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教育的道与术

2020-12-28党丽娟

地理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绿色环境教育

摘 要:中学环境教育需要以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即“道与术”作为支撑。文章剖析了当下学校环境教育存在的蹭热点、办竞赛、假体验等误区,结合作者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环境教育需以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卢卡斯环境教育模式、环境教育的逻辑起点为理论依托,以及凸显价值观教育特色、深度挖掘乡土环境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功能等环境教育实现路径。

关键字:环境教育;理论基础;实现路径

老子《道德经》有云:“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这里的“道”可简单理解为背后的原理,“术”就是方法、技术。我们做任何形式的教育,都应该注重其道与术。当今世界,环境教育刻不容缓。江家发教授在《环境教育学》中指出:“环境教育是一门以跨学科教育和实践活动为主要途径,旨在传播环境知识,培养环保技能,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环保意识的教育科学 [1] 。”

一、环境教育误区

目前学校的环境教育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与环境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存在以下误区。

1.蹭热点

垃圾分类是时下流行的环境教育活动,垃圾分类之前的热点是雾霾。热点是展开环境教育的重要契机,但如果因为流行才做,就违背了环境教育的初衷。

一位教师组织的环境教育活动主题为“环保时装秀”,十几个小学生穿着用美术纸和其他崭新的日用品做成的时装,化着成熟的妆,走着刻意培训过的模特步,看看那些用钱买来的、崭新的手工材料,这到底哪里环保?笔者在大学时做学生干部的时候,也组织过类似的活动,但都是去各个寝室收集废弃材料做成时装,“垃圾时装秀”走秀过程中经过主持人串讲,让观众了解服装用到了哪些原本打算丢弃的垃圾,实实在在地让大家明白了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果把垃圾放错了地方,它的可利用率将大打折扣。

湖南省明德小学校多年来坚持一个环保教育活动:“绿色环保,袋袋相传”——向塑料袋说拜拜。师生共同设计了三种环保袋,都是防水且可以重复使用的,一种是学生使用,装学习用具,挂在课桌旁;一种是教师使用,装教具教材教案;还有一种是官方使用,比如赠送等。学校围绕环保袋展开了手抄报、征文、社区宣传等多种多样的活动,每个学生一进校就可以领到这样一个环保袋,这样的环境教育活动已成为该校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学校文化,虽然朴实无华,但可操作性强,深入人心。

2.竞赛热

这是学校在做环境教育时最热衷的方式,据教师反映,组织知识竞赛要比系统讲授环境教育课程省时省力。而不论校内级别的竞赛,还是县级、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的竞赛都有奖励。不只是获奖学生本身,指导教師和学校都会因此受到嘉奖并引以为豪。这比单纯日复一日讲授课程容易出成果,属于“投资少、见效快”的类型[2]。但是学生从竞赛中获得的环保知识是有限的,远没有直接参与效果好。除了这种功利的形式,是否可以组织其他更有意义的活动?

3.假体验

很多学校曾组织过学生到环境教育基地参加活动、学习,但大部分情况下,学生虽然是走出了课堂,但只是走马观花,仍然是老师或基地的讲解员讲课,体验式的教学相对较少。还有一些学校组织的课外环境教育活动是捡塑料瓶或捡垃圾,学生玩得很开心,但结束之后什么也没学到。体验式环境教育不只是带学生到自然环境中玩,户外教学同样应有清晰的教育目标,并紧紧围绕该目标进行有关核心素养培养的系统教育设计。

还有一种方式,学校结合每年环保节日,如“3·12植树节”“4·22世界地球日”“6·5 世界环境日” 等一系列环境主题日,从形式上去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由于此类活动作为全校性活动开展,大多数学生未能亲自参与和体验,学习和体会也只停留在表面,知道环境恶化,但无法内化为情感认同。同时学校及相关部门也缺乏对该专题内容实施效果的专业审评,活动效率普遍较低。

那么应该如何组织开展有效的环境教育活动?它背后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二、环境教育之道

老子《道德经》有云:“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如垃圾分类,怎么分类只是技术,什么才是垃圾分类的道?其实,当一个东西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99%的污染已经发生了,在它的生产、运输、包装等过程中,所以,从源头减量才是环境教育的关键。

道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莫斯卡村民相信土拨鼠与自己有着共同的信仰,从而与土拨鼠成为朋友,和谐相处。我国华北虽然有过非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由于农垦以及尚武精神和狩猎思想导致很多珍禽异兽灭绝。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程度,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手段,还会受到“人地关系”思想的制约(表1)。

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再生的速度,就出现了资源短缺;当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时,就会出现生态破坏;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速度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环境污染。出现了环境问题,人类要寻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就必须进行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和其他教育具有一致的“育人”目标,培养具有环境保护意识、意愿和能够付诸行动的人。

道2:卢卡斯环境教育模式

该模式是1972年伦敦大学英皇学院的卢卡斯 (A.M.Lucas) 教授对环境教育概念做出的较为全面的阐述 。他把环境教育定义为 “ 环境教育是关于 (about) 环境的教育 , 是为了 (for) 环境的教育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 在 (in) 环境中的教育 ” [1]。其模式如图1所示。

道3:环境教育的逻辑起点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 , 人口与经济同时高速增长的直接代价可能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所以说, 环境和“环境教育” 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为环境不像教育、医疗、卫生等有可能伴随经济的发展而改善。人类不仅同自然环境打交道, 还有更复杂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环境发展水平同样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尺度。只有使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才能取得最佳效益。这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好 “ 环境教育 ”问题的逻辑起点。

三、环境教育之术

孔子在《论语》有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就是我们要专心致力的根本事务。把每一次环境教育课、环境教育活动都做扎实,这就是环境教育之术。

术1:凸显价值观教育

根据卢卡斯的环境教育模式,环境教育是“为了环境的教育”。环境教育不只是简单传授知识,它的本质是价值观的教育,教学中要通过道德困境,产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道德和环境价值观的成长。

(1)形成积极的环境保护观念。在环境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候容易将学生引入简单的、非理性的歧途。如工厂排污容易造成水质污染和大气污染,就选择把工厂关闭;塑料袋难以降解,易造成白色污染,就决心不用塑料袋……之所以说这种教育是一种简单的、非理性的歧途,是因为在真实的生活中,问题往往没有那么简单。每关闭一家企业,其背后不仅牵涉到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更与千家万户的生计息息相关;塑料袋是人类的重大发明,不是决心不用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一个国家或政府,在经济发展、百姓生计和环境保护之间的抉择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十三五”规划纲要特别提到: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了《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提出全社会统筹开展包括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七个重点领域的绿色生活创建行动。但很多人把绿色消费这个词与“天然”联系起来,这就形成误区,将绿色消费变成了“消费绿色”。有的人非绿色食品不吃,珍稀动物也下得了口 ;购物非绿色产品不要 ,但是垃圾却乱丢;装修家居时非绿色建材不用,热衷于相互攀比,造成浪费。这些行为只是从自身的利益和健康出发 ,而不去考虑对环境的保护,违背了绿色消费的初衷。真正的绿色消费,不仅要保证人类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 ,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小,还要满足以后的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3]。

(2)划清环境保护的界限。环境伦理学认为,人类不仅要对自身讲道德,还应对包括自然环境在内的所有生命讲道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类不可以利用自然、改造环境,而是强调人类应在环境伦理道德准则的约束下有节制地、合理地利用自然,实现自然对人的工具价值。环境保护不是反对环境对人的工具性价值、环境教育是基于生态平衡这一原则。

如果说要保护动物就不应该吃肉,要保护生态就不应该砍伐草木,这就是没有厘清保护的界限。一切生物都是人类生存生活的资料,我们只是在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上才提出要保护某些生物。保护环境还意味着必须要尊重生态规律,不能因为无界限的环保而去破坏生物界固有的生态链。譬如,物种灭绝有两大原因,一种是自然原因,另一种是人为原因,物种本身就有一个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过程,一些物种的灭绝,带来了其他物种的新生,这是自然界的规律。所以,对于保护环境,人在什么时候介入以及该不该介入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3)避免环境恐惧症。在很多常见的环境教育中,教师一般都将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的各种环境污染和环境恶化的结果直接呈现给学生,这样做的一大弊端就是学生还没有真正了解自然、热爱并享受自然,就开始担心自然,对自然世界产生莫名的恐惧,即美国著名的环境教育学家David Sobel所提出的环境恐惧症(Ecophobia) [4],这是应尽量避免的。

笔者在“参与旅游环境保护——你就是最美的风景”[5]一课的教学中,在引课时播放了自己的原创摄影作品短片,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欣赏了美景之后,老师自然引入:“老师喜欢旅游,但每从一处美景归来,心中除了欣喜,还有丝丝不安——对美景的愧疚。当我们踏上一片土地,在那里生活哪怕几个小时,旅游活动都会对当地旅游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思考:哪些对旅游环境的破坏是游客无意中造成的?

笔者在“重庆的雾”一课的教学中,在结尾设问:“同學们你们已经感受过重庆雾天朦胧浪漫之美,那蓝天白云下的重庆又是怎样的一种美景呢?”请学生描述心目中蓝天白云下的重庆。

感受环境之美,也是环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教育理念重视的是引导和教育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探索自然的特征,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亲近自然,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的情感,从而唤起他们保护自然的意识。

术2:充分挖掘乡土环境教育资源

在环境中教育是环境教育最高效的模式。乡土是学生自幼最熟悉的地方,因此,他们对家乡的自然人文变迁都有浓厚的情感,再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家乡人民勤劳向上的精神、家乡独有的气质等生动而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乡土也是我们最容易获得环境教育资源的地方,乡土环境教育活动使学生走进周边环境、切实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有助于学生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样能激发学生热爱乡土,激起他们的乡土情结,从而树立献身家乡建设的崇高志向。另外,通过对家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观察研究,深入了解问题的症结,能培养他们关注社会的参与意识和对家乡的责任感。

“重庆的雾”就是关于乡土的环境教育课程,课本上并没有这个内容,所有教学资源都是笔者和学生一起调研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这虽然是一节课堂教学,但我们在课外做了大量实践调查,在课堂上让调研小组来做汇报,然后同学们一起来探究,将课外实践和课堂探究结合起来,这也是环保教育课的一种课例。

人只有与自己生活的土地产生链接,才会去真正关心它。学生是未来家乡建设的直接参与者与决策者,因此,进行乡土地理教育,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与发展观,回归环境教育的逻辑起点。关注家乡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热爱家乡,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术3: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

环境保护的主题通常是围绕水、土、气、动植物等话题展开,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比,我们与这些环保主题间的关系是比较疏远的。此外,就某些环保现象而言,它们给我们带来的感受也是比较远的,如环境的恶化并不像人际关系恶化给我们的感受那么明显。就人际关系而言,某个人生气或发怒会直接破坏双方的关系,而环境的恶化在短时间内是很难被发现的,它往往会超出人们的感受阈限。对于物种的灭绝,许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感知不到;对于近几年雾霾的加重,我们可能有所体会,但它到底是什么时候加重的?我们也很难感受到。表面上,我们生活在环境当中,但实际上它可能离我们很远,在谋求人地协调发展的当代社会大背景下,对于环境教育的教学就需要教师采取某些独特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多媒体可以把不在身边的东西呈现在我们眼前,把我们平时看不到的东西,以放大化的形式让我们看得见。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与环境有一种更亲近的联系,某种程度上也就拉近了我们与生态环境的距离。许多知识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因此,环保课非常需要这样的手段。

笔者在进行七年级地理“南极地区”的教学时,给学生播放了南极环境污染与冰川融化的视频资料,再适时进行环保教育主题活动:“如果你是南极生物,如企鹅、磷虾、鲸鱼,或作为一名南极科考队员,面对人类的行为,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以‘我是南极的××开头,任选一种身份,写出你最想对人类说的话。”对于南极环境污染、两极冰川融化,学生只能想象,将真实的影像直观展示在他们面前,感受性强,容易引发感触。所以,学生化身为南极的生物,对人类说的话真实感人、触动人心。

再如,学生在面对书本式的平面教材时,因对环境问题缺乏感受而显得无动于衷,为此,教材的编者可以考虑将有关环保主题的视频内容以二维码的形式嵌入到教材中,当学生阅读相关文字材料时,只要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获取更多的直观资料,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感受,而且使教材变得更加立体、生动。

每上一次环境教育课,每组织一次环境教育活动,就是在学生心中播撒下一颗小小的绿色种子。一颗小小的绿色种子在学生心里能够发芽、开花,也将给环境带来一片绿荫。环境教育虽难必进,未来可期。

*资助项目:重庆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环境教育策略研究”(2017CQJWGZ2038)。

参与文献:

[1] 江家发.环境教育学[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金鑫荣.中小学环境教育:雷声大、雨点小[J].环境教育,2015(Z1):5-9.

[3] 王民.对我国环境教育发展历程的思考[J].环境教育,2016(07):58-60.

[4] 杨金兰.“动手做”(Hands-on) 在小学环境教育中的实践 [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4(01):4-7.

[5] 党丽娟.“参与旅游环境保护——你就是最美的风景”教学实录[J].地理教育,2017(06):22-24.

猜你喜欢

绿色环境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环境清洁工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漫观环境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追踪绿色的秘密
再造绿色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