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网络安全观:生成过程、基本内涵、价值意义

2020-12-28梁修德

关键词:核心技术网络空间网络安全

梁修德

(淮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淮南232038)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尤其是互联网技术,从广度上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方面已经产生和正在产生着广泛影响,从深度上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甚至存在方式,已经改变和正在改变着。然而,互联网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那就是网络安全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政治家的高度和全球化的视阈观察并思考国内外网络安全新形势、新变化和新挑战,就网络安全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本文尝试对习近平网络安全观作粗浅探讨。

一、习近平网络安全观的生成过程

习近平网络安全观源于长期从政实践,是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其从政实践过程也是网络安全观形成过程。认真研读习近平关于网络安全重要论述二十多个文本可发现,习近平网络安全观的生成过程大致经历形成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

1.形成期

2000 年,习近平任福建省省长时就重视网络建设,提出“数字福建”战略决策,并亲自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明确提出“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建设目标。2012 年,习近平考察腾讯公司时科学阐释了互联网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指出互联网技术推动人们生产、生活发生着重大变化。2013 年3 月4 日晚,习近平与美国总统通电话,明确指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并已经成为各国应该普遍关注的基本安全问题。习近平阐述了中方原则立场,愿同美方以建设性方式积极参与网络空间治理,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开放、合作、和平、安全。2013 年11 月15 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重申“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1],着重指出了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存在许多问题,提出依法管理网络,完善网络管理领导体制。

这一时期,习近平网络安全观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开始重视网络安全风险;二是注意到网络管理领导体制的问题;三是就网络安全治理表明我国原则立场。

2.发展期

经过形成期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习近平对网络安全认识更加丰富和深刻,对网络安全的必须性和重要性、管理措施、实施路径等问题进行了论述。2014 年2 月27 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网络安全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战略问题,“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2]19;创新网络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要加强网络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制定网络技术研发战略,下大力气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制定立法规划,完善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要把人才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要发挥集中统一领导作用”[2]199,制定实施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统一协调网络安全重大问题,增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同年6 月,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再次强调“网络核心技术”和“网络技术人才”对网络安全的重要性。2014 年7 月16日,习近平在巴西国会演讲时强调指出,“国际社会要本着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则”共同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网络主权不容侵犯,“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3]。2015 年9 月,习近平在美国访问时,强调指出中国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网络空间这块“新疆域”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重申国际社会本着尊重和互信原则共同构建网络安全治理体系。2015年12月,习近平在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上演讲中明确指出,网络安全是互联网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并就网络安全治理问题提出“尊重网络主权”等四项原则,就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出“五点主张”。这一时期的系列重要论述表明习近平网络安全观逐步走向系统化,基本形成。

3.成熟期

随着网络安全治理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习近平网络安全观也在不断成熟。习近平网络安全观成熟的标志性文本就是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这次讲话系统阐述了我国网信事业发展的宗旨是造福人民;建设良好的网络生态,需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是网络安全的基础;明确网络安全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网络安全需要增强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增强互联网企业使命感、责任感,促进互联网持续健康发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等六个方面问题[4]1-26。习近平这一讲话不仅全面、系统,而且深刻,每谈到一个问题时,又从多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详细论述了核心技术及其类型,又对如何突破核心技术作了具体而深刻论述。总之,“4·19”重要讲话标志着习近平网络安全观的系统化,理论化,体系化,标志着习近平网络安全观的成熟。此后,习近平在第三届互联网大会发表视频讲话,向第四届、第五届互联网大会致贺信,2018 年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重申并发展这一网络安全观。

二、习近平网络安全观的基本内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就网络安全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构成习近平网络安全观的系统体系,其内涵十分丰富。

1.优化顶层设计,创新网络安全管理体制

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关系网络良序运行,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习近平指出,面临这一新的综合性挑战,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着弊端,“众多的监管部门,形式上覆盖了互联网监管的绝大部分领域”[5],但“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1],完善网络管理领导体制。党中央从顶层进行优化设计,创新网络安全管理体制,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纳入中央层面进行管理。2014 年2 月,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习近平任组长,2018 年3 月,小组又升格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习近平任主任。从表面上看,这一领导机构的前身是20 世纪90 年代设立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格局,但实际上这是网络安全管理领导体制的重大变化。其一,这一网络安全管理领导机构是上升到中央层面的高层领导和议事协调机构;其二,总书记亲任主任,极大提高了总体规划能力和协调能力;其三,把网络安全放到重要位置,更加突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表明中央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习近平强调,这一组织机构作用是集中统一领导,制定国家网络安全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作出重大决策,统筹协调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重大网络安全问题,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2018年4月,习近平再次强调,要加强党对网络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络安全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6]

2.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维护网络安全

习近平从政治家的视角和全球化视阈,多次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习近平从互联网特性视角来看待网络安全。他指出,互联网涉及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牵涉一个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网络安全是关系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安全问题,具有极大的挑战性。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网络化社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网络化,即被“一网打尽”,从一般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到一个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互联网无处不在。网络安全成为现代国家安全的核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等领域的安全,也就没有国家整体安全。

其次,习近平从整体与部分关系视角看待网络安全。习近平指出,当前国家安全是包括信息安全在内的,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等安全,是总体安全,是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在外延和内涵都丰富的国家安全,这就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我们必须要坚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要把国家、安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7]。

再次,习近平从“两点论”和“重点论”辩证关系视角看待网络安全。一方面坚持“两点论”,就是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把包括网络安全(即信息安全)在内的多领域安全作为一个整体,全面看待,统筹兼顾。另一方面坚持“重点论”,就是坚持重点安全和关键安全,把网络安全从国家总体安全中突出来,重点关注,重点治理。习近平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2]198。对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来说,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网络空间越来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习近平关于网络安全战略地位的论述是对网络安全地位及价值的科学认识,对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网络安全建设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突破核心技术,加强技术保障

互联网是技术产品,技术是网络产生和发展的推动力,并且是第一推动力,没有技术就没有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网络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网络安全至关重要,是实现网络安全的战略基础。关键网络基础设施往往是风险隐患最集中的地方,如果没有完善的网络安全技术支撑体系,网络安全防控能力就会薄弱,有组织、高级别、高强度的网络攻击等问题难以有效应对。因而,网络安全必须以完善有效的网络安全技术体系为支撑,这是网络安全的技术基础和战略基础。

世界互联网企业前10 强中,中国就有4 个[8]。这是20 多年来,中国互联网技术取得的显著成就。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中有三个与互联网技术有关。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互联网技术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上存在较大差距,而这些技术又是网络安全的基础、核心和根本。如果没有互联网核心技术,就没有网络安全可言。习近平指出:“一个互联网企业即便规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不堪一击。”[9]当前,我国互联网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是我们最大的“命门”,也是最大的隐患。要实现网络安全,确保互联网长治久安和良序运行,必须拥有自己的互联网核心技术。

互联网核心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基础技术、通用技术,这是互联网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它的发展程度决定一个国家互联网的普及率和覆盖率,决定互联网与人们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融合度,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技术;二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非对称技术和“杀手锏”技术就是我们独特的互联网安全技术,是确保我国网络安全的制胜法宝,对威胁到我国网络安全的国家或地区起着震慑作用;三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是互联网领域中具有前瞻性和先导性的重大技术,是互联网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能够改变互联网发展方向性技术,是我国互联网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

如何突破互联网核心技术?首先要有决心、恒心、重心。有决心就是有刻苦攻关的志气,顽强拼博的精神,创新发展的能力,把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核心技术研发上。有恒心就是要有互联网领域核心技术发展战略规划或纲要,要有具体研究目标和研究路线图,分步骤推进,坚持发展意向的定力。有重心就是抓住我国互联网技术关键问题和核心问题,围绕制高点,强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问题。在突破互联网核心技术上,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正确处理开放和自主的关系。习近平指出,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发展,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有钱也买不来核心技术。互联网核心技术的根本问题是基础研究问题,基础研究问题没解决,网络安全的其他问题就没有着落。核心技术需要自主创新,但自主创新必须在开放性国际环境中实现,而不是关起门来搞研究。科技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只要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我们都要注意引进。但必须清楚哪些是安全可控的,哪些是可以消化创新的,哪些是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自主创新的。二是科研投入要集中力量办大事。要围绕互联网安全所急需的核心技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集中财力、物力和精力,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三是着力推进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技术,就是为了使用。核心技术研发成果,必须尽快转化为技术能力、产业能力,最终成为市场产品。四是联合与协同攻关。互联网安全核心技术研发要实现突破,不仅把研发积极性调动起来,还要进行研发优化组合,就是把最具研发实力的企业和个人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攻坚克难,实现突破。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彻底摆脱部门利益和门户之见的束缚,实行强强联合,强强联合要比单打独斗有效得多。

实现网络安全核心技术突破,构建技术保障体系,还必须推动人才工程的实施。人才是网络安全核心技术突破的关键和根本,是网络安全技术体系的支撑。没有网络技术人才,就没有核心技术的突破,就没有网络安全技术体系建构和完善,也就没有了网络安全的保障。习近平说:“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4]15要想实现网络安全核心技术突破,构建和完善网络安全技术体系,建设网络强国,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必须充分调动专家学者、科技人员以及企业家们科技研发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有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担当,为网络安全和网络强国建设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实施网络安全人才工程是确保人才辈出的根本途径。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重视人才,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深刻认识人才是“兴邦大计”“富国之本”,是第一资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真心实意做好各方面的服务,为人才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营造宽松环境,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二是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互联网主要是年轻人的事业,网络安全人才主要是年轻人,需要从年轻人中培养,习近平强调,网络安全人才培养需要下大功夫,花大本钱,建一流的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请优秀的老师,编优秀的教材,招优秀的学生;三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年轻网络安全人才,他们有很多奇思妙想,要解放思想,慧眼识才,用特殊政策,创新人事制度和薪酬分配制度,把优秀人才凝聚到网络安全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和研究部门中来;四是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年轻的网络安全人才具有特殊性,评价机制要适应其特点,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以实际能力为衡量标准,注重其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等,不唯学历,资历,职称,论文等;五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和流动机制。在人才选拔和引进上,下大力气引进高端人才,要有国际视野、全球视野,不管是哪个国家或地区,只要是优秀人才都可为我所用。让人才能够在政府、企业、智库间实现顺畅而有效流动,人尽其才。

4.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培育网络文化

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为人类提供新的生存空间即网络空间,人们在这里生产、生活、学习和娱乐等,这也就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应该是平安和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秩序良好的,这是网民们的意愿和期盼。然而,网络空间也是泥沙俱下,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等”[4]10问题。习近平站在党和国家事业高度,从全球化视阈,本着对世界人民和国际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提出依法加强网络治理,构建国际网络治理体系。习近平指出,“这块‘新疆域’(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同样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10]习近平主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维度谈论网络治理问题。

首先,从国内维度看,网络治理目标是推动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民,治理方式是依法治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43次)指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 亿,普及率达61.2%。面对如此规模网民,我国网络治理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让网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习近平明确指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 多中国人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11]这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践行,即网络治理和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网络治理目标的实现主要是依法治网。法律是现实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核心和关键,也是网络社会治理“最重要的规矩”。依法治网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网络空间治理的具体运用,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依法治网就是依据互联网相关法律治理网络,维护网络有序运行。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管网、办网、上网、用网和治网等网络活动都在相关法律范围内进行。依法治网首先必须解决网络安全的立法问题,让网络不再有法律“真空”。只有解决了网络安全立法问题,才能确保人们依法办网、依法上网、依法用网、依法管网和依法治网等。习近平指出:“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2]198-199“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完善依法监管措施,化解网络风险。”[4]22十八大以来,以《网络安全法》为核心的网络安全治理法律体系逐步建立起来,确保了我国网络安全治理有法可依,为网络安全运行,网络生态健康有序发挥着重要作用。

依法治网是网络治理的最基本要求,网络治理和建设还有更高要求,那就是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尤其是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网络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重要领域,也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重要支撑。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最广大人民精神需求,它有利于抵制消极、低俗网络内容,净化网络空间,营造天朗气清的精神家园。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需要利用好网络阵地,做好正面宣传,高扬正能量,运用道德教化提升网络德性,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思想,运用人类优秀文化滋养网络空间,滋润人们心灵。

其次,从国际维度看,网络治理目标是构建网络安全国际治理体系,让网络造福世界人民。互联网的根本特征是互联互通的开放性,它让整个世界变成“地球村”,让整个世界真正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网络安全不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了。网络侵害、虚假、诈骗、犯罪、色情、暴力、攻击、恐怖主义等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公害。而要解决这些公害问题,化解网络风险,仅靠一个国家是不可能的,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建构起国际网络安全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明确指出,面对互联网公害问题,“国际社会应该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加强对话合作,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同时,习近平还提出在坚持“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12]532四项原则基础上构建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这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5.相互尊重,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从全球化视阈思考整个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观察和思考互联网安全建设和治理问题,提出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科学命题,这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网络安全建设和治理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和表达。

2014 年2 月,习近平在第一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会议上就提出,网络安全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习近平在巴西国会发表演讲时进一步指出,需要通过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安全网络空间。在发给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词中,习近平重申,深化国际合作,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2015 年9 月,习近平访美期间再次强调,国际社会应该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正式提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网络安全战略目标。他指出:“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掌握。各国应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12]534同时,习近平就如何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五点主张,那就是必须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12]534-535。此后,习近平多次重申这一网络发展和安全治理战略目标。习近平网络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为全球互联网发展和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是网络安全发展现实要求,也是历史必然和逻辑必然。

习近平“网络命运共同体”安全战略目标是互联网自身发展的逻辑必然。互联网使得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没有国界、没有边界,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而在这没有国界、没有边界的网络空间里,任何一个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等都面临着安全风险和挑战,而要化解这些风险和应对这些挑战,就需要国际社会共同谋求网络治理,构建国际治理体系,营造安全清朗的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和平、安全、合作和有序的命运共同体。和平就是不同网络主体之间不以网络暴力手段解决争端,恪守网络义务为特征的状态,坚决反对网络攻击和网络战争。和平是网络空间安全的价值追求,安全是网络主体寻求保护而免于伤害的基本需求,是网络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安全就没有网络的存在,更没有网络繁荣与发展。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各个国家网络安全体系得以健全,网络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和化解,网络安全挑战得以应对,网络主体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得以增强,网络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合作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本质要求。网络把人类凝聚到一起,形成网络空间,网络空间主体不是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而是整个人类,需要不同的网络主体之间为了网络空间安全有效运行和发展,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合作,这是前提和条件。有序是网络有效运行和发展的必须要求,也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和应有之序。而这一诚信、健康、文明的有序网络空间环境建设依赖于各国及国际网络法律规范和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依赖于网民法律素养和道德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确保网络空间有效运行,从而确保国家、社会和个人网络利益的实现。

三、习近平网络安全观的价值意义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网络安全领导机制、网络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关键、核心技术是网络安全保障、依法治理网络空间和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等问题作了全面论述,形成了习近平网络安全观,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从理论上看,习近平网络安全观是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尤其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安全理论与中国互联网发展实际相结合,科学把握和揭示了中国网络安全建设和治理规律,是关于中国网络安全建设和治理的基本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具体地说,习近平网络安全观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战略思想在网络领域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对中国网络建设和网络安全治理规律的科学把握,是对中国网络安全建设和安全治理的经验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构建了网络安全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习近平网络安全观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内容。

其次,从实践上看,习近平网络安全观,为我国乃至世界网络安全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从国内维度上,习近平网络安全观有利于促进网信事业发展、有利于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有利于网络空间天朗气清。

一是习近平网络安全观有利于促进网信事业发展。网络安全和网信事业是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两轮”,两者需要协调一致,齐头并进,网络安全能够确保网信事业有效发展,而网信事业发展能更好促进网络安全。没有网络安全这一前提和条件,就没有网信息事业的快速发展。二十多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取得重要成就,离不开网络安全这一前提条件。

二是习近平网络安全观有利于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习近平从政治家的视角和全球化视阈,多次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互联网全面涉及到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网络安全是关系一个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安全问题,是具有极大挑战性的安全问题。网络安全成为现代国家安全的核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等领域的安全,也就是没有国家整体安全。习近平充分认识到:“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的安全”[2]197。习近平网络安全观是国家总体安全观的具体化,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的具体体现。

三是习近平网络安全观有利于促进网络生态建设。净化网络空间,是为了确保网络空间天清气朗。习近平网络安全观,尤其是关于网络治理思想,明确要求依法治网是根本,依法治网就是要依法管网、办网、上网、用网和治网,就是要让网络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要加大力度惩治网络违法犯罪,清除不良信息,净化网络空间;切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尤其是加强网络伦理、网络道德等网络文明建设,培育健康积极、向上向善文化,抵制消极低俗内容,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精神家园。

四是习近平网络安全观有利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不仅对中国网络建设和网络安全问题进行思考和论述,还对国际网络建设、发展和安全问题发表重要论述,明确指出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挑战,需要国际社会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构建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以及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尤其是习近平关于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四项原则”和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积极响应,为推动互联网和平与安全建设,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猜你喜欢

核心技术网络空间网络安全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核心技术,造船强国第一要素
移动能源核心技术——薄膜发电及其机遇分析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颠覆式创新: 集汽车级十项核心技术的ROBY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