定的疏漏,导致对合同的检查并不完整,对于合同中极易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发现和规避。盲目的签署之后,企业就会面临利益纠纷的风险,合同中的问题没有得到合理的沟通和解决,出现问题之后再进行协商修改,会大大降低企业的信誉度,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

合同的签署和制定都需要工作人员的严格对待,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合同的执行并不重视,导致大多数的员工对于合同的内容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极易导致法律风险的滋生。在这一基础上,会使合同的法律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合同双方的效益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损害,造成利益纠纷。只有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合同进行的所有环节都高度重视,才能保证合同能够顺利发挥其应有的效益,确保企业合法效益的维护。在企业双方进行合同签订时,需要对合同的条款等进行细致分析,但多数的企业在进行合同签订时,对于合同的权利分配并不合理,很多企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于合同所规定的的业务并不能合理的履行,义务履行的也不够彻底,所以在合同真正实施时,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签订合同的双方利益都会受到损害,对于企业的共同发展十分不利。

五、关于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的措施分析

首先,从根本上看,需加强企业对于法律风险防范的意识,法律风险的强化对规避和预防风险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部分企业对于风险预防和规避的意识并不强烈,导致相对应的合同制度体系并不完善。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企业需大力健全合同制度体系,树立法律意识,正视合同内的法律漏洞带来的巨大风险,对于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分析识别,以进行合理有效的防范。

企业的管理者需有一定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以带动基层员工法律意识完善,在这一基础上,可以定期对管理者的风险防范素质进行考察,将法律风险防范的手段运用到企业实际的管理中,对合同的管理产生助益。健全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助力。企业在对自身进行合理考察后,将管理和法律进行结合,成立应对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部门或者小组,主要对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进行预防和解决,对企业内的合同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和健全。通过对其中的漏洞进行分析识别,及时制定出应对措施,提出解决方案,进行改革和优化。在合同制度管理中,企业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把控,保证执行落地,将合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解决,将制度覆盖全面,消灭合同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六、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法律意识的增强,企业的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企业的合同管理中,由于问题的多样性,产生的法律风险程度也参差不齐,因此,及时的解决法律风险是十分重要的。企业及时识别合同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能够保障企业的权益不受侵害。企业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法律意识的普及与培养,有利于企业有效的规避和防范产生的法律风险,从而促进企业的正常运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吉林通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 白山 134300)

參考文献:

[1]付金娴.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识别与防范途径[J].纳税,2019.

[2]徐建.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识别与防范[J].智库时代,2017,000(014).

[3]杨晟.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识别与防范[J].时代金融,2015, No.609(35).

[4]于曼茵.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识别与防范[J].环球市场,2017,000(027).

作者简介:王纪宏(1979—)男,汉,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本科,经济师,经济类。

猜你喜欢

法律风险合同管理防范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究企业劳务用工和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浅析大学生创业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工程项目合同管理
SQL注入防护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试论建筑工程承包项目施工合同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