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频rTMS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偏瘫型脑瘫的疗效及对患儿神经、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0-12-26李瑞豪贠国俊谭朱江白雪

海南医学 2020年23期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脑瘫

李瑞豪,贠国俊,谭朱江,白雪

深圳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 深圳 518000

脑瘫是小儿时期所出现的一种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发生于脑部,并会对四肢造成累及,患儿常伴有智力障碍、行为异常、感官障碍、精神障碍等症状[1]。 偏瘫型脑瘫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占44.00%左右,患儿以肢体功能障碍、姿势异常等为主要表现,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极易造成关节肌肉挛缩、变形等,对生长发育产生影响[2]。目前对于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治疗主要采取康复治疗为主,随着物理治疗技术及器械的不断进展,也逐渐在该病的治疗中体现出明显的优势。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磁刺激神经调控治疗技术,可通过仪器所产生的磁场效应,对相应的组织产生兴奋性,加强神经可塑性,改善肌力[3]。生物反馈疗法则是一种利用电生物反馈仪器,于局部肌肉组织处将电信号放大,发挥促进脑功能重组、改善肢体功能等作用[4]。两者的有效性均被临床研究所证实,但关于两者联合用于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的相关报道仍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将低频rTMS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用于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旨在探讨其治疗效果及对神经、运动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 年8 月至2018 年8 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9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的诊疗情况。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一部分》[5]中诊断标准,均确诊为痉挛型偏瘫脑瘫,表现为单侧肢体出现痉挛、功能障碍等,并通过CT 或MRI 头颅影像学检查确诊;②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Ⅰ~Ⅲ级;③年龄2~6 岁;④智力商数(IQ)≥70 岁,有配合治疗的能力;⑤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由其他疾病所致的继发性偏瘫,如脊髓炎、病毒性脑炎等;②合并对步行能力有影响的神经肌肉、骨关节疾病等;③合并癫痫、颅内出血、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④合并听力障碍、严重认知及语言障碍等;⑤近3 个月内接受过相关治疗。按照康复训练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 例。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s,例(%)]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s,例(%)]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χ2值P值例数45 45男/女(例)24/21 26/19 0.180 0.671年龄(岁)3.84±0.61 3.79±0.68 0.367 0.714左侧21 (46.67)20 (44.44)右侧24 (53.33)25 (55.56)0.045 0.832Ⅰ15 (33.33)18 (40.00)Ⅱ24 (53.33)22 (48.89)Ⅲ6 (13.33)5 (11.11)0.451 0.798受累部位 GMFCS分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的基础康复训练,包括综合训练、运动疗法、语言疗法等。

1.2.1 对照组 本组患儿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 仪器为芬兰Mega-6000T8 Trainer肌电生物反馈训练系统,具体方法如下:①患儿取抱坐位或坐位,使用酒精棉球对治疗部位的局部皮肤进行充分脱脂,将仪器的电极片置于患侧股四头肌、胫骨前肌、腘绳肌肌腹最丰满的位置,电极和参考电极的中心距离为20 mm,使用胶布带将电极片固定,并使用弹力绷带将电极线固定于皮肤;②脉冲频率设置为2~100 Hz,刺激强度设置为20~100 MA,脉冲持续时间设置为2 s,间隔时间设置为10 s,医师首先向患儿示范需要做的动作,再指导患儿做被顶屈髋、伸膝、屈踝等动作,过程中指导患儿尽最大力量完成主动动作,医师注意屏幕上肌电信号的变化,尽可能令患儿达到最高肌电的信号阈值,每次治疗时间20 min。10 d治疗1次,10 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5个疗程。

1.2.2 观察组 本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低频rTMS 治疗。仪器为美国Magstim 公司生产的PAPID2 型经颅磁刺激治疗仪,具体方法如下:①选择rTMS 治疗模式,患儿取仰卧位或坐位,磁刺激线圈直径选择70 mm 的双线圈,进行健侧低频刺激和患侧伪刺激,治疗过程记录对侧拇短展肌处的运动诱发电位(MEP),在连续10 次的刺激过程中,需至少有5 次MEP≥50 μV 的刺激强度达到阈值;②对健侧的初级皮质运动区(M1)进行刺激,最大磁场强度设置为0.8T,运动阈值强度为100%,刺激时间为12 s,等待3 s,脉冲串重复个数设置为80 次,在患侧伪刺激过程中,线圈工作会发出“啪嗒”声但无脉冲,每次治疗时间20 min。10 d 治疗1 次,10 d 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5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1.3.1 临床疗效 于治疗5个疗程后评价疗效[6]。显效:患儿肢体痉挛、功能障碍等症状明显改善,可在稳定状态下行走一段距离;有效:患儿肢体痉挛、功能障碍等症状部分改善,可在搀扶状态下行走一段距离;无效:和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神经及运动功能 于治疗前、治疗5 个疗程后,记录下述指标的变化。①神经发育:使用Gesell发展量表[6]评价,发育商(DQ)=(检测成熟年龄/实际年龄)×100%,结果>86 分表示正常,75~86 分表示可疑,不足75 分表示异常,得分越高则代表神经发育越好。②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8量表[6]评分。主要评价D 区和E 区内容,其中D 区为站立,共14 项评分内容,E区为步行、跑、跳,共24项评分内容,每个项目使用3级评分法,2分表示可完成特定动作,1分表示可部分完成,0分表示无法完成。③精细运动能力(FMFM)量表[6]评分。A 区为视觉追踪,共5 项评分内容,B 区为上肢关节活动能力,共9 项评分内容,C 区为抓卧能力,共10项评分内容,D区为操作能力,共13项目评分内容,E区为手眼协调,共24项评分内容,每个项目使用3 级评分法,2 分表示可完成特定动作,1 分表示可部分完成,0分表示无法完成。

1.3.3 不良反应 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1,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DQ 值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作的DQ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DQ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DQ 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DQ值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DQ值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5 45治疗前67.32±7.06 66.91±8.23 0.254>0.05治疗后82.33±4.51a 78.05±3.07a 5.263<0.05时间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GMFM-88 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88 量表中D 区、E区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88 量表中的D 区、E 区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GMFM-88 量表中D 区、E 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GMFM-88量表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5 45治疗前20.11±2.65 19.86±2.91 0.426 0.671治疗后31.03±2.70a 26.83±3.14a 6.803<0.05 D区治疗前23.49±2.71 23.74±2.54 0.452 0.653治疗后50.04±4.43a 42.83±4.61a 7.565<0.05 E区

2.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FMFM 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各区域的FMFM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各区域的FMFM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A区、B 区、C 区、D 区、E 区的FMFM 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5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治疗,均可耐受,治疗过程中无疼痛、癫痫等不良反应。

表5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FMFM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5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FMFM量表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5 45治疗前6.67±1.40 6.58±1.63 0.281 0.779治疗后11.12±1.35a 9.74±1.19a 5.144<0.05 A区治疗前8.94±2.15 9.13±1.86 0.448 0.655治疗后19.53±1.65a 15.34±1.42a 12.912<0.05 B区治疗前12.93±2.46 12.65±2.88 0.496 0.621治疗后22.18±2.24a 18.03±1.75a 9.794<0.05治疗前16.06±3.43 15.85±3.67 0.280 0.780治疗后28.95±2.06a 22.31±2.57a 13.524<0.05治疗前25.67±3.51 26.06±3.28 0.545 0.587治疗后53.53±4.71a 45.29±3.46a 9.458<0.05 C区 D区 E区

3 讨论

脑瘫是一种先天性的慢性非进行性疾病,多由于发育过程中胎儿或者婴幼儿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该病在欧美等国家的发生率为1.5%~4%,我国的发病率也有4%左右,虽然医学技术在不断加强,但脑瘫的发病率也未有明显的降低趋势[7-8]。根据运动障碍模式的不同,脑瘫患儿的表现类型主要分为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及混合型,其中痉挛型最为常见,痉挛型中多以偏瘫型为主,此类型脑瘫患儿的两个大脑半球存在着竞争性的抑制作用,健侧半球对患侧半球的交互性抑制作用可出现增强,可对患侧的肢体运动功能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患儿出现单侧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着日常生活和学习[9]。

积极康复治疗是偏瘫型脑瘫的重要治疗手段,包括强制的诱导运动疗法、Bobath 技术、步态训练等方式,主要是利用特殊的运动模式、反射活动训练等,达到促进患儿站立、行走功能、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的目的。但在临床实践中也发现,上述方式具有训练时间过长的缺陷,且过程中被动手法较多,难以充分调动患儿的主动参与性,总体疗效不尽人意[10]。随着物理治疗模式及仪器的不断进展,物理因子的治疗模式目前也在该病中得到广泛开展,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主要是利用肌电接受设备,收集治疗过程中患儿具有主动意识肌肉收缩的微弱肌电信号,并提供视觉反馈信号,令患儿可了解自身主动运动时的肌肉收缩情况,这种治疗模式可提高肌肉力量及肌肉的协调能力,从而促进患儿肢体功能的恢复[11]。rTMS 则是一种利用线圈内不断变化的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可直接在大脑皮层中发挥作用,产生感应电流,并通过不同经颅磁模式的调节,对脑功能区产生影响,该治疗模式已在成人脑功能障碍中得到较为满意的成效[12]。rTMS 由于无痛、无创、安全性高的的特点,近年来也逐渐被应用于儿童神经康复的治疗,也体现出较好的优势[13-14]。在rTMS 模式的选择上,吴野等[15]研究认为,与高频的rTMS相比,低频rTMS可更好地保证半球间的抑制平衡,更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且应用更为安全。但目前关于两种方式的联合应用报道仍较少。

本研究结果通过对运动功能变化情况的观察结果显示,联合低频rTMS 治疗的患儿GMFM-88 量表、FMFM 量表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患儿,且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达86.67%,通过分析是由于两种治疗模式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改善肌肉运动能力,低频rTMS 则作用于大脑皮质运动区,调节神经元兴奋性,从而发挥降低肌肉张力的效果,两者相互协同,进一步促进患儿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且本研究中还显示,联合低频rTMS治疗患儿的神经功能DQ值改善程度也更明显,通过分析是由于和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相比,rTMS具有改善脑部血流量这一优势,其可通过刺激健侧脑血流量减少,从而加强患侧的血流代偿性,改善大脑皮层功能,达到改善患儿的神经功能的效果。但本研究中也发现,两种模式的联合应用会增加治疗费用,因此在今后的临床治疗选择上,也需根据不同家庭经济情况而定。但本研究也存在着不足,例如研究时间较短、样本量过少、且是回顾性分析,对于此方面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低频rTMS 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偏瘫型脑瘫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神经、运动功能,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肌电生物反馈脑瘫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探讨
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咬合与肌电研究
针刺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及肌电图的影响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