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
2020-12-28陈化龙
陈化龙
(泗阳县农业农村局庄圩畜牧兽医站,江苏泗阳 223713)
1 前言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兰氏病,发病特点: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脑膜炎。此病多见保育猪,种猪、育肥猪少见。典型症状:精神萎靡、食欲废绝、被毛杂乱、行走困难、呼吸不畅、共济失调等等。一经形成爆发态势,将造成极高的致死率。
近些年,此病在国内呈爆发态势,尤其给国内生猪养殖造成的威胁很大。随着蓝耳病、伪狂犬病、气喘病等的高发态势,副猪嗜血杆菌病并发率更高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再加上,各种药物的滥用,副猪嗜血杆菌耐药菌株的形成,导致如何有效控制此病成为摆在生猪养殖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
2.1 流行病学
此病致病菌副猪嗜血杆菌,为生猪体内寄生常见菌种。健康猪的上呼吸道、鼻腔粘膜等处,都能检测出这一杆菌,平时不具有强致病性。一旦外界条件改变,猪体受不良应激刺激,就表现出强传染性、突发性。易感猪群中,2~18周龄多见,尤其断奶前后为发病高峰期。
就流行季节而言,四季可发,秋冬低温时多见。传染源为病猪、带菌猪,传染经空气、病猪接触、排泄物污染等渠道。该致病菌种,还是地方性肺炎多发的随机入侵常见菌种。尤其在近些年,被肺炎感染的病猪中,检出副猪嗜血杆菌的比率愈高,也是造成新生仔猪高致死率的主要诱因[1]。
2.2 临床症状
通常,膘情好的生猪,最先发病。早期症状,高热、高烧不退,体温达41~42℃。几天后,开始蔓延,大批生猪皮肤酱红,耳根发紫,食欲废绝,精神萎靡。咳嗽、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心跳加快,鼻口有多量粘液,大量粘性分泌物。后期,渐进性消瘦,肢体关节肿大。尤其在腕关节、跗关节,肿大最明显。病猪共济失调,伴发典型脑膜炎症状。个别病猪,突然死亡,眼睑水肿。部分病猪,四肢乏力,站立困难,行走不便。被毛杂乱,耳朵发绀,周身淋巴肿大。尤其腹股沟淋巴肿大明显,长势迟缓,发育不良。病猪临死前,四肢呈游泳状。有耐过性病猪,转为慢性病例。典型症状:反复发热、咳嗽气喘,耳根发紫,腹下、四肢末端等皮肤有明显红紫色。同时,眼睑、眼部等处,皮肤有水肿,跛行。而呈现犬卧姿势[2]。
2.3 解剖症状
胸膜炎明显(包括心包炎和肺炎),关节炎次之,腹膜炎和脑膜炎相对少一些。以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为炎症(严重的呈豆腐渣样)特征。肺可有间质水肿、粘连,心包积液、粗糙、增厚,腹腔积液,胸水,腹水,关节腔液增多,肝脾肿大、与腹腔粘连,关节病变亦相似。
腹股沟淋巴结呈大理石状,颌下淋巴结出血严重,肠系膜淋巴变化不明显,肝脏边缘出血严重,脾脏有出血边缘隆起米粒大的血泡,肾乳头出血严重,猪脾边缘有梗死,肾可能有出血点,肺间质水肿,最明显是心包积液,心包膜增厚,心肌表面有大量纤维素渗出,喉管内有大量黏液,后肢关节切开有胶冻样物。
3 诊断
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理等等,都是初诊此病的关键。而确诊,考虑到致病菌原分离难度大,甚至分离不出寄生菌、致病菌。为此,直接确诊不现实。有推荐的国外确诊方案,在此可作为借鉴:致病猪群受到不良应激,转群、接种等刺激,病猪出现呼吸道综合征症状,伴发群体发病。病猪临床食欲降低,机体发热,伴发多发性浆膜炎等等典型症状。同时,浆膜炎的主诱因,为非其他致病菌源。满足这几点,基本可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
4 治疗措施
就临床走访来看,不少猪场哺乳仔猪均有此病感染的报道,个别育肥猪60kg以上,同样有发病的情况。在临床用药方面,为确保高治愈率,必须要弄清之前用药情况。结合药敏试验,了解致病菌型对那些药物敏感,那些药物 不敏感,而做到高效精确用药。在本地的一起病例中,尝试指定如下治疗方案,取得不错的康复效果,以供参考借鉴:
疑似病畜隔离,做好场内消毒。及时清理粪污,粪污无公害化处理。同时,就猪舍墙壁、地面等等,一律用磷酸碘溶液,彻底消毒,每天1次,以遏制致病菌的扩散蔓延。隔离病猪,加强护理。个别病猪,用氟苯尼考注射液,肌肉注射,按使用说明用,持续用1周。大群感染,用氟苯尼考,每1t饲料1kg;多西环素,每1t饲料1.5kg,拌料喂服。同时,饮水中,加黄芪多糖粉,每次1kg;荆防败毒散,每次2kg;电解多维乳化维生素C粉,每次0.5kg,混饮,持续用1次。体质差,成僵猪状态,逐步淘汰。一般1周后,有明显改观。
后期,指导持续用维生素、氨基酸等补充,做好防疫、消毒工作,能起到防病原二次传入的目的。
上述用药分析:
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合用,有明显抗菌效果。
黄芪多糖、荆防败毒散,合用,能增强免疫力,起到疏风祛湿、扶正补邪、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的作用,对提升治愈率效果显著。
电解多维、乳化维生素C粉的使用,则有利于减缓应激,很好预防败血症。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高效可借鉴的用药方案。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
青霉素经临床印证,用于此病治疗效果不错。但是,由于耐药菌株的形成,不少地区不用青霉素治疗。
除上述药物之外,致病菌还对氨苄西林、头孢菌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增效磺胺类药物等敏感,可酌情进行替代。此外,对林可霉素、壮观霉素、红霉素等有强抵抗力。
总结,提升此病临床治愈率的关键在于:准确诊断,及时用药。
结合药敏试验,选用高敏药物。
注意组合给药,适量用强免疫力、抗应激类药物。
做好场内消毒,遏制病原的扩散蔓延。
5 预防措施
结合多年用药经验,此病治疗有风险。养猪实践中,最应把控病放在预防此病爆发上。
为此,注意:
搞好养殖管理
坚持全进全出,做到同进、同转。空栏后,彻底消毒,引进新猪群。
改善喂料营养,根据不同阶段,合理调配饲料,以增强体质。
处理好通风与保温的关系,确保舍内空气新鲜。
合理养殖密度,减少打斗、撕咬等几率,以降低此病易感性。
适量增喂维生素C、电解多维、葡萄糖等抗应激药物,增强猪群抗应激水平。
提前做好药防
此病为细菌性传染性疾病,适用多种抗生素药物预防。
此病流行季来临前,用头孢噻呋、氟苯尼考、恩诺沙星、阿莫西林、泰妙菌素、替米考星、增效磺胺类药物等等,提前拌料,喂服,能起到不错的预控效果。
严格接种防疫
当前,多个血清型、菌株型的灭活苗,可用于本地流行菌株的防疫接种,而且,能起到不错的防疫效果。
初产母猪,产前8~9周龄,首免。产前5~6周龄,二免。
经产母猪,产前4~5周龄,免疫1次。
仔猪,2周龄,首免。5~6周龄,二免。
6 结语
猪副嗜血杆菌病的有效防制,如同猪场其它任何一种疾病的防治一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加强主要病毒性疾病的免疫、选择有效的药物组合对猪群进行常规的预防保健、改善猪群饲养管理、重新思考我们的猪舍设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猪群稳定的生产。猪副嗜血杆菌病发生呈递增趋势,且以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及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影响猪生产的各个阶段,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因此,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控,务必要提高到应有的重视程度。尤其作为一种“影子病”,时刻都有爆发的可能。对此病的防控,应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综合多种防病措施,本着“不治己病治末病”的原则,切实控制好此病,遏制此病的扩散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