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中志学之道的意蕴及当代价值
2020-12-27谭建琼
谭建琼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00)
《学记》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全文共1229个字,其文约、词微,但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闪烁着先贤的教育智慧。《学记》在开篇就点出“学”不是为了“求善良”①文中所引《学记》原文均出自《礼记》宋岳珂刻本(清乾隆四十八年武英殿翻刻)。“动众”的小志,而是为了社会稳定与进步,实现“化民成俗”的大志。“凡学,官先事,士先志。”为学必先立志,此志是穷尽一生追求之志,更是为学之路的向导。古人强调读书、做事需立志,有“志”者事竟成。《学记》以“学”为中心探讨“学教之义”,正所谓“深明进学之道,教学先为学”,其中贯穿着离经—敬业—博习—论学—知类的致知之学,以及辨志—乐群—亲师—取友—通达的实践之学[1]。《学记》所讲立大志,但不空谈志,从辨志与立志——志学善道——志学行道三阶段次第有序、层层推进志学之道,是儒家学者留给我们立志求学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当今的教育教学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学记》中志学之道的意蕴
《学记》言:“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诠释了意志对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塑造品格、发展理性、养成智性美德,从而实现远大志向的重要作用。“学”是个体安身立命之本,学为众事之本,可知学习是人成事与成己的先决条件。《学记》求“学”,并非毫无目标之学,立大道、圣人之志是《学记》求学进业的先导,非志无以成学[2]。
(一)从吾所好的辨志与立志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是以隐喻方式谈论学的重要性。“学”既是动词,又是名词。从动词而言,指的是学习活动,学是个体安身立命之本,个人达“道”的必由之路,言“道”必由“学”,始知其善。从名词而言,指的是学问之道,个人求学的造诣,学则思通,通则志达;学则业精,精则事成,学为众事之本。《学记》论“学”不是毫无章法、囫囵吞枣之学,而是“立志”之学。朱熹曾言:“学者须以立志为本”(《朱子语类》),“立志”是学的前提与根基。“志”主要体现为一种不为外在控制的内在主观力量,孔子云:“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把“志于学”作为他道德修养之起点,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墨子也非常重视立志,认为“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无志则无以着力处,求学需“依志”前行,而后才“投其所好”“盈科而进”,从而找到自我为学之志。
立志的前提就是要让学习者明白学习的目的及其价值,即“辨志”,这也是古人劝学的起点。何谓“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趋向也”[3],即辨别志趣意向,是指能够具有正确的学习意志和兴趣。“辨志”一方面是“辨”志向,是在学习者个人强烈意愿与需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志向意图,它“是学生向内辨自我之志”[4]95,而非借外界强制力量形成;另一方面是“辨”兴趣,这种兴趣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机体与环境互动交往而产生与发展的,即对某种事物的了解和反复接触、交互后产生与发展。所表现的便是初学阶段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作者、作品之间形成一种双向交流的“动力过程”,从而达到荡涤心胸、陶冶性灵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个人的道德标准和价值体系[4]96。
立志乃学之大本,教学当以塑造学生“志于学”“强立不反”之意志为要务。孟子提倡“尚志”,“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公孙丑》)。他认为一个人的志是会从内而外地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状态的,有“志气”才能使一个人全身充满活力。立志从根本上端正了主体学习的动机,信其道,强立不反,达到“乐学”“止于至善”这一道德境界的基础[5]。对于如何辨志与立志,《学记》有其独到见解。一是“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通过圣神仪式、礼节与严谨有序的教规,唤醒学生对“道”的敬畏之心,有了对学问之道的敬畏,学生才会选择并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进而才能专心致志、矢志不渝地以学习为己任[6],并以虔诚之心探索学问之道。二是“《宵雅》肄三,官其始也。”通过诵读《诗经·小雅》中《鹿鸣》 《四牡》 《皇皇者华》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营造氛围,让学生切身体验君臣和睦的情景,体悟做官为民的思想,产生当官从政的意念,以做官为民为职责进行自勉,从而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理想和志向。这是对孔子“兴于诗”、荀子“诗言是其志也”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7]。三是通过考核实行辨志,《学记》言:“一年视离经辨志”,将辨别志向与学习文化知识相提并论。从入学之日的仪式,到一年学习的辨志,都是为了引导学生探求愿意穷尽一生的志趣,这种志趣是成就“圣人”,实现“化民”之志的基石,一旦笃定就必定死守一世,不会因为其他缘由而随意变更。四是察志,《学记》言:“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意思是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宽缓学习,教师时常静观默察,启发学生依据自己的志趣爱好设计自我学习计划,从而确立自己的学习志向。
学生从上述过程中找到自身志趣所在,拨开迷雾明晰心中真正追求的志向,做好学习的准备,此为求学第一步。这是学生重视学习,并立志向学的必经阶段。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明晰心中之志,找到人生前进的方向。
(二)志学善道
学习的关键在于乐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学记》之学,是建立在学生个人需要之上的学,这种需要不仅仅停留在对某种事物或活动的认识和探究阶段,而是积极参与这种活动,并在活动中体验到情感上的满足。再美味的“佳肴”,再隽永的“至道”,学生兴趣再浓,心中之志再大,如若不亲自去“尝”、去“学”,那一切终将是枉然。《学记》不仅劝勉学子立志向“学”,更劝勉学子立志“善学”。学者若能做到,那“小成”之志便可实现,宏伟之志亦能精进一步。
1.善学之一:始于足下
虽有美食佳肴,不亲自吃一口,不会知道它的美味;虽有深刻的道理,不亲自一学,不会明白它好在哪里。颜元曾言:“读书无他道,只须在‘行’字著力”(《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行”是求知之始,但该如何“行”呢?《学记》指出:“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为裘”志在“良冶”,“为箕”志在“良弓”,为了成为优秀的冶铸之工和制弓匠者,都必须从基础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不墨守成规,《学记》根据教学对象的变更,更直言“始驾马者反之”。可见《学记》之学不仅讲求从小事做起,更讲求根据实际情况的差异而灵活应对。同时,“博习者,积累精专,次第该遍也”,重视量的积累。《学记》用这三则实例告诫学者,欲有志于学,须从小处入手,而且学习这件事情,本应先易后难,触类旁通,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易于学会。这与《荀子·劝学》中所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不谋而合的。立志学“至善之道”,成就“圣人”之实,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有的只是“蛾子时术之”罢了。
2.善学之二:良师助攻
学生立“大志”,懂“大道”,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还需良师助攻。“善学”可“逸教”,但“逸教”并不等于可以无“教”或无“师”。《学记》中提出了教学相长的原则,认为教和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教师是学生进学之道的引路者。但《学记》所言之师,不是记问之学的“经师”,而是“人师”,即良师,不仅懂得“善学”,更深谙“善教”之法,能以高尚的人格修养影响和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亲师者,道同德合,爱敬兼尽也。”借助良师助攻,“善教”之法有三:其一是“其言也约尔达,微而藏,罕譬而喻”,语言简约而通达,精微而妙善,少用譬喻而意义明白;其二是“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既知教学成功的“善道”,又明教学失败的缘由;其三是知“学者有四失”,“心之莫同也”,知道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容易产生四种过失,而且每种过失的心理是不同的,并能“长善救失”。这样的教师本身就是有志于教的良师,心怀教书育人之志,言传身教影响学子,使其明白心中之志,通过“善教”之法,助益他们实现所立之志。
3.善学之三:论学取友
在任何工作中,都需要专业人才的辅助和支持,农村基层统计工作需要人才的加入。但是由于农村的环境和条件有限,一直无法吸引专业人才加入,很多地区的农村基层统计工作都是由兼职人员来完成。工作人员在年龄、素质和水平方面都不达标,也没有接受专业化的技能培训,这也导致了统计队伍整体水平不高,所以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急需专业人才的加入[1]。
“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阶段性学业考核过程,也是体现学生对善学之道的掌握过程。“论学取友”的目的是为了逐步前进,是为了学者互相观摩,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相观而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记》以“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阐释了论学取友的重要性。朱熹对“论学取友”进行了深刻剖析,所谓“论学者,知言而能论学之是非。取友者,知人而能识人之贤否也”。论学,是指学习有成绩,并发表自己的学问见解。取友,是能够识别和选择有益的朋友,相互切磋,共同进步。《学记》言:“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揭示了交友不慎就会导致教学失败的规律。所谓“论学取友”是让学生学会分析与判断周围人,避交“燕朋”“燕辟”这类损友,乐交相观而善的益友。所谓“论”“取”,不是随意的“论”与“取”,而是要求学习者“慎思”后,再“论”与“取”。这与儒家另一代表作《中庸》要求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一脉相承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习毕竟只能做学问家,但学习仅做一个学问家是不够的,还要做一个思想家。因此“论学”“取友”一定要有“思”,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才会真正有所得,才是真正的“善学”,才会真正企及心中向学之志。
能达到这一成就之人,已不仅仅是对学习感兴趣,而是牢记其志,并通过借助外部力量来实现自己的志向,此为求学第二步。随着年岁的增长,逐步达到“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之志,这也是儒家求“大道”过程中的必经历程。这些看似简单的阶段性目标,实则都深藏着儒家“善学”之法。
(三)志学行道
志学之志并非空志,并非挂在嘴边即可,而是要铭记于心,践行于行,需要落到实处。志学之道既要求仰望星空,又要求脚踏实地,学习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化民成俗”与成就“圣人”的大志已立,要求一年能够“辨志”,找到自己兴趣所在,通过“善学”达到七年的“小成”。看似攀登学之顶峰,实则只在为学之路的前端,七年小成之学只是志学于道的根基,而不是《学记》要求学者所立之志的终点。进学之路何其漫长,学者会遇到纷繁复杂的困难与诱惑,有人因此放弃了,有人却坚持下来了,并极尽一生之力去寻求心中之志。两千多年前的《学记》撰写者就深谙这个至道,知“小成”不易,欲上一层楼更是阻碍重重。但为了成就“化民成俗”的“圣人”,《学记》告诫学者求学绝不能止步于此,必须迎难而上,继续在为学之路上奋力前行,只有如此才能察“大德”“大道”“大信”“大时”,才能实现“化民成俗”的“圣人”之志。
1.志学守道,吾学一以贯之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君子时刻怀藏着学习的心愿,不断地研修肄习,休息时不忘学习,游玩时也不忘学习。唯其这样,才能安心学习,亲近师长,快乐地与朋友交往,并信奉所学的道理。因而即便离开师友,也不会违反所学的道理。试想何种学习能做到如此境界,时刻学习、游玩学习,不断钻研。很多人可以做到学习一天、半年、几年,但真正做到学习一生的能有多少人呢。学习的兴趣与探索的热情总有一天会褪去,就算品尝到知识带来的甘甜,而无志于心行于外的决心,又如何能做到一生向学。在学习方面有着极高天赋的孔子,年老时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一生志于学,用自己所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志向鞭策自己、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时刻学习,才成就了其千古圣人之实。为学习和追求心中之“道”,孔子更是提出“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学习求“道”的魅力何其之大,让孔子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作为“中人”的我们,没有圣人的天赋,也无法达到圣人的高度,但如果我们能做到“学而不厌”,坚持心中所立之志,终究会在自己的领域大放光彩的。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入学九年后,知道触类旁通,能独立、有原则而不违反师教,称为“大成”。“大成”是善学、博学、论学和时刻学习的结果,但是达到“大成”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学者定会经历众多磨难。只有那些在风浪中坚守下来了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强立而不反”。孔子在实现治国理想的道路上,颠沛流离十四载,经历重重的困难、打击与诱惑,但他未曾放弃心中之志,踏访各国,哪怕是自己年华逝去终无果,仍坚守心中之志。即使年老体衰,也不曾停息片刻,将自己的知识与治国之志传授给弟子,并身体力行地告诉世人何为“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同时,孔子也极度厌恶求学是为了吃美味的食物,穿华丽的衣裳,他认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如果读书人有志于追求真理,但却以粗衣淡饭的生活为耻,那这样的人就不值得和他谈论真理。儒家学者坚信真正志于学之人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虽然贫穷,但是乐在其中,做一个“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食”的求学者。《学记》鼓励学子终日向学不是为了获得世人赞誉,更不是为了获得物质财富,而是为了学本身的魅力与得“道”时的喜悦,更是为了实现心中“化民成俗”之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求学第三步。
二、《学记》中志学之道的当代价值
中华民族具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优秀传统,人们历来尚志,“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尚书·周官》)。《学记》的志学之道,是两千多年前众多儒家学者用自身成就来佐证的,时至今日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深明《学记》志学之道,既可让我们重新审视今日的求学历程,又能给我们指出一条正确的进学之道,做到学有所成。
(一)立志:明晰人生的坐标与方向
“凡学,官先事,士先志”,立志是求学进业的前提,更是前进道路上的方向标。而立志的前提则是“辨志”,建立在自己兴趣与意志上的志学才能保持活力与持久性。辨志有两种来源:一是借助外力进行熏陶,帮助学生“辨志”,教师、家长等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与特长;二是学习者内省,即自己通过实践探索,在各种经验交互过程中辨别志趣意向,找到自己的学习意志和兴趣。在辨志基础上进行立志,需要明晰人生的坐标与方向,兼顾个人与社会双重价值目标,因为个人与社会是有机统一的。《学记》开宗明义提出了求学是为“化民成俗”之志,立志求学必须把个人的志向与社会进步结合在一起,做到求学为国、学成报国,这对当今学子求学进业的指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此外,还要从短期、中期、长期、终极目标进行导向立志。《学记》从中年考校的“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到“博习亲师”“小成”,再到“大成”,阐述了求学之志各个阶段要实现的目标。要先立小志,再立鸿鹄大志,成大事者要拘小节,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对于整个社会发展而言,个人的能力、作用虽有限,但日积月累,量变会引起质变,正是无数个人点滴努力的积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从古至今已有众多学者用自己的成才经历佐证了为学先立志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主张立志求学必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深明个人价值须在为国效力中实现,求学立业须为社会进步而奋进。为此,青年学子应时刻自我反省:求学是否有远大的抱负与志向;是否完成了自己的阶段目标、获得点滴进步;是否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而努力。
(二)行志: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
立志是求学的方向标,那行所立下的志向更是求学之根本。《学记》从学习规律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主张学习先立志,以已立之志为导向,要求学者在“行”字上不仅要着紧用力,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蛾子时术之的精神,而且更要学会“用巧力”。当今社会,人类的知识成几何级数增长,各类知识浩如烟海。尤其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知识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知识更新的速度和知识“折旧”越来越快,“学不可以已”的时代已经来临。因此,践行志学之道,需要从善学三方面出发:其一需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古之教者,蛾子时术之。纵观历史长河,那些终成大事者,哪个不是身体力行,都是积跬步,然后才能终至千里。在学习过程中去体悟圣人之道,经过不懈努力,方成自家之言。其二需要依靠良师助攻。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共鸣、认知共振的过程。良师即益友,不仅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授之以鱼,更贵在启发诱导,授之以渔。其三需要论学取友。“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志学之道不是闭门造车,而是需要在思想交流中碰撞火花,这样才能博闻强识、开拓眼界。在行志中养成求真、育美、至善习惯,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也就是在此过程中实现成事与成己两个向度的统一,满足个人终身发展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最终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
(三)守志:在艰难险阻中成就自我
《学记》指出,“学”须持之以恒,即求学之志不仅要“立”,还要“行”,更重要的是“守”。学识是靠逐步积累的,大志亦非一日能够形成,只有“守”住了志,做到在困难与诱惑面前不低头、不畏缩,才能真正“强立而不反”。《学记》从日常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学生“守志”的要点及须抵制的诱惑,这些对于当前学生求学行志是极其宝贵的财富。《学记》告诫学者,进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磨难与诱惑,如“燕朋”“燕辟”“学之四失”等,虽有教师的积极引导,但要真正克服这些困难还得靠学生自身的努力。尤其是当今学生处在一个嘈杂的社会,这里有终日无心向学的同伴,也有校外“花花世界”的诱惑,更有家里长辈的溺爱等等,各种诱惑、困难、机遇数不胜数。在这一复杂的境况下,有的学生经不起诱惑走上歧途,有的遇到一点点困难就轻言放弃。今日的学生如若想学有所成,就必须学会自我勉励、自我教育,做自己成才路上的引路人。首先必须经得住外界的种种诱惑与困难,即使遇到挫折也不要畏缩,不断勉励自己奋力前进;其次要明白他人的助力终将是有限的,想要取得成功必须靠自己去努力;最后要善于运用周遭的资源,特别是时代给予我们的资源,把身边的阻碍与诱惑作为前进的垫脚石,在逆境中越挫越勇。只有这样,学子才能真正守住心中之志,才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人。
《学记》引导学生先要立下宏伟之志,而后循序渐进、脚踏实地进学,并要求其扎实地做好每一阶段的学习。假若学者能完成以上三阶段的学习,才称得上是真正“志于学”的人,方可察“大德”与“大道”,成就“圣人”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