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碰“高压线”,自我保护
2020-12-28赵坡
赵坡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中书院教师,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金牌教练员,深圳市首届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优秀中考命题教师,深圳市高考工作先进个人,深圳市中小学教师评审专家库成员。出版了《做“有问题”的班主任》等十余本教育专著,其中多本专著入选“全国中小学教师阅读推荐书目” “影响中国教师的100本书”及“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推荐馆藏书目”。
案例呈现
2019年4月29日下午,某中学两名初三学生因上课迟到,被班主任要求站在教室门口反省。然而,两人在班主任离开后擅自到操场上玩耍。之后,班主任在教学楼楼道内对两名学生进行了长达10分钟的批评教育,其间还用课本拍了几下他们,但力度并不大。后来,当地教体局通报,该班主任让两名学生蹲在地上,用脚踢学生,导致一名学生脸部、颈部、腿部等多处红肿。
涉事学生家长随即报警,辖区派出所迅速出警。随后,派出所与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将此案移交教育主管部门处理。
5月5日,学校对涉事班主任给出了停职、道歉检查、取消评优、党内警告、承担诊疗费5条处理意见;7月2日,当地教体局又追加处罚:从当年5月起扣除一年绩效工资、不再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纳入当地信用信息评价系统“黑名单”。
两份处罚曝光后,舆论一片哗然。公众普遍认为教育部门对该教师惩罚过重,且该学校大多数学生以及家长不相信该班主任会踢打学生。与此同时,涉事学生家长自始至终都没有拿出孩子被班主任打的证据。
在舆论持续发酵后,7月28日,该县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信息,称教体局和学校被严厉批评,教体局已撤销追加处罚的决定,并根据涉事班主任的个人意愿,将其从原来的学校调去该县一中。目前,当事双方已通过协商达成和解。该县县委、县政府在全力做好教师和学生的后续安抚工作的同时,还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案例分析
一波三折后,该班主任总算得到了比较公正的处理。这一次,社会舆论站在班主任这一边,这让我们看到公众对教师的困境有了更客观的认识。
事件为什么会出现大反转?
此次事件有4个时间点需要特别关注:事情发生在4月29日,学校在5月5日才处理,教体局在7月2日做出追加处罚的决定,县政府在7月28日公开表态。
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以下信息:学校用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对涉事班主任做出处罚,时间不长,但足够学校研究决定该问题的处理方案;教体局有近两个月的時间来研究问题,但是,他们研究的结果却是从严从重处理该班主任。
师德师风问题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高压线”,备受社会关注。为此,学校和教体局必须表现出明确的态度。但是,学校和教体局迫于压力,采取了“牺牲老师,息事宁人”的做法。也就是说,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他们即使想为涉事班主任辩解也无能为力。
“戴着镣铐舞蹈”,这是对当下教育工作者工作状态比较形象的描述。正因如此,很多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思维已经不是教育思维,而是管理思维:谁捅娄子,就处罚谁;谁做出成绩,就表扬谁。这种思维淡化甚至忽略了教育的复杂性,用这种思维处理问题难免简单粗暴。
所以,如果不是舆论对当地政府造成了很大压力,或许,这位班主任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
由此说明,这件事出现大反转,只是一个偶然。
案例启示
这件事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
首先,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视角与一线班主任的视角有时候不同。
我坚信,从常理讲,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肯定会为教师争取权益。但是,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视角与一线班主任的视角有时候是不同的,视角不同,思维方式就不同,对事物的评价方向及评价结果就会有比较大的差异。
因此,在处理负面问题上,一线班主任与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有时候看法会有很大不同。
其次,教师首先应学会自我保护。
上述事件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存在不当之处,班主任应缓和自己的情绪,平心静气地处理学生的问题。所以,教师要牢记,在教育问题学生时,无论如何都不要触碰师德师风“高压线”。
自己保护自己,这是最稳妥的方法。我们不触碰师德师风“高压线”就是最稳妥的保护自己的方法。
最后,舆论是一把利剑,可能保护我们,也可能伤害我们。
上述事件的反转,让我们看到了舆论的强大。万幸的是,这次舆论是朝着有利于教师的方向发展的。但是,我们要想到,舆论并不会一直站在教师这边。
教师一旦被舆论裹挟,就很难再坦然做教育。因此,在处理一些有关问题学生的棘手问题时,我们不能假设舆论是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的,更不能存在依靠舆论来帮助我们翻身的幻想。
责任编辑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