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山痘姆陶器制作技艺的历史与传承

2020-12-28

关键词:龙窑陶器艺人

周 宇

(中共潜山市委党校,安徽潜山246000)

痘姆陶器制作技艺是2008年安徽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皖西南地区唯一的陶瓷类省级非遗。20世纪八九十年代技术革新层出不穷,手工技艺类非遗受到机械化的严重冲击。然而,潜山市痘姆乡在不断引进新技术提高产量,缩短生产周期的前提下,竟依然较为完整地实现了非遗技艺传承和发展,为非遗时代技艺的传承和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基础。2005年至今的非遗时代痘姆陶器制作技艺的正在从生产性保护向整体性保护发展,成为非遗保护的经典范例。研究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和2005 年至今这两个时间段痘姆陶器传承与保护的历史,更好地实现这此项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对其他手工技艺类非遗的传承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痘姆陶器制作技艺成功传承的原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手工技艺者的经营环境发生巨变,传统手工业受到机械化严重冲击。潜山国家级非遗桑皮纸生产技艺在当时迅速被机械化造纸取代,二百多纸槽在20 世纪90 年代迅速消失,仅余刘同烟1家坚持少量生产。余井镇和梅城镇也完全用机械取代了手工陶器生产,痘姆乡却能完整地保留陶器手工制作技艺。痘姆陶器既在适应变化的基础上创新工艺和产品种类,又保护了传统手工生产技艺和龙窑等珍贵的生产工具。为深入探究其历史原因,笔者在仙驾村先后走访了孙旺春、涂胜友、孙时生、孙金洪和孙小正5位老艺人,并随机走访了80 户当地村民。5 位老艺人的从业年限在20年以上,都是时代变革的亲历者。通过田野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当时痘姆乡成功延续手工陶器生产技艺的主要原因包括:

(一)痘姆手工陶器具有市场认同和地域文化认同

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过程中诸多方面的族群性特征,不仅对非物质文化创作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加强社会凝聚力与民族认同感,促进社会文化和谐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痘姆手工陶器尤其是生活类陶器在本乡乃至潜山市有强烈的文化认同和市场认同。笔者走访的80 户村民中有64 家保留着上世纪80 年代到90 年代的手工陶器,约占全村总户数的24%。痘姆陶器与村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二十多位村民都不约而同地提及一个重要的风俗:本乡新生儿出生后的胎盘会装入痘姆生产的陶罐中,埋入自家的地里。村民的日常生活更是离不开陶器。走访发现的陶器种类以水缸、火炉、药罐、花盆、坛子等生活用品居多。花盆、砂锅以红陶为主,水缸、水塔全部都是黑釉陶。文化类器皿如观音像、佛像等则相对较少,留存的只有十余家。生活用具如水缸、水塔、火盆、花盆等在当时有充足的市场需求,一部分还能销往合肥、上海、北京等大城市。21 世纪以后,水缸和水塔逐步被自来水供水设备所取代,2016 年后还有少数村民家中在使用,不用的也都摆在房前屋后,成为痘姆乡民居中独特的景观。花盆适宜种植兰花、铁树等多种花木,其品质高于机械生产的同类用品。火盆和坛子至今仍旧是家庭生活的常用器具,村民家中仍在使用,并在潜山市内畅销,至今仍有消费者从外地慕名而来、专程购买。

(二)痘姆手工陶器在技术革新中取得了重大发展

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的涌现为陶器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资源。为适应大环境的变化,有前瞻性的痘姆制陶艺人早在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就主动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革新,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艺人和农民企业家。无论是手工还是机制都积极吸收技术革新的成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都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1974 年,汪岭生产大队农民、制陶艺人刘金全牵头创办痘姆公社陶器厂。此间,刘金全师傅不断改进陶器工艺,摸索陶釉配料,做成草绿釉、嫩黄釉、烟黑釉等成品,深受用户欢迎。1976年,他主持改黑陶器为白瓷器。同时,又摸索试制白瓷餐具、琉璃瓦、观音像、罗汉像等工艺美术品二十多种。1983 年,他又将原白瓷窑改为倒烟窑,并和从江西聘来的的3位师傅一起摸索制坯、造型、釉料配方、图案设计等工艺,从此产品花样增多、质量提高。既能产盘类、碗类、杯匙等精细餐具、又能生产观音像、罗汉像、琉璃瓦等工艺美术品二十多种,这些产品打入省级市场,供不应求[2]98。5位老艺人回忆说,大窑组老艺人以前还有一位老艺人孙雨送,他14 岁开始学习制陶工艺,从业生涯四十多年,手艺在当时被誉为“全乡第一”。所在的痘姆瓷一厂,陶瓷烧制的工艺流程都由他指导和把关。他也是痘姆乡陶瓷生产技艺改革的功臣之一,为黑陶改白瓷技术革新也做出过贡献,江西景德镇的陶瓷厂都曾邀请他去当技术顾问。

(三)手工制陶艺人在技术革新中收入稳定增长

技术革新带来经济效益的高增长,制陶艺人收入普遍高于务农收入,足以维持家庭体面的生活。2002 年底,痘姆乡农民人均收入1 395元,是1978 年的8 倍[2]98。5 位老艺人和他们的家属都提到当时他们的收入比较好,再加上有家人需要照顾,所以他们选择继续在厂里上班。据孙旺春回忆,那时厂子业务量大,早上8 点开工,直到晚上10 点才能收工。当时一个普通红陶火盆的价格是8 分钱,质量好的也只卖1 角2 分。因为厂子效益好,他的平均年收入约10 000 元。1995 年以后收入虽有所下降,仍比务农的收入和外地务工的平均收入高,家里两个儿子娶媳妇的大额开销也能拿得出来。体面的生活让手工陶瓷生产者的队伍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也保证了技艺的活态传承。

(四)痘姆手工陶器技艺的独特优势

痘姆手工陶器的生产的独特优势让手工制陶技艺没有被机械化完全取代。机械制陶的优势在于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压缩了生产成本。痘姆陶器的经营者和生产者却在引进机器制陶不久就发现手工陶器的优势和不可取代性,从而保留了完整的手工制陶技艺。痘姆陶器的生产也采用了机械生产和手工生产并存的方式,并一直沿用至今。

1.部分产品需要手工制作技艺才能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痘姆古陶生产的大型器物如水塔和水缸等需要用多次手工拼接才能完成制坯工序,用机械铸模法的成本会高于手工拼接法,而效率反而会下降。烧制环节也没有如此大的电窑能满足大型陶器批量烧制的要求。每年大、中型器皿占总量的50%以上,产量之大当时电窑烧制无法满足生产需要,痘姆龙窑却能一次烧制大小器皿10 000件以上,实现大型器皿的批量烧制,从效率和成本角度比电窑更胜一筹。

2.文化类瓷器手工制作技艺才有市场竞争力。涂胜友、孙旺春两位老艺人都提到,当时产品利润最高的不是水缸等大型产品,也不是花盆等大批量的红陶器皿,而是小型文化类陶器。机械生产的产品造型、大小、颜色和图案相同,缺乏市场认同,卖不出高价格。要完成一件陶器有三道工序缺一不可:一是泥料的开采和配置,二是成型和修饰,三是用火焙烧,即所谓一料二工三火[3]41。痘姆陶器的手工高附加值主要体现在制坯和烧制两个环节。高档文化类陶器如黑陶仿古礼器、茶具、观音像和罗汉像都有手工制作的痕迹,也更具有收藏价值。实地调研发现,痘姆陶器在制坯环节使用的陶车样式源自明代中期,能塑造陶器的造型之美。龙窑则在烧制环节通过其特性塑造了陶器的纹理和质地之美。龙窑焙烧温度和气氛的不恒定性,是的同窑烧成的颜色釉瓷器的釉面呈现无数的色阶并形成许多妙不可言的质感,这恰恰为瓷器审美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4]。村民王结后家中还保留着黄釉财神像和白瓷观音像各一件,都是文化类陶瓷的精品。手工生产的文化类陶器,成为当时家境较好的乡里村民家中的标配,也是销往省外市场的拳头产品。

地域文化和市场认同,手工制陶在时代变革中取得了种类与产品的突破,制陶艺人收入的稳定增长,手工陶器的优势与不可取代性以及制陶艺人对这份手艺的执著与坚持,让痘姆陶器制作技艺在这段机械化代替手工的大趋势下得以保存,为此项非遗的复兴与传承留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痘姆陶器制作技艺被评为省级非遗。痘姆乡也因为这项非遗获得“皖西南陶器之乡”的殊荣,成为了安徽省“文化艺术之乡”。

二、非遗时代痘姆古陶保护的成就与未来保护发展

(一)非遗时代痘姆陶器制作技艺保护的成就

从2005年至今属于痘姆陶器制作技艺的非遗时代,痘姆陶器不仅在产品技术和种类上有重大突破,在非遗的宣传和产品营销上更是取得了质的突破。在国家高度重视非遗保护的大环境下,它成为潜山生产性保护和传承性保护两方面最成功的手工技艺类非遗,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据潜山县天柱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柏全介绍,痘姆陶器每年产量在150 000件以上,并且自2017年开始逐渐增加新产品,其中包括为故宫博物院烧制的建盏、紫砂壶、琅红釉瓷器等产品提升了痘姆陶器的的品牌影响力。与安徽建筑大学的合作,对非遗传习基地进行了包括整体墙绘和建筑格局的改造,痘姆古陶传习基地成为了集生产、观光、研修旅行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大大提升了知名度并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尽管取得了不少可观的成绩,通过多样化平台的建设来推进非遗保护的努力让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痘姆陶器通过文化会展、文化节事等平台,网络、电视等主流媒体资源,提升非遗的知名度、普及非遗价值、倡导和营造非遗产品及服务消费氛围。2018年10月,来自美国、英国、荷兰、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30名艺术家参加了首届潜山痘姆古陶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2019年5月参加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6月参加第十四届北京国际文博会。潜山县天柱陶瓷有限公司现在正在将基础教育、职业培训相融合,搭建非遗爱好者、中青年艺人与资深非遗传承人的交流平台,促进痘姆陶器制作技艺传承队伍建设。2019年8月痘姆陶器制作技艺正积极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积极争取让痘姆陶器制作技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再创新高。

(二)未来要立足文化生态保护,实现整体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含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又与特定的生态环境相依存,尤其是我国民间许多活态习俗,都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对具体文化事象的保护,要尊重其内在的丰富性和生命特点。不但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及其有形外观,更要注意它们所依赖、所因应的构造性环境[5]。痘姆陶器生产必须的生态环境要素包括原料与燃料的保护,以及龙窑等重要的生产工具的保护。

1.痘姆陶器的生产原料是不可再生资源,保护它就是保护非遗的可持续发展。痘姆陶器选用深层黄棕壤土作为主要原料。黄棕壤土不仅仅在痘姆乡有丰富的储量,在梅城镇、余井镇、王河镇和黄泥乡都有可观的资源分布,黄棕壤土的保护工作涉及4个乡镇,需要统筹协调。黄棕壤土又分为粘盘黄棕壤土和马肝土两类。粘盘黄棕壤土适宜烧制陶瓷,它分布于古井乡林园、槐树,痘姆乡汪岭、红星、仙驾,桃花铺乡桃铺、祥胜利,牌楼乡印龙、金河等村[6]。马肝土是陶器燃料松树赖以生长的土壤,与粘盘黄棕壤土分布区域相同。要使非遗能可持续发展下去,对这个几个乡镇的陶土资源的统筹保护势在必行。

2.松树生长速度快且富含油脂,是痘姆陶器烧制的主要燃料,在未来保护中需要未雨绸缪。富含油脂的松柴在烧窑环节中提升了痘姆陶器特色产品的质地。龙窑烧制的过程因为窑位摆放、烧制温度、烧制氛围的差别,产品在釉色因此经常出现“入窑一色、出窑百变”的窑变。而松柴正是影响窑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好的窑变能使陶器身价倍增,也是陶瓷爱好者争先收藏的对象。以传承自薛家岗文化的仿古黑陶烧制为例,因为松柴中含有大量油脂,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碳渗,在还原气氛下碳分子不能被氧化,致使游离在烟雾中的细小粒子渗入到胎体内。碳渗使胎体空隙中含有相当多的碳微粒,这些碳微粒很细,表面面积很大,能把照射到胎体上的所有光波全部吸收,从而导致胎体变黑。而松柴中未燃尽的油脂颗粒均匀遍布器身,使黑陶如黑漆般光亮清丽[7]。目前,痘姆乡乃至潜山市的松柴资源虽然相当丰富,但是随着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松树的数量也在逐年递减。

3.重建大窑组的龙窑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应抓住机遇尽快实现目标。非遗的“物质性”集中体现在各种器具、工具、实物、制成品及相关场所等方面,尤其体现在非遗的制作材质及相关载体上[8]。龙窑是5 位老艺人公认的痘姆陶器最重要的生产工具,龙窑烧制技艺也是市级非遗。20 世纪90 年代前龙窑原有4 条,其中2 条在仙驾村,另外两条分别位于红星村和吴塘村。除了仙驾村前进组的龙窑,其他3 条在20 世纪80 年代先后废弃,复垦为耕地。因为前进组的龙窑,潜山县天柱陶瓷有限公司(原痘姆陶瓷一厂)在2015年获批为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大窑组本因龙窑陶器烧制而闻名,后因大窑组居民搬迁至前进组而导致龙窑废弃。大窑组龙窑旧址的土地目前处于抛荒状态长达4 年以上,掌握龙窑修建技艺的老艺人尚在,政府部门和老艺人均有重建大窑组的龙窑的愿望。重建大窑组龙窑能有效带动大窑组及周边乡村非遗文化旅游观光,也能进一步提升痘姆陶器的整体生产力。

三、结 语

痘姆陶器制作技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和非遗保护时代的历史经验对安徽省手工类技艺类非遗和国内其他陶瓷类技艺的保护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这两段历史时期非遗传承历史的深入探究,在适度商业化同时充分发掘手工技艺的优势、让手工艺人有稳定的收入、提升非遗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保护非遗赖以生存的生态文化环境,手工技艺类非遗才能够实现长远的传承保护。

猜你喜欢

龙窑陶器艺人
龙窑古法烧制建盏之美*
探析柴烧与建盏龙窑烧制技艺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活着”的龙窑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龙窑柴烧:一盏一匠心
新砦期 猪首形陶器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