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喜欢自由歌唱的黄莺

2020-12-28山石

文史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黄鸟黄莺黄鹂

山石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六

人们常用“鸟语花香”来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杜甫这首诗,正是这种景象的写照。诗中“恰恰啼”的“娇莺”,就是通常被称作黄莺的鸟儿。

黄莺,也叫黄鹂。在古人的著述中,可以查到它的许多别名,如仓庚、商庚、鶬鶊、楚雀、长股、搏黍、鹂黄、鹂鷬、鵹黄、离黄、鹂鶹、黄鹂留、黄栗留、黄栗流、黄流离、黄鸟、黄袍、金衣公子、红树歌童等等。

黄莺通体呈甘草黄色或金黄色,翅及尾有黑羽相间,在艳阳下显得十分鲜亮,故《诗·豳风·东山》赞道:“仓庚于飞,熠燿其羽。”孔颖达《毛诗正义》解释:“熠燿,鲜明也。”

令人激赏的,并不是黄莺熠燿的毛羽,而是它清脆悦耳、富有韵律的鸣声。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诗·周南·葛覃》),“睆睆黄鸟,载好其音”(《诗·邶风·凯风》),成语“莺声燕语”“莺歌燕舞”,都肯定了它善于歌唱。

文人雅士喜欢听黄莺歌唱,每见于古人诗文。譬如冯贽《云仙杂记》卷二就记载:“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普通老百姓虽不必听出戴颙那样的门道,但也不妨放眼侧耳,去享受春天的美妙。譬如西湖十景之柳浪闻莺,又何尝拒绝过俗人的游赏?

不过,听莺也要有一定的距离。因为黄莺是属于大自然的。它天生胆小,野性十足而且随时都保持着警惕,只在树丛中活动,通常不到地面上来,更不喜人们靠近。它总是把巢悬挂于柔弱的枝柯梢头,随风摇曳,不让人轻易获取。巢用枯叶、细枝、草茎等做成,再用细根、卷须及蛛丝缀合,内铺鸟羽、兽毛、草穗,柔和而舒适。它从不像燕子那样登堂入室,于人虽不退避三舍,却也保持一些距离。古人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写啭清弦里,迁乔暗木中”(李峤《莺》),“绿槐阴里黄莺语,深院无人春昼午”(韦庄《应天长》),都表明莺喜欢环境的幽静,不喜欢有人打扰。所以我们还是要尊重它的生活习性,敬而远之的好。

除了觅食与繁育,黄莺似乎一直都在用歌声昭示它的存在。“东方欲曙花冥冥,啼莺相唤亦可听”(韦应物《听莺曲》), “玉绳河汉晓纵横,万籁潜收莺独鸣”(于敖《闻莺》),天不亮它就开始啼唱;“青青南陌柳如丝,柳色莺声晚日迟”(武元衡《陌上暮春》),“晓逢溪雨投红树,晚啭宫楼泣旧妆”(罗邺《莺》),黄昏后它仍在鸣啭。“暖莺春日舌难穷,枕上愁生晓听中”( 赵嘏《春日抒怀》), “紫燕欲飞先绕栋,黄莺始哢即娇人”(谢偃《乐府新歌应教》),春天它每每放开歌喉;“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人行午倦渴思冰,黄栗留鸣绿树阴”(程公许《暑行闻黄鹂声》),夏日它也常常卖弄嗓音;“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李煜《秋莺》),“流莺不道春光老,刬地如今调舌柔”(耶律铸《秋莺》),即使是秋天,它也没有改变喜爱唱歌的本性。

随着冬天的到来,在我国大陆,便再也看不见黄莺的活动,更听不到它那婉转的歌声。因为黄莺是一种候鸟(只有在海南和台湾,才是留鸟),它取食昆虫、浆果,喜温怕寒,故春来秋去。古人不了解它有迁徙的习惯,以致闹出了黄莺冬天藏入田塘中的笑话。

《本草纲目·禽部三·莺》[集解]:

时珍曰:莺处处有之。大于鹆,雌雄双飞,体毛黄色,羽及尾有黑色相间,黑眉,尖觜,青脚。立春后即鸣,麦黄椹熟时尤甚,其音圆滑,如织机声,乃应节趋时之鸟也。《月令》云:“仲春仓庚鸣。”《说文》云:“仓庚鸣则蚕生。”冬月则藏蛰,入田塘中,以泥自裹如卵,至春始出。

大凡不经之谈,总免不了有好事者刻意附和。明万历间刻本《荆州志》更进一步添盐加醋道:

农人冬月于田中掘二三尺,得土坚圆如卵,破之,则莺在其中,无复羽毛。

且不说作为鸟儿的莺藏蛰入田塘中“以泥自裹如卵”,如何在水下泥中呼吸;就算它真的会那样越冬,但不知这“无复羽毛”的泥卵中之物,人們又凭什么来判定它是莺?

显然,黄莺不会在田塘中以泥自裹越冬,“至春始出”;而是冬天昆虫蛰伏,又无浆果,食物难觅,加之天气寒冷,它只好转徙别的地方。一旦春天到来,气候适宜,它又会飞回来歌唱。故《诗经》有云:“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豳风·七月》)。正因为它的歌声悦耳动听,且从春天一直唱到秋天,所以,郑谷的《黄莺》诗才这样称赞它:

春云薄薄日辉辉,宫树烟深隔水飞。

应为能歌系仙籍,麻姑乞与女真衣。

“系仙籍”虽无必要,“能歌”,则是黄莺的特点。黄莺喜欢绿水青山,喜欢自由歌唱。杜甫诗云:“自在娇莺恰恰啼。”爱啼就让它无拘无束地啼,欢欢快快地啼一个自在。

猜你喜欢

黄鸟黄莺黄鹂
好的作风从哪里来
天上掉下一只小黄鸟
春韵
热情好客的小苇鹣
两只黄鹂
黄鸟
创意数字“2”
问黄鹂
黄莺与燕子
自媒体探索路上的“两个黄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