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有效途径探析

2020-12-28胡梅贞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44期
关键词:赏析习惯阅读教学

胡梅贞

我國教育部在 2014 年 3 月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在立德树人中,核心素养占有重要地位,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基本要求,是能够让传统应试教育得到转变的重要措施。

一、培养阅读兴趣,强化阅读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后,才能够自己主动钻研,有效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升高段时期阅读的有效性。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不断提升自我。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结合具体的阅读教材找出最佳方案,努力做到因材施教,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做出表率。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都非常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阅读行为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视阅读为自己的喜好,在阅读过程中,多与学生们进行交流沟通,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阅读习惯,受到教师的熏陶,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会提升。比如:笔者在讲解《草原》这节课时,笔者不仅给学生介绍了作家老舍的人生经历,带领学生仔细分析作品,还在课的末尾进行了拓展,将老舍的代表作《茶馆》、《骆驼祥子》等作品介绍给学生,在介绍作品时,还加入对作品的赏析,学生在倾听笔者的赏析时,渐渐的对作品也产生了兴趣,产生了继续阅读的欲望。

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还要培养学生阅读技巧,以及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先把课本吃透,当学生对于阅读材料有了进一步了解,熟悉了主题思想和中心内容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慢慢增强自己的阅读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升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两个方面:首先要注意教学时间的限制。课堂教学中,受教学时间的限制,阅读时间比较短,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进行预习,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阅读的习惯。久而久之,预习的阅读习惯养成以后,就会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其次要做好阅读笔记。阅读,不仅仅是读的过程,还要在阅读过程中,对于阅读内容有所感悟,把自己的阅读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对于提升阅读效果有更大的帮助。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读书笔记的习惯也非常重要,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灵感与共鸣记录下来,如果在阅读中遇到好的句子,不仅要细细品读,还要摘抄下来,作为写作素材。对于作品的品读,一部好的作品,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使更多的人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读作品内涵,从多个角度进行赏析,避免由于阅读方向过于片面,影响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多方面赏析,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对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每周选出一节课作为阅读课,不仅引领学生阅读,还要让学生互相分享阅读经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日积月累,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端阅读教学,教师一定要从细节入手,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手段,通过积极引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真正掌握阅读技巧,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赏析习惯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惯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上课好习惯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好习惯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