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沙心学的天道与人道思想
2020-12-28刘兴邦
刘兴邦
(五邑大学 政法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陈白沙在《仁术论》中提出了“天道”与“圣道”的思想。他说:“天道至无心。比其著于两间者,千怪万状,不复有可及。至巧矣,然皆一元之所为。圣道至无意。比其形于功业者,神妙莫测,不复有可加。亦至巧矣,然皆一心之所致。”[1]57“天道”是自然界的本质及运动变化规律,也是构成自然界的物质性元素“气”的运动变化规律,即“皆一元之所为”。“天道”没有意志和目的,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圣道”(人道)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基本规律,是人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结果,它通过人的功业表现出来,即“皆一心之所致”。“圣道”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天道”与“圣道”思想是白沙心学天人关系的基本内容,其核心价值是要说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规律。它既是孔孟儒学“性与天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具有白沙心学独特的思想內容和理论特色。
一
白沙心学“天道”思想的核心价值是要阐明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白沙心学认为,“气”是自然界的存在本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由“气”构成。“天地间一气而已,屈信相感,其变无穷。”[1]41气的最初存在状态是混沌未分之物,是“一”。“混沌固有初,浑沦本无物。万物自流形,何处寻吾一?”[1]522气的最初存在状态亦不是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气产生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又存在于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中。气的运动变化就像宇宙中的物质性实体太阳和月亮一样,永不停息,“日月双轮转,乾坤一气旋”[1]333。
气又称为元气。“元气塞天地,万古常周流。闽浙今洛阳,吾邦亦鲁邹。”[1]305元气充塞天地之间,从古到今不停地运动,从而产生宇宙之中的万事万物。今日的闽浙变成了“二程”理学圣地的洛阳,今日岭南也变成了孔孟儒学圣地的邹国和鲁国。自然界万事万物是元气运动变化的结果,人类的发展变化也是元气运动变化的结果。“元气之在天地,犹其在人之身,盛则耳目聪明,四体常春。其在天地,则庶物咸亨,太和絪缊。”[1]107气构成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就通达、顺利;气构成人的身体,人的四肢就强壮、耳目就聪明。
气是自然界的本质存在,而“天道”是气的表现形式,是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天道常流转,园林又变疏。暂留赏今日,醉莫看茱萸。”[1]382天道随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变化而变化,它就体现在自然界花草树木的变化中。花草树木有开有落,人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而因时赏鉴。在白沙心学思想中,“天道”也称之为“物理”。“物理”指具体事物的规律,它表现为事物的光明与黑暗、弯曲与伸长的对立及相互转化。“其晦也不久,则其光也不大;其诎也不甚,则其信也不长。物理固亦有然者矣,仆或不为此戚戚也。”[1]147人们不应该为事物的转化而感到悲伤,而应该积极地认识事物运动变化规律,“体认物理,稽诸圣训。”[1]145理就存在于事物之中,它不能脫离事物而存在。“人(心)不能外事,事不能外理(道)。”[1]517陈白沙对他的学生割裂道与事合一的思想进行了批评:“时矩语道而遗事,秉常论事而不及道;时矩如‘师也过’,秉常如‘商也不及’,胥失之矣。道无往而不在,仁无时而或息,天下何思何虑,如此乃至当之论也。圣人立大中以教万世,吾侪主张世道不可偏高,坏了人也。”[1]517林时矩与陈秉常就好像孔子的两个学生子张和子夏割裂了事与理的思想一样:子张行事往往超过了“中”,子夏行事往往达不到“中”,他们都不符合事与理合一的“中道”的原则,因而都是片面的。
“天道”又是“道”的表现形式。“道超形气元无一,人与乾坤本是三。”[1]499形气是指天地中有具体形状的事物,人与天地都是有具体形态的事物。道是超越形气的世界的本体,道不是“一”。“一”是指混沌未分的气。宇宙万物初始的状态是混沌未分的气,此时还没有形成有形有象的万物。由于混沌未分的气不断地运动变化而产生万事万物,这时混沌未分之气也就不存在了。宇宙万事万物中,天地是其中最大的有形之物,但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本体,它比天地还要大。“道至大,天地亦至大,天地与道若可相侔矣。然以天地而视道,则道为天地之本;以道视天地,则天地者,太仓之一粟,沧海之一勺耳,曾足与道侔哉?天地之大不得与道侔,故至大者道而已。”[1]54-55天地是有形有象的最大之物,道是无形无象的最大之物。有形有象的天地与无形无象的道相比,就好像太仓之中的一粒粟米、大海之中的一滴水珠。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本体,它不可以用具体的形状来描述,也不可以用言语来表达。“或曰:‘道可状乎?’曰:‘不可。此理之妙不容言,道至于可言则已涉乎粗迹矣。’‘何以知之?’曰:‘以吾知之。吾或有得焉,心得而存之,口不可得而言之。比试言之,则已非吾所存矣。故凡有得而可言,皆不足以得言。’”[1]56“道”不能用言语等感性形式来表达,也不能用具体的有形之物来形容。“曰:‘道不可以言状,亦可以物乎?’曰:‘不可。物囿于形,道通于物,有目者不得见也。’‘何以言之?’曰:‘天得之为天,地得之为地,人得之为人。状之以天则遗地,状之以地则遗人,物不足状也。’”[1]56道作为宇宙万物之上的本体,它虽然大,但不是空。“我道非空亦非小,万事舍旃终未了。”[1]635道虽然超越于天地万物之上,但它却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人们应该在天地万物、日用常行之中把握道、求取道,不应该到高远之处去把握、求取。“有物万象间,不随万象凋。举目如见之,何必穷扶摇?”[1]310道是真实存在的,故用“有物”来形容它。“万象”是天地间具体的形状不同的事物。“有物万象间,不随万象凋”,是说无形无状的道存在于有形有象的万物之中,它不随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的灭亡而灭亡。道虽然超越于有形有象的事物而永恒存在,但它却不是存在于虚无缥缈之处,它就存在于人们的身边。
在白沙心学看来,不论是自然界万事万物规律的道,还是宇宙本体的道,如果离开了人,它就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因为道的价值和意义因人而显现。“是故道也者,自我得之,自我言之,可也。不然,辞愈多而道愈窒,徒以乱人也,君子奚取焉?”[1]131-132人只有把得道、体认道作为唯一的价值选择,才能树立自己的价值和意义。“终日乾乾,只是收拾此(理)而已。此理干涉至大,无内外,无终始,无一处不到,无一息不运,会此则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矣。”[1]217人应该自强不息,收拾理、自得于理。这样,人与理就合一了,天地万物就会因“我”而显现其意义。
心是白沙心学的核心范畴和根本标识,处于白沙心学“天道”思想的中心位置。“为学当求诸心必得。所谓虚明静一者为之主,徐取古人紧要文字读之,庶能有所契合,不为影响依附,以陷于徇外自欺之弊。此心学法门也。”[1]68白沙心学以心为主体,“虚明静一者为之主”。白沙心学的为学方法是内外合一,先求于心,然后求于外在的典籍。它既不偏于外即不“徇外”,也不偏于内即不“自欺”,这就是白沙心学的“心学法门”。白沙心学思想中心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心与身、心与事、心与理的关系上。在心与身、心与形的关系上,白沙心学强调心主宰身,心主宰人的形体。“心寓于形而为主,主失其主,反乱于气,亦疾病之所由起也。”[1]237心寓于人的形体之中而为形体的主宰,心如果失去了对形体的主宰作用,并被人的形体(气)所扰乱,就会产生各种疾病。心不仅主宰人的形体,而且对人的各种行为也起着决定性作用。“顾兹一身小,所系乃纲常。枢纽在方寸,操舍决存亡。”[1]279在心与事的关系上,白沙心学承认天下万事万物存在的客观性。“天下事物,杂然前陈。事之非我所自出,物之非我所素有,卒然举而加诸我,不屑者视之,初若与我不相涉,则厌薄之心生矣。然事必有所不能已,物必有所不能无,来于吾前矣,得谓与我不相涉耶?”[1]55万事万物看起来与人毫无关系,实际上总是与人连在一起的。离开了人,万事万物就无法显示其意义和价值。“事物虽多,莫非在我。”[1]55在心与理的关系上,白沙心学认为理在心中,理的意义和价值因心而显现。“君子一心,万理完具。”[1]55理不是由心产生的,但理的意义和价值离不开心。
在白沙心学思想体系中,心还是居于万事万物之上的本体。“身居万物中,心在万物上。”[1]517白沙心学认为,本体之心是人人具有的,它超越古今圣愚、时间空间而存在。“岂无见在心,何必拟诸古?异体骨肉亲,有生皆我与。”[1]310“见在心”即人的本心,它是古人今人共同具有的,今人不必效法古人之心。因为古人与今人都具有同一本心,才能使天下所有的人都成为亲人,使天地万物都能成为朋友。心在时间上永恒存在,在空间上普遍存在。“古人今人无不同也。……同其心不同其迹可也,同其归不同其入可也。入者,门也;归者,其本也。”[1]65古人今人具有相同的本心,这个本心是它们的共同归宿,也是天地万物的本体。白沙心学的“天道”以“气”为出发点,认为“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道”是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同时,白沙心学把“道”上升为天地万物的本体,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质存在。最后,白沙心学认为“道”只有被“心”所认识才有意义和价值,“道”作为本体为“心”所取代、消解,“心”是天地万物的本质存在,白沙心学的“天道”最终落到“心”上。
二
白沙心学“人道”体现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常道如菽粟布帛,时而措之;如冬裘夏葛,不离人伦日用之间,故道率其常者,无显显之形也。”[1]91这里的“常道”指“人道”,它是人类社会“菽粟布帛”“冬裘夏葛”日常生活的基本规律。“人道”的核心价值是人。白沙心学从人与动物的区别中揭示人的本质。“人具七尺之躯,除了此心此理,便无可贵,浑是一包脓血裹一大块骨头。饥能食,渴能饮,能著衣服,能行淫欲。贫贱而思富贵,富贵而贪权势,忿而争,忧而悲,穷则滥,乐则淫。凡百所为,一信气血,老死而后已,则命之曰‘禽兽’可也。”[1]61人饿了就要进食,渇了就要喝水,这是人与动物有相同的地方,但不是人的本质所在。人的本质是有道德、有理想。人如果没有道德、没有理想,甚至连草木都不如。“源之华舒舒,柯之实累累。人无固本兮,草木弗如。”[1]84道德是人的最本质的存在,具有永恒的价值。“文章、功业、气节,果皆自吾涵养中来,三者皆实学也。惟大本不立,徒以三者自名,所务者小,所丧者大。虽有闻于世,亦其才之过人耳,其志不足称也。”[1]84与文章、功业、气节相比,道德是人的根本,文章、功业、气节是人的末节。“苟无是心,有文章足以收誉于众口,有功业足以耀荣于一时,有名节足以警动乎流俗,皆伪而已,岂能久而不变哉!”[1]17做有道德的人是白沙心学“人道”思想的根本旨归。
如何成为有道德、有理想的人?白沙心学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为己”之学的思想,提出了培养有道德、有理想的人的途经和方法。“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2]孔子所说的“为己”,是指培养人的道德品质、道德理想,增进人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为人”是指学习文化知识,提高人的能力和水平,并以此来教训别人。宋代理学家程颐提出了“为己之仕”与“为人之仕”的思想。“为己之仕”指为个人而做官,“为人之仕”指为社会大众而做官。陈白沙说:“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程子曰:‘古之仕者为人,今之仕者为己。’夫学以求仕之所施,仕以明学之所蕴,如表里形影然。”[1]39他把“为己”之学与“为人之仕”结合起来,认为“为己”之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之仕”,对孔子和程颐的学说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具体来说,以培养人的道德、理想为目标的“为己”之学,其培养出来的人必然是“为人之仕”的人,即具有道德义务、社会责任的人;以传授知识、能力为目标的“为人”之学,其培养出来的一定是“为己”之仕的人,即谋取个人私利的人。
对于人如何才能成为有道德、有理想的人,白沙心学围绕德与物、义与利、理与欲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在德与物的关系上,白沙心学提出了“在德不在物”的思想,强调有道德、有理想的人崇尚的是道德而不是物质利益。“长夏风雨过,西良荔枝熟。晚有好事人,提筐归我屋。老母不肯尝,馨香闻隔宿。上以荐祖考,又分及僮仆。第令筐中有,不畏稚儿哭。尔意良足嘉,吾亲素多淑。在德不在物,岂谓穷口腹?”[1]299陈白沙崇尚邻居赠送荔枝的优秀品德,而不是荔枝本身,“在德不在物”。“俭德苟不惭,厚禄安可荣?”[1]293人生应该追求自身完美的德性,不要终生勤苦而无所成就。
在义与利的关系上,白沙心学重义轻利。首先,白沙心学强调义与利是区分君子与普通人的标准。“夫利乃众人所趋,义则君子所独。”[1]199人应该以君子为榜样,向君子学习,把追求道义作为人生的基本原则。“余闻士不耻贱贫,虽富贵而弗骄,则不失义,不离道;入于患得患失,碌碌为鄙夫。”[1]98士(君子)不以贫贱为耻辱,富贵了也不骄傲,一切依道义行事。如果一个人念念不忘个人的名利得失,他就是庸俗之人。“丈夫重出处,富贵如浮烟。”[1]286人应注重的是自己的出处是否符合道义,富贵如飘过的浮烟一样没有永恒的价值。在生命与道义的关系上,道义的价值是永恒的,生命的价值是短暂的。“生不足,归于天,义不足,何有于年?”[1]87人应该加强道德修养,追求道德的完美。白沙心学反对人们为私利所束缚、所驱使。“富贵何忻忻,贫贱何戚戚!一为利所驱,至死不得息。”[1]314人如果由私利所驱使,听从私利的摆布,他一辈子都不得安宁。
在理欲关系上,白沙心学认为人欲是天理的障碍。人们应该除去人欲对天理的遮蔽,保持天理流行。“断除嗜欲想,永撤天机障。”[1]517“嗜欲”指人过分的欲望,即私欲,它会阻碍人的道德理性的彰显。人一定要除去私欲,彰显天理,成为有道德、有理想的人。断除人欲就像蝉脱壳一样,要完全彻底。“蝉蜕人欲兮,天理自全。”[1]277在白沙心学看来,人自然而然地具有天理,只是由于物欲的遮蔽,天理不能显现出来。它用人在光明之处能看见万物、在黑暗之处什么都看不见,来比喻人受物欲的蒙蔽,天理就不能彰显,要求人们去欲存理。“旸谷始旦,万物毕见;而居于蔀屋之下,亭午不知也。忽然夜半起,振衣于四千丈罗浮之冈,引目于扶木之区,赤光在海底,皎如昼日,仰见群星,不知其为夜半。此无他,有蔽则暗,无蔽则明。所处之地不同,所遇随以变,况人易于蔽者乎!耳之蔽声,目之蔽色;蔽口鼻以臭味,蔽四肢以安佚。一掬之力不胜群蔽,则其去禽兽不远矣。于此,得不甚恐而畏乎?知其蔽而去之,人欲日消,天理日明,罗浮之于扶木也。溺于蔽而不胜,人欲日炽,天理日晦,蔀屋之于亭午也。”[1]7因此,人们要懂得人欲与天理的辨证关系,变化气质,保存天理,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否则人就会沦为禽兽。“学止于夸多斗靡,而不知其性为何物,变化气质为何事,人欲日肆,天理日消,其不陷于禽兽者几希矣。”[1]77白沙心学主张人要不断地培养天理,使天理一天天地彰显,不要遭到物欲的残害。“善端日培养,庶免物欲戕。道德乃膏腴,文辞固秕糠。”[1]279“善端”即天理,它会时时受到物欲的戕害。人们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细心培植、保全天理。
白沙心学“人道”思想还包含了人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白沙心学以“士不居官终爱国”[1]410作为座右铭,把爱国主义思想作为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所谓“士不居官终爱国”,即人即使没有做官,也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在白沙心学看来,“家国不分无二门,君今与我皆忘言。五伦首重君臣义,一体元同骨肉恩。”[1]479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国与家是统一的。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道德义务,热爱祖国是每个人的社会责任。“君亲于我皆无尽,忠孝须君两不惭。锡命有封当第一,折肱治病不论三。”[1]492父母生养了自己,国家培养了自己,国家和父母对自己都有无穷无尽的恩情。忠于祖国、孝敬父母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每个人对此应当做到问心无愧。“仆生于海滨,今五十有四年矣,未始闻天下有如是之事:悠然得趣于山水之中,超然用意于簿书之外,旁求儒师,俾式多士,将以培植化原,辅相皇极,以无负于斯世斯民也。……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谓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此其分内也。”[1]138陈白沙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人民,要担负起“无负于斯世斯民”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白沙心学“人道”思想的核心价值。白沙心学“人道”思想对培养当代中国人的个体人格与责任意识仍具有积极的价值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