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景点“洪崖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20-12-28康成铭
康成铭
一、洪崖洞的前世今生
洪崖洞是巴渝文化的充分体现,是在该地原有吊脚楼的背景下进一步开发形成的,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同时,增添了现代元素,从古代的“洪崖门”变成现在的“知名网红”。洪崖洞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图1所示。
通过翻阅大量资料,笔者从时期、形态、用途、地位、人流量、当时的影响、经济收入及管理状况等方面将洪崖洞的前世今生进行了梳理对比,如表1所示(表中数据参考各网站)。
洪崖洞的核心优势是民俗风情和魅力夜景,金碧辉煌的灯光在嘉陵江旁熠熠生辉,被称为现实版的“千与千寻”。在这里既能感受到热情似火的巴渝风情,也能欣赏到极具魅力的现代都市。
二、洪崖洞的运营现状
“C”位景观。渝中区位于重庆主城九区的中心,而洪崖洞又位于渝中区的中心,位于解放碑核心商圈沧白路、嘉陵江长江交汇的滨江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因而被打造成为具有民俗特色的“C”位景观。
渝中名片。渝中半岛的洪崖洞与江北的千厮门大桥成为重庆的旅游名片。在嘉滨路,面江可望江北CBD,回眸可观吊脚楼群;在江北嘴可直见洪崖洞全貌。洪崖洞也有许多人性化设计,比如每层楼都设置了多处座椅,以供游客休息片刻;扶梯、观光电梯也可以达到洪崖洞的每一层楼,满足游客的需求。
科技助力。洪崖洞运用科技打造洪崖洞智慧景区。首先,对洪崖洞进行智慧控流,利用网上预约免费门票系统,通过扫码入园的方式进入景区,当日人数达到顶峰时,网上预约就自动停止;其次,一键导航也促进了洪崖洞智慧景区的建设,在导航上会有餐饮、礼品、洗手间、电梯等标识,可以带领游客前往目的地,为游客规划最短线路。
三、洪崖洞的经验反思
根据调查显示,如今的洪崖洞与前两年相比,游客接待量的增速放缓。到底其中存在着哪些原因,使得洪崖洞的发展放缓?
管理不严。当洪崖洞接待量达到高峰期时,便会实行排队入园的方式控制进出人数。入园程序看似严密,却在景区入口出现了许多“黄牛党”,这些人凭借工作服,收取费用将游客直接带入景区内,为游客快速入景区提供有偿服务。不规范的管理直接影响游客的游览体验。
网络短视频弊端。在网络时代,全民都可以参与短视频创作,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能被记录和传播。洪崖洞的游客们将一段又一段视频传到网络上,由于技术有限,人们看到的可能只是人满为患的场景,并不能展现出洪崖洞的时代之美、文化之美。
容量有限。洪崖洞总共才13层楼,滨江路上人行通道十分狭窄,导致每逢小长假,洪崖洞便被围得水泄不通。所以重庆市政府才不得不采取封桥、封路等措施来满足外地游客的需求。接待能力与游客数量的不匹配,导致游客的舒适度不断降低。
商业化气息过重。走进洪崖洞,浓厚的商业气息扑面而来,每20米一家纪念品店,每30米一家服装店,每40米一家酒吧……人们出行就是为了放松心灵,但过度的商业化让游客感到喧嚣与吵闹。
白天观赏价值不高。洪崖洞一天中流量最大的时刻,必然是夜晚。白天的人流量少之又少,因为白天的观赏价值不如夜晚。在白天,洪崖洞的缺点更容易暴露,建筑陈旧、外墙老化,洪崖洞建筑因老化而展现出来的问题会影响游客的观感体验。
四、洪崖洞如何“长红”
规范管理,智慧控流。政府和景区工作人员要在管理上切中要害。针对洪崖洞“有偿入园”的不规范行为,首先各级政府应积极担责,加大对违规人员的处理,进行罚款、教育等措施,来缓解此类现象的发生。其次,景区方面要实现“高效入园”,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手段,实行入园的管理登记,做到预约入园、智慧控流、分批次分时段入园。每日预约可分成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帮助游客错峰出行。如果当日限流时段预约人数达到限定景区的最高承载量,便停止网上预约,得以控制人流。
融合热门IP,做强文创产品。洪崖洞要利用网络,继续深度发酵文化产品,提高知名度。洪崖洞可以积极与“千与千寻”“天空之城”等热门IP进行深入融合,推出系列高质量文创产品,进行直播带货、明星代言传播巴渝文化。
完善旅游出行App。随着“互联网+旅游”模式逐渐推行,旅游App和旅游网站的使用更加广泛。比如马蜂窝、飞猪、携程旅游等App拥有众多的年轻用户。这些旅游网站需要做的便是为游客提供完備的旅游攻略,将用户的兴趣进一步发展为出行的动力,实现将流量转化为游客。同时这些软件也能为游客提供订票、订酒店等服务,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打造多样化楼层主题景观。塑造城市形象,既要顾及“面子”,更要着重于“里子”。光凭“网红”这简简单单的词语,概括不了巴渝文明,历史文化才是网红景点的立足之处。重庆的红岩精神、吊脚楼文化、火锅文化等都是值得深入挖掘的内容,再将这些内容进行创新,开发更多有新意、有深度、有温度的项目。洪崖洞可利用楼层,打造各式各样的主题景观。如打造历史文化街区,体验巴渝文化的历史深度;打造城市生活街区,展现各个年代的生活状态;打造现代技术馆,展现现代科技的独特魅力……使白天的游览价值也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