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封闭引流在高位肛周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12-27广东省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523573赖能胜刘振宏陈志林麦丽嫦常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脓腔内口括约肌

广东省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523573)赖能胜 刘振宏 陈志林 麦丽嫦 常冰

肛周脓肿属于临床常见且多发的疾病,传统手术方法往往切口较大,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肛门功能,尤其对于高位肛周脓肿,脓肿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上,易发生肛门失禁。本研究中通过对我院接收的76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在高危肛周脓肿治疗中采取负压封闭引流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接收的76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8)。观察组中女2例,男36例,年龄20~59岁,平均(33.6±5.2)岁,病程3~26个月,平均(10.9±2.5)个月,病变类型:高位马蹄形脓肿6例,直肠后深间隙脓肿13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7例,高位括约肌间隙9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3例;对照组中,女1例,男37例,年龄21~60岁,平均(33.8±4.5)岁,病程4~27个月,平均(10.8±2.1)个月,病变类型:高位马蹄形脓肿5例,直肠后深间隙脓肿12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8例,高位括约肌间隙10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3例。在年龄、疾病类型、性别等资料上,两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负压封闭引流术:碘伏消毒手术区,予以硬膜外麻醉,麻醉成功后,充分扩肛行肛门指检,于波动明显处作一弧形切口,长约3cm,切口需距肛门至少2.5cm以上。进入脓腔后用组织钳排净脓液。腔内间隔以食指进行钝性分离,以保持引流通畅,仔细对坏死组织进行清扫,双氧水冲洗并彻底止血。将脓肿周围组织以小直角拉钩挡开,使脓腔内部充分暴露,探查寻找内口,对内口周围坏死组织用组织剪修剪,可吸收线缝合封闭内口,将内口周围渗液用干纱布蘸干,内口以康派特胶加明胶海绵再次封堵,保证脓腔与内口隔离。根据创面大小选择医用泡沫辅料,适当裁剪敷料并填至创腔,缝合固定后粘贴半透性薄膜,接三通管,送至病房后连接床边负压装置。对照组采用低切高位挂线技术,肛管常规消毒,充分扩肛后行肛检,在波动最明显处作放射切口,进入脓腔后彻底排脓,探及内口后从内口处以探针挂入橡皮筋,将原脓腔切口与肛缘间的组织逐层打开。橡皮筋跨过,两头并齐结扎。脓腔内坏死组织以刮勺进行清扫,修剪创面为梭型。创面予以彻底止血,术毕以凡士林纱条引流,最后进行加压包扎。术后两组均禁食水6h,平卧。术后常规应用5~7d的抗生素。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创面完全愈合,无临床症状体征;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伤口未完全愈合;未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创面好转不明显,分泌物多[1]。

1.4 观察指标 术后第2日晨起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术后6个月时肛门功能采取Wexner肛门失禁的评分评价。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

1.5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以卡方检验,当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以t检验。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1 9.1±5.2)d、术后住院时间(1 1.4±2.5)d 及住院费用为(4340.5±250.1)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6±3.5)d、(14.5±2.4)d、(4527.8±235.5)元(P<0.05)。

2.2 VAS评分及Wexner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4.2±0.5)分,Wexner评分为(1.8±0.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1.2)分、(3.6±0.4)分(P<0.05)。

2.3 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为97.4%(37/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5%(34/38)(P<0.05)。

3 讨论

高位肛周脓肿一般脓腔较大,手术治疗难度较低位肛周脓肿更大,若引流不畅、内口处理不当、遗留脓腔等,术后易形成肛瘘或出现复发。肛周脓肿传统的方法是切开引流,但存在愈合时间长、损伤大、复发率高等缺点,且易对肛管直肠环造成损伤,进而导致肛门漏便、漏气的发生。挂线引流技术可减少肛瘘后遗症的发生,能起到保护肛门的作用,但这种方式往往难以确定肛周脓肿病灶位置,术后引流尤为关键。普通换药方式下,换药难度大,引流时间不足,且纱条难以达到脓腔顶部,使病程延长,最终可能导致肛瘘复杂化。

负压封闭引流术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满意的成效。据报道,其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有利于血液循环,加快创面供血,有学者用兔耳背做皮肤性试验[2],发现VSD技术能加大伤口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并加快血管细胞分裂,促进创面愈合;②减弱创面水肿程度,避免出现炎症,对创面的愈合有利,研究发现[3],VSD能使IkBa磷酸化,而这有利于降低创面炎症发生率;③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众所周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对创面产生引力,从而加快纤维细胞分裂,加快肉芽组织生长,最终加快创面恢复;④抑制细菌生长。负压封闭引流能有抑制分泌物分泌,从而不利于细菌的生长;此外,创面组织的细胞生长和分裂在一种缺氧环境中速度减慢,从而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目的。有学者利用动物来进行试验,结果显示该技术能抑制G-细菌等的生长[4]。VSD技术为微创手术,创面小,恢复快,手术主要在内外括约肌之间,不会对括约肌造成损伤,可较好保护括约肌功能,负压治疗可使渗液完全渗入,使血循环加速,并且有利于消除伤口周围的水肿,进一步清除细菌,此外还能促进正常细胞分离,对创面的愈合有利。VSD引流装置操作简单,可在床旁进行,三通管的应用利于冲洗,降低管腔堵塞现象的发生。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手术入路可选择外括约肌外及内括约肌间,避免手术伤及括约肌,导致肛门失禁的发生;术中结合影像检查,对脓腔的位置进行确认,消除间隔,待脓液完全排出后,将脓腔壁清除,再彻底除掉坏死组织;术中尽力明确内口,将内口与感染脓腔隔开,有利于术后内口的愈合;术后加强对引流装置的管理,对负压值进行合理调节,引流液颜色越深,液体越稠,可适当调高负压值,以加快清洗盐水的注入速度,但不可过高,防止引起创面出血,反之就减少负压。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要低(P <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及Wexner评分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提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低,可减轻病人疼痛感,疗效确切,与文献报道的结论一致[5]。

综上所述, 高位肛周脓肿治疗中采取负压封闭引流的临床效果确切,费用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脓腔内口括约肌
Goodsall规律预测与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定位肛瘘内口的价值比较
高频超声评估女性肛门括约肌完整性的临床研究
游离股外侧肌皮瓣治疗合并巨大脓腔的慢性脓胸疗效
端扫式凸阵腔内超声探头与高频线阵超声探头定位肛瘘内口的临床研究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为什么要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便秘?
复杂性肛瘘手术技巧
排便的奥秘
肛瘘术后为什么会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