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家校共育实现路径研究
2020-12-27高殿龙
高殿龙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1603)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要构建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学校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主体,要积极探索建立家校共育的联系沟通的机制,协同承担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家校共育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
1 三全育人与家校共育分析
1.1 三全育人
三全育人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简称。全员育人,是指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1]。学校成员包括教师、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共同组成;家庭主要是指父母亲;社会成员主要社会知名人士、杰出校友代表组成;学生主要是指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全程育人即是贯彻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受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和载体,在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奖助贷勤补、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社会实践活动等过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高校践行“三全育人”会促进全校教职员工参加立德树人的成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知识教授和价值引领、素质培养有机结合,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
1.2 家校共育
家校共育是家庭与学校以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家长参加到学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学校引导家庭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一种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家庭教育是贯穿学生全程教育的重要基础。家校共育是构建“三全育人”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部分,是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措施。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了有力保障[2]。
2 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
2.1 家庭层面
大多数家庭总把孩子教育归于学校,忽视家庭教育能力。在大学阶段,家庭教育能力被忽视的问题尤为突出。这些家长总认为孩子已经是成年人,不应该过多干预孩子的校园学习生活,在大学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关键看学校的教育能力。家长对参加学校教育的意识和积极性不足,更没有认识到与学校教育互动既是自己的权益也是自己的任务[3]。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末端,高考成绩偏低,文化课程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自控力差、养成教育欠缺等现象。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是头疼,认为孩子考上大学了,就把孩子的成长成才寄希望于学校教育。近些年来还有一些到家庭随着“二宝”的出现,使自己没有太多的精力关注“大宝”的成长,让其在学校放任自流。大多数的家长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基本是不和学校老师进行交流,极少数家长跟学校老师的交流一般止于询问学生在校学业情况、有无违法乱纪行为。
2.2 学校层面
从学校方面而言,家校共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校层面没有构建出较好的家校共育的平台,使得家校共育深度和广度受限。家校共育更多表现在问题凸显后的后置控制上,前置控制基本缺失。前置控制恰是家校共育的重要领域。有些学校领导和老师错误的认为大部分家长不具备高等教育管理的理念和知识,合作起来难度较大,会有很多问题,还不如不合作。有些辅导员刻意回避家校共育,认为家校共育增加了自己的工作的责任和负担,作为辅导员只要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和人身安全就行了。忽视了学校和家庭之间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主动放弃了家校共育。
2.3 学生层面
学生在实施家校共育的过程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家校共育过程顺利实施的决定性因素。对学生而言,从幼儿园到大学之前都在父母的监督之下学习和生活,认为上大学后就自由了,从内心深处反感学校和家长的合作。然而在高职院校中,学习氛围不如本科院校浓厚,学生的自我学习动力、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较低。由于长期以来养成了不良习惯,学习动力丧失,主动性自主性不足,人生目标极不明确,职业生涯规划严重缺失,很难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大多数同学在失去了家长强有力的约束后,逐渐丧失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感到学习生活的空虚和迷茫,甚至有些同学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和恋爱之中难以自拔。在人际交往、学习生活、求职就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他们宁愿选择在互联网上寻求慰藉,而不主动的与教师或者家长进行沟通,隔离了家校共育的实施。学生对家校共育的抵触,则大大阻碍了家校共育的实施。
3 家校共育实施路径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在三全育人模式下,家校共育的路径如下:
(1) 邀请家长参加新生入学主题班会。当前我们大多数的辅导员都非常重视学生入班的班会,提前都会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但这仅仅是面向学生而没有家长的参与。笔者认为开好新生入学班会应该邀请家长参加。当前绝大多数家长送孩子来校报到,是可以实现的。通过主题班会让家长全面的了解学校情况、专业情况及未来发展、大学教育的实施过程、国家资助政策、就业政策及人才培养模式等等。这样可以提高家长对大学教育认知水平,对参与学生的学校教育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择业等方面,家长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学生的未来发展的每一个关键环节都有家长的主动参与,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畅通家校联系的主渠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当前大多数的家长都在使用微信、QQ等新媒体工具。辅导员可以建立一个由学生、学生家长、教师及辅导员共同参与的家校联系群,实时畅通家校联系的主渠道。辅导员及学校的教育管理过程呈现在家长的手机端,学生信息第一时间让家长知晓,并且在群内会有多方互动,提升了家庭教育的参与度。通过群内信息的实时共享,一方面可以加强学校和学生家庭的联系度,让家长更加全面的认识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消除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误解和疑惑。另一方面,实施教育管理过程的实时透明化。家长的参与监督,可以对学生管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希望在父母的面前表现的尽量完美一些。条件成熟的学校还可以通过专业设计的APP来实施家校联系,丰富内容,效果会更好。
(3)邀请家长开展一些育人讲座。当前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开展了很多的讲座,邀请的大多都是专家学者、杰出校友、社会知名人士以及一些专业领域内的技术人员。通过他们的成功案例或者对一些事物的独到见解,给学生带来很多的帮助和启迪。但是我们几乎没有邀请过学生的家长来校开展过讲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家长来校开展讲座。或许他们不能给我们带来华丽的语言和成功的案例以及一些教育的思考,然而却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和阅历。无论是朴实无华的农民,还是辛勤忙碌的工人,他们都能从父母的角度给予学生关爱和启迪。这些启迪是学校无法代替的,也是家校共育的重要基石。
(4)制定家长手册。制定家长参加学校教育管理指导性手册,重点罗列出来一些教育文件和学生手册中的重点内容。家长对教育管理制度和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规范有了全面了解,就能更好的参加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这无疑对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起到关键性作用。
4 结束语
高职院校家校共育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实施“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建立信息通畅交流平台,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不断丰富合作内容,强化体系建设,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