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抛锚式教学策略在《功能解剖》课程中的应用

2020-12-24王婧王秀英

商情 2020年43期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建构主义意义

王婧 王秀英

【摘要】近年来,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掀起了一股新的浪潮,本文着眼于当今社会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分析了现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阐述了构建主义中抛锚式的教学原理以及其应用过程,并结合功能解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证明了抛锚式教学法在高等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构主义  抛锚式教学  教育  意义

一、抛锚式教学的概念

抛锚式教学有时也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到实际的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问题,而不是听这种经验的间接介绍和讲解。在实际情境中一旦确立一个问题,整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行进程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二、我校功能解剖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医疗的改革和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医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多,功能解剖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核心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功能解剖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学校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安排的学时较少。(2)课程本身过于枯燥,记忆的东西很多,学生学习任务重。(3)在有限的学时内,教学重点侧重于理论部分,实验的部分相对匮乏,学生缺少真正参与实验的机会。(4)教师授课拘泥于教材,缺乏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案例,不能够引导学生根据案例自己归纳总结出教学的重点,对教材的处理还不够灵活。(5)教师授课以讲授为主,教师作为单向的知识传输者,課堂气氛不够活跃,缺乏生机,学生的兴趣不足,因此不能很好地参与到课堂中。

三、抛锚式教学在护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真实情境,设计“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预习基本理论知识,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借助多媒体、挂图、影像资料等为学生构建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思考,这就是抛锚式教学中的“锚”。例如在“咽与食道”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观看视频,视频里讲述“一个人吃鲅鱼,被鲅鱼的刺卡住,此人的妻子说必须马上去医院,而他的母亲则说不打紧,先喝口醋,在吃口馒头,这样鱼刺就可以被顺下去了,此人听了母亲的话,确不幸丧命”。这样的情景与生活非常贴近,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咽的结构是怎样的?喝醋吃馒头到底能否让鱼刺顺下去呢?为什么会丧命呢?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学生就能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这里所说的情境,即我们所说的“锚”。

(二)明确问题,抛出“锚”

抛锚式教学法的第二步即向学生提出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抛锚”,教师根据前面所创设的情境提出一个恰当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的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基于已有的知识水平,是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抛出”的,此问题不能简单也不能太难,一定是“跳一跳摘桃子”。此外,所抛出的“锚”还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动机,这里就要求教师运用一些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逐步引导,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入所设计的“埋伏”中。

(三)进行实践,运用“锚”

该阶段主要是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教师只起到一个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的作用。在运用“锚”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索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要多样化,运用好互联网,书籍、挂图等资源。以“锚”为目标,学生自己一边分析一边探索,最终找到正确答案,这样学生不仅体验到了发现探索的乐趣,还能够对所学问题记忆犹新。

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使学生探索的范围越来越全面,慢慢地教师可以适当地减少引导,最终是要达到在不需要引导学生自己就可以掌握探索问题的方式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有很多人认为团队学习在先个体学习在后,这是一个误区,这样做的话会降低效率,而且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而言,在团队学习中难以做到真正地参与其中,容易在团队学习中迷失方向。想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学习,应该学生独立探索在前,这样才能保证学习成果的共享,才能做到一加一大于二,才能保证对所探索的问题有更加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与内容建构。

例如,在胰头癌的患者的体征为什么会出现肝脏、胆囊和脾的肿大?上腹压痛或者包块?出现腹水、腹部包块?浅表淋巴结肿大?这一问题可以引出胰的位置与毗邻。把学生分组,可以是以宿舍为单位,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7个人一组,每个小组承认某几个“子问题”,

由教师进行积极引导,提供有关“线索”,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最终找到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结合效果,评价“锚”

效果评价可以分为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等方式。这些评价方式在充分发挥其独特功能方面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抛锚式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法,所以不能通过试卷的成绩来判断学生掌握的情况。由于抛锚式教学法属于一种实验式的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是一种新的体验,体验通过发现探索最终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师需要在学生的学习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并且这个评价要贯穿于整个学习的全过程。

四、反思

要想使抛锚式教学法在功能解剖教学中起到很好的效果,结合实际情境“选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显而易见,抛锚式教学法主要强调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领路人”,抛锚式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合作的力量。值得欣慰的是,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部分之前厌学的同学也对学习解剖课程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能够较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邵乃江.摭谈“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30):75-76.

[2]李冬蕾.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抛锚式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德育,2019(15):18-22.

猜你喜欢

抛锚式教学建构主义意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有意义的一天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留学的意义
抛锚式教学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中的应用
不忙不乱,让时间听我的
建构主义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