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旗渠精神诞生的时代背景探究

2020-12-27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林县红旗渠精神

路 阳

(安阳师范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1)1994年1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林县撤县设市,改称林州市(县级市)。在本文论述中,因时间和语境不同有“林县”和“林州市”不同的表述。人民通过不平凡的艰苦创业,在高耸的太行山绝壁悬崖上,峡谷沟壑间修筑起一条全长1500余公里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被世人称作“人工天河”的红旗渠。红旗渠工程令人赞叹,由此诞生的红旗渠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如今60年过去了,不同时期因社会实践的需要抑或时代背景差异,人们对红旗渠精神内涵的表述和解读发生了明显变化。而新时代要理解和把握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和实质,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还需要从认识红旗渠建设的时代背景开始。因为,精神是有社会性的,受一定社会存在的影响。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能动的反映,主体在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形成了某种精神意识,必然受到当时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红旗渠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述

(一)20世纪60年代

红旗渠建设时间一般认为是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时间。其中,修建在太行山悬崖上的最险峻、最困难的70.6公里总干渠1965年4月完成并通水,又过一年即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通水。红旗渠建成后,灌溉面积54万亩(其中自流灌溉52.2万亩)[1](P207),是林县人民的重要水源和生命保障。在红旗渠建设时期,及时总结表述红旗渠精神的文章,主要是党政领导的讲话和党报的报道。按照时间为序列部分资料如下:

《河南日报》1965年4月18日发表题为《贺红旗渠通水》的社论,是较早表述红旗渠精神内涵的文章,具体表述为:“……他们修建红旗渠自力更生,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革命精神,应当大大提倡”。

县委文件中的表述。林县县委县政府对红旗渠精神较早的总结表述记录在中共林县第三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65年7月21日)闭幕词中:“学习他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改天换地,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

省委领导讲话中的表述。文敏生,时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二书记、河南省省长,他在“庆祝红旗渠一二三干渠竣工通水典礼大会”(1966年4月20日),讲话中对红旗渠精神有新的具体表述:“学习他们奋发图强、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苦干、穷干、实干、巧干的精神。”[2](P106-107)

《河南日报》1966年4月21日发表题为《改天换地斗争的伟大胜利》的社论,再次对红旗渠精神进行表述:“广大民工奋发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牢固地树立了为革命修渠,为革命种地的思想,激发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人民日报》1966年4月21日发表题为《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祝贺河南省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伟大胜利》的社论,让红旗渠和红旗渠精神进一步扬名全国。在此文中对红旗渠精神又提炼出新内涵,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

(二)20世纪70年代

1971年1月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部纪实电影片《红旗渠》开始在全国放映,引起巨大的反响,“人工天河红旗渠”由此享誉全国,乃至全世界。在这个时期对红旗渠精神的阐述主要集中在以“林风”为笔名的“中共林县县委通讯组”出版的《红旗渠》《红旗渠畔凯歌新》《红旗渠的哲学》三本书中。书中对红旗渠精神的内涵解读有别于20世纪60年代:“顶妖风、战恶浪的反潮流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3];“迎着斗争上”“大搞群众运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4];“红旗渠的建成是毛主席哲学思想的伟大胜利”“红旗渠建设过程,既是一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史,同时也是一部人民群众学哲学、用哲学的历史”[5]。

(三)20世纪80年代

在20世纪70年代“红旗渠”红遍全国后,70年代末期又突然“销声匿迹”。笔者没有收集到在1979年至1989年间正式出版和公开发表的有关红旗渠和红旗渠精神的著作和文章。在这段时期很少见到党政领导和党报对红旗渠及红旗渠精神的讲话和报道。

是什么原因导致红旗渠“销声匿迹”呢?《红旗渠志》记述:“在‘文化大革命’的一段时间里,红旗渠和建渠的人遭到不公平的对待,受到指责,红旗渠的名声也一度在社会上销声匿迹。”[6](P371)笔者对此不完全认同,因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正是红旗渠走向家喻户晓的时期,特别是1971年至1976年间宣传红旗渠的文艺作品比较多,如:纪实电影《红旗渠》(1971年)、《红旗渠影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71年3月)、《红太阳照亮林县河山影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73年3月)、《林县红旗渠》(水利电力部政治宣传处,水利出版社,1973年6月)、《红旗渠》连环画册(河南人民出版社,1973年9月);《红旗渠》(张旺增,人民日报出版社,1974年7月);《红旗渠》朝鲜文版(延边出版社,1974年7月);《红旗渠之歌》诗集(河南人民出版,1974年9月)、《红旗渠颂》(林风,河南人民出版社,1974年9月)、《红旗渠》英文版(林风,外文出版社,1974年)、《红旗渠》影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斗天图》长篇叙事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红旗渠》(赵树东,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红旗渠》地理知识读物(开封师范,商务出版社,1976年2月)等等。

笔者认为曾导致红旗渠“销声匿迹”的原因与“文化大革命”时代背景有关,但是“销声匿迹”的时间段不是在1966年至1976年期间,而是在此之后。穆青(当代著名新闻记者、新华社原社长)有一段文字或许能说清楚这一点。他在为《杨贵与红旗渠》一书所作“序”中写道:“尽管1979年中央已调杨贵(2)杨贵(1928-2018),男,河南省卫辉市(原汲县)罗圈村人,红旗渠修建时期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到五机部工作,1982年又任国务院“三西办”副主任,但在林县一提红旗渠,就被指责为‘杨贵流毒’”[7]。林县人“不敢谈论”红旗渠现象,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有改观。《红旗渠志》记述:“他(指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杜魁兴)在1987年春全县三级干部会议报告中说,前届县委领导全县人民修建红旗渠,改变了水缺贵如油的面貌,我们在林县任一届县委领导,有责任保护好这一伟大工程,否则就是严重失职。这段话打破多年对红旗渠避而不敢谈论的沉闷气氛,当即受到台下全体基层干部的热烈鼓掌。”[6](P372)

(三)20世纪90年代

在国家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红旗渠在20世纪90年代又迎来新生。这期间对红旗渠精神的表述及内涵解读又有了新意,主要体现在党政领导的题词、讲话、文章和党委政府的文件中。按照时间为序列部分资料如下:

钱正英,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在红旗渠修建期间任国家水利部副部长。1990年3月18日,她在为庆祝红旗渠通水25周年题词时,对红旗渠精神表述为:“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林县县委县政府文件中表述。中共林县县委和政府于1990年3月20日下发《关于宣传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的决定》文件,对红旗渠精神表述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6](P378)。

习仲勋,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0年3月25日,他在为庆祝红旗渠通水25周年题词时,对红旗渠精神表述为:“发扬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山区”。

李长春,时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1993年8月撰写的《让林县人民的创业精神在中原大地弘扬光大》一文和当时中共河南省委印发的《关于学习林县人民创业精神的决定》中,将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和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期间展现出的创业精神一并阐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实干、无私奉献”。

陈俊生,时任国务委员,1993年10月在林县考察结束后撰写的《关于河南省林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的调查报告》中对红旗渠精神的阐述为:“林县人民在六十年代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修筑了闻名中外的红旗渠。”

史向生,水利部原副部长、原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副省长。1994年12月为林州题词时,对红旗渠精神的表述为:“学习林县红旗渠精神要继承发扬林县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

杨珏,原林业部副部长,原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1995年1月为林州人民题词时,对红旗渠精神的表述为:“学习红旗渠艰苦奋斗精神”。

江泽民,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1996年6月l月在视察红旗渠后的题词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杨贵1998年10月8日发表《红旗渠精神的思考》(3)发表于1998年10月8日《人民日报》。一文,对红旗渠精神阐述为:“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背景的变迁,关注红旗渠、研究红旗渠精神的党政干部和学者日渐增多,对红旗渠精神的阐述与内涵的解读也日益增多,对此不再列举赘述。

有人说,红旗渠精神是一座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还有人说,红旗渠精神是一个箩筐,想要什么,就装什么。无论怎样,一种精神的诞生和流传,定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想要不忘初心,真正领悟精神的实质,追根溯源探究其诞生的时代背景是不能被忽视的关键。

二、红旗渠精神诞生时代背景探究

(一)红旗渠精神诞生的政治基础

笔者查阅分析了《林县志》中的部分资料:

第一部分资料。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充分利用晋、冀、豫三省交会的边区优势和太行山中段的山区地形,于林县所辖区域内组建起了革命根据地。《林县志》记载:在1938年2月至1940年2月的两年期间,我八路军进驻林县的各部队“通过发展党员,建立农村党支部,成立中共林县中心县委员会,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1](P94)在抗战期间,先后有“八路军豫北办事处”“中共晋冀豫区豫北地委”“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太行区第五地委和第七地委”“中共冀鲁豫区委”等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机关驻扎在林县区域内。不仅如此,林县因特有的区域和地理优势也成为陕甘宁、晋绥边区连接山东、华中等抗日根据地的交通要道。

第二部分资料。自中国共产党在林县建立起抗日根据地后,就在林县开展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运动,林县农民较敌占区,国统区的农民更早地分得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为了抗战和革命根据地党建的需要,1944年后中共冀鲁豫区委员会、中共冀南区委员会在林县临淇举办党校,开展整风和干部培训工作,由此培养培训出一大批林县籍革命干部,并先后三次被组织选派南下开展革命工作。曾参加主干渠修建工程的公社干部王朝文(4)王朝文,红旗渠修建者,时任林县城关公社武装部干事,分指挥部安全员。告诉笔者:“我父亲就是个老革命者。他是林县最早的老党员。44年入党,一直干地下(工作)。”(5)根据访谈王朝文录音整理。“民国33年(1944年 )9月5日,八路军太行军区3个团、林县县大队2个连组成豫西抗日游击队,由皮定钧司令员率领,从林县赴豫西开辟新区,其中有林县第一批南下干部20人。民国36年(1947年)7月,第二批南下干部44人,赴安徽省开辟新区。民国38年(1949年) 1月下旬,第三批南下干部114人,赴福建省开辟新区。”[1](P136)这些南下干部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

第三部分资料。林县民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1937年开始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抗日战争,1946年加入到推翻蒋家王朝的解放战争,前后踊跃参加八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林县民众共计27460人;另外,林县还组建了民兵队伍,仅在解放战争中,直接参加战斗的林县民兵就有291600多人次。除参军和组建民兵队伍外,为尽快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林县更是动员和组织了广大群众筹集物资,支援前线,提出“前方有求,后方必应”的口号。如“磁邯战役中,林北县(6)林北县,旧县名,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于1940年在林县北部设置,1946年撤销仍并入林县。组织群众义务运送粮食40万公斤,妇女、儿童磨面粉45万公斤,做军袜1万双。林县组织群众运送粮食200万公斤。民国36年(1947年)11月,为支援前线,开展义务送粮运动。分三次出动,参加运粮民工111402人次,牲畜38904头次,共送粮食434.7万公斤。妇女、儿童往前线送柴草150万公斤。”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英勇的林县民众做出了巨大牺牲,“从民国27年(1938年)到1949年底,全县参军参战牺牲3223人,外籍革命志士在林县工作和战斗捐躯的有 302人”[1](P137)。

第四部分资料。抗日战争胜利后,整个林县成为一块革命根据地。“林北县委、林县县委于民国35年(1946年) 6月9日合并,成立中共林县委员会,属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太行区第五地委领导。”[1](P102)为适应战争形势需要,在林县革命根据地内,逐渐建立其各种类型的生产队、临时互助组、长期互助组等生产组织形式。采取主要农活共同做,零星农活自己干的方法。资料显示,在1949年林县全县农业生产互助组为11350个,入互助组的农户39766户,占到全县农户的39.2%,等到1951年全县的互助组就已经发展到22721个,入互助组的农户达到70798户,占到全县总农户的70%[1](P181)。林县广泛发展起的互助生产组织为广大民众解决农业生产中劳动力、畜力、农具不足的困难,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消除贫困发挥了有力的作用。

通过这几组资料,基本可以认识到:

一是林县是革命老区,林县的民众普遍接受党的革命思想早,林县的党员干部政治觉悟高;二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林县民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出人、出力、出物质,做出了巨大牺牲,体现出了可贵的奉献精神;三是林县的生产形式开始由原始分散向合作互助发展,农户间合作互助意识在增强。

(二)红旗渠精神诞生的思想基础

新中国建立后,林县迅速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2年春,林县开始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5年,林县“初级农业合作社发展到2500个,入社农户达85122户,占总农户的82.13%。”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仍保留着土地、耕畜、大农具的私有权。社员实行集体劳动,分配采取评工记分,按分计酬。1956年2月17日,中共林县县委召开大会,宣布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完成。同年,林县“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44个,入社农户达108232户,占全县总农户的99.87 %”[1](P182)。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土地、耕畜和大农具作价入社,归集体所有。在生产管理上,实行集体劳动,评工记分;在粮食分配上,除留适当的种子、饲料外,实行按人口、劳动日比例分配。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定》的决议,1958年8月10日,林县以乡为单位成立15个人民公社,下设生产大队、生产队。实行“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农林牧副渔统一经营”。民工王德林(7)王德林(1946-),男,任村镇任村人,参加过总干渠后期加固工程,曾担任副大队队长。在访谈时清楚地记得任村公社化的过程:“那个时候,任村开始实行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然后发展到大队,到1958年就成一个大队了。”(8)根据访谈王德林录音整理。起初,林县以公社为基本核算单位,生产资料全部公有,由公社统一调配。生活上大办公共食堂,吃大锅饭;生产上实行大协作,大兵团作战;经营上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核算、统一分配。但是,运行没多久便对核算单位进行了调整,“1959年3月,实行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核算,各计盈亏的分级管理制度,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1](P182)。修渠特等劳模李改云(9)李改云(1936-),女,修渠时担任姚村公社妇女营营长,被评为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在访谈时说: “我们营有四个连,有正副连长,下边有正副班长,实行军队化管理。……(大家上渠)就是记工分。”(10)根据访谈李改云录音整理。修渠干部彭士俊(11)彭士俊(1933-),男,修渠时担任红旗渠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工地党委组织委员、副书记等职务。也回忆说:“那时,人们集体主义观念很强。组织形式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人的思想、环境啊都是为集体的。”(12)根据访谈彭士俊录音整理。

通过对以上资料分析,可以得到如下认识:

一是经过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集体劳动、集体所有、按劳分配、消除私有制等观念已经植入林县民众头脑;二是人民公社运动使林县民众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政治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一大二公”成为民众的价值取向;三是人民公社化为能有效组织起数万民众建设跨省域的大型水利工程(红旗渠)提供了组织上的和制度上的保证。

(三)红旗渠精神诞生的组织基础

1956年9月,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全国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特别指出的是在农业战线上,全国掀起了一次兴修水利建设高潮。当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关于今冬明春大规模地开展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指出“积极广泛地兴修农田水利,是扩大农业生产,提高单位产量,防治旱涝灾害的最有效的一项根本措施”,并提出“根据我国农田水利条件的有利特点,必须切实贯彻执行小型为主、中型为辅,必要和可能的条件下兴修大型工程的水利建设方针”[8](P567-568),随后,中央又于1957年10月25日在《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中“要求在12年内,把水田和水浇地的面积,由1955年三亿九千多万亩扩大到九亿亩左右。”[8](P640)一系列的党和国家文件颁发和具体工作目标的确定,促使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行动起来,发动和组织广大民众掀起了一场农田水利建设运动,随着“左”的错误思想蔓延,更助推并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兴修农田水利的建设高潮。

林县同全国一样,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提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口号,通过层层发动民众投入到兴修农田水利建设中。1957年12月在中共林县第二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做出了《关于向山区进军开发山区的决议》。决议要求:“正确认识农村形势,搞好生产建设,兴修水利,搞好水土保持,实现水利化,争取农业丰收。党员、干部要带领人民群众走向征服大自然的征程,下定决心,让太行山低头,让淇、淅、洹、漳河听用,逼着太行山给钱,强迫河水给粮,从根本上改变林县的面貌。”[9](P53)号召全党动手、全民动员、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笔者在访谈杨贵同志时,他曾多次提到了“引漳入林工程”,并强调引漳入林早在1951年就被群众提出来了,李运宝就是代表之一。这个建设工程一直到了盘阳会议时才被提议改为“红旗渠”。(13)根据访谈杨贵同志录音整理。修渠特等劳模李改云也曾在访谈时说道:“(之前修建的时候)还不叫红旗渠,叫引漳入林,(我们是要)重新安排林县河山。”(14)根据访谈李改云录音整理。1958年至1960年间,林县“先后扩建和兴建了爱国渠、抗日渠、天桥断渠、淇南渠、淇北渠、英雄渠等大小渠道46条。兴修了要街、弓上、南谷洞3座中型水库和34座小型水库。水浇地发展到20.15万田。”[9](P55)经过两年的农田水利建设,林县锻炼培养出一批水利建设领导骨干、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同时,也创新发明了实用的施工技术,如开山放炮“创造了点大炮、拐弯炮、斜眼炮、梯台炮、连环炮、空心炮和土炮等七种方法”。[9](P94)

通过对以上资料分析,可以得到如下认识:

一是林县1960年起兴建的红旗渠(前期称引漳入林工程)就是全国掀起农田水利建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或是运动的继续),不是脱离于全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独例和个案;二是林县通过前两年农田水利建设运动开展(计划“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为日后继续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红旗渠)积累了施工经验,培养了大批水利工程技术人才;三是前两年所取得的建设成绩也鼓舞了林县民众敢于继续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红旗渠)的信心;四是在国家主导下,集体形式的大生产、大建设或者大运动已经开始成为林县民众的普遍生活生产模式。

(四)红旗渠精神诞生的群众基础

不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土地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运动,还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阶级划分一直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资源和政治资源分配的基础。1957年10月,在反右斗争扩大化的影响下,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仍然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从根本上改变或否定了一年前即1956年9月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即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此后,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颁布的《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的文件中指出,建立人民公社体制“贫农、下中农是坚决拥护的,大部分上中农也是赞成的,我们要依靠贫农、下中农,充分发动群众,展开鸣放辩论,团结大部分赞成并大社、转公社的上中农,克服另一部分上中农的动摇,揭穿和击退地主富农的造谣破坏”[8](P447-448)。在理论、政策和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强化了阶级矛盾、阶级划分。以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为基本指导思想的政治文化作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影响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也决定和主导着社会资源的分配。社会成员在入团、入党、毕业分配、招工、参军、提干、恋爱和婚姻等方面都与一定的阶级成分相联系。阶级成分已经演变成为“一定社会地位的标志和参与一些社会资源分配的工具”[10](P45)。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革命阶级即农村的贫下中农,他们有着极大的政治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政治动员,主动热忱地参与党和政府组织的各种社会运动中。这也就是当时林县县委一声令下,瞬间就能组织几万修渠大军的社会政治环境条件。反之,不听从党和政府号召的便是落后分子甚至是阶级斗争的对象。笔者在采访红旗渠特等劳模张买江(15)张买江(1949-),男,在红旗渠工地连续建设9年,1966年三条干渠竣工总结大会上被评为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时得到印证。他说:“当时两个大学毕业生,(因为阶级)成分高,被赶到渠上来干活,一天也没休息”。“(不好好干活)说风凉话就是挖社会主义的墙角。在工地上,那斗争的可狠啊。我们村上有个单身汉,还有三个人从工地上逃出去了,到现在都没敢回来。”(16)根据笔者采访张买江,录音记录整理。修渠民工马计成(17)马计成(1940-),男,林县横水镇九家庄村人,参与主干渠和支渠修建,担任连队会计,红旗渠建设乙等劳模。说:“一般知道自己成分高的都会老老实实干活。叫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要不然,就要批斗他们。”(18)根据笔者采访马计成,录音记录整理。

这种以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为基本指导思想的政治文化在林县农村的普及,为广大修渠民工在极端恶劣环境和艰苦的条件下仍能热情高涨、吃苦耐劳、坚持到底,涂染了思想认识的底色,提供了非物质的动力支撑,激起和保持了修渠民工政治热情和精神动力。不可否认,阶级斗争在那个特殊年代是社会动员的重要手段,也是凝聚共识的有效方法。“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成为当时组织发动民众工作的经典经验。

猜你喜欢

林县红旗渠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旗渠》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红旗渠精神”感动我
弘扬红旗渠精神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
拿出精神
把红旗渠精神这杆旗扛起来传承好
《红旗渠》
从红旗渠的“账单”体会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