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中的旋木和方木楼梯设计浅析

2020-12-24韩邦跃

商情 2020年43期

【摘要】天津历史风貌建筑装饰构建是天津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津派文化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新形势下,城市之间竞争激烈,但面貌却趋同,历史风貌建筑装饰对天津定位城市文化理念、发展软实力、推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具有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天津历史风貌建筑  旋木楼梯  方木楼梯

楼梯作为小样楼中的主要建筑构件。既有实用功能,又有装饰功能,是室内装修亮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既是设计者的精心谋划之处,也体现了居居住者的气质和品位。可以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楼梯的部件分为将军柱、大立柱、栏杆(栏板)、扶手、踏板、平台等,其中以将军柱、大立柱、栏杆(栏板)、最能体现楼梯的设计风格,本文就此进行分析,以说明天津小洋楼的室内木质楼梯设计风格。

一、旋木楼梯

所谓旋木是指通过旋转,在方木上雕刻出的大小不一的同心圆造型,这种技术是现代木工车削加工技术的原始版,是将木方固定在可旋转的卡轴上使木方匀速旋转,然后用刀具对旋转的木方进行车削,使木方表面形成连续、旋转的线条,这种线条动感十足,极具风格特征。

旋木楼梯是指楼梯的构建中有旋木的将军柱、大立柱、栏杆等,旋木构件在古代家具和建筑中早有运用,能够看到较早有实物记载的旋纹图案是收藏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的一把古埃及座椅的木腿和一把皇椅的木腿,古代亚述尼姆鲁德、古代波斯的座椅上都出现过的旋木构件。到古希腊、罗马时旋木构件造型已经非常成熟,从来自公元一世纪的罗马仿旋木造形的青铜躺椅上就可以得出这种结论。更有甚者到公元一世纪,旋木造形不仅在家具中出现,在建筑柱饰中亦有众多表现。

中古至文艺复兴时期,整个封建的中世纪,文化艺术完全被宗教所垄断,成为服务于宗教的宣传工具。中世纪前期的仿罗马式家具,属于接受基督教思想的初始时期,还没有摆脱罗马时期家具的形制,造型庄重、庞大,以直线为主,追求建筑的体量感,多用旋木构件和连环拱廊作装饰,形体比较笨重。可能是由于哥特式风格更多地追求高耸、挺拔,硬朗,所以对于饱满、繁复、柔美的旋木造型应用较少。但也偶有出现,例如十一世纪巴塞尔大教堂的门前立柱。文艺复兴以后由于旋木造型的饱满、细腻、流畅,灵动,柔美的特点谙和于新型资产阶级的审美趣味和享乐需求,所以在家具和建筑设计中大行其道,旋木造型在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北欧斯堪迪亚维娅等国家和地区的文艺复兴运动中都有精彩表现,由于时间和地域的不同,其旋木造型也大相径庭,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旋木风格还明显的保留古罗马的烙印,而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中期其旋木造型从体量,到装饰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已经隐约地看到了巴洛可的身影,而北欧的旋木造型从那时起似乎就已经开始简约了。

及至欧洲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旋木造型更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异常繁荣,创造了许多变种,使人们领略了思想的伟大和创意的快乐。

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中的旋木构件出现在帝国主义入侵和租界建立初期的1860年(清咸丰十年),成为殖民地风格建筑的标志性符号。

(一)罗马式风格旋木

例如利顺德饭店的楼梯,其大柱、小柱均由罗马式旋木柱构成,该柱用料粗大敦实,线条曲折重复。具有坚厚凝重的特征,显示了一种男性化的风格。

(二)伊丽莎白风格旋木

再如:孙殿英住宅,其楼梯大柱采用绞绳柱形式,小柱采用蜜瓜柱。具有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伊丽莎白风格。伊丽莎白一世时期,是英国走向强大的时期。当时英国社会繁荣、物质丰富,受意大利文艺复兴、法国文艺复兴和德国文艺复兴的影响,英国人追求奢华和享受。在此基础之上英国也形成了自己的文艺复兴设计风格——伊丽莎白设计风格。其最鲜明的特点是家具的旋木立柱上突出的蜜瓜形装饰和绞绳柱装饰。这种装饰具有英国人所特有的单纯,严肃、刚劲的特点。

(三)美国殖民地风格旋木

17世纪旋木构件从英国传入美国,当时美国木材丰富,品种众多,很便于生产旋木构件,所以著名的布鲁斯特椅和卡弗椅应运而生。两者的构件几乎都由旋木构成。

大约起源于18世纪40年代费城的温莎椅是美国历史上最有特征和最重要的一种大众化家具,为各阶层人士所喜爱。基本形式有九种。其构件多由纺锤形的旋木构件构成。总起来讲美式旋木构件其主要形式有竹节形、圆筒形、倒杯形、花瓶形、纺锤形和球形。

天津小洋楼中楼梯旋木受到了美式旋木的影响:

1、竹节形旋木:孙传芳旧宅樓梯小柱采用的就是竹节形。竹节形构件是在圆柱形上分割出类似竹节的横向凹槽,柱的上下部分用方木连接。

2、纺锤形:纺锤形腿部构件在腿的中部有两头小中间大的椭球形构件,这种构件可以出现在腿的中部,也可以整个腿部都采用这种形式,当整个腿都采用纺锤形构件时,中间的椭球比两端的椭球略大,长度也相对较长,两侧的纺锤构件长轴与短轴的长度接近,近似球形。天津小洋楼中范竹斋旧宅中的楼梯小柱采用的就是纺锤形和圆筒形相结合的形式。

3、圆筒形腿部构件:圆筒形腿部构件是将整根木料旋制而成,自上而下宽度完全一致,柱体再无其他装饰样式。

4、球形腿部构件:球形柱体构件是将整个柱体加工成若干球形纵向叠加的柱体形式,这种柱体形式可以采用规则球体的形式,例如:原晚清武举张彪旧宅楼梯小柱。也可以采用略扁的球体形式进行叠加。例如:原溥仪旧宅静园楼梯大柱。

5、花瓶形腿部构件:在腿的中部有类似花瓶的旋制样式,“花瓶”的底部呈向内收分的形式,瓶口外扩,整个中间“花瓶”构件约占椅腿全部高度的二分之一,腿的上下两端为倒圆角圆柱体形式。

6、倒杯形腿部构件:在腿的中部有类似两个倒扣的酒杯的样式,上部的“酒杯”比下部的“酒杯”杯口略大,高度相对略小,“酒杯”的底部呈圆形,而腿的上下部分为方形柱体;另外还有:方尖角、喇叭形、螺旋形等等旋木造型。

二、方木楼梯

方木楼梯是指柱形为方形的楼梯,在天津小洋楼楼梯中方形木柱多用于大柱,小柱从数量上不及旋木楼梯。

(一)方尖角柱

在18世纪后期,十八世70年代,英国民族风格家具的发展达到空前的巅峰态,在英国 家具最后的金时期中,著名的工匠计者是乔治时期四大家: 齊本德耳(Chippendale1749-1779) 赫伯怀特(Hepplewhite1750-1790),当谢拉顿(Sheraton1790-1810)在英国亚当的新古典主义设计占据主流,在家具设计领域,赫普尔怀特和谢拉顿发扬了亚当古典主义设计风格,创造了方尖角柱,方尖角柱整体上粗下尖,呈立锥形,极像中国古代兵器“锏”的造型。顶端和末端都有放盘与之连接。顶端方盘之上又有与之相连的“锏柄”。整体造型轻盈、动感,富有时代精神。

天津小洋楼楼梯柱饰中存在大量的方尖角柱设计,例如:顾维钧旧宅、张福运旧宅都采用了方尖角柱。

(二)凹槽式方形柱

凹槽式方形柱由希腊“多立克”(Doric Order)柱演变而来的,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它的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凹槽式方形柱正是在此基础上将圆柱变为方柱,将凹槽减少并置于柱基之上。天津小洋楼楼梯柱饰中存在大量的凹槽式方形柱设计,例如:位于和平区常德道2号的张福运旧住宅楼梯栏杆就运用了凹槽式方形柱。与尖角柱混搭使用。

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中的旋木和方木楼梯设计有以下特点:第一、囊括了欧式旋木和方木楼梯设计的所有主要类型,并有机地融入许多东方元素。第二、与同时存在的中国其他开埠城市相比,其柱式风格形式多样。例如哈尔滨以拜占庭式柱式为主;青岛以德式建筑柱式为主;上海以英、法为主。天津的旋木和方木楼梯设计结合了英、法、德、美等九国的设计风格,实际应用中还包括西班牙等其他国家柱式。第三、在中西结合方面,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中的旋木和方木楼梯设计结合了许多中国工艺。

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中的旋木和方木楼梯设计天津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津派文化的形成基础,新形势下,城市之间竞争激烈,但面貌却趋同,历史风貌建筑装饰对天津定位城市文化理念、发展软实力、推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具有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德)恩斯特.雷特尔布施. 欧洲古典装饰图案[M].辽宁: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吴延龙.保护历史风貌建筑 展示天津特色资源.天津历史风貌建筑概况[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3]高仲林.天津近现代建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作者簡介:韩邦跃,男,汉族,职称:教授,现就职于天津职业大学艺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