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疑难字词考释六则

2020-12-28周太空

关键词:元曲疑难汪汪

周太空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古本戏曲丛刊》二集(以下简称《二集》)由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编辑成集,商务印书馆于1955年影印出版,2016年国家图书出版社将1955年版以精装本形式再版。《二集》共收明代传奇100种,除收稀见的文林阁刻本《张子房赤松记》、《高文举珍珠记》、《观音鱼篮记》、《袁文正还魂记》、《刘秀云台记》、《青袍记》、《剑侠传双红记》、《四美记》、《五闹蕉帕记》、《狄梁公返周望云忠孝记》等10 种外,大都为晚明时期的作品。这些作品中存在许多俗写及疑难字词,影响阅读。目前,对于《古本戏曲丛刊》的研究多集中在个别作品的文学意义上,对于作品的语言文字方面缺少研究。因此,本文对《二集》一些戏曲篇目中的疑难字词进行考释,以便于阅读研究。

1.掤(繃)

《八义记》下卷第四十出:“俺们若委的真拿了甘受你掤扒吊拷……”[1]193

“掤”,《说文·手部》:“掤,所以覆矢也。从手,朋声。”按《广韵》“笔陵切”,读音为bīng;《汉语大字典》解释为“箭筒盖”。“掤”字在此处于意义不通。此处,“掤”字应当为“繃”字的俗写,即“掤”既是“繃”的俗写又是“掤”的正体。“繃”常常简写作“绷”。《中华字海·糸部》:“繃,同‘绷’。”《集韵·耕韵》:“繃绷,悲萌切。《说文》:‘束也。’引《墨子》曰:‘禹葬会稽桐棺三寸葛以繃之,或作绷。’”所以“繃扒吊拷”也作“绷扒吊拷”。《全元曲》第一卷《钱大尹智勘绯衣梦》第二折:“〔骂玉郎〕这的也难同殴打相争斗,这的是人命事怎干休?怎当那绷扒吊拷难禁受。可若是取了招,审了囚,端的着谁人救?”[2]239第四卷之《救孝子贤母不认尸》第三折:“〔满庭芳〕(正旦唱)你要我数说您大小诸官府,一刬的木笏司糊突,并无聪明正直的心腹,尽都是那绷扒吊拷的招伏。”[2]2306同卷,《赵氏孤儿大报仇》第二折:“〔二煞〕他把绷扒吊拷般般用。情节根由细细穷。”[2]2726第五卷之《包待制智赚灰阑记》第二折:“(搽旦云)小贱人,这里是开封府门首了。你若经官发落,这绷扒吊拷,要桩桩儿捱过;不如认了私休,也还好收拾哩。”[2]3413第八卷之《庞居士误放来生债》楔子:“小生前者往县衙门首经过,见衙门里面绷扒吊拷,追征十数余人。”[2]5474《八义记》“掤扒吊拷”之“掤”字,盖由““绷”受“扒”和“拷”的类化影响,将“纟”旁变为“扌”旁。

“繃”或写作“棚”。“棚”与“繃”字音相近,“棚”为並母庚韵,“繃”为帮母耕韵。如《古本小说集成》刊本中的《西湖二集》第二十四卷《认回禄东岳帝种须》:“试看两廊棚扒吊拷,无非是恶官恶吏、贪残酷虐之小人。”[3]997第二十六卷《会稽道中义士》:“那杨秃受封之后,一发无恶不作,凡是道士,尽要他削去头发,改作和尚,如有不遵依的,就拿来棚扒吊拷,加以刑法。”[3]1090浙江古籍出版社以《古本小说集成》(傅惜华藏明崇祯聚锦堂刊本)影印的《西湖二集》两处作“棚”。人民文学出版社周楞伽整理本《西湖二集》两处分别作“掤”、“绷”。

“繃”又可写作“絣”。《全元曲》第五卷之《地藏王证东窗事犯》第三则:“〔调笑令〕陛下索趁逐,替微臣报冤仇,臣须是一日无常万事休!不能够悬牌挂印将君恩受,只落的絣扒吊拷百事有,早难道众臣千秋。”[2]3484“絣”、“繃”同音通借,《广韵》中絣”、“繃”同属于耕韵,北萌切。故又可写作“絣扒吊拷。”

《全元曲·钱大尹智勘绯衣梦》“绷扒吊拷”后有注释为:“古时酷刑。绷扒,亦作‘绷扒’、‘绷爬’、‘棚扒’、‘门扒’、‘拼扒’、‘棚琶’,剥去衣服,用绳捆起来,使其趴在地上。吊拷,把人吊起来拷打。”“绷”为“繃”的省写,“掤”、“棚”、“絣”、“门”、“拼”等,或为“绷”受后一字类化影响或为“绷”的音近音同代替。

此字,从“口”从“壬”,“壬”或为“王”的讹误,《金石文字辨异·平声·阳韵·王字》引《汉武梁祠堂画象》:“秦壬,按:壬即王。《谷梁传·文七年》:‘宋公壬臣卒。’《左传》、《公羊》皆作‘王臣’。”[5]65所以,“”字即为“㕵”字。《康熙字典·丑集》:“㕵,音忙,去声,又音国。”“㕵”又为“国”字的俗写,曾良《明清小说俗字典》“国”字头下有“”[6]220字。但“国”字在此处意义不通,此处“”应为“汪”的俗写,“小犬”即“汪汪小犬”。“汪汪”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有三个义项:①深广貌。汉蔡邕《郭有道碑》:“浩浩焉,汪汪焉,奥乎不可测已。”②眼泪盈眶貌。唐卢纶《与张擢对酌》:“张老闻此词,汪汪泪盈目。”③犬吠声。《阳春白雪》元鲜于枢《八声甘州曲》:“时复篱旁,犬吠汪汪。”本文“汪汪小犬”即为第三个义项,“汪汪”为拟声词。大概书写者认为叫声是由口中发出来的,所以把“氵”旁替换为“口”旁。

“汪汪小犬”或写作“哇哇小犬”、“噑噑小犬”。《东郭记》下册第三十四出:“〔江儿水〕薄道休污齿,高情幸挂眸,盈盈弱息堪回首,哇哇小犬知安否。重重雅谊惟君有,为此怀惭启口,但得内顾无忧,一任边疆堪走。”[7]64《耕余居士诗集·真拾得集》中《晨发别觐宸》一诗有:“荧荧明烛光,噑噑小犬吠。”“汪汪”、“哇哇”、“噑噑”皆是拟声词。

《续精忠记》下卷第二十一出:“(外如)此且饶,立功赎罪。(小生)谢将军不斩之恩。(外)到后营去。”[8]109同上,“(外)如此暂且留下待立功赎罪。(丑)只得放一遭以后再弗敢哉。(外)到后营去。”[8]110

“撚”用作“撵”在小说戏曲中常见。“撵”即“驱逐”、“驱赶”之义。《全元曲·李亚仙花酒曲江池》第二折:“(卜儿上,云)自从我将郑元和撚了出去,我这女儿为他呵,在家茶不茶,饭不饭,又不肯觅钱。”[2]2581《全元曲·东堂老劝破家子弟》第四折:“(正末云)唗!下次小的每,与我撚这两个光棍出去!”[2]4571《全元曲·荆楚臣重对玉梳记》第一折:“(正旦扮顾玉香上,云)妾身姓顾,小字玉香,在此做着个上厅行首。二年前与荆楚臣作伴,俺家使过他数十锭花银。俺娘见他没东西了,日日撚他去。他一口气成病,使性儿出去了。”[2]5573《古本小说集成》刊本《新平妖传》上卷第八回:“那起徒弟徒孙,渐有不平之意,时常合计商量要撚他出去。”[9]201因此,“”即“撚”字,通“撵”。

《唐韦状元自制箜篌记》第十出:“〔北折桂令〕(外)你道太平时偃鼓兵,只怕那祸起深宫,九尾迷人。”[10]63

同上,第十四出:“〔皂罗袍〕(外)早把红尘扫去,那管干戟云攒,烽烟月蔽。袈裟已代宝花衣,金经换却龙泉尾。弓寒鳷鹊,锋䴙鹈,龙争虎斗,蒲团不知,何由再作征东使。”[10]85

同上,第三十二出:“〔紫花儿序〕(外)准备着急煎煎一鞭残角,远迢迢千里征途,猛跷跷百万蹄霜,只为着龙媒飞去,要与他虎将争强商量,怕什么楚汉争雄,上战场去夺龙骧熊騯,俺这里再整鞭。”[10]171

同上,第三十二出:“〔天净纱〕(外)走得俺透重裘,滴汗凝浆。走得俺湿弓,两鬓沾霜。废多少风捞云攘,赶不上狼群狐将,好叫人回首凄凉。”[10]173

5.太河(太阿)

《续精忠记》上卷第三出:“小生白将军虽是如此,目今秦桧凭恃帝宠,太河在握,就要杀他何从下手。”[8]15

“太河”一词于文意不通,今谓“太河”当为“太阿”。“阿”,《广韵》“乌何切”。“河”、“阿”同属歌韵,字形又相近。因而,手写导致两字相讹是极有可能的。“太阿”或作“泰阿”,为古代宝剑名,相传为欧冶子、干将所作。《越绝书》:“于是乃令风胡子之吴,见欧冶子、干将,使之作铁剑。欧冶子、干将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18]70《李斯谏逐客书》有“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之句。

“太阿”常常用来比喻权柄。《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19]920“太阿”的权柄比喻义可能就是来源于此。《续精忠记》中“太河在握”即“太阿在握”,这里的“太阿”用的就是比喻义,意为秦桧凭借皇帝宠爱,手握大权。“太阿在握”在古籍中也常见,《安雅堂稿·承天司理周公传》:“陈子曰:‘自神皇加元服,长信宫返政,太阿在握者四十年,内臣无怯柄者。’”[20]244《万历野获编·内臣兼掌印厂》:“世宗神圣,以至今上,俱太阿在握,可无过虑。”[21]168《茶余客话》:“盖罢相则归政六部,内外相维,本属善制,彼时太阿在握,大小诸臣率职奉行,是以权不至于旁落。”[22]14兹举三例,不多赘述。

6.壘月(㽮月)

《唐韦状元自制箜篌记》第二十八出:“杀得我阵云惨淡,壘月朦胧。”[10]144

“壘月”于此处文意不通,今谓“壘月”当为“㽮月”之讹。“壘”为“垒”字的繁体,“㽮”为“星”字的异体,两字形近相讹。“星”字小篆写作“”,《说文·晶部》:“从晶生声。”或简省作“”。“㽮”为“星”字的异体,《字汇补·田部》:“㽮,音义与星同。”[23]135

“壘”、“㽮”由于形体相近,所以常常讹混。第三十一出:“〔破齐阵〕(外占)壘月淡笼千里,阵云细簇双旄。马足波驰峨眉俏,望断宜春忻笑。千寻剑阁明珠绂,一带沧江滚战袍。临风泪两抛。”[10]159此处,“壘月”亦为“星月”。同书第三十二出:“(净上云)此人万夫不当之勇,如何是了。我想起来只为马而追,我不免将马系疏林之中,百事不妨了。撇马归寒壘,挥戈反破营。”[10]174此处,“寒壘”之“壘”与上文“壘月”之“壘”不是同一个词。此处为“垒”字的繁体,垒”是古代军中作防守用的墙壁,“寒壘”与“破营”相对。

明清小说戏曲中存在的大量疑难字词给阅读研究带来了不少困难。这些疑难字词的形成或是由于偏旁类化、或是由于音近混用、或是由于由形近相讹。在考释这些疑难字词时,要结合形音义各个方面,注意读通文本。

猜你喜欢

元曲疑难汪汪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大型辞书疑难字考释七则
品读元曲
品读元曲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品读元曲
品读元曲
小狗汪汪
汪汪,你“肿么”了?
下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