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教师留教意愿研究

2020-12-28李荣强陈妍王昕王子越王宁

科技资讯 2020年30期
关键词:乡村学校乡村教师

李荣强 陈妍 王昕 王子越 王宁

摘  要:该文以临沂市乡村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发现存在年轻教师留教意愿更弱、男性教师留教意愿更弱、乡村小学教师留教意愿更弱等乡村教师留教意愿现状,分析得出其影响因素分别是农村编制不合理且教师负担较重、教师待遇地位偏低、环境条件较差、子女教育问题、晋升机会等,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这对乡村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教师留教意愿  乡村教师  留教意愿  乡村学校

中图分类号:G5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0(c)-0178-03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rural teachers in Linyi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survey finds that there is weak willingness of young teachers, weaker willingness of male teachers and weaker willingness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unreasonable rural establishment and heavy burden of teachers, low status of teachers' treatment, poo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children education problems, promotion opportunities, and further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omotion strategy, which provides a strong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Rural teachers' willingness to stay; Rural teachers; Willingness to stay; Rural schools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区的知识代表和智力资源,是新农村建设依靠的重要力量。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乡村教师在实现教育公平中的重要价值,愈加关注乡村教师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对乡村教师留教意愿越来越加重视。乡村教师的留教意愿对乡村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普及义务教育阶段。

1  乡村教师留教意愿概述

乡村教师留教是指在乡镇、农村执教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否能从心中愿意去教学、喜欢去教学,并在教学中体会到教学的乐趣。乡村教师留教意愿主要表现为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乡村教师是否愿意继续在乡村地区从事教育工作。

乡村教师留教意愿具有以下特点:(1)教师留教是乡村教师对于自身的价值;(2)乡村教师留教意愿是由诸多因素引起的;(3)留教意愿是乡村教师的自由选择行为,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制约。

2  乡村教师留教意愿的现状分析

为了了解乡村教师留教意愿,我们选择临沂市乡村教师为调查对象,一共发放80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790份,回收率98.75%,其中有效问卷775份,有效率98.10%。通过对临沂市乡村教师留教意愿的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2.1 年轻教师留教意愿更弱

在被调查的所有教师中,年轻的乡村教师留教意愿更加薄弱。有近5成的年轻乡村教师表示自己在未来会離开自己现在所执教的环境,有超过5成的乡村教师对自己现在的教学环境不满意。乡村教学环境下,留守儿童问题对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对学生关爱的要求更多,乡村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有接近3成的年轻教师认为教学环境会影响他们的去留,虽然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已经完善,但是相对县城来说,还是有很多不便之处。这就大大打击了年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能对乡村教育的质量做出保障。

2.2 男性教师留教意愿更弱

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的普及,以及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虽然当前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有很大的改观,但是乡村男教师的留教意愿更低。调查显示,近4成的男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不太满意,经济压力和子女教育问题成为男性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乡村教师的收入低,不能满足个人生活需求,男性青年教师的生活压力更大,然而现行的职称制度对男性教师的积极性调动不够。

2.3 乡村小学教师留教意愿更弱

相对于乡村中学教师,乡村小学教师的留教意愿更弱。乡村中学教师留教意愿是乡村小学教师的近2倍,乡村小学教师队伍相对于乡村中学教师队伍更少,压力更大。乡村中学大多分布在乡镇上,基础设施相对于乡村小学更加完善。相对于乡村中学,乡村小学的师资短缺,有些乡村小学的教师跨年级、跨学科教学,一个教师身兼数学科的教学任务。乡村小学为外来教师提供的住宿环境较差,吃饭问题大多是由自己解决,教师不能安心于教学。

3  乡村教师留教意愿的影响因素

针对上述临沂市乡村教师留教意愿的现状分析,再结合对部分临沂市乡村教师的访谈,影响临沂市乡村教师留教意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农村编制不合理且教师负担较重

乡村学校基本上都是按照小班化教学政策,导致乡村师资紧张。乡村教师队伍主要是在编人员及临时聘用人员组成,近7成的教师每人担任两个班以上的教学工作,还有部分教师会跨学科、跨年级进行教学。在一些偏远地区,教师一边进行教学工作,一边还需要关注留守儿童,工作压力较大。

3.2 教师待遇地位偏低

乡村学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乡村教师的工资不仅低,而且有时会拖欠。乡村教师从教环境是乡镇、农村,这些环境下对教师的认同度较低、地位、薪资待遇问题大大降低了乡村教师的工作热情,从而大大降低了乡村教师的留教意愿。

3.3 环境条件较差

有些偏远地区的乡村教师住在所执教的学校,校园环境差,学校偏离农村中心,交通不便。乡村学校为教师准备的宿舍大多是由老教室改造的,条件相对比较简陋。在乡村学校的宿舍里,教师夏天只能用电风扇,冬天使用电热毯。另外,有些教师不愿住校,每天驾车在县城和乡村学校之间来回奔波,这样又增大了生活开支。

3.4 子女教育问题对留教意愿影响最大

作为教师,不论是男教师还是女教师对子女教育都是很关心的。接近8成的乡村教师表示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去更好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城市的教育设备完善,师资力量更加雄厚,而乡村学校教育质量差,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乡村教师不愿意把自己的子女留在乡村接受教育,这是影响乡村教师留教意愿的关键因素。

3.5 晋升机会成为留教意愿的新阻力

我国现行体制下,教师的职称是与教师的工资直接挂钩的,职称越高拿到的工资越高。相对城市教师来说,乡村教师评职称的机会少,评选机制也会有失偏颇,尤其对年轻教师来说有失公平。年轻教师看不到评上职称的希望,对留在乡村教学失去信心。很多年轻教师准备从所在的乡村学校往县城里考,或者辞职去另谋出路。

4  提升临沂市乡村教师留教意愿的策略

为了有效提升临沂市乡村教师留教意愿,可以采取以下针对性的策略。

4.1 破除失衡机制,提高乡村教师晋升途径

为了提高乡村教师留教意愿,使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政府需要为乡村教师提供更多晋升途径。在评职称或评奖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提高乡村教师的比例,在评聘职称(职务)时对乡村教师不做外语成绩、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并要加强对评职称的流程、工作的监督,从根本上保证职称评定的公平、公正。不能因为乡村教师评定工作,让乡村教师寒了心,对乡村教育工作失去信心。对乡村教育工作有特殊贡献的教师应给予奖励,或者是特殊津贴奖励。

4.2 改善乡村教师的生活条件,为乡村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为乡村教师提供有力的教学保障是乡村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的关键。政府一方面可以出台面向乡村教师的社会福利待遇,例如提高乡村教师的生活补贴、建立困难教师救助慰问制度、安排乡村教师定期体检等。另一方面可以为偏远地区建设农村教师周转住房,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住房疗养纳入当地的住房保障范围统筹解决。另外,乡村学校要改善乡村教师的教学环境,为教师做好后勤保障。

4.3 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扩充乡村教师队伍

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定期清除所有学校里的在编不在岗人员,严禁占用或变相占用教职工编制。因不是在编人员,学校对临时聘用的教师并不是特别在意。为了稳定临时聘用教师,可以将优秀的临时聘用教师吸纳进编制内,缓解临时聘用教师流动对乡村在编教师的冲击问题。另外,通过教师编考试快速扩充在编教师队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乡村教师的压力。

4.4 树立价值典范

乡村工作和生活环境艰苦,需要教师具有坚守、默默奉献、人心大爱的品格,这种无悔的坚持需要其守望内心的乡村教育信仰。教育主管部門与从事乡村教师培训的专家为乡村教师制定道德价值示范标准,按照标准评选出教师,并进行大力弘扬。通过评选乡村教师活动展现重要的价值观和奉献精神,感动教师,让这些价值观和实践融入每个乡村教师的日常生活,并内化为自己时刻奉守的信念。

综上所述,通过对临沂市乡村教师的调查,发现乡村教师留教意愿较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需要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增强乡村教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等,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江静.农村生源本科师范生回乡执教意愿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2] 冯帮,何淑娟,李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J].教师教育学报,2018,5(5):74-83.

[3] 唐智松,王丽娟,谢焕庭.乡村教师职业情怀的现状与特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31(5):64-74.

[4] 黄牧乾,张卫香,陈豆豆.广东省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流动意愿调查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3):168-171.

[5] 肖存娟.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流失情况调查与反思[J].武夷学院学报,2018,37(4):26-30.

[6] 谭诤,韩静溪,周沙.中小学教师流动意愿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12):109-113.

猜你喜欢

乡村学校乡村教师
乡土文化退隐对乡村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其应对
美术教师做好下乡支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学校的使命
浅谈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新时代乡村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试论引领乡村教师走向自觉阅读的方略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
乡村学校开展义工服务活动是践行核心价值观重要途径
20世纪乡村教师在文化历史沿革中与乡村生活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