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菜籽油与7 种小宗植物油的营养比较及储存品质变化分析

2020-12-26王春锋王媛媛周德愿王永斌陕西鹤鸣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小宗黄秋葵酸价

□ 王春锋 王 欢 王媛媛 周德愿 王永斌 陕西鹤鸣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食用植物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担任着重要角色,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它可为机体供能、增肌饱腹感、改善食品感官性状、赋予菜肴诱人色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同时富含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植物甾醇、维生素E等多种营养功能成分[1]。有研究表明:亚油酸、α—亚麻酸、植物甾醇具有降胆固醇、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能[2—3],维生素E 具有强抗氧化性,能够预防和减轻体内过氧化物对细胞膜脂质的破坏,保持组织的完整性[4]。

尽管植物油益处颇多,但由于各植物油料种子的差异,导致不同的植物油在营养价值方面有较大差异。不饱和脂肪酸对光、热、氧敏感,决定了植物油在储存期间存在酸败变质的风险。变质的植物油营养价值降低,危害人体健康,大量食用之后可能导致死亡[5]。脂肪酸组成及配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植物油的营养价值。酸价、过氧化值是评价植物油酸败变质的主要指标。

目前国内外对大宗植物油品质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对小宗植物油的研究报道较少。很多网络电商平台利用消费者知识盲点,夸大宣传小品种植物油的优点,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存在误导作用。因此本研究将从营养指标入手,分析比较菜籽油与紫苏籽油、亚麻籽油、南瓜籽油、元宝枫籽油、牡丹籽油、油茶籽油和黄秋葵油7 种小宗植物油的营养差异,从质量指标入手,考察自然储存条件下的质量变化情况,为消费者合理选用、储存植物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菜籽油、紫苏籽油(二级)、亚麻籽油(二级)、南瓜籽油、元宝枫籽油(二级)、牡丹籽油、油茶籽油、黄秋葵油均为本公司(陕西鹤鸣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自产食用油。

1.2 仪器与设备

9790 气相色谱仪,浙江福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HP5 毛细管色谱柱,青岛华元聚合物有限公司;HX502T 电子天平,慈溪市天东衡器厂;DDG 10 mL 微量滴定管、250 mL锥形瓶、碘量瓶,泰州市庆大教学仪器有限公司。本研究所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 /T 6682—2008 规定的三级水[6—8]。

1.3 试验方法

1.3.1 营养评价指标

营养指标评价以脂肪酸为例,脂肪酸分布及含量参照国家标准方法测定[6]。

1.3.2 质量评价指标

质量评价指标为酸价和过氧化值,参照国家标准方法测定[7—8]。

1.3.3 储存品质变化分析

模拟市售植物油的储存条件,将8种植物油存放于自然条件下,连续18个月(2018 年3 月—2019 年8 月),每隔一个月跟踪检测储存过程中酸价、过氧化值的变化情况。

2 结果分析

2.1 菜籽油与7 种小宗植物油的营养比较结果

借助气相色谱法对菜籽油及7 种小宗植物油中的13 种脂肪酸含量(%)进行检测,测定结果见表1。

由表1 数据可知:无论是常见的菜籽油还是7 种小宗植物油,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较其他脂肪酸而言,含量较高。8 种植物油中,油茶籽油的油酸含量最高,占比81.09%,但其亚油酸含量最低,为7.22%;紫苏籽油的亚麻酸含量最高,占比59.86%,但其油酸含量最低,为9.57%。南瓜籽油的亚油酸含量最高,占比56.8%,黄秋葵籽油的亚麻酸含量最低,为0.53%。牡丹籽油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比例接近1 ∶1.5 ∶1.5,更接近人体对3 种脂肪酸需求的黄金比例。元宝枫籽油中含一种标志性脂肪酸,即神经酸(被誉为大脑营养素),含量为5.60%。较其他植物油而言,元宝枫籽油芥酸含量较高,因人体存在消化芥酸的酶,所以正常人摄入芥酸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从脂肪酸的饱和度方面分析,除黄秋葵籽油外,其他7 种植物油的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在10%左右。8种植物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差异较大,油茶籽油的MUFA 含量最高,为82.19%,紫苏籽油的PUFA含量最高,为78.36%。黄秋葵油的SFA ∶MUFA ∶PUFA ≈1 ∶1 ∶1,更助于人体的营养均衡,此结果与李加兴[9]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整体分析表1 数据,8 种植物油在脂肪酸含量方面确实存在差异,但不能仅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方面评判哪种植物油更好,因为除黄秋葵油外,其他7 种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不大。不能判定小品种植物油营养价值高于常见的菜籽油。

表1 菜籽油与7 种小宗植物油的脂肪酸分布及含量(%)

2.2 8 种植物油在18 个月内的品质变化结果

2.2.1 酸价变化结果

酸价又称酸值,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标志指标。油脂在长期储存过程中,由于受到微生物、酶、光和氧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缓慢水解,会产生游离脂肪酸,酸价可反映油脂品质的好坏,酸价越低,表明油脂质量越好,新鲜度和精炼程度越好。油脂酸价与油料、贮存方法及条件等因素有关[10]。

图1 8 种植物油在自然储存条件下的酸价变化情况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菜籽油(二级)的酸价≤0.3 mg/kg,紫苏籽油、亚麻籽油、元宝枫籽油、牡丹籽油和黄秋葵油的酸价≤3 mg/kg,南瓜籽油、油茶籽油的酸价≤2.5 mg/kg。图1 反映了8 种植物油在自然储存条件下,酸价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由图1 可知:8 种植物油在自然条件下储存18 个月之后,酸价仍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8 种植物油的酸价均呈现上升的趋势。这可能与每次检测时需打开桶盖,微量氧气进入,加速了油脂的水解有关。18 月后,菜籽油的酸价更接近国家规定的标准值。同时由图可知,8 种植物油的初始酸价差异较大,这可能与油料种子本身性质或者其抗氧化物质有关。

2.2.2 过氧化值变化结果

过氧化值是评价油脂氧化程度的一种指标,是衡量油脂酸败程度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说,过氧化值越高,则表明油脂酸败越严重。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菜籽油(二级)的过氧化值≤5 mmol/kg,紫苏籽油、亚麻籽油、元宝枫籽油、南瓜南瓜籽油的亚油酸含量最高;黄秋葵籽油的亚麻酸含量最低;牡丹籽油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比例接近1 ∶1.5 ∶1.5。

(2)8 种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接近,但MUFA 及PUFA 的含量差异较大,油茶籽油的MUFA 含量最高,紫苏籽油的PUFA 含量最高,黄秋葵油的SFA ∶MUFA ∶PUFA ≈1 ∶1 ∶1。籽油、黄秋葵油的酸价≤0.25 g/100 g,牡丹籽油、油茶籽油的过氧化值≤7.5 mmol/kg。图2 反映了8 种植物油自然储存条件下,过氧化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由图2 可知:8 种植物油在自然条件下储存18 个月之后,过氧化值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8 种植物油的过氧化值均呈现上升的趋势。18 个月后,菜籽油的过氧化值更接近国家规定的标准值,即更接近酸败变质状态。这可能是7种小宗植物油本身含有其他活性成分,延缓了其酸败变质进程。

图2 8 种植物油在自然储存条件下的过氧化值变化情况

3 结论

通过对菜籽油以及7 种小宗植物油的脂肪酸含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油茶籽油的油酸含量最高,但其亚油酸含量最低;紫苏籽油的亚麻酸含量最高,但其油酸含量最低;单从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角度评价油脂营养高低,并不能得出小宗植物油营养价值优于菜籽油的结论。

通过对8 种植物油储存期间的质量指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8 种植物油的初始酸价差异较大,这与油料种子本身性质或者自身的抗氧化物质有关。

(2)在18 个月的储存期内,8 种植物油的酸价及过氧化值均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即自然储存18 个月的植物油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但是菜籽油的酸价及过氧化值更接近国家限定值,表明其接近酸败,7 种小宗植物油可能本身含有其他活性成分,延缓了其酸败变质进程。

猜你喜欢

小宗黄秋葵酸价
黑芝麻酸价变化规律的探究
黄秋葵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黄秋葵新品种苏秋葵1号
黄秋葵与红秋葵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
小宗 老师
黄秋葵引种栽培技术试验
铁公鸡突然请客
铁公鸡突然请客
没完没了的平淡生活
不同包装处理对鲜食核桃的保鲜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