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同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护理观察
2020-12-26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518000李景环熊莉芳刘芳芳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518000)李景环 熊莉芳 刘芳芳
剖腹产是临床常用的分娩术式,临床多建议剖腹产产妇术后2年以上才能再次妊娠。为达到良好的产后避孕效果,现代临床在对产妇行剖腹产手术时,也会对其放置宫内节育器。本文主要探究了剖腹产同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妇女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产妇年龄分布:22~36岁,平均年龄(29.6±3.4)岁,妊娠37~40周,平均(38.9±0.2)周;研究组产妇年龄分布:24~35岁,平均年龄(30.4±3.3)岁,妊娠37~41周,平均(39.0±0.3)周,两组产妇上述一般资料无可比性差异(P>0.05)。产妇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此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剖宫产术中不放置宫内节育器,即对产妇行常规剖腹产术,将胎儿、胎盘取出后清理宫腔。研究组在术中放置宫内节育器,将胎儿、胎盘取出后,清理宫腔,再采用卵圆钳轻轻夹住20号不锈钢金属单环送入产妇宫腔底部,术后给产妇连续使用一周抗生素预防感染。为降低产妇宫内节育器术后不良反应,在围手术还需为产妇提供以下护理干预:①术前检查和准备护理。术前,护理人员需对产妇进行全面、规范的全身检查并指导其进行排尿,使膀胱处于空虚状态,并做好其他术前准备工作。②术前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术前,护理人员还需对产妇宣教宫内节育器相关的知识,如作用机理、避孕优势、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剖腹产产后2年内再次妊娠的危害,使其能更好的接受剖腹产术中放置宫内节育器,此外,还需合理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对存在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的产妇,需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采用成功案例对其进行说法,消除产妇内心顾虑和提高其预后信心。③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产妇各项生理指标和观察记录其阴道的出血情况,并指导产妇术后休息一定时间,待情况稳定后才可进行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恶露干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包含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盆腔炎等)及产后再次妊娠率,术后对两组产妇进行一年随访,了解其再次妊娠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 <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恶露干净时间对比 研究组产妇产后恶露干净时间(42.3±1.5)d与对照组(43.1±1.4)d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4,P>0.05)。
2.2 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妊娠率对比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与研究组的7.0%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再次妊娠率为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P<0.05)。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不断升高,临床多建议剖宫产产妇产后超过2年再次妊娠,才能有效保障母婴安全[1]。基于此,就需要采取一种有效的节育方式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干预。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高效、简单经济且可逆的节育方法,在剖宫产术中将其放置在产妇宫内,既解决了分娩,同时还能达到良好的产后避孕效果[2]。本研究中,对两组剖宫产妇女分别在剖宫产术中不放置宫内节育器及在术中放置宫内节育器,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产后恶露干净时间(42.3±1.5)d、产后并发症发生率(7.0%)与对照组(43.1±1.4)d、4.7%对比无显著差异,研究组产妇产后再次妊娠率(2.3%)显著低于对照组(18.6%),说明剖腹产同时放置宫内节育器不仅不会影响产妇产后的恢复和增加其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能达到良好的避孕效果。
综上所述,察剖腹产同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