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社会科学课程教学应用型转变探讨

2020-12-26王友云黄巧香向芳青

安顺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应用型转型

王友云 黄巧香 向芳青

(1.铜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贵州 铜仁554300)(2.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一、高校人才培养课程教学的战略基础性地位

转型发展成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重要改革方略,这一改革方略的核心要素有不同解读,但课程教学对高校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高校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1]高校的转型发展必须落实到课程教学上来,只有落实到课程教学、落实到课堂,改革的成果才能真正惠及学生,才具有实质性意义,才是真正的内涵转型与发展,高校转型发展的各项目标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化为学生可感受的成果。

(一)课程教学是推进转型发展改革举措的重要载体

我国是一个有漫长历史的教育大国,有非常优秀的教育传统,从古代私塾的教育方式到现代化教育的漫长历程中,教育不断与时俱进,发展了很多好的教育模式、方法、手段。纵观我国的教育发展史,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基本方式的经院式教学一直占主流,课堂一直承载了我国教育漫长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也不断受到诟病,被认为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随着后现代哲学的发展,教育主客体由实践哲学中的相互对立统一走向后现代哲学的主体间性,实现一种交往理性,强调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不论采取何种方式教学,课堂这个主阵地必须有一个让师生互动的素材、平台、基础和载体,这个素材、平台、基础和载体就是课程以及以课程为核心的整个教学过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同样也不例外,必须抓住课程教学这个教育的主阵地和主要载体,离开了课程教学,高校的转型发展就会成为一场从“高大上”到“假大空”的狂欢盛宴,喧嚣一场,终将昙花一现,没接地气而难以取得真正的成果。

(二)课程教学是将转型发展成果惠及学生的基本纽带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颁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是地方普通高校课程教学转型的指南和重要的政策文本。从政策科学的基本理论来看,政策文本的基本意义在于落实,而政策的落实又在于政策执行主体将政策文本细化为具体可执行的细则有效执行。各地转型试点的高校以及非试点的很多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大都对照三部委的指导意见,出台了如何真正实现转型的路径、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平台、建立对接产业链与创新链的专业体系、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流、课程改革、招生制度改革等多个方面的实施细则,这些实施细则又如何落到实处呢?应该说,改革措施、政策文本及其实施细则要落地生根,转型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学生,必须以课程作为桥梁和纽带,课程将改革的重要参与者学生与政策系统内的各因素联系起来,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新的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都需要通过课程作用于学生,课程成为学生走向新的知识世界的主要通道。三部委的指导意见是党和国家对普通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比较全面和重大的政策,贯彻执行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应遵循公共政策运行的规律,从公共政策系统运行规律进行分析。课程教学处于这个政策系统的中心,分析政策主体和客体在政策环境中的运行,包括围绕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制定、执行、效果评估和监控的全过程,都需要把课程教学放在这一政策系统的中心地位进行考察,否则,高校转型发展这一政策系统就失去了核心和根本,该项政策的初衷和目标,即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就难以达到。

二、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社会科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社会科学课程普遍存在设置不合理现象

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社会科学课程设置普遍存在老化、陈旧与过时,课程内容交叉、重复以及不合理现象。时代是不断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问题不断变化,我们的课程和教材必须不断更新,即使是经典的教科书,也必须融入时代新的内容。但很多地方本科高校教师往往迷恋着一本经典教科书,课程、教材、教案、讲稿、课件等很多年都没有变化,没有融入新的时代精神和内容,课程教学越来越呆板,走入死胡同,原本具有很大创新空间的高校教学活动成为一种机械式的教师谋生任务,学生完全进入被动的乏味学习状态。我国普通高校人文社科课程设置不太合理现象,从很多高校网站搜集的专业培养方案可见一斑。如:大部分高校的同一专业课程安排基本相同,甚至千篇一律,没有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地方实际需求和学校特色优势进行专业细化设置;专业课程定下来后一直没有更新,课程陈旧,落后于实践,没有适应社会实践的变化革新课程;教材陈旧,知识过时且相对简单,或者教材偏难,学术性太强,社会实践案例偏少,教材的知识体系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实践教学与应用课程太少,案例教学太少,过分注重理论课程,课程设置不丰富,不科学。由此可见,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社会科学课程的设置很多落后于社会发展实际,与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所需要的能力和要求都相差较远,需要我们结合社会实际进行完善、改进和针对性的革新。

(二)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社会科学课程教学过分注重学术化

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过于偏重学术,注重学术性人才培养,过于追求学术研究、理论研究、论文发表,从而忽略对学生实践技能方面的培养,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相差较大,大学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一度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在社会科学讲授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理论知识讲得太多,没有注重知识的运用,面向实践领域的知识针对性应用不强,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这些现象都还一定程度存在。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社会科学课程教学应该以知识的应用为核心,以应用型能力培养为目标,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转变的基本路径是加强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一代之治有一代之才”,每个时代人才的需求都会不同,人才的要求必须适应时代的变迁、需求和发展。时代要求我国人才培养应该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也不例外。

(三)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社会科学课程教学方式单一且过于封闭

人文社科课程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多尊崇传统的经院式教学方式,注重课堂讲授,以给学生灌输知识为主要方式。教师多以课堂为授课主要阵地,以教材为授课主要素材,机械地将课本内容“灌输式”传授给学生,教学方式僵化,学生接受知识被动,教学中师生之间是分离的、学习中学生之间是独立的,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协作性、团队性、交互性、思考性和思想性的特点。

同时,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还存在过于封闭与专业,突出表现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对实践说“不”,是一套拘束于理论研讨的过于封闭的专业体系。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型重在强调实践,但是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最突出的问题是理论与实践分离,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实践教学偏少,实践教学手段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教学体系。实训、见习、实习在很多人文社科课程领域变成走过场,没有结合课程知识进行实质性深入,导致学生动手、实践、应用能力均不足,学生们在实践中探究知识的能力更是不足。这要求我们在课时分配上必须将理论与实践并重,两条腿走路,教学必须走出课堂,紧密结合实际进行理论的实践操作和知识的实际应用。积极发展多元化教学,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传授与知识运用并重,既注重理论课堂教学又注重实践课堂的建立,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知识讲授与应用、课堂内外互动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创设,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社会科学课程教学方式单一、封闭与专业的问题才会根本解决。

三、地方高校社会科学课程转型的方向:学术型转向应用型

(一)知识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成为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变迁的内生动力

在传统社会,尤其是科技革命还不是很剧烈的时代,人文学科较社会科学更加繁荣,思辨、理性和哲学的思考被更加强化。但是当人类社会发展到更多依赖科技革命、信息技术推动,走进科技改变世界时代的门槛,我们既需要哲学层面的思辨,发展人文科学知识,但更需要注重社会科学知识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寻找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当人类进入科技推动社会大发展的时代,需要社会科学知识关注社会运行和发展进程,及时总结社会规律,关注科技革命产生的社会变迁。由科技革命驱动的社会变迁带来人的思维方式、知识的生成模式、知识与应用的融合程度均不同以往,知识场域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但很多人却不为之所动,没有深层次感觉到知识场域悄然发生的大变化。

比如当今社会科学知识的生产和累积不能再仅仅依赖人的抽象的哲学思辨,需要通过实证调研、田野调查、不断发展起来的现代量化分析工具和计量模型进行测量等而获得,计量经济学、社会统计、各种现代化的分析软件等成为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主流社会科学知识增长、累积和生产的主要渠道和方式,“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生产方式取代了过去“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产生方式。[3]这种问题导向的知识生产方式被英国社会学家吉本斯(Michael Gibbons)等人称为新知识生产范式(知识生产的模式Ⅱ),这种新知识生产范式不同于以大学为中心、以认识论为基础、以探求好奇心为目的、以古典分析和纯理性思辨为方法的传统知识生产模式(知识生产的模式Ⅰ)。[4]在新知识生产范式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不是泾渭分明、截然分开的,创新更多会在学术场域与经济场域的无缝合作中展开,不同知识生产者会组建共同体,走向相互融合与协同发展。[5]这种知识生产方式由模式Ⅰ向模式Ⅱ的转型成为社会科学课程教学由学术型走向应用型的巨大内生性动力。

(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大变化是社会科学课程教学向应用型转变的现实要求

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对社会科学人才的需求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社会需要的人才注重向技能型和应用型转变,这要求高校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革新观念,改革不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创业型”为目标建立人才培养新机制。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大厦的基石,高校人才的培养最终应落脚到教学这一基本环节。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进行教学转型,对于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来说,应积极把握好从传统的学术型教学向应用型教学转变的大方向和大趋势。同时,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带来了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特别是在社会科学领域,这种融合的趋势和步伐在社会大变革中不断加快、愈发明显,课程教学由学术型转向应用型在一定程度上是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社会的复杂化程度日益加大,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如社会越发展,城市化进程越快,公共问题也越来越多、公共治理变得越来越难、公共危机与安全问题愈发增多、人类的合作也越来越难、人类在公共事务治理中如何走向美好合作与集体行动似乎还没有找到真正解决的答案,凡此等等。尽管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益发达,极大地推动着人类进入一个高科技时代,但对这些社会问题的回答似乎很难有真正的技术解,也越来越难以通过过去简单的社会科学知识推理求得答案,这就需要从社会实践中发展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复杂问题的社会科学知识,最终通过社会科学知识的人文、制度、技术路径的结合解决人类治理的难题。而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社会科学知识的发展需要在实践中探求、产生和寻找答案,需要大量的应用型和创新创业型人才来应对,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大变化和知识生成的重大转型倒逼社会科学课程教学由传统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

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社会科学课程教学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具体路径

(一)调整社会科学课程结构体系,适应市场需求增加跨学科、具有应用和前沿性质的课程

课程结构体系在人才培养中居于首要地位,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均具有指导性地位,是向学生教授什么内容的问题。课程结构体系要求科学合理,尤其是课程的内容设置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适时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与变化,对包括课程内容、课时、教学方式等进行动态化设置。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一向注重理论教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课程结构体系还有一些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容,虽经不断调整,但仍有很多不合理之处,急需根据新时代的社会经济特点进行社会科学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体系重构的方向在于主要由理论知识课程构建的社会科学课程教学体系转向应用型课程体系,删去过时的、理论与实践不符的课程,大量增加实践性、跨学科、交叉学科、前沿与应用性质的课程。[6]只有进行源于实践的课程体系重构,才能从真实社会世界建构知识世界,从社会运行的实践中洞察社会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行社会规律的提炼、知识的增长、理论的创新。

从学术型转向应用型,具有应用性质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主要内容。课程体系的建设不能再一直沿袭传统的以基础学科为基础构建的课程体系,而要转向具有应用性质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应用学科为核心的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应用学科为主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要以现代最先进和开放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在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相互融合融通。构建应用型课程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性和前沿性课程,这需要处理好教师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因为有一些跨学科的前沿的学科知识需要通过科研这一路径获得,这就使高校教师往往容易发生科研与教学严重错位的问题,致使科研越位、教学缺位,在实际运作中往往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科研与教学脱节。其实,科研与教学应能并举,互相促进,教师的科研成果要能运用于课堂,使实践性、跨学科、交叉学科、前沿性课程能通过科研与教学的互相促进很好地惠及于学生。如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要求实证调研,这可以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调研、数据整理与录入等工作,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操能力得到应有锻炼。学生只有经过理论课程与应用课程的融合训练与培养,在毕业后走向社会,才能运用社会科学知识真正地改造社会、服务社会,整个社会也因为开放性、适用性、跨学科、异质性和多样性的社会科学知识的作用而焕发出无穷的活力。

(二)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发展适用应用型课程新的教学方式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实施“师授生听”,这是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的产物,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主要以大学为中心,大学是知识的主要生产者,大学老师作为知识精英通过理性的思辨和强烈的好奇心去生产与探求知识,然后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总结为理论讲授给学生。“师授生听”的方式是一种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很难有效体现知识“应用”的本质特征,也与新知识生产范式是不相容的,必须进行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应是改革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发展适用应用型课程新的教学方法。如在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起来的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核心,辅之以理论讲授、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实习,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等特点。社会科学教学要注重加强案例库建设,教师可以将案例库建设同自己科研课题的调研结合起来,通过实证调研,发现和编写案例,并鼓励学生也参与案例的调研与整理,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增加实训实践、技能训练和创新创业方面教育,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这种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实践教学得以启发和获取,必须以社会发展需要为指针,构建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各专业领域的实践教学体系由该领域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等内容组成,同时,需要在实践教学中更新原有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具有综合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而适应社会的不断竞争、挑战和发展。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若干意见》作为向实践应用型转型的行动指南,增加实训实践、技能训练和创新创业方面教育,打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隔阂。

如在实训实践方面,在进行某一门社会科学课程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布置好与专业课程相关的调研课题去实际调研并要求撰写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完成后可以在老师的主导下再回到课堂,要求每小组交流心得,或者课堂展示创新成果供大家共享和讨论,老师再点评。在学生参与调研的全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洞察和分析社会问题、总结规律、撰写调研报告以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又如在有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发展起来的服务学习方式,融学习于服务地方建设之中,服务学习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社区服务、岗位服务、机关单位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学习与发展,具有增强学生社区参与、完善品格、实践技能提升、优化人际关系等教育价值,对于加强社会实践教育有重要意义。

(四)改革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以学术为中心的教学评价转向以应用为中心

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社会科学课程教学传统的评价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革,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社会科学课程教学传统的评价方式是一种高校自身进行的学科内部驱动的“学术性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模式注重教师的科研成果和理论教学,形成以学术为中心的评价机制,在评价主体、内容、标准和对评价结果的利用等方面都需要创新。这种“学术性评价”方式一般是由各学校教务处组建的教学委员会对教案、讲稿、课件、上课流程等进行评价,这是一种内部的自我评价,客观公正性受到质疑,应积极发展“应用性评价”方式。跳出高校自身组织的学科内部驱动方式,可以通过吸收高校外部的利益相关者,甚至引入第三方作为地方高校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应基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构成要素这一评价内容建立一套社会科学课程的应用型评价标准,由传统的以学术为中心的教学评价向以应用为中心转变,由“学术性评价”方式走向“应用性评价”方式。实现这一评价方式转型的核心在于观念的革新,让“应用性评价”方式内化于心,使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项目标成为普通高校领导和教师的自觉行为。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应用型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