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移动”App交互设计研究

2020-12-24江菲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26期
关键词:移动交互设计博物馆

江菲飞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App成为了一种成熟的技术手段;众多博物馆则将藏品数字化,并将数字化藏品与移动App相互结合,这样的结合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交互体验。文章分析了博物馆“移动”App的优势及博物馆“移动”App用户的行为习惯与心理需求,最终得出博物馆“移动”App交互设计的特征。

关键词:博物馆;移动;App;交互设计

中图分类号:G2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20)26-0035-02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mobile Internet, App has become a mature technology. Many museums digitize their collections and combine them with mobile apps, which brings new interactive experience to us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mobile App of the museum and the behavioral habits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he users of the mobile App of the museum, and finally comes to the features of the interactive design of the mobile App of the museum.

Keywords: museum; mobile; App; interaction design

基于移动网络与移动技术的高效发展,加快了智能移动终端对于App的开发;很多世界知名博物馆将艺术藏品转化为图像、文字、声音及影像等数字方式进行展示和传播并开发了众多优秀的App,让用户沉浸于美好的交互体验。

1 博物馆“移动”App的优势

如今,移动随身设备(智能手机、IPAD等)已经深深地植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随着4G甚至是5G网络的逐渐普及,移动设备可以让用户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自由的进行信息交互,它的“移动性”“智能性”等特点使它在信息交互上更具特点和优势。App是应用软件(application software)的简称,指嵌入式设备的小型应用程序[1]。现如今,世界众多知名博物馆凭借着移动互联的浪潮出品了以移动设备为主导的“App”产品,这样的产品具备以下几种优势:

首先,人们随身携带智能移动设备的同时信息便会随着用户移动到不同的地理位置上,人们在不同的地点处理信息并产生交互。这便成为了“移动”的信息交互窗口。因此,使用博物馆“移动”App的用户可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互。

其次,移动智能设备可储存如书籍、杂志及纸质地图等数字化了的信息,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缩减物质媒介的数量、空间并扩充了移动交互所需的信息量。那么使用博物馆“移动”App的用户可节省大量精力、物力及财力,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再次,移动智能设备还可以提供多种智能化信息帮助。如GPS定位导航、数字多媒体展示及各类网络社区服务。利用手机的GPS定位系统,可以准确地定位用户在实体博物馆中的位置,为用户提供导览信息、参观线路及藏品信息等;智能移动设备也可激活相应的视频、图画、文字等数字多媒体展示,让用户主动寻找各类信息的触发点,形成虚实结合的交互体验;网络社区服务则可以随时在线解答观者问题、推荐各种博物馆文创用品及各类预约服务等。

2 博物馆“App”用户的行为习惯与心理需求分析

首先,博物馆“App”需要满足用户的就是“衣食住行”的导向需求。博物馆空间基本都属于面积大整体较为封闭的空间,那么对于观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而言,提供快速准确的空间位置服务是首要任务,应帮助用户迅速了解其所在位置及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文化信息或相关景点文物信息。如故宫的“Touch China”系列App基本做到了馆内外的“全程通”,详细为用户标注了包括景点、住宿、娱乐、交通、天气等全方位內容,满足用户衣食住行的生理需求[2]。

其次,博物馆“App”应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保证用户信息不被盗用。主要应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如登陆账号、注册信息等。特别是实名注册,既可以方便用户预约参观、购票支付等活动更可以提高博物馆的办事效率及减少各类安全隐患等,因此,一定要保证不会泄露用户的个人姓名、年龄及支付等信息。

再次,博物馆“App”还应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社交需求是用户的归属感需求,比如跟他人沟通交流,被群体接受、关注,与群体成员成为好友等。具体可在App中组建类似网络社区的板块,用户们可相互交流浏览体验,将所看所想一键分享至互动社区,如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用户还可以直接与博物馆方对话,提供意见或建议,博物馆方也可提供一些线上或线下的活动,如邀请社区用户参加展览活动、填写调查问卷等。如2014年,谷歌集合了网络社区YouTube的视频功能,可以让观者不受空间限制通过手机App与社交网络上的朋友实时分享藏品信息,这样的网络社区极大地拓展了博物馆的覆盖范围,提升了博物馆的发展潜力。

3 博物馆“App”交互设计的特征

通过上述两点分析,我们发现博物馆“App”主要包含两种主要功能:一种是通过智能定位功能为观者提供实时导览、解说及网络社区等服务,另一种是借助多媒体、新媒体、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手段搭建的数字化博物馆。因此,博物馆“App”的交互设计应具有实时性、个性化和体验性等特征,具体如下。

实时性交互设计。相比传统传播方式,“移动”App 进行博物馆艺术传播时更加迅速,在推送博物馆艺术的信息、展览信息、藏品动态可以无缝对接,同时可以通过定位系统,获得实时的互动和服务。如故宫开发的《胤禛美人图》App,在界面上可点击摆设、文玩、头饰等进行互动;又可放大画作的细节亦或浏览整幅屏风,同时可以通过新媒体——微信、抖音等社交软件实时分享艺术作品及用户的个人感受。

个性化交互设计。博物馆“App”可根据观者的不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信息,观者可通过登录个人账户制定个人偏好,以此获得专属个人喜好的艺术作品,为观者提供高效的浏览体验。如故宫系列 App《每日故宫》,以日历的形式向观者展示不同类别的文物、艺术作品,观者可以打开自己喜欢的作品生成故宫精美艺术的图片日历。

体验性交互设计则可具体体现在语音交互、图形交互及手势交互等方面。

3.1 语音交互

语音交互具体是指App中的语音提示功能、智能人机对话及内容辅以的声音等[3]。语音交互的实现不仅可以增强一般观者的体验感还可以帮助各类受众人群完成博物馆的参观体验。比如读、写能力较弱的特殊人群可以通过语音提示完成对一件文物的认知,通过语音功能的辅助巧妙的降低了阅读难度,更好地帮助特殊人群欣赏博物馆的文物艺术。博物馆“App”还可以通过语音输入,降低操作难度,迅速完成App的功能运行。

3.2 图形交互

图形交互包括App产品的颜色、图像和布局。在博物馆“App”中运用最多的是以图形或图像的内容设计为解说性的交互设计。如故宫博物院《胤禛美人图》App,你只要指尖轻触美人图上的内容,用户便可以360度互动观赏人物的妆容发饰、室内家具装潢、摆放器物陈设、图案隐含寓意等内容,探索画轴背后隐藏的故事[4]。

3.3 手势交互

移动设备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手指直接操作,显示区域与操作区域的统一,可以在操作时让用户视线更集中,提高操作效率。这种手指与屏幕间的直接互动可以带来更多的交互方式。点击、拖拽、滑动、放大、缩小及长按等操作,都可提高用户对App的操作兴趣并做出相应的交互响应,从而增强体验的互动性。

4 结束语

博物馆“App”的推广建设将会是各个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博物馆移动端App不仅拓展与丰富了博物馆的内涵,还为博物馆的发展寻找到了新的途径和生长点;它实现了墙内墙外的通路,并最终实现全人类藏品资源的共享,成为公众获取知识与提高文化修养的便捷途径和有力手段。

参考文献:

[1]王红,刘怡琳.博物馆文化数字化沉浸体验:口袋“移動”APP艺术[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1):58-59.

[2]林娟.清华大学数字博物馆移动设备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4.

[3]孙梓琳,李世国.移动端儿童娱教软件交互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06):48-54.

[4]王钰.首款App《胤禛美人图》上线 用交互设计讲述中国故事[EB/OL].人民网,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3/0718/c87423-22236570.html.2013.

[5]朱莉·德克尔(Juilee Decker).技术与数字化创举——博物馆的创新之道[M].余征,译.北京:中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7.

[6]琼斯.移动设备交互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移动交互设计博物馆
博物馆
移动有声阅读让儿童文学回归故事本身
如何有效发挥课间操的锻炼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移动版教学督导听课评价系统建设初探
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