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探索
2020-12-24郑茜楠
【摘要】通行经济学理论而言,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金融体系在具若干有自身独立性的基础上依赖实体经济而存,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发挥作用。二者关系在理想状态下应呈现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局面。而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高度紧密,相互影响广泛且复杂。对于二者关系未来发展的方向,应主张避免西式的金融架空经济倾向,要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促进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关键词】金融体系 实体经济 协调共进
引言: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产出各项物质、文化财富的根基所在,而金融则是为实体经济顺利、高效运转提供资金融通支持保障的最重要力量。二者关系表现为,经济兴旺则金融兴旺,经济强盛则金融强盛;金融高效则经济高效,金融稳定则经济稳定。可见,实体经济如同国民经济的身躯,金融则如同血脉,二者应处于共生共荣,协调共进的关系状态。在我国,实体经济是满足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根本,金融要稳、要活,为实体经济的发展不断提供服务。
一、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内涵
金融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中,资金融通的基本框架。通常意义而言,金融体系一般包含金融部门、公司治理、监管体系、融资模式等组成部分。根据这定义来看,金融体系不仅仅局限于“金融部门的总和”,而是一个外沿更广,层次更丰富的概念。正因如此,研究分析我国金融体系的过程中,除了关注商业银行等金融部门,也应充分考虑金融政策,行业生态等要素。
实体经济是指人基于主观能动性利用工具进行劳动,将地球的自然环境资源转化为劳动产品,创造物质、精神上的使用价值的经济活动,包括生产、流通等重要环节。概而言之,实体经济即是凝结人类劳动,产出价值的范畴。从古至今,实体经济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客观条件的基础,其在国民经济中必须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否则一国的安全稳定也就无从谈起。而根据上述分析来看,研究实体经济时不应流于形式而应注重实质,即对于那些产能过剩、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有必要进行区分看待。此外,也不可因所有制差异而形成“有色眼镜”,即金融体系对国企和民企的服务应当是一视同仁的。
二、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
(一)实体经济是金融之基
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是经济史的共识。自诞生之初,金融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实体经济的运行发展提供以资金融通为核心的服务。回顾20世纪和21世纪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直接的具体诱因可能千差万别,但究其根源来看,实体经济的不景气始终是金融体系巨震的根本原因。脱离基础,架空实体经济不仅直接威胁到国家社会安全,金融体系最终也难逃困境。
随着金融体系的现代化发展和内容丰富,其价格发现、信息交互、提供激励等功能也逐渐形成。判断金融是否架空了实体经济,即是否出现了“脱实向虚”风险的标准,不在于金融活动的体量或是活跃程度再或是市场导向,而是在于最终结果上实体经济是否得到了其需求的服务和实现发展。在当代中国经济增长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资金资源并非流向钢铁、煤炭、基建等领域才是“向实”,研判视角应放得更加长远一些。各种创新的商业银行贷款、PEVC风投等多样化资本业态短期内看似“脱实向虚”的运作,实际上从长期来看是金融资源对实体经济中新经济部分的有力支持。只要当下的“虚”能够可预见地服务到未来的“实”,就应当认为运行没有脱离实体经济这一最大之基。
(二)金融体系提供服务是实体经济良好发展的关键条件
金融体系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到的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引导优化资源配置、分散企业风险等作用,能够从方方面面为实体经济的良性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援。在金融体系出现和形成现代化模式之前的历史时期,资源的市场机制配置主要内含于实体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得以实现,信息差、低效率、时空限制大等问题始终难以突破。这方面需求的最终解决,在客观事实上的表现则正是金融体系的形成和日趋完善、发达。时至今日,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力已经达到了空前高度,这种全球化的趋势要求着每一个参与国际市场活动的国家,都必须接受这一规律,想方设法提高本国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
近年来,对于我国民营企业、小微型企业发展困难的情况,决策层的“解题思路”也主要是从金融体系层面出发,即聚焦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而从国际竞争视角来看,一国的金融体系成熟程度、金融政策选择,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实体经济对外竞争过程中能以多高的水平发挥实力。
三、协调共进,科学处理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一)坚决筑牢实体经济之基
企业的发展既是实体经济运行的结果,同时也依赖于实体经济的景气程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去呈现金融或实体孰重孰轻的姿态,也不是为了取得怎样的运作数据。而是要实打实地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产出新的財富,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实体经济始终是最根本的目的,是一切改革、调控手段所应最终聚焦的领域。金融体系占据的资源,要始终能够转化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力量,应防范我国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的“去实体”浪潮所裹挟,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决不能陷入实体经济为金融体系“打工”的发展陷阱。
就当下形势具体而言,一是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援力度,有效化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金融障碍。二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一方面释放实体经济发展所需的新活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金融资源基于市场机制自发流向优质、有前景的实体经济产业领域。三是有目的性地适度引导资源流向,包括资金资源、人才资源等,避免优质资源大量、过度地扎堆到金融体系,导致实体经济“挨饿受冻”,发展迟滞。
(二)坚决深化金融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主要的发展着力点在于债券、股票等。应当肯定,这种模式颇为有助于稳定地为金融市场扩大融资范围,提高融资效率,优化流通水平,进而服务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而在当下新时期下,中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都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机遇挑战,因此以深化改革来为金融体系注入新一轮的发展动力是必然且迫切的选择。要通过切实有效的金融改革,使金融体系形成新的功能,提供更为适应实体经济新需求的服务。
其一,创新金融市场并购业务,实现实体经济领域的存量资源重组再配置。并购现象带来的一个重要结果是,使市场中零散、结构可能欠优的各项存量资源得到优化重组再配置,形成更高、更优、更充分的利用效率,进而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活力。我国在过去对并购的重视客观上存在着不足甚至一些误解(例如主张并购是“投机性”行为),并把政策拟定和监管的重点置于IPO等方面。这种做法事实上并不利于彻底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也不利于小微企业领域资源的充分使用。
其二,针对群众百姓或者说普通消费者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接受金融体系的服务,不仅体现在“产”的方面,“销”的方面也同样重要。近年来,我国金融体系取得的一项令世界侧目的成就正是建立了一套安全、便利、低成本的电商销售网络和第三方支付体系,极大满足了消费者端的支付需求。在这方面,中国可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值得进一步巩固优势,继续发展创新。
(三)围绕防风险优化完善金融市场监管
我国的金融企业针对不断涌现的市场需求,积极地在各方面进行了产品和服务创新、升级,推出了大量回应市场需求的金融衍生类产品。其中一些产品基于交易便利和迅捷的考量,在订立合同时能够事实上做到消除实际转移本金的限制,即只需要少量保证金就能达成交易合意。显然,这一过程中所需的保证金越少,其的杠杆效应就越大,进而形成较大的金融风险。国家对些纷繁的金融衍生产品应予以更密切的关注和重视,防止金融泡沫因此堆积和爆发风险。具体而言,一要完善金融风险监控系统,强化风险预警机制;二要更积极、更广泛地开展信息采集和分析总结,切切实实了解和把握金融衍生产品投放后形成的市场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监管和调控意见。
四、结语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应继续坚定发展好实体经济这一最重要的立国之基,同时通过深化改革,优化监管引导调控等策略使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不断提高。金融与实体经济应当处于协调共进,互助共荣的良性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下,社会主义中国面临的各类新挑战才能被顺利化解,各项发展目标、伟大事业才能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吴树旺.经济金融化视角下的金融与实体经济分析[J].财经界,2020(08):36-37.
[2]付莉,王訸.金融與实体经济关系及穿透式监管探析[J].中国物价,2020(04):38-40.
[3]刘晓姣.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分析[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0):125.
作者简介:郑茜楠(1997.02-),女,辽宁黑山人,英国华威商学院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