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字源识字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2020-12-28朱文静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44期
关键词:字源造字合体

朱文静

识字又是写字的基础,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之基础。字源识字以文字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汉字的形为核心,利用汉字构形分析,通关汉字的原生图片和文字演变过程吹塑汉字本源、以图建立现代汉字与其原生语境的联系,帮助学生从汉字本源出发理解汉字的构造和意义。我们在实践中初步归纳了两种基本的方法:一种是基本字、构字部件采用文字溯源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理解、记忆、学习;另一种为合体字则大多采用构形部件+文字溯源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对比、区分。

一、基本字和构字部件采用文字溯源的学习方式

字源识字是与我们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作为教师就要认识到:挖掘汉字文化的丰富营养就必须探究汉字的字源。瑞典学者林西莉在其所著的《汉字王国》一书中所言:“对汉字的结构和早期的形式讲授的越多,学生就越容易理解和记住这些汉字”。《说文解字》里象形字只有 364 个,虽然为数不多,却是汉字造字的基础,后来的合体字有相当一部分是用象形字构成的。由于 4-7 岁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直观、形象、具体、鲜明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并可持续注意;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直观形象的字源教学手段,虽然现在所有的现代汉字都是抽象的线条符号但如果画出来的字与今天的汉字差别不大的话,画自然比字更形象,有助于低年级学生的识记。

如常见的象形字,只需要老师出示图片,学生一看就知道:“雨”         表示天上的水落下来,但有的字光看形状学生能认识他的读音,却不能很好的理解字的含义,因为古人在造字的时候所要表达的意义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已经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发生了变化。一年级课文中最先出现的“月”字就是一个例子,当老师出示图1时, (图1)同学们很容易看出这是“月”字,但我们仔细的推敲一下,联系汉字背后的文化意义就会发现,当这个字变成构字部件时,我们发现:在古人造字的时候它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就是“肉”。因此,当“月”为偏旁时应该称为“肉月旁”,本意就不是“月”,而是“肉”。它所构成的字多是与身体各部位有关的,指的是肉体。在古代文字中,“月”和“肉”原本是两个字,后因其小篆字体很相近,合并为一个偏旁,统称“肉月旁”。以肉月旁为偏旁的字,字义大致在两个范畴中,或和月相關,或和肉相关。因此,我们看到肉月旁的时候想到的不仅是高挂夜空的月亮,还应该想到“肉”的意思。

如此一来,学生们就能很好的理解:人身体上的器官脸、肝、脏、脾、腿、脚、肩、膀、肚等基本都是“肉桂旁”。识字教学溯本求源,科学识字,遵循汉字“因义构形”、“以形表意” 的特点,对汉字进行溯源分析,解读汉字的构形原理,阐释汉字的文化内涵,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识字水平,更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

二、合体字采用构形部件+文字溯源的学习方法

我国学者王宁不仅提出“尽量找出汉字最早的字形,寻找每个字构字初期的造字意图,也就是探讨汉字的形源,也叫字源。这是汉字字源的任务。” 一年级的很多生字都是以独体字为主,也就是每个字构字初期的造字来由,而从二年级开始,合体字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同学们学习、记忆、运用的难度越来越大,对于形近字和同音字的区分页原来越难以“止”字为例。“止”这个字比划不多,看起来不难,但是很多同学在认识的时候却总是想不起来它该读什么?模糊的认为应该和“正”差不多。为了让同学们记住并且理解这个字,我先从字的图片开始让学生看,进而猜这个字是什么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因为有了图片,学生很容易就猜出来了,这个是脚。然后再出示“止”字的字源释义:甲骨文止字。是人的脚趾形。其本义为脚趾,又泛指人的脚。“脚不前行”为止,所以止字又有停止、静止、栖息等义。因此:凡由“止”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脚的行为动作有关,如步、此、陟、涉等。 甲骨文、金文的步字,像一前一后两个脚趾的形状,表示一左一右两足交替前行的意思,所以步的本义为行走、步行。步又是一种长度单位。古代以一举足为跬,举足两次为一步。学生在图片的辅助下对于抽象的“止”字很容易就能记住并且理解它的含义。再进一步把含有“止”步相关联的生字一起呈现,解释汉字背后的文化意义的同时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再进一步认识、理解“降”。甲骨文一旁是表示高坡的“阜”,一旁是脚趾朝下两个“止”,表示由阜上向下行。原义为“下降”。引申为“降落”、“降生”、“降低”等义。一个学生难以理解、记住的“止”字通过图片、溯源字形和字义,学生认识了“步”字、理解了“降”字。当学生再次看到“止”和与“止”有关的生字时,就不会和“正”联系在一起,而是会从字的含义和文化背景上去认识、理解这个字,识字的效率大大提高。

在教学中采用字源识字法,渗透“字理为本,多元识字”的理念,有层次、有梯度地把识字和中华文化结合起来,不仅让课堂更生动、直观,而且可以提高汉字教学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字源造字合体
李学勤《字源》形体说解辨证举例
求“源”有度,识字有“法”
隋文帝造字
聚散
咱们最初是啥样
《识字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咱们最初是啥样
“止”字变合体
学前儿童汉字识读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