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的意合和阿拉伯语的形合

2020-12-24雅斯敏·萨曼

商情 2020年43期
关键词:阿拉伯语构词法汉语

雅斯敏·萨曼

【摘要】阿拉伯语和汉语都属于不同的语系。阿拉伯语属于闪米特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从语言组织法来看,阿拉伯语和汉语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形合和意合的对比。阿拉伯语的“形合”,就是凭借语言形式手段来显示句法关系,把词语或句子里的成分连接起来,从而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汉语的“意合”则指凭借词语或句子的意义或逻辑联系来完成它们之间的连接。本文主要讨论汉语“意合”和阿拉伯语“形合”的问题。

【关键词】汉语  阿拉伯语  意合  形合  构词法

正文:从语言组织法来看,阿拉伯语和汉语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形合和意合的对比。阿拉伯语的“形合”,就是凭借语言形式手段来显示句法关系,把词语或句子里的成分连接起来,从而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汉语的“意合”则指凭借词语或句子的意义或逻辑联系来完成它们之间的连接。

一、汉语的意合法

在语用方面,汉语注重语言结构中内在意义的联系。此外,汉语词语结构没有形态上的变化,介词数量也很少。因此,汉语句主要靠意义的内在衔接来组词造句。

1、词语和短语的意合

汉语词组与短语主要追求精炼的字句,这是因为汉字本身意思很丰富。造汉语词句时,意义就是连接词语的主要方法。因此,汉语的很多形容词和名词可以当动词使用,例如:“美白”、“草菅人命”;也有很多动词后的宾语不是其受事者,如“留学中国”(在中国留学)、“停飞美国”(停止飞往美国)。

2、句子的意合

汉语句子的时间和情感很多时候可以通过意义来辨别。例如:“他说他不吃。”句中“说”、“吃”两个动词没有时态,我们只能根据语义推断是过去的时间。再看?“你说你吃不?”这句话,这里的“说”不表示过去,可以说是表示发问的词,如果翻译成阿拉伯语,可以是           或                  ,还可以翻译成祈使句:

跟阿拉伯语相比,汉语中的格位标志只有助词“的”,相当于阿拉伯语的属格,但也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应该用“的”,例如“他爸爸”、“我姐姐”、“老王朋友”。因此,语义和语序才是推断汉语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的切确方法。

一般地来说,汉语句子的语序是SVO,就是:主语-谓语-宾语。如果把“老王打了小李。”变成“小李打了老王。”语义因为语序的颠倒而发生了变化。而阿拉伯语句子由于有格位标记,语序的颠倒不会引起歧义现象。

3、复句的意合

汉语复句也依靠意合,分句间经常没有连接词,汉语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

(1) 平日弗用功,自到临期悔。(假表示)

(2)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因果)

分別补充这两句隐形的关联成分,就变成为:

(1)(如果)平日弗用功,(则)自到临期(时)悔。

(2)(因为)老鼠过街,(所以)人人(都)喊打。

再看下面的例子:

(3)我们吃了饭,上了课,我买书,他跟朋友聊天。

可以看出,汉语“意合”的地方,阿拉伯语都需要用连接词。看看下面这三个例子的阿语译句:

二、阿拉伯语的形合法

阿拉伯语造句常用各种形式手段来连接词语或句子,注重显性接应(overt cohesion),注重句子形式和结构完整。因此,阿拉伯语句子结构紧凑严密。

1、词语的形合

阿拉伯语词语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名词有性、数、格、指的变化;动词包含有人称、时态、语态(主动被动)、格位(主格、宾格、切格)的变化。因为阿拉伯语词语的这种形态变化,只要掌握了它的构词法,我们很容易判定某个词语的词性和它的(性、数、语态等)。例如:           ,看到这个词就可以知道它是阴性单数的主动名词。跟汉语不一样,汉语里,“怀才不遇”与“明月入怀”中的“怀”有一样的形式,然而前者作了动词,表示具有,后者作了名词,表示心胸。汉语词的词性我们只有理解其意义才能充分理解。

2、短语的形合

阿语词语的形态变化能明显地体现“形合”特点。阿拉伯语短语的不同成分按照一定的规则结合在一起,比如说:形容词短语中的修饰语与中心语在性、数、格、指上要求一致;正偏短语中的偏次与介词短语中的受词都要求是属格地位,等等。例如:

3、句子的形合

阿拉伯语句子前面的词语是主要成分,就是主语和谓语,后面的词语是补充成分或者次要成分。阿拉伯语词语和句子讲究性数上的对应,所以不容易产生歧义现象。例如:

(1)我坐在教室里。

(2)我沿着海岸行走。

(3)合唱队就这么高高兴兴地唱起来了。

划线部分都是次要成分。第一句中,方位名词短语作时空宾语;第二句中,名词“尼罗河”作偕同宾语,                作为句成分间的连接词;最后一句中形容词作状语,其状语主是“乐队”,状语与状语主的性与数是一致的。

4、复句的形合

下面的文字,原文是并列结构的复句。文中显性的连接词已用划线标记,从中不难看出阿拉伯语句结构严密的特点。例如:

“病重的卡斯姆以脆弱的声音说:老太太见到这猎获物肯定会高兴起来的。他的朋友准备离开时,姑娘把某样东西交到他的手中,他满意地接受之并开心地走了。卡斯姆也准备走的时候,姑娘用手给他比划,让他先不要走,姑娘离开了一分钟以后又回来了,给他一点吃的和一杯咖啡,卡斯姆又吃又喝又感赞真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汉语句主要依靠“意合”,时间和地点顺序以及因果顺序保证了意义衔接的实现。阿拉伯语句子主要依靠“形合”,词语性、数、格的对应和句子的连接成分保证了结构严密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吕叔湘.1991.未晚斋语文漫谈[J].中国语文(4)

[2]刘宓庆.2006.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3]刘月华等.2001.实用现代汉语语法 [M].商务印刷馆.北京

[4]桂诗春、宁春岩.2005.语言学方法论.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

[5]陈庆武、宋仲鑫、应语田.1998.现代汉语.[M].当代中国出版社.北京

[6]爱德华.萨丕尔.1985.语言论.商务印刷馆(2)

[7]编写组.1987.阿拉伯语基础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8]戴昭铭.2013.规范语言学探索.上海三联书店

猜你喜欢

阿拉伯语构词法汉语
Module 1 Basketball
学汉语
追剧宅女教汉语
浅析阿拉伯语语音学习难点及解决方法
汉语与拼音
阿拉伯文学选读课程“五读”教学模式初探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论阿拉伯语对西班牙语的影响
汉阿语气形式对比的探讨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
说说英语构词法之合成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