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路径探索
2020-12-28陈珍容
陈珍容
(福建工程学院图书馆 福州 350118)
1 引言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6年文化部印发《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在共商、共享、共建原则的指引下,到2019年10月底,中国已同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9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1],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领域合作交流深入开展。高校是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响应国家战略、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所涉及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五省市的17所211高校图书馆: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 、 福州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海南大学图书馆,通过网络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探索高校图书馆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有效路径,一方面能够推动高校图书馆更新服务理念,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品质;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是地区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挖掘海上丝绸之路文献及建立相关专题数据库,进而推动高校海上丝绸之路智库建设工作。
2 高校图书馆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研究现状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研究通常都囊括在“一带一路”研究中,为全面了解研究现状,笔者通过检索CNKI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篇名=高校图书馆+海上丝绸之路或篇名=高校图书馆+海丝或篇名=高校图书馆+一带一路”“主题=高校图书馆+海上丝绸之路或主题=高校图书馆+海丝或主题=高校图书馆+一带一路”“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海上丝绸之路或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海丝或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一带一路”为检索式进行检索,剔除重复性文献,截至2020年4月18日,笔者共检索到相关研究成果67篇,文章从读者服务、资源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综合性研究等多个角度论及高校图书馆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路径。
2.1 关于读者服务的研究
读者服务研究注重留学生群体读者服务,如李娟、张雪蕾、杨峰等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利用图书馆的特征和需求,从文献资源、空间与文化交流、学科服务和双语环境等方面探索大学图书馆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的策略[2];孙萍、李晋瑞提出要采取营造双语环境、嵌入式合作服务、增加特色馆藏等策略为留学生开展个性化的信息服务[3]。
2.2 关于资源建设的研究
资源建设研究主要集中于与海丝建设相关的地方特色资源和小语种文献资源,如刑瑞姗从介绍海丝文献概念入手,梳理总结了海丝文献开发的现状、成果、问题,提出推动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制定海丝文献开发工作规划、组建开发人才队伍、加强海丝文献宣传等多项积极可行的对策[4];陈丹、徐敏、马晨辉则基于对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小语种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情况,提出高校图书馆应通过提供多语种的文献资源、采用教师和研究生荐购为主、本科生需求分析为辅的建设模式、提高小语种文献利用率等多种方式支持“一带一路”倡议[5]。
2.3 关于国际交流合作的研究
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张璐、徐军华调研分析了当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图书馆的合作交流现状,提出联合建立信息资源门户、加强特色文化资源合作、开展全方位馆际交流互访等多项建议[6]。
2.4 综合性研究
李鹏则以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平台2013—2017年间以“图书馆”“一带一路”为主题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对5年间图书馆界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图书馆要在数字人文、文化遗产、信息素养及知识扶贫等方面助力“一带一路”建设[7]。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产出的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成果日益丰硕,研究方向和内容也趋于多样化,但相较于CNKI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达90000多篇与“一带一路”主题相关论文而言,高校图书馆67篇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极其单薄,并且这67篇论文中只有17篇的作者来自于海丝建设直接关联的五省市高校,可见这五省市高校图书情报相关人员对海丝建设的关注度、敏感度亟待提高。五省市高校图书情报相关人员要从高校及图书馆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地域优势,立足于海丝建设,运用丰富的海丝资源,推广海丝文化,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策略,进而助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3 高校图书馆助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有利因素
3.1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
高校图书馆得益于政府、社会的关注,也得益于《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征求意见稿)》中关于生均册数、生均经费及年增长量的强制性规定,高校图书馆每年都有稳定的文献资源采购经费,图书馆根据各校的办学方向和文献资源建设规划,每年购入所需的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以2017年上海地区8所211高校图书馆为例(东华大学图书馆未提供数据),2017年文献资源购置经费高达195187620元,购置了510148册纸质图书、4732369册电子图书,图书累积总量达78275380册[8],这些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源涉及多学科、多语言、多载体,是学校及地方政府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强有力的信息资源保障。
表1 2017年上海8所211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情况
3.2 高校办学呈现国际化
处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时代,高等学校国际化办学特征凸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相关区域高校互动紧密,主要表现在:①在海外设立分校,如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于2014年建设,被视为镶嵌在“一带一路”上的一颗明珠。②与海外知名高校、教科研机构组织等联合办学,如我国在海外设立的孔子学院,截至2019年12月10日,全球已有162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中小学孔子课堂[9],其中文章所涉及的17所211高校与东盟、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多个国家合作共建有64所孔子学院和9个孔子课堂(见表2)。这些孔子学院既是汉语文化传播的一个窗口,也是海丝交流的纽带,它们契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相继举办了一系列与海丝建设相关的国际会议,如东华大学与肯尼亚莫伊大学合办的肯尼亚莫伊大学孔子学院于2016年8月承办了《2016年中非国际纺织服装论坛暨中非文化交流论坛》,华东师范大学、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和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于2019年9月共同举办了“中坦合作和中非关系发展国际研讨会”等。③共同举办展览,如2017年4月华东师范大学与伊朗驻沪总领事馆合作主办“从丝路走来——伊朗文化艺术展”。④成立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2018年10月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在厦门成立,并发表《厦门宣言》,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了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平台。
表2 211高校孔子学院建设情况表
3.3 国家政策法规支持
服务社会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早在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二十一条就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 2018年1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八条也明确提出“国家支持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国家从政策、法律层面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提供支持与保障。高校图书馆也一直关注区域经济,关注社会民生,为地区政府提供人才、信息资源支撑。如上海财经大学于2008年创设的“千村调查”项目,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组织广大师生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9670多个村庄开展调查研究,图书馆收藏学生撰写的万余篇调研报告供室内阅览,为“三农”相关政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10];再如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于2005年加盟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并积极参与了地区、国家与国际范围内的馆际合作及资源共享活动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其中并提供相关服务予以配合。
4 高校图书馆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路径探索
4.1 强化新技术运用,拓展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
笔者通过17所211高校图书馆官方网站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对象与内容进行了分析总结,发现近年来各馆在保障校内读者权益并在馆藏资源许可的前提下,社会服务对象从校友、教职工配偶等扩至地区居民,服务内容从图书借阅延伸到信息咨询服务,社会读者的参与度与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均有所提高。但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高校办学国际化背景下,随着国内外政府、教育机构、企业、民间等交流的不断加强,大量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官员、企业工作人员成为高校图书馆潜在的社会读者资源,迫切需要高校图书馆强化新技术运用,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为社会读者参与海丝建设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资源服务。
信息化时代推动了新技术对图书馆各领域的渗透,《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图书馆版》所提出的大数据、数字学术、图书馆服务平台、在线认证、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六项关键技术对图书馆整合优质资源、探索协同创新、推广知识服务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11],特别是图书馆未来将采用的区块链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安全保障、资源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图书馆界的重视。区块链理论最早由中本聪在2008年提出,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公开透明、安全可信的核心技术特征使其一经提出,即在数字金融、供应链管理、物联网、智能合约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虽然目前关于区块链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还没有统一规范,但211高校图书馆普遍拥有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区块链技术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有实践可行性,比如可以利用区块链独特的信任机制,为每位国内外的社会读者创设唯一的数字身份辨识和使用电子资源的可能性,还可以利用其去中心化的特征,让社会读者不通过图书馆即实现图书从读者到读者的传递,消除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物理空间、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顾虑,拓展社会化服务的服务对象和范围[12]。
4.2 建立基于海丝建设的多层级、多类型图书馆联盟,形成共享机制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促进了图书馆界的国内合作和国际交流,各高校图书馆要精准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要树立合作理念,既要加入全国性的、区域性的高校图书馆联盟,也要考虑与地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开展合作,此种联合体模式在契合海丝建设方面具有制度和资源上的优越性。以上海图书馆为例,该馆从2002年开始设立 “上海之窗”项目,截至2018年10月31日,已向全球6大洲72个国家和地区的168家机构——包括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中国在海外各地开设的孔子学院以及各类专业藏书与研究机构等,共计捐赠纸质图书近12万册,成为海丝建设交流的重要平台[13]。因而笔者认为以上海图书馆为主馆,其他区(县)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或专业图书馆为分馆而成立的上海中心图书馆的图书馆联合体模式很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在国际方面,海丝沿线国家文化互相影响,各国图书馆均馆藏有他国古籍文献,国际图书馆联盟的建立对海丝沿线国家研究丝路历史大有裨益。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依托U21国际大学联盟倡议发展成立了U21图书馆联盟,并于2016年7月举办了“首届U21图书馆联盟馆长峰会暨高校图书馆先锋研讨会”,多个海丝沿线国家高校图书馆馆长及专家学者参加会议;2014年10月 “中国阿拉伯国家图书馆馆长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并通过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图书馆2014北京合作倡议》;2018年5月28日,丝绸国际图书馆联盟在成都正式成立,到目前为止已举办两届“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论坛”,联盟成员馆已达27个,极大促进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另外可充分发挥国内高校海外分校、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文化传播和中外联络文化纽带的功能,推动国内高校图书馆与海外分校及海外有设立孔子学院的高校、教育机构图书馆建立图书馆联盟,拓宽海丝研究途径。文章所调研的各211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加入这类以海丝建设为核心的国际图书馆联盟,并以此为契机,提升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有内涵的学术交流,推动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让更多的社会读者受益。
4.3 归整海丝特色文献和建立专题数据库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辐射区域广、时间跨度长,其发展历史和研究成果在图书文献中多有体现,笔者认为海丝特色文献即为不同体裁、不同语种、不同形式的任何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相关的史地风物等各方面的资源。笔者所调研的17所211高校图书馆作为海丝建设相关区域的文献集中地,有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优势,有着显著的“海丝”特色。一方面一些地方特色资源如暨南大学图书馆成立的“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厦门大学图书馆建立的“莆仙妈祖地方文化特色库”,对于发挥海外侨胞和以妈祖文化为代表的海洋文化优势,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海丝相关区域的有关历史研究的专题数据库是海丝研究的重要资源宝库,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自建的《中国地方历史文献数据库》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规模最大的写本文献,其可全文检索地方历史文献数据库。厦门大学图书馆特藏纸质文献Annual Reports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s,1855—1941(海峡殖民地档案)对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历史和发展有详细的叙述。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的“中国中东研究特色文献”数据库、中文的“中东研究所数据库”、俄语的“俄罗斯文学特色文献”数据库在中东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另外211高校图书馆收藏的多语种资源对海丝建设也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收藏有丰富的英、俄、德、法、日、西班牙、阿拉伯及部分小语种的图书资料,中山大学图书馆也藏有朝鲜本 、日本刊本及1万余册西文古籍等等。
这些海丝特色文献和专题数据库可以为读者进行海丝研究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但目前只有个别高校图书馆如浙江大学图书馆建有“一带一路”专题文摘库,其他高校图书馆虽然有高契合度的海丝资源,却零散存在于各馆,笔者认为应该将这类海丝文献和专题数据库进行归整,同时吸收整合有影响力的专题库,如中国“一带一路”网、国研网 “一带一路”倡议支撑平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一带一路”数据库、EBSCO“一带一路”全文数据库等[14],并在各图书馆主页设置海丝专属链接,做好宣传推广,便于海丝研究者查询资料。
4.4 推动高校智库建设
智库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进行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201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校智库要为地区建设提供参考,当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我国的重要国策,因而高校智库应以为海丝建设服务为主。国内以海丝建设为研究中心的高校智库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为专业性智库,如已入选首批高端智库的复旦大学的中国研究院、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院等;第二种为学术智库,如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中东研究所、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等;第三种为智库联盟,如由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五所高校共同发起的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等。无论何种类型的高校智库,其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科研机构、高校等相关单位的互动交流,更离不开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支撑,高校图书馆应该发挥其文献、人才、科研等优势,为高校智库建设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