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黄平王氏家族发展述论
2020-12-26邓连敏
邓连敏
(安顺学院人文学院,贵州 安顺561000)
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不仅对武职家族本身,也对地方社会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目前,学界对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的研究已经达到新的高度,[1]而家族之中有机会承袭祖职的毕竟只是个别,有关其他家族成员的出路及整个家族在地方发展的轨迹,也有诸多学者予以关注。李永菊通过考察明代河南归德沈氏家族发展轨迹表明,卫所军户具有在其迁入地独立发展的趋势,并由军户移民转变为地方乡绅望族,为明代地方社会变迁的重要现象。[2]黄阿明通过研究明代长洲军户家族彭氏表明,该家族虽然一直是隶属卫籍的军户家族,但其明代发展却有一个由武而文、由客而土的转型过程。[3]吕善长以威清卫武职家族为例,对其在明代的地方影响进行讨论,认为明中期以降,武职家族仍以武职承袭对地方社会产生影响,然科举事业也拓展了家族的出路与影响力。[4]吴才茂以铜鼓卫刘氏指挥使家族的明清发展为例,指出明代武官后裔的出路非仅承袭武职、科举入仕等途,其在民族地区的发展,更有文化坚守与生计适应并存的过程。[5]这些基于明代卫所武官家族“在地化”发展历程及其由武职家族转向乡绅家族的研究,无疑是明清地方社会相当普遍的现象。
在明初设置卫所的贵州通滇驿道沿线地区,卫所武职家族的此种发展过程,也是推动地方经济与文化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本文以嘉庆《黄平州志》[6]与民国《黄平县志》[7]为主要资料,以黄平王氏家族为例,对王氏由武职家族转向地方乡绅并适应地方变乱的过程给予讨论。
一、明代黄平王氏三族的世职承袭
所谓黄平王氏,在明代称兴隆卫王氏更为准确,因兴隆卫在清康熙间裁卫入州,故明清统称时仍可谓之黄平王氏。据嘉庆《黄平州志》(下文简称《州志》),王姓兴隆卫武职有王荣三、王姚保、王政辅三支,三氏分别为各家族之入黔始祖。其中,王荣三得入乾隆《贵州通志》“名宦”传。传载:
王荣三,本浙江上虞人,膂力过人。洪武初,从颖川侯傅友德克取普安、曲靖,攻大理,屡建奇功。至鹤庆,与敌对垒,奋勇阵亡。世袭兴隆卫百户。[8]385
王荣三以征南阵亡功授百户世袭,百户属明代卫所武职中比从六品所镇抚、试百户品阶稍高的正六品武职,明初贵州卫所武职有征南履历且职级品阶皆高于百户者不乏其人,王氏入“名宦”显然名不副实。究其原因,当因“原任南宁县知县臣王橒”[8]6之故。王橒为王荣三第十二世孙,康熙丁丑(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进士,以致休黔籍官员参与通志修纂而任“采辑”之事,得以将其始祖履历辑入。
相较于《贵州通志》而言,《州志》对王荣三履历的记载大体相同,而更侧重于记载该王氏一支的武职承袭次第,其传云:
王荣三,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人,以总旗调征云南,克取普安、曲靖、乌撒有功,又克大理,至鹤庆阵亡,入忠烈祠。子佐袭,论功授兴隆卫中所世袭百户。佐卒,子琳袭。琳卒,子鑑袭,正统初调云南陆凉卫左所百户,景泰七年,调征湖广五开、天柱等处,天顺八年攻克蜡洞等处有功复回原任。鑑卒,子骥袭。骥卒,子胜袭。胜卒,子世臣袭。世臣卒,子国宁不愿袭职,以恩贡官知县。子民皞袭,万历二十八年调征杨应龙,荡平有功,二十九年调征皮林有功升授后所千户。民皞卒,子祖尧业儒,为增广生,不愿袭职,子家栋袭,康熙时裁。[6]115—116
兴隆卫置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明军取鹤庆在克大理之后,亦即洪武十五年(1382年)初,王佐以总旗因父阵亡功升授兴隆卫中所百户,至于乃父荣三原属卫所,《州志》并未提及。该王氏一族尊荣三为入黔始祖,以其征南之故,而调入兴隆卫之武职,实始于其子王佐。又王佐之孙王鑑调云南陆凉卫,盖因为事立功,后立功限满,有功复回原任。
王氏另一家族以王姚保为入黔始祖,《州志》载:
王姚保,江南滁州全椒县人。父法兴,洪武初授左所总旗。姚保积功授百户,于洪武二十二年随宋国公征大小乖西苗,守(授)兴隆卫守御所百户,次年调征龙场、丹溪、湾溪等处有功世袭管军百户,二十八年征杨水、紫江,三十年征五开、陈蒙烂土有功升授右所千户。卒,子信袭。信卒,子昇袭。昇卒,子骥袭。骥卒,子震袭。震卒,子世勋袭,协办卫经历印务,升授指挥。卒,卫人公举崇祀乡贤,孙用贤袭千户职。用贤卒,孙鼎袭,委署思南府经历。国朝抚部院杨、粮宪劳讳之辨委协仝署卫印邱衍办理军需重务,康熙时裁。[6]116
王姚保以百户功授千户,未云正副,或当以副千户为是。其六世孙王世勋,升授指挥,后仍降袭千户,则其升职或非军功,或功不及数,故仍降袭原职千户。《州志》载:“王世勋,千户震子,协理卫经历事,能其官,晋指挥,恤军爱民,卫人德之。及卒,合词请祀”[6]205。及至清康熙三藩之乱平定前后,该王氏一支仍得贵州巡抚杨雍建、清军粮驿道劳之辨委任,以之协理卫事。检索乾隆《贵州通志》,劳之辨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任贵州清军粮驿道,[8]341杨雍建时任贵州巡抚。入清以后,裁卫所世职,卫设掌印一员兼理屯政为卫守备,千户改卫千总每千户所各一员,百户改卫百总亦每所一员,其卫守备、千总由部推,卫百总由督抚选委。[9]卷二八,顺治三年十月乙未该王氏得巡抚杨雍建等委任,当系世职裁汰以后在督抚权限内委任的卫百总之类。至于该王氏一族在康熙以后之传衍,《州志》载该族在清乾隆时期有任教谕、知县等文职,但在科举上仅有举人、庠生等中低阶功名,《县志》对该族事迹亦无多记载,揆其主要原因当与科名不显有关。
王氏又一家族则以王政辅为始祖,《州志》载:
王政辅,河南息县人,洪武初征南有功,留守兴隆卫中所千户。政辅卒,子思孝袭。思孝卒,子立袭。立子珍,珍子玉,玉子旻,旻子源相继袭。源卒,子世爵袭。世爵卒,子钥袭。钥卒,子良彦袭,天启五年与弟良启从征龙里油榨关等处有功升指挥使,康熙时裁。[6]116
王政辅征南有功留守兴隆卫中所千户,以天启五年(1625年)从征有功升指挥使,而其所谓军功,或即该年平定天保、阿贾之役。[8]466该王氏后裔在《州志》及《县志》中也有所记载,在黄平地方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6]259、278
明黄平王氏家族出自兴隆卫者共3支,皆承袭百户、副千户等卫所中低阶武职,其家族在明中后期的举业中并不占优势。兴隆王氏乡试中举者至崇祯壬午科方有王天奇1名,[6]191贡生在万历丁酉(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之前仅王登、王国宁2名,[10]288其王国宁即万历前期出自王荣三一族者。嗣后,起于岁贡者则有王民牧、王民表、王宗周、王国聘、王国治、王家修等,所任官职有知县、通判、教谕、县丞、教授等低品级主官、佐贰或教职。[6]192其王国聘、王国治或与王国宁同辈,为王荣三八世孙,而王民牧、王民表则与王民皥同辈为其九世孙,王宗周为其十世孙。可见,万历后期至崇祯间,王荣三一族已在黄平地方儒业中稍占一席之地。
二、从世职到文官的晚明家族转型
明神宗万历时期,对明王朝而言是由盛转衰的时期,而对于王荣三王氏家族来说,则属于由武官世职向地方乡绅转型时期。此后,家族成员进取之途不再局限于武职承袭或军功晋升,而向儒业科举拓展。王氏家族由武官世职向儒业流官的成功转型,王荣三之八世孙王国宁功莫大焉。《州志》载:
王国宁,本名夔,字敬亭。父世臣,兴隆百户。国宁虽有世荫而笃于学,弱冠,蜚声庠序,以神宗癸酉年恩贡三中副车,任云南楚雄知县。多善政,士民德之。致仕归,卒年六十四。为《遗嘱十条》,皆格言正论,其子孙世遵守焉。子民皞代袭百户职,以征杨应龙功升千户,有智勇称。[6]218
检索嘉庆《楚雄县志》,其“秩官志”载该县知县名录,列有“王国宁”之名,注其为“兴隆恩贡”,[11]94可见《州志》所载王国宁任楚雄知县事无误。王国宁数次参加乡试皆未得举,弃世职不就而官知县,后来又有其长孙祖尧亦业儒为增广生而未承袭世职,可见世职承袭渐次让位于科举儒业,在家族中的地位已有所下降。国宁致仕,为家族留下的最大遗产当即“遗嘱十条”,《州志》虽不载具体内容,然“皆格言正论”,子孙世守之,该王氏一族在清代以后能够文武仕宦,代有其人,国宁“十条”之教当有不可汩没之功。
王国宁有堂侄王民牧,《州志》载:
王民牧,字振宇。父藿,字乙藜,百户世臣次子,以孝友称。民牧,神宗时拔贡,任广西南宁教授,时本省土酋安邦彦跳梁,以智略奉委领兵,征讨有功,崇祯初升四川安居知县。清操自守,有西蜀循异之目,擢云南楚雄通判,卒于官。子宗禹、孙赐缨入学行传。[6]218
王民牧为王民皥堂弟,王国宁侄,官终云南楚雄府通判。嘉庆《楚雄县志》秩官志列府属文职姓名,崇祯时府通判有“王民牧”之名,注其为“贵州岁贡”。[11]83
王民牧有侄辈名宗周者,《州志》有传,载:
王宗周,字公旦,荣三十世孙,崇祯中以拔贡授直隶保定通判,改补江西金溪令,亷明仁恕,综理有方。时军兴旁午,内保民生,外筹兵饷,耕市不惊,士民德之,以病致仕,旋卒于金溪。子赐绶、孙橒皆有传。[6]207
王宗周以拔贡授直隶保定通判之记载,又见光绪《保定府志》。该志之“职官表”载明知府、府佐等官,于通判一栏有“王宗周”之名,列于万历朝之末,以其为“上虞人,拔贡”,又释曰“以上世代未详,姑识于此”,用来说明系王宗周等名于万历朝未必准确,又表末附识云“以上……通判自陈悳广至王宗周六十九人”,[12]64似以其为明保定通判之末任者。以宗周为浙江上虞人,是称其祖籍,其卫籍则属贵州兴隆卫,如前引《楚雄县志》称王国宁“兴隆恩贡”,更确。国宁仕云南以卫籍称,宗周仕北直保定以祖籍称,此种卫籍与祖籍之别在明代称谓上的表现,在明代并非个别现象,应与制度、地理及社会认知差异方面的复杂原因有关。
三、王朝鼎革与家族命运
王宗周官保定通判、金溪县令已在崇祯年间,其在兴隆卫的整个家族也将面临王朝鼎革的大变乱之局。其从堂侄王家栋,亦即千户王祖尧之子,而其履历多与从叔王宗周相联系,更体现出王朝鼎革与个人命运之联系。《州志》有王家栋传,曰:
王家栋,字元石,荣三十一世孙。父祖尧,袭千户。家栋貌魁梧,轻财好侠,尤长于技勇。崇祯中,闻西北多敌,慨然谓世职不足建白,遂杖策投军。后闻黔中有苗患,复辞归,宗族多赖保护。佐从叔宗周干保定,为归迎其父母,未行,而宗周以忧去。时楚、豫盗猖獗,不能归,服阙,补金溪令,旋罢。会甲申改步,音耗阻,不知宗周存亡,栋乃犯难,走吴中寻之。遇昌平牧张问德避难维阳,为悍仆所窘,栋愤击之,群仆兽散。后归,里有不平事,辄为排解,莫敢龃龉,年八十六卒。子椿、枚、某,亦慷慨好义云。[6]254
王家栋原袭父职千户,却不以为意,而希望以军功显世,传记或有一定程度的夸饰。然当时李自成、张献忠等已发难于陕西,后又蔓及于湖广、河南一带地方,而家栋处明清鼎革之际,先后有投军西北,返回黔中,奔赴北直,南走吴中,再回兴隆等履历,其侠勇之称,亦非虚名。
又有王家绅者,与家栋同辈,亦荣三之后裔,《州志》载:
王家绅,荣三裔。崇祯中黑苗围卫城,张纬南、田惟贡请救镇远,半道遇害,不得达,人莫敢复往。家绅负技勇而行捷,慨然请行。遇苗截路,家绅接其枪随手仆数人,夺路去,苗追不能及。乃得董司马邦昌、龚参戎应龙提兵救援,城赖以全。[6]254
王家绅与王家栋,或为兄弟堂兄弟之类关系。传中“崇祯中”具体为崇祯十五年(1642),《州志》纪黄平兵事载:“崇祯十五年,黑苗叛,攻兴隆卫城三次,同知董邦昌、指挥胡同寅力战却之……参将龚应龙亦引兵救援,城赖以全”。[6]108-109关于董邦昌,《州志》载其“昆明举人,崇祯间任平越同知,多善政,值黑苗叛,薄兴隆城,邦昌多方捍御,赖以保全,后升思恩知府”[6]99。光绪《平越直隶州志》亦载董氏传,[13]359与《州志》略同。道光《昆明县志》亦有其传,载其履历较平越志更详细。[14]94龚应龙,乾隆《贵州通志》有传曰:“绥阳县人,崇正(祯)时参将,谋勇迈众,黑苗叛,围兴隆,应龙督兵解围,有全城功,人尸祝之”。[8]379至于张纬南、田惟贡,《州志》载前者为卫庠生,后者为卫百户田胜族裔。[6]211
王赐绶为王宗周子,在明清鼎革之际亦代表家族面临命运抉择,《州志》传之甚详:
王赐绶,字飞舄,宗周子,崇祯末为廪生,博学笃行。父卒于金谿,时丁国变,江西犹奉明朔,而孙可望据黔中,道梗,赐绶久之乃闻丧,痛绝者数。衰絰奔丧,间关扶榇,屡遇乱卒,以诚孝哀毁感动,得无害。及归葬,而弟赐绂先为苗人所戕,控之。苗及地主投白金求缓,痛愤拒绝,守土狥地主情,纵不捕,复号哭诉上官,卒严捕伏罪以雪弟仇。先是,食廪岁满应贡,以地属僭伪隐处不赴,檄召亦远避之。顺治十五年,既入版图,乃出为贡生,未仕,卒。妾张氏及子槐奉继母许留金谿,乱定乃迎归,孝养如所生。子槐康熙乙卯武举,橒丁丑进士,历官嘉定、上高、南宁知县。橒初仕时,奉廉俸二百金,具甘旨赐绶,命捐以修学宫,又买地为义冢,其他排难周急,济药施棺,事不胜纪,族里绅民合词请祀乡贤。[6]207
王赐绶迎榇回籍安葬,往返黔赣之间,对南明、农民军及清对峙纷争之时局应有一定程度的认知,鼎革后十余年,三方角逐之大局渐定,赐绶以明之廪膳生入清朝为贡生而不仕,不为胜朝遗民,亦不为新朝仕宦,转而一力培养嫡庶诸子成才,这种选择在《州志》或有隐讳,但王氏家族却在明清鼎革背景下实现命运的过渡,其子弟继续举业以求仕进也因之变得理所当然。
变乱之际地方家族力量的命运抉择,在王赐绶身上有深刻体现,在王家儁身上表现得更为淋漓。《州志》载:
王家儁,字台衮,修髯丰眉,唇若涂朱,出声应山谷。顺治初,依族叔祖虞、祖文避兵吉水寨。大清兵至,众推儁出谒,帅奇而礼之。留幕中,一日谓俊曰:“君眷属当另处,各覆以青帕,吾军将夜出,庶不相犯也。”俊以正言规之,不能听,乃独留祖文听帅指使。是夜,军夜掠,村虚无人,帅悔,召之,不复至。顺治庚子中乡试,官思州教授,改偏桥卫教授。吴逆叛,屡迁伪职,义不屈去,居林下七年。及再定黔地,不受伪职者皆自首录用,独恬退,不复出,有诗载《艺文》。初娶田氏,早卒。俊曰:“人情愿妻守节,己独不守义,何以服人?若有子,不当复娶;无子者,亦当在期服后耳。”已而,盗贼蜂起,复曰:“世乱母老,奔走不遑,岂能更庇妻子耶!”于是不娶者十九年,有以色挑者,常诵陈伯谏“邪色蛙声方漫漫,是中正气愈骎骎”句。及乱定登科,始娶陈氏,生子六:栻、柟、楠、杭、桃、树,皆食廪饩,为岁贡生。栻,楠自有传。[6]236
清军入黔,家儁代表村寨与其将领交涉,并得到清军将领礼遇。但是,当得知将领要掳掠村寨而保全王氏时,王家儁等仍设法将消息传递回村寨,村寨人众也因此得以保全。在外部势力与地方桑梓之间,王氏仍选择后者。顺治末年,清军势力方渐次及于滇黔,王氏等参加了清廷在贵州举办的第一届乡试,也即顺治十七年(1660年)庚子乡试。后吴三桂之变起,家儁“屡迁伪职”,任事其中且数次升迁。家儁虽得任用,却又较早地设法离开吴氏阵营,“居林下七年”而黔地再定。据此推测,王氏仕于吴藩或在康熙十三年(1674年)左右,其时吴氏势力正盛,滇黔川湘等地几乎全在控制之下,王氏“屡迁伪职”或出一时权宜而不得已为之,故旋即脱去,亦不复再仕清朝。不论清军入黔,还是吴氏之乱,家儁等颠簸变局之中而求生存,顺应时势而又要兼顾道义,所能选择的余地实堪狭隘。
王氏家族在晚明清初的变乱之世仍能延续,既得之于武职世家的尚武传统,又在于文教不坠。王家栋在明崇祯、清顺治之世辗转各地而能回归桑梓,他作为世职的第一顺位继承人,“长于技勇”的优势不可或没;王家绅“负技勇而行捷”,在搬取救兵保全兴隆卫城中发挥过至关重要的作用;王赐绶不仅是美男子,而“出声应山谷”,隔十九年再娶而生子六人,皆显示出良好的身体素质,先后在“大清兵”入黔时保护村寨,地方底定参加乡试,吴藩之变时“屡迁伪职”,生养六子“皆食廪饩”等,皆说明世变之际而能存身者,技勇之身及文化素养,皆不可或缺。而家族文教不坠,又为康平之世的鼎盛创造了必要条件。
四、康乾盛世与家族发展
经历明清鼎革及吴三桂之乱,在国家政治秩序重新恢复稳定之后,王氏也迎来发展的高峰,这种发展与康乾盛世约略同步。历明而清,王氏荣三裔发展的高峰在康熙中后期至乾隆、嘉庆年间。其中,王橒、王枢父子为这种发展的典型表现。
(一)王橒父子之功名事业
王橒,字文重,一字震来,祖宗周,父赐绶,荣三十二世孙,清代黄平进士第一人,《州志》传之甚详,主要述其幼年苦读,出仕为民诸事。王橒于康熙丁卯(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乡试中举,丁丑(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进士,初仕石阡教授,选江苏嘉定知县,在任有声,以忧归。起补江西上高,丁继母艰,再起云南南宁知县,被诬罢任。[6]207-208橒既罢任归里,受聘纂修《贵州通志》任“分修”。[8]6又主讲贵山书院,从学者多所成就,所著有《敖署新编》《四书管见》《四书文稿》《蒲水居诗附稿》《读易文》《尚书文》《燕台草》等行世。[6]208橒对其家族的重要贡献,在于重视子弟教育,“日以作文教子为事,虽与客谈笑,常使弟子置笔研坐旁,有得辄口授录之,日常五六篇”,[6]208正是这种连会客燕谈的机会也利用起来“作文教子”的执着,造就了王氏科名鼎盛的局面。橒有五子,同中举人者三,“焕士、彬士、楚士皆壬子举人”;先后中文、武进士者各一,“楚士壬戌进士”,“焯庚戌武进士”,“俱历官有传”。[6]208
橒长子光士,字晖吉,屡试不售,援例入监,肄业,授县丞职,未仕而卒。有子王缙,受父亲影响,少习儒业,兼通兵法及弓马,“弱冠入州学,中庚午武举,随营效力三年,分发云南补沅江千总”。缙子鸿远,廪膳生;道远,业儒;孙本元、贞元皆庠生,守元、淑元、永元皆业儒。[6]233
橒仲子焕士,少业儒,与季弟焯皆兼习弓马,壬子(雍正十年,1732年)举人,壬戌(乾隆七年,1742年)明通,授清溪教谕,选河南临颍知县,委署许州直隶知州,起补南阳通判,卒于官。有子孚宝、孚贵授典史,孚诰、孚观皆监生。[6]229
橒三子焯,本名焯士,字汉章。貌魁杰,读书解大义,喜挽强,年十九中己酉(雍正七年,1729年)武乡试中举,次年成进士。分发广西,署思恩营守备,雍正十三年(1735年)贵州苗变,“奉调征古州等处”,以“军功第一留黔,补都匀协左营守备,推升福建邵武都司,自陈不谙水性,仍留黔省。补定广协中军都司,迁下江游击,屡署协镇事,迁云南城守营参将,年五十卒”。焯子成龙,亦武举,任千总。成龙子八,廪膳生一,庠生二,余子孙皆有儒业,或应童子试。[6]228
橒四子彬士,字又彬,与兄焕士、弟楚士同中壬子(雍正十年,1732年)乡试,壬戌(乾隆七年,1742年)明经,选修文教谕。有子大勇、万年,皆武举;攀龙武庠生,孚春食饩。[6]242
橒五子楚士,字翘瞻,一字榕初,与兄焕士、彬士同举壬子(雍正十年,1732年)乡试,壬戌(乾隆七年,1742年)进士,选广东开建知县,历东莞、曲江、德庆、东流等州县,调湖南安乡、绥宁等地任职,历官三十载。子孚德应举,万春武庠生,孚鼎援例授官,孙基远贡生,棣远庠生。[6]229
(二)王枢父子之功名事业
王橒之族中同辈有王枢者,祖宗禹,父赐缨,有子俊士、修士、伟士。长子俊士,州学生。俊士子秉元为平越府学生,孚嵩及孙致远、琮远皆监生。[6]241-242
次子修士,字思永,号琴川,雍正己酉(雍正七年,1729)中贵州乡试第一,壬子(雍正十年,1732年)充云南乡试同考官,选山西祁县知县,改补普安学正,降补湖南按察司照磨,卒于官。子三,孚斌、天衢、定邦,皆庠生。[6]227-228
三子伟士,字少义,号诚斋,少入州庠,辛酉(乾隆六年,1741年)选贡太学,丁卯(乾隆十二年,1747年)中乡试第三名,辛未(乾隆十六年,1751年)成进士,选湖南永明知县,补粤西兴业,调崇善,护明江同知印务。为令十余年,内迁大理左评事。尝主讲龙渊书院,著《家国撮要》及诗、古文、四书经义若干卷。子四:孚铎,增广生;孚镛,乾隆乙酉(乾隆三十年,1765年)举人,丙戌(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进士,山东朝城知县;孚锦,庠生,捐授山东日照县典史,以清勤卒官;孚铭,庠生。孙源远,丁酉举人,补麻哈州学正;澍远,庠生;余皆习儒业。[6]230-231
(三)王氏科举之鼎盛
从进士王橒到王孚镛,王氏荣三裔凡五中进士(含武进士1名),王橒、王焯、王楚士为父子,王伟士、王孚镛亦为父子,他王姓进士又有乾隆丙戌(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科王炳1名。[6]182至于乡试中举者更不乏其人,甚至出现雍正壬子(雍正十年,1732年)科所有黄平得中者3名皆王橒诸子的情形。[6]185
进士、举人二外,贡监者流更不胜枚举。统计清代道光中期以前黄平王氏贡生共12名,其中贡生10名:王赐绶、王业盛、王栻、王国霖、王孚恭、王基远、王珣、王思远、王修礼、王经礼、王继远;捐贡2名:王赐爵、王廷矩。[6]193-194、196其王赐绶为荣三第十一世孙,王栻为荣三第十二世孙,王孚恭为荣三第十四孙,王基远为荣三第十五世孙。王国霖与王国泰同辈,或为政辅裔;王思远与王继远同辈,为荣三第十五世孙。王廷矩、王修礼与王经礼同辈,均为政辅裔。
监生18名:王光士、王孚宝、王孚嵩、王孚锦、王孚贵、王孚诰、王孚鼎、王万春、王恩贵、王宾礼、王俭礼、王琮远、王孚廷、王存仁、王家珍、王源、王万年、王文星。[6]197王光士为荣三第十三世孙,王孚宝、王孚嵩、王孚锦、王孚贵、王孚诰、王孚鼎、王万春、王万年为荣三十四世孙,王思远与王继远、王琮远同辈,为荣三第十五世孙;王廷矩为政辅裔,王宾礼、王修礼与王经礼同辈,也为政辅裔。可见,清代黄平王氏举业鼎盛,主要在康熙中后期至乾隆时期,此间进士、举人不乏其人,至于贡监之流更不胜枚举,主要皆出自王荣三之裔,王政辅之裔也间有其人。
嘉庆而后,黄平王氏举业衰微,不再有文武进士,[7]296文武举人道光及此后咸丰、同治、光绪诸朝亦仅王福基、王培元、王之宇、王德成、王兆南、王嘉宾、王炳南、王炳坤等7名,其中王福基、王炳坤等,亦多出自荣三裔。[7]301-303
五、清晚期变乱与家族命运
嘉庆《黄平州志》载王氏尤其王荣三裔之事迹甚详,民国《黄平县志》除照录前州志外,补入王氏事迹不多。揆其原因,固然有进士王橒、王孚镛等先后参与乾隆《贵州通志》、嘉庆《黄平州志》纂修,孚镛更是州志主纂者的因素在内,更主要则因王氏后继乏人,功名职官、履历事迹等可传者少。雍正乾隆之际、乾隆嘉庆之际等,如乾隆末乙卯(乾隆六十年,1795年)之变,黄平王氏发展虽受兵燹影响,仍不至于受到根本性冲击。而至晚清以降,尤其咸丰同治变乱,州城陷落,王氏发展也遭受严重顿挫。
(一)咸同世变,遭逢离难
遭逢世变如咸丰同治之朝,王氏罹难其中,是其衰微的重要外部原因。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黄平州因苗众攻城陷落,王孚镛一族之后裔有全家罹难者,《县志》载:
王兆熊,本城人,王序东之族嗣也,以武庠充黄平营百总。年七十余,城陷,手刃多贼,后自刎。子名河清亦武庠,兆熊遣令出力报国,随亦殉难。兆熊刎后,家人无不自刎,嗣遂乏。遗有马店街街基,光绪中年为族人变卖。[7]397
王序东即王孚镛,序东其字。文中所谓“城陷”一事,当指“(咸丰)六年丙辰九月十二日夜,苗陷州城”[7]202而言。原黄平营兵制,“嘉庆、道光两朝无甚变更”,“自咸丰丙辰、丁巳间苗变陷城,绿营官弁兵丁阵亡逃散,不复成军”[7]195,如王兆熊父子家人皆殉者,又有王瑚亭父子。《县志》载:
王瑚亭,城南黄猴堡人,王炳南学师之四叔也。逸其名,叛苗攻城,王奉杨州牧命巡视下水关。及城陷,逢苗进城,手刃二贼。苗众至,其继子某救之不获,父子同死。[7]396
王炳南为荣三裔,瑚亭为其学师之四叔,或亦属荣三一族之后裔。又杨州牧即时任知州杨承照,“号杏农,江南省某府县人……咸丰甲寅到州任事,次年即逢苗变……丙辰九月十二城始陷,牧与夫人、王氏家小均死之……”,[7]393-394州城陷落,亦一家殉难。
(二)艰苦备尝,绍述家风
乾嘉而后,王氏之文武科第渐趋衰落,家族人众由州城迁徙城乡各处及外地,王炳南及王德芳、德昌兄弟,炳坤炳颐兄弟之事迹,或可表明这种衰落之势及在此过程中艰难备尝而绍述家风的传承。王炳南履历梗概,《县志》载:
王炳南,号文轩,南乡黄猴铺人。贫苦积学,虽生乡闾,承先世书香之余,立志继述。家虽中资,乃遭离乱。父母年老,弟兄六人。末乱时率诸弟力农,日耕夜读。及避于外,又率诸弟经商,仍不失学,有古人负薪挂角风……旋遭咸丰之变,往避瓮安及兴义、荔波、平舟等地,后居省城。家十余口,均炳南率诸弟顾全之。[7]343
王炳南“承先世书香之余”而“生乡闾”,当为王橒族裔之俦,家族繁衍,枝系渐广之余,而由州城迁居四乡者。炳南早年“贫苦积学”,承平时以耕读传家,及遭离乱,携带家口经商于外,辗转各地。王氏耕余而读,乱离经商亦不失学,遭逢乱世且经颠沛流离之余而终有成就,殊为难得。
在危乱之世而能相互扶持而保全家族者,又有王氏之德芳、德昌兄弟。《县志》载:
王德芳,字某,弟德昌,字锦堂,州城鼓楼街人。丙辰城陷,弟兄避难于外,往来经商,朝夕相依,患难不离……光绪初年,兄回里经营业产,弟在普安之岩脚经商……弟兄移住于牛场街,人口繁殖,为城内盛户。[7]385
据《县志》,有王德成者为道光己酉(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科举人,王橒五世孙,[7]302德芳、德昌亦当为王氏族中同辈者。原居州城某街,后避乱于外经商,再分居二地经营产业,又回故里居住,因官司出卖基业而移居州属牛场街地方。兄弟处清之末世,颠沛流离,生涯不易,可见一斑。
又有王炳坤、王炳颐兄弟,其履历亦见纷乱之世的家族命运。王炳坤,号润民,原名泽荣,州人,移居省垣,“少负清才,世传家学”,光绪壬午(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后“屡踬春闱”,“以大挑二等部选务川县学正,郁郁不得志”,归里,坠河而亡。“炳坤著作颇多,代人作碑铭,序跋盈尺,惜没后稿失”,[7]378王氏代人作碑铭序跋,当是以之为生计来源,由“世传家学”而至此,家道中衰亦可从中得见一斑。炳坤弟炳颐,“光绪己酉优贡,朝考二等,以知县分发广西,民国三年回省,代理大塘县知事”,[7]378由清而历民国,仍得从政而有官声,[7]348却也表明家族传承在清末民国世变之际延续性。
民国《县志》评王氏家族命运有云,“王氏在州为望族,乾嘉时科名最盛”,“咸丰苗变,人文稍替”。[7]378王氏科名显著,以王橒、王孚镛为代表,“王橒以名进士令南宁,致仕后主讲贵山书院,分修《贵州通志》”,“王孚镛亦丙戌进士,令朝城,在籍,撰修《州志》,主讲星山书院”。[7]378因此种科举盛况,王氏祠堂楹联有“三代进士,五子贤书”之语,指王氏木、士、孚等三辈,有文武进士达五名。从“科名最盛”的“州之望族”,到“人文稍替”的咸同之世,家族的命运实与国家之制度,其所在地方、所处时代休戚相关,明清黄平之王氏,当作如是观。
结 语
明初,明置兴隆卫于黄平地方,有武职王荣三、王法兴、王政辅等分别从浙江上虞、南直全椒、河南息县等地调入,遂有王氏三族在黄平之世居与发展。王氏在地方的初期发展实立足于明卫所体制下的武职世袭制度。至明中后期,世风渐重科举文教,而家族出路亦不再局限于武职一途,黄平王氏各族中亦开始有儒学生员并获得举人、贡生等功名者,他们出任知县、通判、教授等地方中低阶主官、佐贰及教职官员,开始实现由移民武官家族转型乡绅望族的转型。
明清之际,王朝更迭,战乱不断,黄平王氏辗转南明残部、农民军余部与清及反清势力之间而谋取其生存空间。此时的家族发展,虽然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转向以文化教育为根基,但其重视兵法武技等原武职世家的传统仍未废堕,因此能较好地因应世变,在兵燹动荡之世保存下来。
三藩之变平定后,清王朝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以卫所为代表的地方武官世袭制度早已废除,文武科举选官制度日渐完善并得到持续执行,黄平王氏也在此背景下发展臻于鼎盛。究其原因,既有家族发展实与王朝国家共兴衰的一面,也来自家族自身之遗泽。明卫所及武职世袭制度在贵州的实施,实际上在整体政治经济文化欠发达的贵州民族地区缔造了一批在文化教育方面占有相对优势且凝聚力强的移民家族。随着这些家族的“在地化”发展、世职重要性的降低,由家族文化教育传统及资源优势而在地方科举竞争中凸显的优势愈加显著,王氏各族得益于前明卫所制度、家族凝聚力及重视文化教育之遗泽,依凭科举制度而在康熙中后期至雍正、乾隆及嘉庆时期进入发展的鼎盛阶段。
嘉庆道光以降,渊源于明代卫所制度而造就的家族在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已经最大限度被抵消,整个社会及家族人口繁衍而造成的生计压力促使人口向治城以外四乡地方及他属地方迁徙,家族内部凝聚力削弱,而原有的重视儒业的传统也受到挑战,加上晚清以降社会变乱持续而大规模的发生致使科举制度的实施环境乃至必要性发生改变,王氏由“科名最盛”的黄平望族走向衰落,并在此种衰落中沦落为地方的一般性家族,实属势所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