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输液渗出引发不良事件的思考
2020-12-28开红霞
开红霞
(安徽省儿童医院 消化内科,安徽 合肥)
0 引言
静脉输液是治病、抢救危重患儿的一种迅速、有效的给药途径。但是患儿易动、哭闹等多种原因,护理人员经常遇到儿科静脉输液渗出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此向大家汇报一例静脉输液渗出引发的不良事件。
1 病例汇报
患儿,女,4月,住院号:520445,因“发热2天”于2017.02.13入院,2.12门诊血常规示:白细胞示25.9×109/L,C反应蛋白示144.16mg/L。诊断:川崎病。治疗给予输注免疫球蛋白,红霉素等对症处理。2.17日21:30值班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患儿头顶部左侧皮肤呈紫红色,立即停止输液,拔出留置针,通知值班医生及护士长,与家长沟通后,剃除患儿头部毛发,可视患儿头顶有掌心大小的皮肤呈紫红色,面积约5×7cm大小,无破溃,下垂部分有水肿,消毒穿刺点,立即予硫酸镁湿敷[1],安抚家长。2.18日请医院静疗小组及皮肤科会诊,诊断为:静脉炎,接触性皮炎,给予烧伤膏外敷tid。3.3患儿头顶左侧皮肤可见形状不规则、面积约4*6cm大小红斑,部分结痂,遵医嘱予出院,门诊随诊,加强头部皮肤护理,科室定期随访。现患儿遗留左顶部头皮瘢痕,局部无毛发,瘢痕面积达42.6Cm2。于2018年9月28日进行司法鉴定,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评定为十级伤残。
2 静脉外渗的原因分析
2.1 患儿方面
婴幼儿是一类特殊人群,年龄小,反应能力差,哭闹好动,自控能力低,血管比较脆弱。在穿刺过程中存在穿刺难度较高,且出汗多,留置针固定敷料粘性下降,易导致患儿头部胶布松动使留置针脱出血管。
2.2 穿刺部位
小儿头皮静脉丰富且交错成网,血管内无瓣膜及压力较低,另外患儿皮肤较为松弛,皮下脂肪较薄,穿刺致使皮肤组织受到牵拉,造成针头移位形成外渗[2]。
2.3 药物因素
输入免疫球蛋白,红霉素等刺激性大的药物,易损伤血管壁,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发生药物渗漏,可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表现[3]。
2.4 护理因素
该患儿头发浓密,未及时发现枕后部外渗;再加上年轻护士缺乏高度注意义务,未及时巡视病房,未认真检查患儿穿刺部位色泽、温度等,延误了患儿病情发现。
3 处理对策分析
3.1 定期培训
医院及科室定期培训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和药物渗出后如何处理的流程[4],提高低年资的护士穿刺水平,减少药物渗出造成的不良后果。
3.2 规范巡视
明确巡视内容:注意观察输液是否通畅,静脉输液有无外渗,药物不良反应等,输注免疫球蛋白等刺激性药物时,加强巡视,护理仔细,可预防性的沿血管走向使用25%硫酸镁进行湿敷,一旦发现药物渗漏,及时回抽渗漏到皮下的药物,减轻对组织的损伤。
3.3 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提升护士自身的沟通能力,使患儿及家长积极主动配合输液,讲解在输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穿刺部位出现红肿,液体不滴,患儿哭闹等情况,需及时向工作人员反馈,加强对患儿的安抚
3.4 正确评估血管
加强护士对疾病知识的学习,加强护士评估患儿血管及病情的能力。掌握血管特点,不首选头皮静脉,头皮血管浅,对于血管活性药物和渗透性高,刺激性强的药物宜选择相对近端较粗大的静脉穿刺,必要时请院静疗小组会诊进行中长导管置管输液。
3.5 完善流程
科室制定药物渗出处理流程,发现药物渗出,根据药物性质及时处理,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上报相关科室,科室、医院组织人员学习,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开展品管圈[5],总结经验教训。
4 小结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见效快并且直接,因此,在儿科中应用尤为广泛。儿科患儿年龄普遍偏小,依从性较差,在输液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注射问题。川崎病为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血管较同龄健康孩子为脆弱,更容易产生血管损伤。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刺激性药物后,更易发生静脉炎,药物渗漏。儿科医护人员要根据不同疾病,全面分析患儿静脉输液中存在的不同风险,根据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与安全预防观念,保证患儿静脉输液的安全与顺利,[2]减少不良事件[6]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