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护理对不同体质学龄前儿童健康的影响
2020-12-26马敬璐长春市中医院
□ 马敬璐 长春市中医院
学龄前儿童的健康与饮食护理质量有着密切关联。以往幼儿园饮食护理人员常采用常规饮食法保证儿童营养均衡,并为其准备新鲜果蔬等食物。虽然也能对儿童的健康起到一定保障作用,但对儿童体质的改善仍缺乏突出的有效性。而中医饮食护理是根据儿童体质健康状况等方面为其制定适合的饮食计划,进而达到优化改善学龄前儿童体质的目的,使其拥有健康体魄。本文于本幼儿园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入学的学龄前儿童中随机选取100 名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长春市万龙双语幼儿园100 名学龄前儿童为样本,对照组50 例,性别:男/女=26/24,平均年龄(3±1.64)岁。观察组50 例,性别:男/ 女=28/22,平均年龄(4±1.05)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 >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两组儿童均属于学龄前适龄儿童(0 ~6 岁);儿童及其家长知情并自愿参加此次研究活动。
1.2.2 排除标准
学龄前儿童存在先天性疾病,如侏儒症等;学龄前儿童患有消化道疾病等影响饮食质量的病症;学龄前儿童存在外伤诊治缺课现象。
1.3 方法
针对对照组学龄前儿童采用常规饮食护理方法,饮食护理人员需按照幼儿园饮食搭配标准为每个幼儿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并且还需为其准备水果、无添加剂饭后甜点等。幼儿园常见的食物包括糖醋排骨、红枣鸡汤、香酥鸡柳、蛋挞、爆炒鱿鱼和牛肉面等。在常规饮食中,还应考虑到实际喜好,以免出现厌食现象。之后对护理前后儿童体重身高进行精准测量,并做好请假缺课记录,将其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参考依据。
针对观察组学龄前儿童采用中医饮食护理方法,护理人员需先行对学龄前儿童的体质进行调查,结合中医体质要求将其划分为5类不同的体质,然后结合体质分类结果为其选择适当的中医饮食,有针对性的改善学龄前儿童体质。①正常体质,儿童面色白皙有光泽,未出现盗汗状况,且食欲适中;②气虚体质,儿童的面色发黄,大便不成型,舌体存在齿痕;③内热体质,儿童喜好甜食且小便黄赤盗汗潮热;④痰湿体质,儿童的面色过于苍白,易困倦;⑤阴虚体质,儿童舌红少苔、皮肤枯糙、口干易怒。待分型后利用中医饮食护理要求结合不同体质制定饮食计划。比如阴虚内热儿童,在饮食过程中,需要少食辣椒、羊肉等热量较高的食物,并且可适当多喝牛奶、蚌肉等,以便对其体质进行调节。而痰湿体质的儿童,应避免食用肥腻生冷食物如凉拌菜、生黄瓜等。同时,还应当在此类儿童的饮食中适量多放一些生姜,并搭配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使其体质得以改善。对于气虚体质的儿童,在日常饮食阶段,应禁止食用山楂、大头菜、大蒜等食物,或者少食橙子、荠菜、柚子等。为了帮助气虚质儿童调整体质,可在食物制作期间准备百合莲子汤、糯米粥等食物,确保在中医饮食护理下,学龄前儿童能够拥有健康体质。
此外,中医饮食护理人员在对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饮食指导时,还需将儿童体质与食物类别进行对比,如内热体质者应以凉性食物为主,气虚体质者应以温性食物为主,并根据儿童体质对应选择寒性食物、热性食物等,根据儿童体质特征制定食物种类合理的科学的饮食规划,以免儿童因错误的饮食影响自身健康。在中医饮食护理中,还需要始终秉承“广泛性”“全面性”“温和性”原则为学龄前儿童优选食物。学龄前儿童相比成年人无法消化过多补品,故而在根据体质选择食物时,应以果蔬为首选,而不可过多食用补品,以免出现“流鼻血”等症状,影响饮食安全性。同时,为了确保学龄前儿童从饮食中吸收更多营养,可尽量选择易消化食物,定期观察儿童的排便规律与大便形状,进而根据儿童的具体表现调整饮食计划。
在观察组学龄前儿童应用中医饮食护理时,幼儿园教师还应配合饮食护理人员按照1 次/月的周期对儿童的体质进行调查,并与儿童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使其在家庭饮食中也参照中医饮食要求制作菜肴,以免对研究结果造成干扰。至于幼儿园班主任,也需在体质调查前后召开健康宣教活动,为儿童讲解饮食禁忌,使其改变饮食习惯,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
1.4 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前后学龄前儿童身高体重;观察学龄前儿童护理后平均缺课天数。
测定方法:在对学龄前儿童的身高体重、缺课天数进行记录时,身高体重的测定时间应定为晨间8 点,在儿童进食之前,使其保持站立姿态测量身高与体重。若儿童年龄尚未超过3岁,可以指导儿童运用仰卧体位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防止测量期间受儿童个体差异的影响出现测量不准确的问题。应当在开展护理计划前后分别测量一次,以便形成可靠对比。至于学龄前儿童缺课天数的调查,幼儿园班主任应及时与儿童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儿童缺课原因,进而知晓儿童生病情况,为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调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与中医饮食护理之间的关系需要依据科学的中医饮食护理计划与身高体重、缺课天数等变化指标进行分析[1—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处理数据,使用t 检验计量资料(x±s),使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 <0.05 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身高体重对比
2 结果
2.1 身高体重对比
对照组与观察组儿童在护理前体重身高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对照组儿童的身高与体重低于观察组,2 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详见表1。
2.2 缺课天数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学龄前儿童的缺课天数略少。其中对照组学龄前儿童的平均缺课天数为(6.38±2.37)天,观察组学龄前儿童的平均缺课天数(2.01±1.23)天,2 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
3 讨论
中医常道:食能排邪而安脏腑,以资血气。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从中医学理论视角看待学龄前儿童健康问题可发现:不同食物可对其身体素质产生不同效用,甚至能够帮助学龄前儿童调整代谢水平。对此,可运用丰富的中医护理知识结合学龄前儿童的发育特点选择适合的食物,改善学龄前儿童体质,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与身体素质,确保学龄前儿童能按时保质的完成幼儿园学习任务。中医饮食护理在促进学龄前儿童健康方面的优势包括以下两点:①科学性[3]。学龄前儿童由于消化系统尚未完善,分泌的消化酶等物质较成年人少。对此,一旦长期误食某种食物,将对其健康产生极大威胁。而中医饮食护理可根据食物特性与学龄前儿童的生长需求为其科学搭配食物,由此达到改善体质的目的。如桂皮属于热性食物,具有散寒益火效用,对于面色黄白的学龄前儿童有着显著的改善体质的效果。②适宜性,中医饮食护理可根据季节天气变化为学龄前儿童因时制宜的优选食物,由此保证儿童体质有所增强。如春季气候逐渐温暖,可食用香菜、大葱、韭菜等食物,而夏季炎热,可多食荷叶粥、冬瓜等清淡食物。至于秋季,应以鸭梨、莲藕等养胃食物为主[4—5]。到了冬季,因天气寒冷,学龄前儿童需多补充热量,应多食用羊肉、谷物等,以此在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同时使其具有良好体质。
观察组相关数据如下:中医饮食护理后学龄前儿童身高(108.6±2.7)cm,体重(20.2±1.7)kg,平均缺课天数(2.01±1.23)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 <0.05)。证实中医饮食护理的确可对学龄前儿童体质起到促进作用,使其身高体重有所增加,在增强免疫力的基础上减少缺课天数,故而值得在幼儿园饮食护理中应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饮食护理可改善不同体质学龄前儿童的健康状况,并使其保持正常的生活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