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常规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定性诊断准确率的影响研究
2020-12-27河南省汝南县人民医院463300刘泽坤
河南省汝南县人民医院(463300)刘泽坤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8年10月收诊的28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11例,男性17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5.81±5.16)岁,其中包块型17例,胆管周围浸润型5例,混合型6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纳入标准:均经肝穿刺活检或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其他肝部或胆管恶性肿瘤疾病者;存在MRI禁忌者;因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认知障碍而致无法正确表达主诉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2 MRI常规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检查方法 采用1.5TMRI扫描机(来自德国西门子公司)进行扫描检查,叮嘱患者检查前禁食>4 h。动态扫描检查选择快速多层扰相梯度回波,设置相关参数:矩阵256×160或256×128;视野:30~35cm×25~32cm;激励2次;间隔:1.5~3.0mm;层厚:5.0~7.0mm;反转角:90°;TE:1.5ms。T1WITR:380~600ms;间隔:3.0mm;层厚7.0mm;TE:18ms;T2WITR:2000~4000ms;间隔:3.0mm;层厚7.0mm;TE:80ms。对比剂选择磁显葡胺,于肘静脉推注20ml对比剂(2ml/s),于注射起30s、60s、90s内扫描3次。由2名及以上经验丰富的专业影像学医师分析图像。
1.3 肿瘤病灶动态增强形式 肿瘤早期明显增强,随时间延长于门脉期、延迟期表现为强化减弱趋势,呈低信号为Ⅳ型;整体肿瘤早期不规则或边缘强化,随时间延长于门脉期、延迟期仍表现为明显强化为Ⅲ型;仅边缘增强,随时间延长于门脉期、延迟期表现为强化逐渐明显为Ⅱ型;早期病灶边缘部增强,随时间延长于门脉期、延迟期表现为向心性增强为Ⅰ型。
1.4 观察指标 肿瘤病灶动态增强形式;MRI常规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定性诊断准确率。诊断准确率=准确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4.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肿瘤病灶动态增强形式 28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Ⅰ型14例;Ⅱ型5例;Ⅲ型8例;Ⅳ型1例。
2.2 定性诊断准确率 MRI常规平扫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定性诊断准确率89.29%较单独MRI常规平扫39.2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MRI是临床常用影像学检查方式,可有效鉴别、诊断胆管细胞癌,为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信息[1]。由于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较为特殊,单独采用MRI常规平扫检查无法进行全面诊断,导致诊断价值相对较低,从而影响诊断结果,对治疗及预后改善产生不利影响。近年来,MRI动态增强扫描模式成为临床研究热点,其成像原理为利用肿瘤血液动力学特征分析成像,可清晰显示肿瘤组织内血管密度,同时注入对比剂后可有效显示组织细胞外间隙,从而分辨肿瘤病灶强化程度,为肿瘤定性诊断提供可靠信息[2]。此外,研究显示,MRI动态早期、延迟期可提高病灶显示清晰度,不仅可增加定性准确度,还可提高小病灶检出率,有助于减少误漏诊现象。本研究结果显示,28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肿瘤病灶动态增强形式中Ⅰ型14例;Ⅱ型5例;Ⅲ型8例;Ⅳ型1例,可见MRI动态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有效分辨肿瘤病灶动态增强形式,为后续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数据表明,MRI常规平扫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定性诊断准确高于单独MRI常规平扫(P<0.05),可见MRI常规平扫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可显著提高定性诊断准确率。
综上可知,MRI常规平扫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应用于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诊断中,可有效显示肿瘤病灶动态增强形式,显著提高定性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