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
2020-12-24孟学茹曹悦何黎黄宗海温川飙
孟学茹,曹悦,何黎,黄宗海,温川飙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0 引言
面瘫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面部肌肉板滞、眼睑闭合无力或闭合不全,额纹、鼻唇沟变浅或消失等症状为主。未予以合理治疗时,易导致病情加重,经久不愈,邪气稽留痹阻于经络中机体正气不足更甚,之久病不愈成顽固性面瘫[1]。在治疗性面瘫时,可以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
1 面瘫发病机制
面瘫病因多为内、外因两种,外因(主要为风邪,即风寒、风热)是引起本病的直接因素,内因(身体素虚、正气不足、七情)诱发本病的潜在因素,内外因相互影响,致症状加重、病程延长[2]。西医认为面神经管迷路段与膝状神经节段骨管狭窄可能是面瘫患者发病的解剖基础[3]。面神经缺血及面神经管内压力增高可引起面神经炎症反应,反应的时间可以反映面神经受损程度,炎性水肿的消除是缓解疼痛治愈面瘫的关键[4]。
2 面瘫与中风鉴别
中风患者临床表现一般为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导致四肢、言语、面部肌肉运动等功能障碍[5]。中风后的后遗症之一为面瘫,又称为卒中后面瘫[6],是内耳门与大脑皮质之间的神经传导通路受损,引起面部肌肉瘫痪,在临床上往往容易被忽略。单纯的面瘫病临床上以口眼歪斜、口角流涎、鼓腮漏气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而后疼痛,病因多为正气不足,风寒邪气入络导致。中风病机多是由气血逆乱导致,临床主要表现一般包含口角歪斜,但同时伴有半身不遂等肢体功能障碍,肢体麻木,感觉功能减退等症状。前人将面瘫归属中风主要受到传统中风病划分、传统病因学、证候、病势及病位分类的影响;从现代医学看,两种病有相似的地方,但其病因、疾病发展、转归及预后有本质上的区别[7]。
3 面瘫中医治疗
面瘫病临床分型并未有明确划分,一般常见证型有风寒型、风热型、肝郁型、痰瘀阻络型及气血亏虚等证型[8]。中医治疗分为针灸治疗、中药治疗及综合治疗。针灸治疗时,多采用针灸综合治疗方法,及针刺结合艾灸、拔罐、按摩、TDP、中药、穴位注射结合中药熏蒸[9]等治疗,以“使急者缓、缓者急之平衡经筋”治法,患侧及健侧酌情取穴[10]。可以“调督和胃”为治法,以激发阳明经经气为主,遵循“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11]。在面瘫急性期时介入治疗,可以有效地促进面神经损伤的修复,改善炎性水肿,在疾病的转归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12]。
4 面瘫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目前无特殊治疗方法[13],主要使用药物仍然以营养神经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手术等为主要手段,针刺和西药(强的松为主)在面瘫治疗中均有疗效。针刺研究与西药疗效进行对比的临床研究中[14-19],使用的药物还包括鼠神经生长因子、胞磷胆碱钠片、泼尼松片、阿昔洛韦、甲钴胺、地塞米松、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 等药物,但在临床疗效上与针刺艾灸等治疗相比较而言,针刺等治疗方法的疗效由于西药药物治疗,但西药药物治疗均有效。
5 结束语
在面瘫治疗研究中,方法多种多样,针灸等综合治疗及西医药物治疗均有疗效。虽在疗效上具有差异性,但可以两者相互结合,中西“双路并行”治疗。采用针刺联合药物治疗面瘫,即从中医整体观进行治疗,又结合西医检查及药物治疗,充分体现中医治疗特色,兼顾现代前沿治疗用药。中医治疗以调和营卫、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西医药物治疗以改善面神经炎性反应、水肿、促进血液循环、神经修复等作用[20]。
病案
患者尹某,女,41 岁。初诊时间:2019 年06 月27 日。患者自诉于45+天前受凉及惊吓后出现左侧眼睑闭合不全,左侧眼裂变大,露白约2mm,未见眼睛干涩、流泪,左侧额纹消失,口角歪向右侧,左侧鼻唇沟变浅,皱眉、蹙额不能,示齿不全,吹口哨、鼓腮漏气,纳眠可,舌淡苔薄白,二便调。辅查结 果:头颈部CT:头部CT平扫颅内未见确切异常。面神经电图:左侧面神经电图波幅较右侧降低,眼轮匝肌记录:降低85%,口轮匝肌记录:降低90%。提示:左侧面神经失神经损害。
诊断:中医诊断:面瘫病-风寒袭络证
西医诊断:左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治疗:
中医治疗:治法:散寒通络,补气活血。治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1)针刺取穴:百会、阳白、攒竹、鱼腰、承泣、印堂、迎香、人中、承浆,颊车,下关、足三里、合谷、太冲。操作:选用0.35mm×40mm 规格毫针,阳白透鱼腰、地仓透人中、地仓透承浆,颊车透地仓,捻转补泻,平补平泻;选用0.35mm×25mm 规格毫针,常规针刺百会、承泣、印堂、下关行针平补平泻;合谷、太冲合用,行提插补泻--泻法;足三里提插补泻--补法。2)艾灸:分为两组,第一组为百会、阳白、攒竹、鱼腰、印堂、承泣;第二组为印堂、迎香、人中、承浆,颊车,下关、足三里、合谷。每天一组穴位行回旋灸,每次15-20min。3)手指点穴按摩:主要以面部穴位为主,手法以一指禅推法为主,动作灵活,力量适中,手法柔和为主,压力、频率以及摆动频率要均匀,频率110-130 次/分。
西 医 治 疗:1)注 射 用 血 栓 通(冻 干)(250mg 血 栓 通 与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可立袋)合用 静滴 qd)活血化瘀,通脉活络。2)口服药:甲钴胺胶囊(0.5mg tid)营养神经;胞磷胆碱钠片(欣可来)(0.2g tid)3)外用药:白脉软膏(1g qd);4)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20ug 肌注 qd)促进神经修复。
中医治疗每天一次,7 天为一疗程,以针刺、艾灸、按摩为治疗顺序;西医治疗中的白脉软膏结合手指点穴按摩使用,或结合艾灸使用,在艾灸或者按摩治疗之前使用,适量均匀涂抹面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可隔天一次,注射穴位以阳白、上关、颊车、地仓、承泣、攒竹、印堂、迎香穴为主,每次选用4 个穴位,两组穴位交替进行穴位注射。患者在3 疗程后,眼睑闭合不全较前好转,左侧额纹稍显,口角歪向右侧较前减轻,左侧鼻唇沟变浅较前减轻,可皱眉、蹙额,但仍有些许困难。患者两个月后,眼睑闭合正常,额纹正常,口角歪向右侧基本恢复,皱眉、蹙额正常,三月后随访,患者诉恢复正常,未复发。