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
——应用“功能对等理论”英译陇蜀民歌的探讨
2020-12-26鲁国芳蒲向明
鲁国芳,蒲向明
(1.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初等教育学院,甘肃 成县 742500;2.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学与传媒学院;甘肃 成县 742500)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旨在构建与沿线国家理念共通、繁荣共享、责任共担的“命运共同体”。从构建“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出发,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积极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与交流,在人文和公众层面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基于跨文化视域下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思考,本文应用“功能对等理论”探讨向英语世界译介陇蜀民歌的有关问题。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学者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最先提出,所谓“功能对等”是指在翻译两种不同语言的作品时,力求不要死板地对应表面的文字,而应在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其理论内涵有点像古今中文翻译中的意译。奈达明确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1]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际包含了两个难点:第一是“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这对译者的语言能力、文化视野都有很高的要求;第二是“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信息”,因为语义场的存在,再现“源语信息”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
笔者发现,一些中华经典作品译入欧洲后,因为种种情况,源语信息保留有限。如元杂剧《赵氏孤儿》由法国来华耶稣会士马若瑟(Joseph Maria de Prémare,S.J.)于1731年译成法文,四年后法国杜赫德(Jean Baptiste du Halde)将其收入法文本《中国通志》 (Description de la Chine) 时删去了原本里的唱词。他对此解释说:“剧本里有些唱词是很难懂的,因为到处都是暗指我们所不知道的事物的语句,或是我们难以习惯的比喻”[2]。这实际就是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之间是否能对应的问题。鉴于此,奈达对文本形式的存留做了强调:“在翻译过程中,如果保持原语文本的形式会阻碍译语读者获得和原语读者同样的理解和欣赏效果,译者应适当地调整形式以保证意义的传递,这也是功能对等理论的本质内涵”[3]。源语文本中形式的东西自然要多一些,而对源语信息的把握,就主要依赖译者的文化与语言素养了。
也是因为这种情况,虽然当今“一带一路”背景下亚欧关系在飞速发展,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在不断加强,但民间歌曲的翻译推介长期未见有显著进展,相关研究也比较薄弱,故这一方面的译介研究和实践需要加强。
一、英译陇蜀民歌在歌名翻译上的三对等原则
陇蜀民歌和其他中国地方民歌一样,主要由歌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陇蜀民歌歌名有三个特点:第一是简洁明了;第二是能简明扼要地表达或者浓缩出歌曲的主要意思;第三是对读者还有引导和启迪作用。陇蜀民歌的歌词,是整部作品思想内容的依托与载体,它体现出整首歌曲的艺术品味与本质。值得注意的是,就一首地方民歌作品的英译看,歌名和歌词的有机联系与共体作用非常重要,割裂二者或顾此失彼都是翻译中的大忌,二者及其之间的联系直接影响着翻译质量的优劣,因而从时间维度上看也极大地影响着英译民歌的传播。
在陇蜀民歌歌名英译中应用“功能对等理论”,可以具体内化为三个原则:
(一)歌名英译要达到语言(语用)意义的基本对等
对陇蜀民歌歌名的英译,要充分考虑语言差异和各自的语言特点,通过反复比较、分析、欣赏,达到信、达、雅的总体要求。翻译民歌标题(歌名)要揭示主题思想及其意境,不能简单直译。如流传于甘陕川毗邻地区的一首民歌《炕桌上的油灯有心哩》:
明早天亮我走哩
我走哩
不知道哪一天再来哩
炕桌上的油灯有心哩
有心哩
灯亮油干(着)天亮哩
这首民歌反映的是明清、民国时期陇蜀茶马古道上茶客贩茶途中与情侣夜晚话别的情景。就歌名而言,直译作“The oil lamp on Kang table has heart!”行不行呢?这就很值得商榷。一是这种直译,中国人可能是懂了,但外国人一头雾水,这句歌词首先带有暗喻,“油灯有心”其实暗指茶客(情郎)有情,而“炕桌”是西方文化里没有的一种物件;二是联系歌名和歌词,可以看出,这实际是一首离别情歌,有无油灯、炕桌实际对西方人理解其意义并无太多价值,而离别却是最重要的意象。因此,权衡之后我们把歌名译为“I’LL LEAVE……”效果就比直译好了很多。
(二)歌名英译要达到文化意义的基本对等
从文学作品的英译情况看,“翻译短诗、民歌是比较困难的”[4]。原因在于对民歌的翻译,不仅要译出其字面意义,更要重视译出其深层的文化含义。陇蜀歌名的英译,也是要尽可能达到这个原则。翻译前要认真揣摩原文,准确理解民歌的主题思想和文化意境。如陇蜀民歌《新搓的绳子哎一搭哩拧》:
新搓的绳子
一松手就一搭哩拧
娘老子管着的人儿
一转眼就往一起哩凑(就)
“新搓的绳子”是个比喻,贴切地表现了少年男女微妙的情感状态,结合歌词内涵,标题译成“Just twisted a rope”当然可以,但从文化意义的广泛性看,译成“A ROPE”似应更好。在这里,rope仅仅是一个文化喻体,本体是对少年男女姿态身影和情投意合的生动写照。
(三)歌名英译要达到作品背景的基本对等
英译陇蜀民歌的歌名,应充分了解源语文化背景信息,要对陇蜀民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作深入分析,尽量做到对民歌原有意义和意图的精确掌握和呈现。如陇蜀民歌《哪家妹儿不爱美》:
妹儿辫子长唻辫子美
好像一对儿蝴蝶(哈)头上飞
哪家妹儿(我)紧紧追
妹儿红了脸呀
羞(着)说不出嘴
翻译这个歌名时不必完全拘泥于形式,只要最大可能地让原文和译文在作品背景上基本对应即可,不能像临摹画一样,不做任何更改。对照歌词表达,我们把歌名译为“THE GIRL’S PIGTAIL”,就基本对等了作品的文化背景。
英译陇蜀民歌的歌名,实际上还要紧盯词语的对应与转换。民歌的词语“隐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甚至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认识水平”[5]。熨帖的词语对应,除了应揣摩在修辞、节奏、韵律方面的基本对等之外,还要延伸到句,以实现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的整体应用。
二、英译陇蜀民歌在歌词翻译上的三重功能
(一)歌词翻译的信息功能
陇蜀民歌包含的信息,不只是意义信息,还有很多与汉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的传统信息,如重叠词的大量使用,灵活生动的韵律格式等等,都极大地提高了作品本身的表现力。从英汉两种语言比较的角度看,歌词信息实际有两种关联:一种是表层关联,是显性的;还有更多情况,属于深层互文性关联,是意象性的。在具体翻译实践中,就必须考虑这些关联因素。如前述《炕桌上的油灯有心哩》的歌词,可翻译为:
I’ll leave tomorrow morning,
I’ll leave,
I wouldn’t know when I’ll be back.
The light on the table has a good heart.
Has a good heart,
It was on until the oil dried as I did night long.
这里译介时要发挥信息功能,最难的是“灯亮油干(着)天亮哩”这句。“灯亮油干”意思并不在显性的表面关联,深层的互文关联是“留恋的心思就像油灯一样,一直到油干到天亮”。再如陇蜀民歌《人老了头发就白哈哩》:
人老了头发就白哈哩
秋来时树叶就黄(哈)哩
小姨舅哥哥哎
春来时我们还等个啥哩哎
这首民歌里“人老发白”“秋来叶黄”是起兴,也是暗喻,主要翻译信息是珍惜春光,顺其自然。因此,按照功能对等理论,可译作:
AS I AM OLD
When I am old and my hair will be grey,
When autumn comes and trees shall stand bare,
And my younger brother,
Spring has come and what do we wait for?
陇蜀民间有与姨家、舅家做亲即“亲上加亲”的习惯,与欧美文化无法对等,翻译时可以略去,表达的信息功能发挥出来即可。
(二)歌词翻译的化育功能
陇蜀民歌里无论是表现生产生活、风俗习惯,还是表现爱情婚姻、家族兴替的作品,其教化人心、培育民风的功能极为突出,即便有些方面无法对应欧美文化,也应尽力去体现。如:“想你到时候找脚印,娘家骂我尽丢人。”这里就有现实情况和礼仪教化的意义在其中,考虑到化育功能的发挥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可以翻译成:“I miss you—miss you,tracing for your footprints,People all gossip I am crazy.”如果直接翻译成:“My family called me a disgrace”,不仅在欧美文化圈会造成曲解,而且以词害义,使原作的化育功能丢失。再以前文所引《新搓的绳子哎一搭哩拧》为例,歌词可以译作:
A ROPE
I have just twisted a rope,
On letting on,it twists together again,
The figures to be supervised by mum and dad,
Talking together again in a little while.
新搓的绳子一松手就拧在一起,是一种生活现象。在这里是起兴,也是隐喻少男少女的恋情。往一起凑,就是在一起说话,谈论他们的小秘密,表意生动而自然。还如前文所引“炕桌”一词,音译加意译后成为“Kang table”,因Kang首字母大写,主要突出它是一个在陇蜀地域的专有名词,于风俗教化一目了然。如果翻译成:“table on an earth bed”,不仅累赘,而且歧义顿生,化育功能尽失,这是要极力避免的。
(三)歌词翻译的审美功能
翻译陇蜀民歌的歌词,应努力使英语世界读者感受到其中的美感。如小哥哥,可译成Boy Bobby;小妹妹,可译成Maid Mary;对眼眼,可译成eye some eyes;心想心,可译成heart to heart;手拉手,可译成hand in hand。一定尽量做到诗意与美感双向互补,产生双重甚至多重审美效果。如前面所引陇蜀民歌《哪家妹儿不爱美》可译作:
THE GIRL’S PIGTAIL
The girl’s pigtail is beautiful and long,
The butterflies in pair fly and follow over her hand.
Which maid Mary,I’ll follow,
Because she is too shy to utter a word.
如果硬译、直译,不仅使民歌原有的美感流失,还会造成理解困难。所以民歌翻译的审美功能必须得到充分发挥,这有助于地方民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实际上,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只是给译者提供了一种思路或一个译介工具,真正要让民歌歌词的审美功能发挥出来的,关键是译者要在强化源域生活积累、拓展文化视野上下功夫。
三、结语
向英语世界译介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陇蜀民歌,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文化的有益尝试。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这三点值得总结:第一,从陇蜀民歌的两个主要方面即歌名和歌词入手,对拟进行英译的作品进行全面品读,吃透原作的文化和审美内涵;第二,遵循“理论指导实践”原则,既要使翻译工作有坚实的理论支撑,又要体现出一定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第三,对原生态陇蜀民歌的整理遴选也非常重要,过于鄙俗的作品不宜纳入翻译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