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药物治疗进展探讨
2020-12-25韦建波
韦建波
(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广西 河池 546300)
0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病号称沉默的杀手,主要由于其发病较为隐匿,而且起病的速度比较缓慢,在发病初期,病情往往容易被忽略,慢阻肺病患者数量众多,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临床上也在期待新的药物出世来攻克这一疾病。针对以上问题,对患者治疗进行分析,科学的选择适合患者治疗的方法和途径,保障在患者治疗工作开展和实施中,能够为患者治疗的整体情况控制提供帮助。
1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概述
李雪芹认为,患者每日的给药频率、给药剂量与给药时间的情况均会对患者的病情造成影响[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目前我国导致居民死亡的第四大病因,而且近些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也在逐渐增高,患者在发病之后会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缪素红等人认为抽烟、空气污染等均会对肺部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如果患者家族有肺部疾病史,也可能会增加疾病感染的概率[2]。患者的症状主要是哮喘、咳嗽、呼吸困难等等,严重时还可能出现疲倦与意识不清、缺氧等情况。
2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药物
2.1 长效抗胆碱药。张占强等人认为胆碱神经在人体内主要起到了调节人体气道的作用,而胆碱能神经的张力出现增高,因此,胆碱药物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3]。比如说:目前上市的一种长效抗胆碱药物,哪托溴铵,其属于一种吸入性的药物,患者每天只需要吸入一次,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应用也比较广泛。王淑锦,靳娜,刘素阁认为,应用长效抗胆碱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减少并发的次数,防治病情加重[4]。
2.2 甲基黄嘌呤类。俞茹云等人认为,甲基黄嘌呤类具有一定防止起到平滑肌痉挛,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起到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5]。这一类药物的代表就是茶碱类药物,但是茶碱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比较多,而且治疗范围也有限,发达国家很少使用茶碱类药物。李艳娜认为,剂量较低的茶碱缓释片是可以用于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病患者的[6]。经过研究表明,新一代的甲基黄嘌呤类药物具有平喘与抗炎的作用,安全性也比较高。
2.3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郑吉富认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逐渐受到重视[7]。其代表药物包括:扎鲁司特与孟鲁司特,这两种药物可以有效的扩张支气管,还有一定的抗炎作用,目前临床上已经将扎鲁司特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中。这种药物的安全性较好,且副作用不明显。谢东霞等人认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以帮助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同时提高氧分压,主要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之中[8]。
2.4 长效β2受体激动药与吸入皮质类固醇。宫姝宁等人认为,长效β2受体激动药主要的作用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9]。其也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的一种药物,近些年来研究逐渐深入,也发现这类药物存在的缺陷。王朝晖等人认为,这一类药物在扩张支气管缓解相关症状的同时,会提高支气管炎症与易感性,增加病死概率[10]。经研究发现,ICSS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还能有效避免气道的重塑,弥补了长效β2受体激动药物的缺陷,防止全身使用激素后的不良反应。
2.5 三联疗法。伦志勇等人认为,抗胆碱药物能够有效延长β2受体的作用时长,通过联合应用不同机制治疗气管扩张后,可以增加疗效,其效果优于单一用药[11]。三联疗法也是目前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还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李彩平等人认为,在使用三联治疗方法之后,相比于单一用药,患者的FEVI有了明显的增加,且有效改善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质量与生存能力[12]。另外,急性发作的病人数量也有了明显减少。
2.6 其他药物治疗方法。姚志强等人认为,其他药物治疗方法主要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炎症与心血管进行合并治疗的过程[13]。韦永刚等人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出现急性加重的情况主要是因为细菌感染所诱发的,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抗生素有着重要的作用[14]。李俊兰等人认为,长期的低剂量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疾病发生的频率,还能缩短发作时间,且药物呈现持续有效的作用[15]。但是目前这一类药物的抗感染与抗炎机制不是特别的明显。经相关研究表明,罗氟特罗也是一种可以口服的磷酸二酯4抑制剂,其用于治疗重度的慢阻肺疾病患者1年左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在很多发达国家,由于其在神经系统上容易出现副作用,因此还没有得到批准使用。
3 结论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病是目前公认的一种全身性疾病,能够延缓患者肺功能恶化的手段就是戒烟,但是还有相关的数据表明,药物治疗也是具有一定效果的,通过早期的合理的药物干预治疗,可以有效的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进程。而目前药物治疗的主要重点是是为了预防、控制患者疾病的症状的,降低急性加重的频率与严重程度,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目前药物的开发与改进,是有望实现上述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